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0例

初婷婷;叶琳琳;郑永慧;杨慧;孙永奇;张惊宇

关键词:阿加曲班, 巴曲酶, 短暂脑缺血发作
摘要:目的:评估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年内收治的2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组和巴曲酶单一治疗组,每组100例;单一治疗组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及巴曲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5、7、14天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5、7天,联合治疗组 FIB水平均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联合治疗组与一治疗组相比,FIB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3、5、7、14天,联合治疗组PT、APTT显著长于单一治疗组(P<0.01)。治疗后14 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单一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91% vs 75%,χ2=4.252,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可有效控制 TIA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且风险未见明显提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且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有研究显示,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导致生活不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肢体无力及麻木症状,致使行走不便;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截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患者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血糖控制也是老年糖尿病管理的难点,循证医学证实严格的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血糖波动参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阻断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积极采取早期、长期、有效的个体化平稳降糖策略,注重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2〕。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并发症、防治意识差、血糖监测及饮食控制不严格、教育实施困难等特点。目前我国糖尿病治疗多侧重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方面,而忽视了对已发生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本文综述了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可以使护理干预更有针对性,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杨;黄丹;刘彤;唐敏娜;董艳华;李丽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0例

    目的:评估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年内收治的2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组和巴曲酶单一治疗组,每组100例;单一治疗组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及巴曲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5、7、14天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5、7天,联合治疗组 FIB水平均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联合治疗组与一治疗组相比,FIB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3、5、7、14天,联合治疗组PT、APTT显著长于单一治疗组(P<0.01)。治疗后14 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单一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91% vs 75%,χ2=4.252,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可有效控制 TIA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且风险未见明显提高。

    作者:初婷婷;叶琳琳;郑永慧;杨慧;孙永奇;张惊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静脉注射蔗糖铁对血液透析患者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蔗糖铁对血液透析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8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再给予静脉输注蔗糖铁治疗,为期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FGF23、1,25-二羟维生素D3〔(25-( OH) VitD3〕、甲状旁腺激素( PTH)、钙( Ca)、磷( P)、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 FGF、1,25-(OH)VitD3、Ca、P 及 PT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a、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实验组FGF23、PTH均有明显的下降,1,25-(OH)VitD3有明显上升(P<0.05);2个月后随访,两组除Ca、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其余各指标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 SF、BUN、SCR、CRP及H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而实验组 BUN、SCR 、CRP均有明显下降,SF、Hb 明显上升( P<0.05);2个月后随访,两组除BUN水平无显著变化( P>0.05) ,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时进行静脉输注蔗糖铁,对患者体内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紊乱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英;张红霞;冯现竹;张晓宁;张洪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 致ARDS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 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动脉血压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氧合指数( PaO2/FiO2)。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R、HR以及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及PaO2/Fi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及PaO2/FiO2均显著升高,观察组的PaO2和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 PaC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能有效减少SAP所致ARDS患者的通气时间,改善缺氧症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机械通气。

    作者:张坤;周青云;王利军;马翠芹;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VEGF、MMP-2和TNF-α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人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VEGF、MMP-2和TNF-αmRNA的表达,比较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表达的差异,并且分析ER、PR与VEGF、MMP-2、TNF-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子宫肌瘤组织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2%和75.93%,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 P<0.05或 P<0.01);(2)子宫肌瘤组织中 VEGF、MMP-2和 TNF-αmRNA 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子宫肌组织显著升高( P<0.01);(3)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较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均显著升高(P<0.01);(4)相关性分析显示,ER、PR表达评分均与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MMP-2和TNF-α在子宫肌瘤均高表达,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ER和PR的高表达相关。

    作者:张冬红;牛建清;杨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结果与分析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性别、透析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 PTH)分组。应用跟骨超声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密度测定,测定PTH水平。结果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37.5%,骨量减少为50%。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0%,明显高于男性17.65%( P<0.05)。随着透析龄、PTH值增高,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低骨量,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作者:王莎莎;古英明;张文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NSTE-ACS患者校正后QT离散度和校正后J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对非 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 )患者心肌去极化和复极化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于该院心内科住院病人180例,入院诊断为NSTE-ACS男118例,女62例,平均年龄(65.6±10.3)岁,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成功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前和术后24 h内分别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测量的心电图( ECG)参数包括QRS时限、QT间期及校正后的QT间期、JT间期及校正后的JT间期,以长QT间期与短QT间期之差作为QT离散度,对测值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术后24 h内患者心电图比较发现,术前和术后24 h内患者平均QRS时限〔(0.09±0.01)s vs(0.08±0.01)s,P=0.01〕、平均校正QT离散度〔(0.09±0.04)s vs(0.06±0.04)s;P=0.001〕、平均校正后 JT 离散度〔(0.08±0.03)s vs(0.06±0.01)s;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其他ECG参数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对NSTE-ASC患者成功行经PCI治疗后,其校正后QT离散度和校正后JT离散度显著减低。

    作者:关付;彭建军;任利辉;叶慧明;雷力成;赵楠楠;杨水祥;王福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焦点解决疗法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患者常规用药教育、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等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1、3、6、12个月的 HAMD 评分、GQOLI评分。结果观察组1、3、6、12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第1次(入院当天)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两组患者入院时、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段笑那;刘学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00~2011年老年学研究热点评析--基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中文学术期刊7900多种,中文核心期刊收录率96%〔1〕。信息出处正规,版权明确,内容可靠,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依据。检索期刊来源类别为中文核心期刊,检索字段为“主题=老年 OR主题=老龄”,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依据检索条件共检索到论文20119篇,剔除无效内容后,筛选出有效论文19826篇。

    作者:王政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身体成分与体质特征

    目的:探讨长期进行空竹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测试比较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和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测试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体质并同中国同年龄组老年人均值进行比较。结果①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脂肪百分比( BF%)、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身体年龄低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去脂肪软体重和去脂肪体重高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②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时间高于中国同龄老年人的均值,选择反应时低于全国均值。结论空竹锻炼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身体成分;空竹锻炼能显著改善老年人呼吸功能、肌力、柔韧性、躯体平衡能力及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能力。

    作者:石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厄多司坦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及黏液分泌过多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厄多司坦对老年支气管扩张症及黏液分泌过多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80例确为支气管扩张症及黏液分泌过多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非药物性气道清理的物理方法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厄多司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相关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 VAS、PEF、PaCO2指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痰液性状变化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的MD、MP、MVP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厄多司坦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及黏液分泌过多患者,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增加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良好,适用临床推广。

    作者:帅冬怡;廖慧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慢性间歇低氧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慢性间歇低氧( CIH)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机制。方法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根据试验结束时间随机分为4 w正常对照组、CIH组、CIH联合利莫那班组;6 w正常对照组、CIH组、CIH联合利莫那班组;每组各10只。第4周或第6周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 FPG)、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肝脏CB1受体表达变化。结果4 w和6 w CIH组FPG、胰岛素和C肽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6 w CIH组FPG、胰岛素和C肽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4 w CIH组( P<0.05);6 w CIH联合利莫那班组FPG、胰岛素和 C肽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4 w CIH联合利莫那班组(P<0.05)。 CB1受体在4、6 w CIH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6 w CIH联合利莫那班组CB1受体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CIH组( P<0.05)。大鼠肝组织 CB1受体表达与FPG、胰岛素和 C肽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慢性间歇低氧引起的糖代谢异常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利莫那班干预可有效改善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异常状态。

    作者:朱帅俊;翁钦永;吴文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与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术修复髋臼骨缺损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与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术修复髋臼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髋臼骨缺损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37.95±5.94)min vs(55.52±7.29)min,(3.18±0.42)d vs (5.86±0.75)d,(6.69±0.85)d vs(10.18±1.48)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35.29±5.93)vs(60.15±7.95)ml〕;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时,观察组 Harris评分、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4.58±8.14 vs 52.42±6.24,72.55±8.44 vs 64.54±7.91,79.44±9.53 vs 68.34±8.37;89.53±9.65 vs 75.63±8.57,92.53±11.39 vs 81.48±9.47,95.22±12.52 vs 85.41±10.44);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评分高于对照组(59.82±9.61 vs 45.27±8.33,66.03±7.52 vs 52.17±5.93,67.65±8.34 vs 54.01±6.72,58.23±7.16 vs 51.29±5.32)。结论采用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进行髋关节修复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昌新;吴国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及近期预后

    1.1对象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8月至2012年7月年龄≥80岁256例符合AMI 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63例,女93例。按其是否发生住院期间死亡分为死亡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80~90〔平均(84.6±3.8)〕岁;存活组204例,男128例,女76例,年龄80~86〔平均(83.4±3.2)〕岁。两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差异( P>0.05)。 AMI诊断标准:①典型胸痛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发作≥30 min;②心电图≥2个相邻胸前导联ST段抬高≥0.2 mV、肢体导联≥0.1 mV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③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正常上限的2倍或肌钙蛋白明显增高。满足上述2个条件即可诊断。

    作者:刘悦欣;何乐;刘玉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非CHB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CHB合并CAD患者及同时间段451例年龄匹配的CAD不伴有CHB患者,测定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空腹血糖等传统的CAD危险因素的水平,对比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在 CHB 组和非 CHB 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与非CHB组比较,CHB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总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两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B可能在CAD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二者间关系仍需研究。

    作者:李丹;黄猛珣;张现格;马礼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4%〔1〕。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长期的睡眠障碍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做一综述。

    作者:李洋;钟玉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空巢老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欧美等国家65~80岁的人口比例明显上升,意大利和葡萄牙老龄化趋势明显,而奥地利和德国等相对缓慢〔1〕。各国为此制定社会救助等支持政策,在社区服务和管理方面具有相关经验〔2〕。

    作者:毛奕文;殷盛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柚皮素缓解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小鼠模型,分析柚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9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模型组以及干预组,每组30只。模型组以及干预组通过经鼻滴入金色葡萄球菌8325-4建立C57BL/6J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模型,干预组给予柚皮素100 mg/kg,1次/12 h,皮下注射。2 d后,运用颈椎脱臼方法处死小鼠,每组取10只小鼠,对肺内菌落进行计数;每组取10只小鼠,处理肺脏组织制作成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研究;每组取10只小鼠,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 IL)-6、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①2 d后,模型组与干预组中肺内菌落计数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肺内菌落计数均有所改善( P<0.05);②HE染色观察到,对照组中肺内组织结构完整,肺泡边缘整齐,肺泡腔内无异常;金黄色葡萄球菌8325-4肺炎模型组中的肺内组织结构模糊,无法识别,大量细菌弥漫在整个肺内,无肺泡结构,部分炎性细胞破裂坏死,细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坏死,其腔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同时血管周围水肿,并有纤维组织渗出;柚皮素干预组小鼠肺内组织中部分肺泡腔融合,肺泡壁毛细血管呈现略有扩张、少量的充血以及炎性细胞浸润。③2 d后,模型组与干预组中IL-6、IL-1β以及TNF-α均有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IL-6、IL-1β以及TNF-α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柚皮素能够明显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情。

    作者:吴文伟;郑世翔;翁钦永;陈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人自我超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我超越( ST)水平与主观幸福感( SW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2个社区3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SWB得分为(33.48±9.29)分,ST得分为(43.83±7.2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T水平与SWB 呈正相关。结论家属、医护人员、老年社会工作者等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ST水平,从而增加老年人的SWB,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孙建萍;张晶;杨支兰;宋丹;牛桂芳;璐吕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太极康复操”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 CHF 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照组50例,给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以6 min步行距离(6 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后,治疗组6 MWD、LVEF以及 MLHFQ 评分结果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CHF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桑林;刘卓;郎芳;田瑗;张洪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