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娜;姚春艳;金齐力;李柏青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我超越( ST)水平与主观幸福感( SW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2个社区3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SWB得分为(33.48±9.29)分,ST得分为(43.83±7.2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T水平与SWB 呈正相关。结论家属、医护人员、老年社会工作者等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ST水平,从而增加老年人的SWB,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孙建萍;张晶;杨支兰;宋丹;牛桂芳;璐吕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走过性心绞痛基础病变为冠状动脉狭窄〔1〕。姜志安等〔2〕研究报道,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看到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显著,既可为单支病变也可为2或3支病变,大多数患者需要进一步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可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诱导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急、慢性炎症细胞随即参与动脉损伤的修复过程,术后炎症因子会在短期内急剧升高。瑞舒伐他汀不但具有强效降脂作用,还具有独立于降脂外的多效性作用〔3〕。本研究观察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对老年走过性心绞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庆华;闫华;王金艳;刘晓坤;于佳新;韩全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患者常规用药教育、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等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1、3、6、12个月的 HAMD 评分、GQOLI评分。结果观察组1、3、6、12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第1次(入院当天)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两组患者入院时、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段笑那;刘学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估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年内收治的2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组和巴曲酶单一治疗组,每组100例;单一治疗组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及巴曲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5、7、14天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5、7天,联合治疗组 FIB水平均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联合治疗组与一治疗组相比,FIB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3、5、7、14天,联合治疗组PT、APTT显著长于单一治疗组(P<0.01)。治疗后14 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单一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91% vs 75%,χ2=4.252,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可有效控制 TIA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且风险未见明显提高。
作者:初婷婷;叶琳琳;郑永慧;杨慧;孙永奇;张惊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慢性间歇低氧( CIH)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机制。方法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根据试验结束时间随机分为4 w正常对照组、CIH组、CIH联合利莫那班组;6 w正常对照组、CIH组、CIH联合利莫那班组;每组各10只。第4周或第6周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 FPG)、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肝脏CB1受体表达变化。结果4 w和6 w CIH组FPG、胰岛素和C肽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6 w CIH组FPG、胰岛素和C肽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4 w CIH组( P<0.05);6 w CIH联合利莫那班组FPG、胰岛素和 C肽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4 w CIH联合利莫那班组(P<0.05)。 CB1受体在4、6 w CIH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6 w CIH联合利莫那班组CB1受体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CIH组( P<0.05)。大鼠肝组织 CB1受体表达与FPG、胰岛素和 C肽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慢性间歇低氧引起的糖代谢异常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利莫那班干预可有效改善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异常状态。
作者:朱帅俊;翁钦永;吴文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 致ARDS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 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动脉血压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氧合指数( PaO2/FiO2)。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R、HR以及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及PaO2/Fi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及PaO2/FiO2均显著升高,观察组的PaO2和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 PaC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能有效减少SAP所致ARDS患者的通气时间,改善缺氧症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机械通气。
作者:张坤;周青云;王利军;马翠芹;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拉法辛的抗抑郁的作用已在国内外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1〕。但也有研究证实,文拉法辛具有使血压升高的作用〔2,3〕。这样就使原本血管弹性差血压调节机制不良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无法选择这种副作用小又见效快的抗抑郁药。本研究拟分析文拉法辛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孟庆玲;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并且探讨其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65例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测量血压、血脂、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根据血清瘦素水平三分位分组分为低水平(2.479~4.562 ng/L)组、中水平(4.623~8.328 ng/L)组、高水平(8.468~51.376 ng/L)组各5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评价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的神经功能,并且比较结束治疗时两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质指数、脑梗死部位、并发症以及血脂水平无关( P>0.05),但是与年龄、发病时间以及吸烟有关( P<0.05或 P<0.01);低、中、高水平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差异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NIHSS评分与血浆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和临床预后相关。
作者:刘克洪;李景琦;罗本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 TFHL)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HLⅠ、Ⅱ、Ⅲ组,每组12只。模型组、TFHL各组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模型,TFHLⅠ、Ⅱ、Ⅲ组分别给予TFHL70、140、280 mg? kg-1? d-1灌胃,连续给药36 d。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的改变。结果 TFHLⅠ组可明显改善 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缩短大鼠逃避潜伏期(P <0.05),增加大鼠穿越平台次数(P<0.05),抑制 GFAP 的过度活化,降低 AChE 活性(P <0.05),升高 ChAT 活性(P<0.05),TFHLⅡ、Ⅲ组优于Ⅰ组(P <0.05),且TFHLⅡ、Ⅲ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FHL对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GFAP的过度活化,降低AChE活性,升高ChAT活性,提高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恢复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作者:吴晓光;李玲;苗光新;赵淑敏;檀荣方;曹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7)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噻托溴胺治疗,联合组加用帕罗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 w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容积(FVC)、深吸气量(IC)、6 min步行距离(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FEV1(%)、FVC、IC、6MWD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SAS、SDS、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焦虑抑郁功效,同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影响肺功能治疗效果。
作者:孙锎;张萍;蒲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对非 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 )患者心肌去极化和复极化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于该院心内科住院病人180例,入院诊断为NSTE-ACS男118例,女62例,平均年龄(65.6±10.3)岁,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成功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前和术后24 h内分别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测量的心电图( ECG)参数包括QRS时限、QT间期及校正后的QT间期、JT间期及校正后的JT间期,以长QT间期与短QT间期之差作为QT离散度,对测值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术后24 h内患者心电图比较发现,术前和术后24 h内患者平均QRS时限〔(0.09±0.01)s vs(0.08±0.01)s,P=0.01〕、平均校正QT离散度〔(0.09±0.04)s vs(0.06±0.04)s;P=0.001〕、平均校正后 JT 离散度〔(0.08±0.03)s vs(0.06±0.01)s;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其他ECG参数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对NSTE-ASC患者成功行经PCI治疗后,其校正后QT离散度和校正后JT离散度显著减低。
作者:关付;彭建军;任利辉;叶慧明;雷力成;赵楠楠;杨水祥;王福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体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白介素( IL)-1浓度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对照分为热毒宁注射液组与炎琥宁射液组,每组34例,分别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和炎琥宁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分析其血气指标,包括PaO2、PaO2/FiO2、PaCO2及pH值,记录其体循环阻力(SVR)及肺血管阻力(PVR)的变化,并测定其体内TNF-α及IL-1的浓度变化。结果在接受治疗1个疗程后,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的 Pa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改善幅度较炎琥宁注射液组大,且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SVR及PVR下降程度较炎琥宁注射液组大(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TNF-α及IL-1浓度均有所降低,但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体内的两种炎症因子降低幅度远大于炎琥宁注射液( P<0.05)。结论与炎琥宁注射液相比,热毒宁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症反应。
作者:欧艳娟;张建军;郭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抗炎性反应药物在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的具体作用。方法对该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SAP患者,均进行禁饮禁食、胃肠减压、容量复苏,行48 h连续血液净化,生长抑素、加贝酯抑制胰腺分泌,质子泵抑制剂( PPi)抑酸,预防感染、控制血糖、纠正内环境紊乱,中药灌肠等标准治疗,其中28例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治疗组),12例加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对照组),比较在治疗48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腹内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的变化情况以及对 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腹内压方面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在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能在早期改善重症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降低腹腔内压力。
作者:黄文祺;张安;王鹏飞;杜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及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甲襞微循环情况,并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CDFI)检测其双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两组甲襞管袢密度、畸形数、流速、输入端、输出端、袢顶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眼底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脉搏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视网膜Muller细胞3 d时的细胞活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显著,是诊治其并发症及评估临床疗效的指标之一,患者眼底血流的PI及RI与眼底病变密切相关,是早期眼底微血管病的评估指标。
作者:李娟;关悦;王德平;王云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性别、透析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 PTH)分组。应用跟骨超声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密度测定,测定PTH水平。结果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37.5%,骨量减少为50%。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0%,明显高于男性17.65%( P<0.05)。随着透析龄、PTH值增高,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低骨量,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作者:王莎莎;古英明;张文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评价瑞舒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 HC)心室功能早期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33例HC 患者( HC组)和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集血液样本进行临床生化分析,并在6个月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进行两次常规超声心动图分析、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 PWTDI)和彩色多普勒心肌显像及声学密度定量( IBS)。评价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室功能的精确度和特异性,并评价瑞舒伐他汀对HC心室功能早期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经二尖瓣流量评估心肌舒张功能,HC组患者心脏块速充盈期/心脏缓慢充盈期( E/A)比值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1),HC组患者Tei指数mit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常规超声心动图显示 HC 组和对照组在隔膜水平、横向剖面水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HC组患者心肌收缩速度和峰值A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HC 组患者的 CVI sept(P<0.01)和 CVI post wall(P<0.05)显著减少;经过ROC分析结果,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Tei指数mitr呈显著相关性(r=0.59,0.48,P<0.01);Tei指数 mod lat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1),与TC/HDL-C(r=0.44,P<0.05)和LDL/HDL比值(r=0.46,P<0.01)呈现直接相关性。 CVI sept与TC和LDL-C(r=-0.46,-0.44,P<0.01)呈显著负相关;经过6个月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患者 TC 水平、LDL-C 和甘油三酯显著减少;峰值A显著降低(P<0.05),Tei指数显著降低;CVI septum治疗后显著增加(P<0.01)。结论 HC可造成急性冠脉综合征,而瑞舒伐他汀早期治疗具有可以逆转对心室功能损伤能力。
作者:姜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老年充血性心衰(CHF)与肺心病(PHD)患者动脉血气和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CHF患者41例( CHF组),另选取同期PHD患者39例( PHD组),分别检查两组急性呼吸困难和缓解1 w后动脉血气、NT-proBNP以及血小板参数。结果两组 pH、NT-proBNP、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急性呼吸困难时和缓解1 w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D组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急性呼吸困难时和缓解1 w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呼吸困难时,CHF 组 PO2、NT-proBNP、pH、PDW、MPV、P-LCR 均显著高于 PHD组,PCO2明显低于PHD组(P<0.05);缓解1 w后两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 和 PHD 病情出现变化时动脉血气和 NT-proBNP及血小板参数也会出现变化,且于急性呼吸困难时检测上述三者有助于鉴别诊断CHF和PHD。
作者:郑咏仪;郑国雄;杨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3c(C3c)水平与心功能、血清学指标等的关系。方法检测99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c的水平,按血清 C3c的水平分为C3c正常组及C3c升高组,对患者进行体表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比较63例C3c正常患者与36例 C3c升高患者的心功能、B型利钠肽(BNP)等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C3c正常组与C3c 升高组相比,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高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 BNP、C 反应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铁蛋白与C3c升高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与C3c升高组相比,肝功、肾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 c水平与心功能有关,心衰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可能对心衰具有提示意义。
作者:张建庆;王小芳;张权孝;费可欣;闫敏;毕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与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术修复髋臼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髋臼骨缺损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37.95±5.94)min vs(55.52±7.29)min,(3.18±0.42)d vs (5.86±0.75)d,(6.69±0.85)d vs(10.18±1.48)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35.29±5.93)vs(60.15±7.95)ml〕;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时,观察组 Harris评分、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4.58±8.14 vs 52.42±6.24,72.55±8.44 vs 64.54±7.91,79.44±9.53 vs 68.34±8.37;89.53±9.65 vs 75.63±8.57,92.53±11.39 vs 81.48±9.47,95.22±12.52 vs 85.41±10.44);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评分高于对照组(59.82±9.61 vs 45.27±8.33,66.03±7.52 vs 52.17±5.93,67.65±8.34 vs 54.01±6.72,58.23±7.16 vs 51.29±5.32)。结论采用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进行髋关节修复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昌新;吴国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是否可以增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AZD8055)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的凋亡。方法选用人喉癌细胞株Hep-2 细胞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mTOR 抑制剂AZD8055 和(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对Hep-2 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印迹检测AZD8055 和(或)3-MA 对Hep-2 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CleavedCaspase-3、细胞色素C〕的作用。结果 AZD8055 作用Hep-2 细胞24 h 后,细胞生存率显著下降,具有浓度依赖性。AZD8055 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ep-2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 及细胞色素C 表达。当3-MA 与AZD8055 联用时,二者联用与单用AZD8055 组相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显著下调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 表达。结论 抑制自噬可以增加mTOR 抑制剂AZD8055 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 的凋亡。
作者:金香顺;王东旭;尤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