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锎;张萍;蒲波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市5个社区DM患者,按同年龄(±3岁)、同性别、同婚姻、同文化程度、同职业类型、同病程等配对条件,筛选出64对满足该配对条件的 T2DM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采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会敏;朱丽丽;张海洋;唐四元;李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西部地区农村不同民族老年人生活质量( QOL)之间的差异与对策。方法使用农村老年人QOL调查数据,依据中华医学会《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建议》的方法,对少数民族和汉族老年人 QOL进行对比。结果农村老年人 QOL 民族差异显著。少数民族老年人QOL得分高于汉族老年人,农村少数民族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于汉族老年人。少数民族老年人QOL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优于汉族老年人QOL。结论在西部地区,改善和提高农村老年人QOL应当考虑民族差异。
作者:王武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奇经四穴对改善围绝经期郁病(肝郁证)生存质量的作用及不同时点运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肝郁证”的围绝经期郁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奇经针刺组(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药物对照组(乌灵胶囊)和浅针刺组(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浅刺2.5~5 mm,进针即出,不留针),采用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 MENQOL)分别在治疗期间第4周和治疗结束第8、12周时进行有效率评定,并采用Binary Logistics回顾分析各组在不同时点的起效效率。结果治疗后第4、8周,奇经针刺组有效率高于其余两组;治疗后第12周,奇经针刺组与药物对照组有效率相当,且两组有效率均高于浅针刺组;在控制年龄和治疗前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后,分组是影响有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治疗后第8周,相对药物对照组,奇经针刺组3.15倍概率产生疗效。治疗后第12周,药物对照组与奇经针刺组对疗效的影响相当)。结论奇经四穴虽无肝经穴位,却能调摄肝经气血,在改善围绝经期郁病(肝郁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中有可靠的作用。
作者:王聪;徐书君;原嘉民;陈志霞;符文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老年充血性心衰(CHF)与肺心病(PHD)患者动脉血气和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CHF患者41例( CHF组),另选取同期PHD患者39例( PHD组),分别检查两组急性呼吸困难和缓解1 w后动脉血气、NT-proBNP以及血小板参数。结果两组 pH、NT-proBNP、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急性呼吸困难时和缓解1 w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D组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急性呼吸困难时和缓解1 w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呼吸困难时,CHF 组 PO2、NT-proBNP、pH、PDW、MPV、P-LCR 均显著高于 PHD组,PCO2明显低于PHD组(P<0.05);缓解1 w后两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 和 PHD 病情出现变化时动脉血气和 NT-proBNP及血小板参数也会出现变化,且于急性呼吸困难时检测上述三者有助于鉴别诊断CHF和PHD。
作者:郑咏仪;郑国雄;杨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6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分化抗原(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43例老年骨肉瘤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EACAM6、VEGF和CD3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EACAM6表达的阳性率是24%~86%,VEGF表达的阳性率是34%~90%,观察组中MVD值范围是12~46个。观察组中CEACAM6和VEGF的阳性率、MVD值均与肿瘤大径和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骨肉瘤中CEACAM6的表达与MVD、VEGF的表达与MVD、CEACAM6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CEACAM6和VEGF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具有促进作用。 CEACAM6促进老年人骨肉瘤间质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VEGF的协同作用有关。
作者:张哲;霍岩;周明;乔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在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6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和临床表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乳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肿块切除手术,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结果49例(51.04%)手术后存活至今。死亡47例中有8例(16.67%)死于乳腺癌原发病,24例(25.00%)死于乳腺癌转移,10例(10.42%)死于如心脏病、冠心病等的非肿瘤疾病,2例(2.08%)死于交通等意外事故,3例(3.13%)死因不明确。肿瘤Ⅲ期患者5年后和10年后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 u=4.0421,P=0.444),而其他肿瘤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住院期间有6例肿瘤复发,2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23.1±5.6)d;对照组肿瘤复发14例,死亡8例,平均住院时间(28.8±6.9)d,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5年后死亡4例(4.17%),10年后死亡14例(9.38%);对照组5年后死亡13例(13.54%),10年死亡21例(21.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但是,对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自身不同特点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给予患者适宜的手术方式才能更好地治疗乳腺癌患者,降低手术风险和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延长生命。
作者:吴勤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4%〔1〕。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长期的睡眠障碍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做一综述。
作者:李洋;钟玉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头孢孟多是新型半合成头孢菌素,属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肾毒性低,血药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它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厌氧菌都显示广谱的抗菌作用〔1〕。本研究观察头孢孟多酯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LRTI)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李凤梅;林晓燕;栾佩佩;宋洪波;崔学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患者常规用药教育、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等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1、3、6、12个月的 HAMD 评分、GQOLI评分。结果观察组1、3、6、12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第1次(入院当天)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两组患者入院时、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段笑那;刘学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AI )依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1〕。原发性AI中常见的是艾迪生病。继发性AI的病因又包括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鞍区肿瘤、自身免疫性垂体炎、席汉病、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及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缺乏、外伤或者大型手术后应激等〔2〕。本研究对冠脉搭桥术后出现AI病例进行总结。
作者:国欣涛;姜楠;陈庆良;徐栋;赵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龄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糖尿病组133例和对照组175例患者均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价,包括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量表(MOCA),临床痴呆量表(CDR)和总体衰退量表(GDS),并测定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糖尿病组除FBG、2 h-BG和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吸烟等病史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MMSE(P<0.001),MOCA(P=0.006)评分明显降低。 CDR评价糖尿病组认知功能损害和严重损害者较对照组增多(P=0.001),两组之间 GDS 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糖尿病组逐步回归分析,终年龄(β=-0.403,P<0.001)、糖尿病病程(β=-0.131,P=0.014)和FBG(β=-0.150,P=0.005)进入方程。结论2 型糖尿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损害,糖尿病病程及FBG 水平是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朱奕潼;苗雅;李蔚;何婷;钟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片与拉米夫定片治疗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片,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并随访1年。对比两组不同时段肝功能指标复常率、血病毒量转阴率、乙肝E抗原( HBeAg)转阴率、粒细胞降低率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水平抑制率,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第6、12、18、24个月和停药1年后,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复常率、血病毒量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但两组患者粒细胞降低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6、12、18、24个月研究组患者HBV-DNA水平总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显著的不良反应,血糖、甲胎蛋白等指标未发生显著异常。结论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老年慢性乙肝患者较拉米夫定片的远期疗效更显著,能有效抑制HBV-DNA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玉柱;闵祥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非CHB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CHB合并CAD患者及同时间段451例年龄匹配的CAD不伴有CHB患者,测定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空腹血糖等传统的CAD危险因素的水平,对比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在 CHB 组和非 CHB 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与非CHB组比较,CHB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总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两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B可能在CAD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二者间关系仍需研究。
作者:李丹;黄猛珣;张现格;马礼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深部真菌感染是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各种感染中危险程度高的一种〔1〕。本文从流行病学、感染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对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力翠;朱敬先;张国强;林元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老年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水平影响及对老年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Ⅲ期和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放射治疗,实验组辅助给予5-FU治疗,荧光定量 PCR反应监测患者治疗前后EB病毒DNA的变化,临床检查和MRI判断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 P=0.011)。对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 P=0.000)。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EBV DN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0.05)。结论5-FU能明显降低老年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水平,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成义;李多杰;汪洪涛;江涛;许亚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组织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防治老年性痴呆( AD)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观察葛根素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tau-1、PS396、和tau-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老年对照组相比,短期内葛根素组大鼠学习寻找隐蔽平台的成绩提高更为明显( P<0.01),其大脑海马内tau-1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葛根素可降低老年大鼠海马内 Tau 蛋白在 Ser199/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 P<0.01)。结论葛根素可明显改善老年大鼠大鼠的学习和近期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洪小平;陈涛;周珍;邱斌;向雄;余晨;朱潇旭;韩永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中载脂蛋白( Apo) E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分析ApoE E4基因型与老年认知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46例老年人,根据MoCA Version量表测评的内容进行老年认知损伤的早期筛查,抽取血液并分离白血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技术扩增 ApoE基因多态性位点,检测其基因型。结果在老年人群中ApoE E3/3为常见的基因型,占72.89%,而E2/2少见,占1.28%;认知损伤的老年人中 ApoE 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658,P<0.001)。结论携带 ApoE E4基因的老年人群是痴呆的高危人群,需要早干预,防止或延缓痴呆的发生。
作者:殷淑琴;聂宏伟;徐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EH患者50例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组各25例,疗程3个月;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2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个治疗组血清中 IL-4和 TNF-α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增高、IL-10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两个治疗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硝苯地平组血清中IL-4和TNF-α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IL-10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显著( P<0.05);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组IL-4和TNF-α蛋白及mRNA水平、IL-10蛋白及mRNA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治疗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EH的发病机制与炎性因子密切相关;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血清中IL-4、TNF-α的水平和升高IL-10的水平,对降压和抗炎的作用显著。
作者:段淑霞;李冬梅;王戬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 SD大鼠MSCs,诱导大鼠MSCs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应用放免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应用17β-E2对成年大鼠来源的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出 BMSCs细胞为长梭形或纺锤形,诱导7 d时,大部分细胞逐渐变为多边形,可见碱性磷酸酶( ALP)染色呈阳性;诱导约14 d,细胞互相聚集周围有钙盐晶体形成;诱导培养21 d,细胞聚集形成典型的骨小结,茜素红染色将骨结节中沉积的钙盐染成红色。结论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筛选法相结合,是体外分离、纯化MSCs的理想方法;雌激素能通过增强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来发挥促骨形成作用。
作者:冷冰;马恩元;薛昊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近年来,在运动科学领域关于抗阻训练以及抗阻训练结合蛋白补充对老年肌肉蛋白质代谢乃至对肌肉丢失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作者:戴瑞磊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