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冬怡;廖慧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性别、透析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 PTH)分组。应用跟骨超声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密度测定,测定PTH水平。结果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37.5%,骨量减少为50%。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0%,明显高于男性17.65%( P<0.05)。随着透析龄、PTH值增高,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低骨量,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作者:王莎莎;古英明;张文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估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年内收治的2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组和巴曲酶单一治疗组,每组100例;单一治疗组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及巴曲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5、7、14天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5、7天,联合治疗组 FIB水平均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联合治疗组与一治疗组相比,FIB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3、5、7、14天,联合治疗组PT、APTT显著长于单一治疗组(P<0.01)。治疗后14 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单一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91% vs 75%,χ2=4.252,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可有效控制 TIA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且风险未见明显提高。
作者:初婷婷;叶琳琳;郑永慧;杨慧;孙永奇;张惊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体外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M.tb)前后 L 选择素( CD62L)的表达情况,并探讨CD62L在结核病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核病患者PMN表面CD62L的表达,同时检测正常人 PMN的 CD62L 表达率;体外感染M.tb后,再检测结核病患者和正常人PMN的CD62L表达率。结果结核病患者PMN表面高表达CD62L,与正常人PMN表面CD62L表达无明显差异;感染M.tb后,结核病患者和正常人PMN表面CD62L表达率显著降低( 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PMN表面CD62L参与了PMN的趋化过程,在结核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结核病的发展过程。
作者:姜丽娜;姚春艳;金齐力;李柏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82例,年龄44~68岁,平均57.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①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经CT或MRI除外脑出血和颅内占位;②年龄≤70岁;③发病时间12~72 h,无意识障碍;④治疗前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⑤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未留下明显神经功能缺损;⑥无出血倾向,1年内无出血性疾病病史;⑦病人或具有法定效力的监护人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处理组28例、处理组26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王胜文;韩晶;徐斌;赵天淼;王琦;杨柏新;谷永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9在喉鳞状细胞癌( L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DS-PAGE Zymography法检测56例LSCC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MP-2、MMP-9水平。结果喉癌患者血清MMP-2、MMP-9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血清MMP-2、MMP-9浓度升高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原发部位、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均 P>0.05)。血清MMP-9浓度与肿瘤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血清 MMP-2浓度在 T4期中明显升高,与其他分期之间差异显著(均 P<0.05)。结论血清 MMP-2、MMP-9在喉癌患者中的浓度明显升高,有助于喉癌的诊断;可能对预测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作用,并可成为喉癌手术方案选择的依据。
作者:何晓;徐艳萍;黄芳林;汤翠华;张步勇;孟粹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50例与对照组(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50例。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 P<0.05)。术后随访3~18个月,研究组生存率93.7%,对照组为91.7%,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老年胃癌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孙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AI )依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1〕。原发性AI中常见的是艾迪生病。继发性AI的病因又包括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鞍区肿瘤、自身免疫性垂体炎、席汉病、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及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缺乏、外伤或者大型手术后应激等〔2〕。本研究对冠脉搭桥术后出现AI病例进行总结。
作者:国欣涛;姜楠;陈庆良;徐栋;赵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3、(IL)-25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AR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IL-13、IL-25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持续性 AR患者血清中 IL-13,IL-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中重度组AR患者血清中IL-13、IL-25水平均明显高于持续性轻度组(P<0.05)。 IL-13与 IL-25在持续性 AR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呈正相关( r=0.979 P<0.05)。结论 IL-13、IL-25参与了A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黄芳林;徐艳萍;王言言;汤翠华;何晓;李阳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蔗糖铁对血液透析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8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再给予静脉输注蔗糖铁治疗,为期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FGF23、1,25-二羟维生素D3〔(25-( OH) VitD3〕、甲状旁腺激素( PTH)、钙( Ca)、磷( P)、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 FGF、1,25-(OH)VitD3、Ca、P 及 PT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a、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实验组FGF23、PTH均有明显的下降,1,25-(OH)VitD3有明显上升(P<0.05);2个月后随访,两组除Ca、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其余各指标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 SF、BUN、SCR、CRP及H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而实验组 BUN、SCR 、CRP均有明显下降,SF、Hb 明显上升( P<0.05);2个月后随访,两组除BUN水平无显著变化( P>0.05) ,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时进行静脉输注蔗糖铁,对患者体内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紊乱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英;张红霞;冯现竹;张晓宁;张洪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57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2例)、对照组(55例)。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HCY、FIB、GLU、TC、LDL-C 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UA 无统计学差异( P>0.05)。冠心病患者的HCY、FIB、GLU、TCH、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患者HCY、FIB、GLU、TCH、LDL-C水平进行监测及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预防冠心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爱文;巨名飞;丁振江;赵洁;李红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针对肥胖患者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是较为健康、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健身减肥措施。但通过有氧运动进行减肥训练,患者必须承受一定程度的训练负荷才能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指出,患者要做不间断的持续性训练,且每次运动消耗热量须达300 kCal以上,才对机体的糖脂代谢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1,2〕。但由于受身体功能衰退等因素的制约,例如爬山、游泳、有氧操及球类运动等众多项目,老年患者往往因自身条件无能为力对之敬而远之,而作为有氧运动项目的太极拳,较适合老年人作为大众化项目进行长期操练。负氧离子疗法是一种新兴现代医学疗法,它利用负氧离子对人体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调节作用,以达到对人体进行调节治疗的目的〔3〕。本研究观察在负氧离子干预治疗下太极拳训练对中老年肥胖症患者身心健康的作用。
作者:王庆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胶囊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4年第02期)、Pubmed(1966~2014.06)、Embase(1966~2014.06)、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1979~2014.06)、万方数字化期刊库(1981~2014.06)、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4.06),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412篇文献,经筛选终纳入14篇关于复方丹参胶囊对比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心绞痛缓解为疗效尺度:χ2=33.59,df=13,P=0.001,合并OR=4.38,95%CI(3.40,5.65),Z=11.38(P<0.00001);以心电图为疗效尺度:χ2=4.25,df=13,P=0.99,合并OR=2.29,95%CI(1.86,2.81),Z=4.95(P<0.00001)。结论复方丹参胶囊对比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更有效,都较安全。
作者:徐国良;许英;徐卉;林淑梅;林光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 CHF 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照组50例,给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以6 min步行距离(6 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后,治疗组6 MWD、LVEF以及 MLHFQ 评分结果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CHF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桑林;刘卓;郎芳;田瑗;张洪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 致ARDS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 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动脉血压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氧合指数( PaO2/FiO2)。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R、HR以及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及PaO2/Fi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及PaO2/FiO2均显著升高,观察组的PaO2和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 PaC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能有效减少SAP所致ARDS患者的通气时间,改善缺氧症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机械通气。
作者:张坤;周青云;王利军;马翠芹;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在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6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和临床表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乳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肿块切除手术,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结果49例(51.04%)手术后存活至今。死亡47例中有8例(16.67%)死于乳腺癌原发病,24例(25.00%)死于乳腺癌转移,10例(10.42%)死于如心脏病、冠心病等的非肿瘤疾病,2例(2.08%)死于交通等意外事故,3例(3.13%)死因不明确。肿瘤Ⅲ期患者5年后和10年后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 u=4.0421,P=0.444),而其他肿瘤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住院期间有6例肿瘤复发,2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23.1±5.6)d;对照组肿瘤复发14例,死亡8例,平均住院时间(28.8±6.9)d,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5年后死亡4例(4.17%),10年后死亡14例(9.38%);对照组5年后死亡13例(13.54%),10年死亡21例(21.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但是,对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自身不同特点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给予患者适宜的手术方式才能更好地治疗乳腺癌患者,降低手术风险和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延长生命。
作者:吴勤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龄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糖尿病组133例和对照组175例患者均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价,包括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量表(MOCA),临床痴呆量表(CDR)和总体衰退量表(GDS),并测定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糖尿病组除FBG、2 h-BG和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吸烟等病史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MMSE(P<0.001),MOCA(P=0.006)评分明显降低。 CDR评价糖尿病组认知功能损害和严重损害者较对照组增多(P=0.001),两组之间 GDS 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糖尿病组逐步回归分析,终年龄(β=-0.403,P<0.001)、糖尿病病程(β=-0.131,P=0.014)和FBG(β=-0.150,P=0.005)进入方程。结论2 型糖尿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损害,糖尿病病程及FBG 水平是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朱奕潼;苗雅;李蔚;何婷;钟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片与拉米夫定片治疗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片,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并随访1年。对比两组不同时段肝功能指标复常率、血病毒量转阴率、乙肝E抗原( HBeAg)转阴率、粒细胞降低率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水平抑制率,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第6、12、18、24个月和停药1年后,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复常率、血病毒量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但两组患者粒细胞降低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6、12、18、24个月研究组患者HBV-DNA水平总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显著的不良反应,血糖、甲胎蛋白等指标未发生显著异常。结论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老年慢性乙肝患者较拉米夫定片的远期疗效更显著,能有效抑制HBV-DNA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玉柱;闵祥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以及 CD19+CD24hiCD38hiB 调节性 B 细胞( B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AAA患者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 CD4 T细胞、IFN-γ+CD4 T细胞和CD19+CD24 hi CD38 hi B细胞比例;采用CFSE染色方法检测 CD19+CD24 hi CD38 hi B 细胞对 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CD19+CD24hiCD38hiB细胞与CD4 T细胞共孵育后对CD4 T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结果 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相比,AAA患者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亦升高(P<0.01);AAA患者与HC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对照外周血 CD19+CD24 hi CD38 hi B 细胞可显著抑制 CD4 T细胞增殖和 IFN-γ分泌能力,而 AAA患者外周血 CD19+CD24 hi CD38 hi B细胞不具有此功能。结论 AAA患者外周血CD19+CD24 hi CD38 hi B细胞功能的丧失,致使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升高和IFN-γ分泌的能力增强,终导致AAA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屈碧辉;蔡威;何涛;胡敏;王迪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92例,分为单纯放疗组和放疗联合奈达铂组,放疗方法采用三维调强外照射联合后装腔内治疗,放疗联合奈达铂组为放疗的第1天起予以奈达铂每周20 mg/m2。结果调强放疗联合单药NDP化疗组患者中CR+PR高于单纯放疗组( P<0.05),调强放疗联合单药NDP化疗组患者13个月内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 P<0.05)。结论调强放疗同步联合小剂量单药奈达铂化疗近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张俊;王红勇;王春宇;王铁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慢性间歇低氧( CIH)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机制。方法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根据试验结束时间随机分为4 w正常对照组、CIH组、CIH联合利莫那班组;6 w正常对照组、CIH组、CIH联合利莫那班组;每组各10只。第4周或第6周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 FPG)、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肝脏CB1受体表达变化。结果4 w和6 w CIH组FPG、胰岛素和C肽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6 w CIH组FPG、胰岛素和C肽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4 w CIH组( P<0.05);6 w CIH联合利莫那班组FPG、胰岛素和 C肽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4 w CIH联合利莫那班组(P<0.05)。 CB1受体在4、6 w CIH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6 w CIH联合利莫那班组CB1受体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CIH组( P<0.05)。大鼠肝组织 CB1受体表达与FPG、胰岛素和 C肽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慢性间歇低氧引起的糖代谢异常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利莫那班干预可有效改善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异常状态。
作者:朱帅俊;翁钦永;吴文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