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淑琴;聂宏伟;徐勇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47例CKD 2~5期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IMT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增厚与年龄、肌酐、尿素及血清磷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总胆红素呈负相关。 CKD 患者颈动脉 IMT危险因素 Logistics 回归分析,IMT的增厚与年龄、血清总胆红素( TBIL)和血磷密切相关。结论年龄、TBIL和血磷是老年CK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CKD患者存在低胆红素血症,低胆红素血症与颈动脉IMT相关,其可能参与了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利军;董春霞;史亚男;郭岚;牛凯;胡志娟;刘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针对肥胖患者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是较为健康、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健身减肥措施。但通过有氧运动进行减肥训练,患者必须承受一定程度的训练负荷才能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指出,患者要做不间断的持续性训练,且每次运动消耗热量须达300 kCal以上,才对机体的糖脂代谢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1,2〕。但由于受身体功能衰退等因素的制约,例如爬山、游泳、有氧操及球类运动等众多项目,老年患者往往因自身条件无能为力对之敬而远之,而作为有氧运动项目的太极拳,较适合老年人作为大众化项目进行长期操练。负氧离子疗法是一种新兴现代医学疗法,它利用负氧离子对人体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调节作用,以达到对人体进行调节治疗的目的〔3〕。本研究观察在负氧离子干预治疗下太极拳训练对中老年肥胖症患者身心健康的作用。
作者:王庆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 kg-1? d-1,连续8 d,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于第9天开始给予四逆汤灌胃6.06 g/kg,1次/d,连续4 w。实验结束后计算大鼠心脏重量指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Masson染色图像分析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蛋白表达。结果四逆汤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心脏重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四逆汤组大鼠血浆ICAM1和TGF-β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四逆汤组心肌组织中PPARα、PPARγ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四逆汤能够改善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大鼠心肌组织内PPAR蛋白表达下降、降低ICAM1水平和TGF-β1水平有关。
作者:陈宇;石月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是否可以增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AZD8055)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的凋亡。方法选用人喉癌细胞株Hep-2 细胞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mTOR 抑制剂AZD8055 和(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对Hep-2 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印迹检测AZD8055 和(或)3-MA 对Hep-2 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CleavedCaspase-3、细胞色素C〕的作用。结果 AZD8055 作用Hep-2 细胞24 h 后,细胞生存率显著下降,具有浓度依赖性。AZD8055 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ep-2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 及细胞色素C 表达。当3-MA 与AZD8055 联用时,二者联用与单用AZD8055 组相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显著下调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 表达。结论 抑制自噬可以增加mTOR 抑制剂AZD8055 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 的凋亡。
作者:金香顺;王东旭;尤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系统评价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控制率及耐受性。方法用计算机对 Cochrane癫痫组登记的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并对相关的综述及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观察癫痫控制率、副作用及其引发的退出率。结果共3篇中文文献和4篇英文文献终纳入49个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97例患者,4个涉及英国、法国、芬兰、挪威、克罗地亚等,治疗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由于中文文献中1篇涉及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年龄被限定在50岁以上,2篇老年人群相关的亚组分析缺乏,因此排除这3篇中文文献;拉莫三嗪组与卡马西平组完成治疗人数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异质性;拉莫三嗪组副作用引发的退出率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但两组癫痫控制率、副作用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老年癫痫患者控制率和卡马西平相当,但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作者:李欣;宁树君;罗海龙;汪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拉法辛的抗抑郁的作用已在国内外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1〕。但也有研究证实,文拉法辛具有使血压升高的作用〔2,3〕。这样就使原本血管弹性差血压调节机制不良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无法选择这种副作用小又见效快的抗抑郁药。本研究拟分析文拉法辛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孟庆玲;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 OP)患者的疗效。方法150例老年OP患者分为对照组(血脂正常)和观察组(血脂轻度异常)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4 w 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疼痛 VAS评分,骨密度(BM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NTx)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CTx)含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共143例患者完成治疗(对照组71例,观察组72例)。治疗24 w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下降,NTx、CTx含量降低,腰椎、股骨颈及股骨处BMD增高( P<0.05);其余指标相近。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OP疗效肯定且安全。
作者:向凝;李江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6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分化抗原(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43例老年骨肉瘤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EACAM6、VEGF和CD3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EACAM6表达的阳性率是24%~86%,VEGF表达的阳性率是34%~90%,观察组中MVD值范围是12~46个。观察组中CEACAM6和VEGF的阳性率、MVD值均与肿瘤大径和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骨肉瘤中CEACAM6的表达与MVD、VEGF的表达与MVD、CEACAM6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CEACAM6和VEGF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具有促进作用。 CEACAM6促进老年人骨肉瘤间质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VEGF的协同作用有关。
作者:张哲;霍岩;周明;乔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蔗糖铁对血液透析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8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再给予静脉输注蔗糖铁治疗,为期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FGF23、1,25-二羟维生素D3〔(25-( OH) VitD3〕、甲状旁腺激素( PTH)、钙( Ca)、磷( P)、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 FGF、1,25-(OH)VitD3、Ca、P 及 PT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a、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实验组FGF23、PTH均有明显的下降,1,25-(OH)VitD3有明显上升(P<0.05);2个月后随访,两组除Ca、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其余各指标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 SF、BUN、SCR、CRP及H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而实验组 BUN、SCR 、CRP均有明显下降,SF、Hb 明显上升( P<0.05);2个月后随访,两组除BUN水平无显著变化( P>0.05) ,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时进行静脉输注蔗糖铁,对患者体内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紊乱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英;张红霞;冯现竹;张晓宁;张洪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57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2例)、对照组(55例)。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HCY、FIB、GLU、TC、LDL-C 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UA 无统计学差异( P>0.05)。冠心病患者的HCY、FIB、GLU、TCH、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患者HCY、FIB、GLU、TCH、LDL-C水平进行监测及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预防冠心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爱文;巨名飞;丁振江;赵洁;李红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试验组),并纳入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非洛地平口服直至24 w动态血压监测平均收缩压≤130 mmHg,在治疗前后监测24 h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2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1(PAI-1)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试验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IMT、MCP-1和 PAI-1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2PA、FMD及NMD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经非洛地平治疗24 w 后,试验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MCP-1和PAI-1明显降低,t2PA明显升高,颈动脉IMT、FMD和N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0.05)。结论24 w 非洛地平治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能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黄颖;赵春丽;韦永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患者常规用药教育、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等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1、3、6、12个月的 HAMD 评分、GQOLI评分。结果观察组1、3、6、12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第1次(入院当天)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两组患者入院时、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段笑那;刘学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3c(C3c)水平与心功能、血清学指标等的关系。方法检测99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c的水平,按血清 C3c的水平分为C3c正常组及C3c升高组,对患者进行体表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比较63例C3c正常患者与36例 C3c升高患者的心功能、B型利钠肽(BNP)等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C3c正常组与C3c 升高组相比,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高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 BNP、C 反应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铁蛋白与C3c升高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与C3c升高组相比,肝功、肾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 c水平与心功能有关,心衰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可能对心衰具有提示意义。
作者:张建庆;王小芳;张权孝;费可欣;闫敏;毕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7)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噻托溴胺治疗,联合组加用帕罗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 w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容积(FVC)、深吸气量(IC)、6 min步行距离(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FEV1(%)、FVC、IC、6MWD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SAS、SDS、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焦虑抑郁功效,同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影响肺功能治疗效果。
作者:孙锎;张萍;蒲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收集5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唑斯汀10 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白芍总苷0.6 g/次,3次/d,疗程6 w。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水平及外周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IFN-γ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IL-4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比值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白芍总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用咪唑斯汀,两药联用通过降低患者IL-4水平、升高IFN-γ,调节外周T细胞亚群状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刘华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对比剂肾病( CIN)的影响。方法126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入强化组(63例)及常规组(63例)。强化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0 mg,急诊PCI术后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口服连续3 d;常规组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急诊PCI术后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连续3 d;监测术前、术后72 h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ys)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强化组发生CIN 7例(11.1%),常规组13例(20.6%),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组术后Scr较常规组低,Ccr较常规组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 Cys C 浓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PCI 术后CIN 的发生可能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抗炎症作用有关。
作者:余淑华;陈晖;刘喜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检测肺腺癌组织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 LGR)5、上皮型( E-)和神经型黏附素( N-cadherin)的表达特征。方法55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45例距肿物边缘大于3 cm 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两组中LGR5、E-和N-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LGR5、E-和N-cadherin的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LGR5、E-和N-cadherin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及淋巴结转移相关,LGR5的阳性率与伴有坏死有关,E-和N-cadherin与伴有脉管内瘤栓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LGR5和 E-cadherin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而其他指标间未见相关性。结论肺腺癌术后组织中LGR5、E-和N-cadherin均表达异常,三者对肿瘤的形成和肿瘤的进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LGR5与E-cadherin可能具有负向协同作用。
作者:久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市5个社区DM患者,按同年龄(±3岁)、同性别、同婚姻、同文化程度、同职业类型、同病程等配对条件,筛选出64对满足该配对条件的 T2DM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采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会敏;朱丽丽;张海洋;唐四元;李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与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术修复髋臼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髋臼骨缺损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孔表面髋臼假体人工髋关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37.95±5.94)min vs(55.52±7.29)min,(3.18±0.42)d vs (5.86±0.75)d,(6.69±0.85)d vs(10.18±1.48)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35.29±5.93)vs(60.15±7.95)ml〕;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时,观察组 Harris评分、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4.58±8.14 vs 52.42±6.24,72.55±8.44 vs 64.54±7.91,79.44±9.53 vs 68.34±8.37;89.53±9.65 vs 75.63±8.57,92.53±11.39 vs 81.48±9.47,95.22±12.52 vs 85.41±10.44);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评分高于对照组(59.82±9.61 vs 45.27±8.33,66.03±7.52 vs 52.17±5.93,67.65±8.34 vs 54.01±6.72,58.23±7.16 vs 51.29±5.32)。结论采用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进行髋关节修复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昌新;吴国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营养不良是指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应用过度,导致患者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1〕。住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如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生活质量降低等〔2,3〕。传统营养评价指标有: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使用这些单一指标来衡量患者营养状况存在明显不足。 BMI易受到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反映机体组织构成与疾病的关系,并且难以对机体近期和未来的营养状况变化进行判断〔4〕。血清白蛋白半衰期较长,不能及时反映机体近期营养状况的变化,白蛋白水平持续降低才足以提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作为判断指标容易出现偏差〔5〕。淋巴细胞总数诊断营养不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假阳性率为34%,假阴性率为50%,而且不能反映出营养干预后营养状况的变化,作为单一指标评估营养状况没有价值〔6〕。本文对综合营养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侯煜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