学术投稿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段淑霞;李冬梅;王戬萌

关键词:替米沙坦, 硝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酶联免疫法, 实时荧光定量法
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EH患者50例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组各25例,疗程3个月;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2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个治疗组血清中 IL-4和 TNF-α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增高、IL-10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两个治疗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硝苯地平组血清中IL-4和TNF-α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IL-10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显著( P<0.05);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组IL-4和TNF-α蛋白及mRNA水平、IL-10蛋白及mRNA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治疗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EH的发病机制与炎性因子密切相关;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血清中IL-4、TNF-α的水平和升高IL-10的水平,对降压和抗炎的作用显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性疾病,骨组织重建失衡,终导致骨强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1,2〕。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导致患者致死率的升高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其中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严重后果,高达50%的患者会遗留长期的不可恢复的行动障碍〔3~6〕。近的一项分析表明,在老年人中,髋部骨折后的3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会提高5%~8%〔7〕。另有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60岁的人群,发生脆性骨折后其死亡率的升高会持续5~10年〔8〕。因此,预防骨折是骨质疏松干预治疗的首要目的。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人们对两种营养元素:钙和维生素D给予格外的关注和青睐〔9,10〕。钙元素为骨骼系统主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作为钙调节激素之一,在骨生长和骨密度( BMD)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恒;张凯;王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葛根素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组织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防治老年性痴呆( AD)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观察葛根素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tau-1、PS396、和tau-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老年对照组相比,短期内葛根素组大鼠学习寻找隐蔽平台的成绩提高更为明显( P<0.01),其大脑海马内tau-1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葛根素可降低老年大鼠海马内 Tau 蛋白在 Ser199/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 P<0.01)。结论葛根素可明显改善老年大鼠大鼠的学习和近期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洪小平;陈涛;周珍;邱斌;向雄;余晨;朱潇旭;韩永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诊PCI术后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对比剂肾病( CIN)的影响。方法126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入强化组(63例)及常规组(63例)。强化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0 mg,急诊PCI术后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口服连续3 d;常规组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急诊PCI术后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连续3 d;监测术前、术后72 h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ys)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强化组发生CIN 7例(11.1%),常规组13例(20.6%),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组术后Scr较常规组低,Ccr较常规组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 Cys C 浓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PCI 术后CIN 的发生可能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抗炎症作用有关。

    作者:余淑华;陈晖;刘喜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对老年走过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走过性心绞痛基础病变为冠状动脉狭窄〔1〕。姜志安等〔2〕研究报道,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看到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显著,既可为单支病变也可为2或3支病变,大多数患者需要进一步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可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诱导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急、慢性炎症细胞随即参与动脉损伤的修复过程,术后炎症因子会在短期内急剧升高。瑞舒伐他汀不但具有强效降脂作用,还具有独立于降脂外的多效性作用〔3〕。本研究观察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对老年走过性心绞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庆华;闫华;王金艳;刘晓坤;于佳新;韩全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动态增强MRI相关参数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目的:探讨乏氧诱导因子( HIF)-α与预后状况和动态增强MRI( DCE-MRI)参数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该院鼻咽纤维镜病理活检证实并行放化疗鼻咽癌患者75例,全部病理活检和放化疗前行DCE-MRI以采集相关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大上升斜率MSI、大下降斜率MSD、达峰时间TT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1α表达,Kaplan-Meier曲线分析预后状况。结果 HIF-1α阳性率为78.67%,与HIF-1α阴性组比较,HIF-1α阳性组总缓解率、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亦明显降低,而远处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Kaplan-Meier 曲线分析显示, HIF-1α阳性组1、2、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HIF-1α阴性组( P<0.05);且 HIF-1α阳性组 PEI、MSI、MSD、TTP明显高于 HIF-1α阴性组( P<0.05)。结论 HIF-1α阳性表达预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且与DCE-MRI相关参数紧密相关,DCE-MRI参数对鼻咽癌预后具有评估作用。

    作者:张菁菁;周敬淳;蔡智;杨媛媛;郑世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抑制自噬可以增加mTOR抑制剂AZD8055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的凋亡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是否可以增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AZD8055)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的凋亡。方法选用人喉癌细胞株Hep-2 细胞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mTOR 抑制剂AZD8055 和(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对Hep-2 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印迹检测AZD8055 和(或)3-MA 对Hep-2 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CleavedCaspase-3、细胞色素C〕的作用。结果 AZD8055 作用Hep-2 细胞24 h 后,细胞生存率显著下降,具有浓度依赖性。AZD8055 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ep-2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 及细胞色素C 表达。当3-MA 与AZD8055 联用时,二者联用与单用AZD8055 组相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显著下调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 表达。结论 抑制自噬可以增加mTOR 抑制剂AZD8055 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 的凋亡。

    作者:金香顺;王东旭;尤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人自我超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我超越( ST)水平与主观幸福感( SW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2个社区3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SWB得分为(33.48±9.29)分,ST得分为(43.83±7.2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T水平与SWB 呈正相关。结论家属、医护人员、老年社会工作者等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ST水平,从而增加老年人的SWB,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孙建萍;张晶;杨支兰;宋丹;牛桂芳;璐吕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3、IL-25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3、(IL)-25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AR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IL-13、IL-25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持续性 AR患者血清中 IL-13,IL-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中重度组AR患者血清中IL-13、IL-25水平均明显高于持续性轻度组(P<0.05)。 IL-13与 IL-25在持续性 AR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呈正相关( r=0.979 P<0.05)。结论 IL-13、IL-25参与了A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黄芳林;徐艳萍;王言言;汤翠华;何晓;李阳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并且探讨其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65例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测量血压、血脂、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根据血清瘦素水平三分位分组分为低水平(2.479~4.562 ng/L)组、中水平(4.623~8.328 ng/L)组、高水平(8.468~51.376 ng/L)组各5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评价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的神经功能,并且比较结束治疗时两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质指数、脑梗死部位、并发症以及血脂水平无关( P>0.05),但是与年龄、发病时间以及吸烟有关( P<0.05或 P<0.01);低、中、高水平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差异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NIHSS评分与血浆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和临床预后相关。

    作者:刘克洪;李景琦;罗本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剧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QOL)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老年人QOL研究现状进行述评。

    作者:李为华;李双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化瘀解毒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延长病人生存期方面有较好的功效〔1〕。目前中西医结合抗肿瘤复发转移是研究的热点,其中运用化瘀解毒法治疗各种恶性肿瘤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

    作者:魏征;张俊萍;蔡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奇经四穴在改善围绝经期郁病(肝郁证)生存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奇经四穴对改善围绝经期郁病(肝郁证)生存质量的作用及不同时点运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肝郁证”的围绝经期郁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奇经针刺组(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药物对照组(乌灵胶囊)和浅针刺组(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浅刺2.5~5 mm,进针即出,不留针),采用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 MENQOL)分别在治疗期间第4周和治疗结束第8、12周时进行有效率评定,并采用Binary Logistics回顾分析各组在不同时点的起效效率。结果治疗后第4、8周,奇经针刺组有效率高于其余两组;治疗后第12周,奇经针刺组与药物对照组有效率相当,且两组有效率均高于浅针刺组;在控制年龄和治疗前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后,分组是影响有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治疗后第8周,相对药物对照组,奇经针刺组3.15倍概率产生疗效。治疗后第12周,药物对照组与奇经针刺组对疗效的影响相当)。结论奇经四穴虽无肝经穴位,却能调摄肝经气血,在改善围绝经期郁病(肝郁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中有可靠的作用。

    作者:王聪;徐书君;原嘉民;陈志霞;符文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TRAP、CTX-Ⅱ及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 CTX-Ⅱ)及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其中Ⅰ期18例,Ⅱ期20例,Ⅲ期18例,同期选取接受激素治疗的非股骨头坏死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 TRAP、CTX-Ⅱ,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浆 Hcy 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 TRAP、CTX-Ⅱ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其中Ⅲ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TRAP、CTX-Ⅱ和 Hcy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Ⅱ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Ⅰ期(P<0.05);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 TRAP、 CTX-Ⅱ与血浆 Hcy 呈明显正相关(r=0.612、0.548,P<0.05),血清TRAP、CTX-Ⅱ亦呈明显正相关(r=0.624,P<0.05)。结论 TRAP、CTX-Ⅱ及 Hcy共同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发生和发展,三者显著增加反映骨及其软骨代谢异常和促炎症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形成。

    作者:谢悦胜;王勒;陈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正常与老龄家兔眼巩膜应力松弛特性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正常和老龄兔巩膜应力松弛特性,探讨老年巩膜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取正常家兔眼极部巩膜与老龄家兔眼极部巩膜均剪成长15 mm、厚4 mm的长方形巩膜试样各10个,以美国MTS公司生产的自动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应力松弛实验。结果正常家兔巩膜试样7200 s应力下降了0.58 mPa,老龄组家兔巩膜试样7200 s应力下降了0.75 mPa,两组应力下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龄家兔巩膜的应力松弛特性发生了改变。

    作者:王玲;袁毅;吕雪漫;张稳;姜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病变及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特征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别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特征;采用中位数法将糖尿病人按甲襞微循环总分( NFM )分为积分≤中位数( NFM≤median)和积分>中位数( NFM>median)两部分,分析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甲襞微循环的交叉、畸形、渗出、出血、红细胞聚集五项积分高于对照组;NFM>median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出现频次高于 NFM≤median患者( P<0.05);NFM>me-dian患者颈动脉斑块出现频次高于 NFM≤median患者( 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微循环病变主要表现为交叉、畸形、红细胞聚集、袢周渗出、出血;糖尿病患者微血管与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作者:张鑫月;贾振华;常丽萍;刘美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压变异性、胰岛素抵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血压变异性(BPV)之间的关系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245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选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CV)11.5为界,分为低CV组(24 h收缩压CV<11.5)120例和高CV组(24 h收缩压CV>11.5)125例。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冠脉病变的差异,并观察IR及BPV与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高CV组ACS患者HOMA-IR明显高于低CV组(5.8±1.3 vs 4.1±1.5,P<0.05),并且24 h舒张压CV、冠脉多支病变例数均高于低CV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收缩压CV、IR及糖尿病、心功能Ⅲ级与ACS患者术后6个月内MACE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IR和BPV与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改善患者的IR及BPV对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宗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支援新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支援新疆(援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对援疆汉族女性老年人进行失能筛查,对符合失能标准的284名女性老年人应用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 LSRB)进行调查。结果援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得分〔(15.50±4.11)分〕与全国常模差异不显著(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职状态、在职时单位性质、月收入、主要经济来源、医疗保障、来疆时间、失能时间及失能程度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来疆时间、在职时单位性质及失能时间是影响援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针对援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制定相关政策,提高该人群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王玉环;冯雅楠;侯蔚蔚;吴复琛;刘素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热毒宁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TNF-α及IL-1的影响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体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白介素( IL)-1浓度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对照分为热毒宁注射液组与炎琥宁射液组,每组34例,分别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和炎琥宁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分析其血气指标,包括PaO2、PaO2/FiO2、PaCO2及pH值,记录其体循环阻力(SVR)及肺血管阻力(PVR)的变化,并测定其体内TNF-α及IL-1的浓度变化。结果在接受治疗1个疗程后,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的 Pa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改善幅度较炎琥宁注射液组大,且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SVR及PVR下降程度较炎琥宁注射液组大(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TNF-α及IL-1浓度均有所降低,但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体内的两种炎症因子降低幅度远大于炎琥宁注射液( P<0.05)。结论与炎琥宁注射液相比,热毒宁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症反应。

    作者:欧艳娟;张建军;郭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病死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 TC)水平与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入该院治疗并随访成功的20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按照血清 TC 的检测结果分为 A 组( TC<4.16 mmol/L )、B 组(4.16 mmol/L≤TC<4.68 mmol/L )、C 组(4.68 mmol/L≤TC<5.2 mmol/L)和D组( TC≥5.2 mmol/L)。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清甘油三酯( TG)水平检测和体格检查,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死亡情况。结果四组患者血清TC水平〔A、B、C、D组分别为(3.62±0.91)、(4.41±1.11)、(4.99±1.25)、(5.73±1.44)mmol/L〕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的病死率(36.21%,42.50%)明显高于B、C组(12.73%,14.55%)(P<0.05);血清TC<4.16 mmol/L或>5.20 mmol/L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C水平和病死率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血清TC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为引起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天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9在喉鳞状细胞癌( L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DS-PAGE Zymography法检测56例LSCC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MP-2、MMP-9水平。结果喉癌患者血清MMP-2、MMP-9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血清MMP-2、MMP-9浓度升高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原发部位、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均 P>0.05)。血清MMP-9浓度与肿瘤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血清 MMP-2浓度在 T4期中明显升高,与其他分期之间差异显著(均 P<0.05)。结论血清 MMP-2、MMP-9在喉癌患者中的浓度明显升高,有助于喉癌的诊断;可能对预测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作用,并可成为喉癌手术方案选择的依据。

    作者:何晓;徐艳萍;黄芳林;汤翠华;张步勇;孟粹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