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Meta分析

李欣;宁树君;罗海龙;汪麟

关键词:拉莫三嗪, 癫痫, 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控制率及耐受性。方法用计算机对 Cochrane癫痫组登记的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并对相关的综述及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观察癫痫控制率、副作用及其引发的退出率。结果共3篇中文文献和4篇英文文献终纳入49个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97例患者,4个涉及英国、法国、芬兰、挪威、克罗地亚等,治疗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由于中文文献中1篇涉及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年龄被限定在50岁以上,2篇老年人群相关的亚组分析缺乏,因此排除这3篇中文文献;拉莫三嗪组与卡马西平组完成治疗人数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异质性;拉莫三嗪组副作用引发的退出率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但两组癫痫控制率、副作用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老年癫痫患者控制率和卡马西平相当,但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对老年走过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走过性心绞痛基础病变为冠状动脉狭窄〔1〕。姜志安等〔2〕研究报道,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看到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显著,既可为单支病变也可为2或3支病变,大多数患者需要进一步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可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诱导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急、慢性炎症细胞随即参与动脉损伤的修复过程,术后炎症因子会在短期内急剧升高。瑞舒伐他汀不但具有强效降脂作用,还具有独立于降脂外的多效性作用〔3〕。本研究观察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对老年走过性心绞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庆华;闫华;王金艳;刘晓坤;于佳新;韩全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正常与老龄家兔眼巩膜应力松弛特性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正常和老龄兔巩膜应力松弛特性,探讨老年巩膜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取正常家兔眼极部巩膜与老龄家兔眼极部巩膜均剪成长15 mm、厚4 mm的长方形巩膜试样各10个,以美国MTS公司生产的自动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应力松弛实验。结果正常家兔巩膜试样7200 s应力下降了0.58 mPa,老龄组家兔巩膜试样7200 s应力下降了0.75 mPa,两组应力下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龄家兔巩膜的应力松弛特性发生了改变。

    作者:王玲;袁毅;吕雪漫;张稳;姜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钙化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5例老年MHD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有无瓣膜(主动脉瓣、二尖瓣)钙化分为钙化组(27例)和无钙化组(48例)。记录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肾功能、钙磷代谢指标、全段甲状旁腺素( iPTH)、营养指标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75例患者中27例存在心脏瓣膜钙化。钙化组的平均年龄、透析龄、血磷(P)、钙磷乘积(Ca×P)、iPTH、NT-pro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钙化组(P<0.01)。但血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无钙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示年龄、透析龄、血P、iPTH、NT-proBNP、hsCRP是老年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P<0.05),血ALB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在MHD患者,特别是老年、长透析龄患者群中,血P、iPTH、NT-proBNP、hsCRP是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 ALB 是保护性因素。通过监测以上指标,可为 MHD 患者心脏瓣膜钙化提供预测价值。

    作者:刘宪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抗阻训练及蛋白摄入对老年肌肉蛋白代谢的影响

    近年来,在运动科学领域关于抗阻训练以及抗阻训练结合蛋白补充对老年肌肉蛋白质代谢乃至对肌肉丢失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作者:戴瑞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皮冠脉栓塞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及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经皮明胶海绵栓塞冠状动脉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观察猪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动态变化。方法选用中华小型猪16只,麻醉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后经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堵闭猪钝缘支(OM)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0 min、30 min、1、2、3、4、6、8、12、24、48 h抽取猪耳缘静脉血观察IMA的动态演变,并于1、3、5、7、10 d后处死取出心脏,取目标心肌做病理学检查。结果15头猪心肌梗死造模成功,心电图、心脏标本、病理切片均显示典型心肌梗死改变。 IMA在猪心肌梗死后10 min后即开始升高,6 h达峰值,48 h降至正常范围。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法建立猪AMI模型科学可靠,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血清IMA的水平的动态检测对于AM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丽平;王绍欣;段娜娜;程建新;汪砚雨;王可;刘相勇;魏利娟;孟雅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头孢孟多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60例

    头孢孟多是新型半合成头孢菌素,属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肾毒性低,血药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它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厌氧菌都显示广谱的抗菌作用〔1〕。本研究观察头孢孟多酯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LRTI)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李凤梅;林晓燕;栾佩佩;宋洪波;崔学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细胞肿瘤高危遗传学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度分层中的应用

    目的:在对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度进行分层的过程中进行细胞肿瘤高危遗传学异常分析,以更好地进行临床分层。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及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细胞遗传学总体检出率为85.54%(71/83),在分子遗传学异常方面,大部分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全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均存在,但分子遗传学异常无统计学差异( P>0.05)。1例为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伴有IGH/CCND1,且IGH/FGFR3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P<0.05)。6例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具有1q21的扩增,但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无统计学差异( P>0.05)。在RB-1缺失方面,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差异不显著( P>0.05);P53缺失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GH/MAF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q21扩增和IGH异常、IGH/CCND1阳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浆细胞肿瘤恶性程度的高形式是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学异常,可为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度分层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燕;杨涛;李静;杨洁;罗建民;郝洪岭;王素云;李杰;袁军;王瑞仓;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四逆汤对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 kg-1? d-1,连续8 d,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于第9天开始给予四逆汤灌胃6.06 g/kg,1次/d,连续4 w。实验结束后计算大鼠心脏重量指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Masson染色图像分析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蛋白表达。结果四逆汤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心脏重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四逆汤组大鼠血浆ICAM1和TGF-β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四逆汤组心肌组织中PPARα、PPARγ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四逆汤能够改善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大鼠心肌组织内PPAR蛋白表达下降、降低ICAM1水平和TGF-β1水平有关。

    作者:陈宇;石月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时间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82例,年龄44~68岁,平均57.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①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经CT或MRI除外脑出血和颅内占位;②年龄≤70岁;③发病时间12~72 h,无意识障碍;④治疗前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⑤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未留下明显神经功能缺损;⑥无出血倾向,1年内无出血性疾病病史;⑦病人或具有法定效力的监护人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处理组28例、处理组26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王胜文;韩晶;徐斌;赵天淼;王琦;杨柏新;谷永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胶囊对比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胶囊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4年第02期)、Pubmed(1966~2014.06)、Embase(1966~2014.06)、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1979~2014.06)、万方数字化期刊库(1981~2014.06)、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4.06),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412篇文献,经筛选终纳入14篇关于复方丹参胶囊对比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心绞痛缓解为疗效尺度:χ2=33.59,df=13,P=0.001,合并OR=4.38,95%CI(3.40,5.65),Z=11.38(P<0.00001);以心电图为疗效尺度:χ2=4.25,df=13,P=0.99,合并OR=2.29,95%CI(1.86,2.81),Z=4.95(P<0.00001)。结论复方丹参胶囊对比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更有效,都较安全。

    作者:徐国良;许英;徐卉;林淑梅;林光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 TFHL)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HLⅠ、Ⅱ、Ⅲ组,每组12只。模型组、TFHL各组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模型,TFHLⅠ、Ⅱ、Ⅲ组分别给予TFHL70、140、280 mg? kg-1? d-1灌胃,连续给药36 d。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的改变。结果 TFHLⅠ组可明显改善 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缩短大鼠逃避潜伏期(P <0.05),增加大鼠穿越平台次数(P<0.05),抑制 GFAP 的过度活化,降低 AChE 活性(P <0.05),升高 ChAT 活性(P<0.05),TFHLⅡ、Ⅲ组优于Ⅰ组(P <0.05),且TFHLⅡ、Ⅲ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FHL对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GFAP的过度活化,降低AChE活性,升高ChAT活性,提高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恢复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作者:吴晓光;李玲;苗光新;赵淑敏;檀荣方;曹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热毒宁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TNF-α及IL-1的影响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体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白介素( IL)-1浓度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对照分为热毒宁注射液组与炎琥宁射液组,每组34例,分别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和炎琥宁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分析其血气指标,包括PaO2、PaO2/FiO2、PaCO2及pH值,记录其体循环阻力(SVR)及肺血管阻力(PVR)的变化,并测定其体内TNF-α及IL-1的浓度变化。结果在接受治疗1个疗程后,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的 Pa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改善幅度较炎琥宁注射液组大,且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SVR及PVR下降程度较炎琥宁注射液组大(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TNF-α及IL-1浓度均有所降低,但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体内的两种炎症因子降低幅度远大于炎琥宁注射液( P<0.05)。结论与炎琥宁注射液相比,热毒宁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症反应。

    作者:欧艳娟;张建军;郭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老年心肾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变化

    心肾综合征( CRS )狭义的概念是指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出现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并且心力衰竭的治疗由于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而受到限制。以往研究证明CHF患者血浆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代偿性升高,与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肺运动实验中峰耗氧量等多个CHF 的独立预测因子有良好的相关性〔1〕。 NT-proBNP 亦能很好地体现CHF 的严重性,可广泛用于评价各种心血管疾病〔2,3〕,NT-pro-BNP 的清除机制依赖于肾脏,在慢性肾脏病( CKD)前期NT-proBNP可升高〔4〕,说明NT-proBNP升高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5〕。本研究进一步分析NT-proBNP在老年CRS患者中的价值。

    作者:陈锐;万静;任坤;毛一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人自我超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我超越( ST)水平与主观幸福感( SW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2个社区3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SWB得分为(33.48±9.29)分,ST得分为(43.83±7.2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T水平与SWB 呈正相关。结论家属、医护人员、老年社会工作者等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ST水平,从而增加老年人的SWB,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孙建萍;张晶;杨支兰;宋丹;牛桂芳;璐吕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性疾病,骨组织重建失衡,终导致骨强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1,2〕。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导致患者致死率的升高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其中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严重后果,高达50%的患者会遗留长期的不可恢复的行动障碍〔3~6〕。近的一项分析表明,在老年人中,髋部骨折后的3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会提高5%~8%〔7〕。另有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60岁的人群,发生脆性骨折后其死亡率的升高会持续5~10年〔8〕。因此,预防骨折是骨质疏松干预治疗的首要目的。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人们对两种营养元素:钙和维生素D给予格外的关注和青睐〔9,10〕。钙元素为骨骼系统主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作为钙调节激素之一,在骨生长和骨密度( BMD)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恒;张凯;王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肝癌组织中miR-200和Notch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miR-200表达和Notch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6例肝癌及对照癌旁组织,以荧光实时定量 RT-PCR检测miR-200在癌旁组织及肝癌的各级临床分期中的表达;Western印迹分析肝癌及癌旁组织中 Notch1蛋白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iR-200 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量比在癌旁组织中表达低,在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比非转移癌组织中低;而Notch1 蛋白在癌旁组织、非转移癌组织、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加;Notch1 蛋白表达和miR-200 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呈负相关(P<0.01)。结论 Notch1 是miR-200 的标靶,可能是miR-200发挥肿瘤抑制作用的重要靶点。

    作者:江小梅;彭杰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支援新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支援新疆(援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对援疆汉族女性老年人进行失能筛查,对符合失能标准的284名女性老年人应用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 LSRB)进行调查。结果援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得分〔(15.50±4.11)分〕与全国常模差异不显著(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职状态、在职时单位性质、月收入、主要经济来源、医疗保障、来疆时间、失能时间及失能程度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来疆时间、在职时单位性质及失能时间是影响援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针对援疆汉族女性失能老年人制定相关政策,提高该人群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王玉环;冯雅楠;侯蔚蔚;吴复琛;刘素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非CHB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CHB合并CAD患者及同时间段451例年龄匹配的CAD不伴有CHB患者,测定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空腹血糖等传统的CAD危险因素的水平,对比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在 CHB 组和非 CHB 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与非CHB组比较,CHB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总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两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B可能在CAD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二者间关系仍需研究。

    作者:李丹;黄猛珣;张现格;马礼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补肾调脾方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糖脂代谢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调脾方对更年期综合征( MPS)妇女糖脂代谢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MP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替勃龙片(尼尔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调脾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围绝经期综合量表( KI)评分、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8%,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8.37%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FSH、LH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LDL-C 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 TC 较治疗前下降,HDL-C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 TG及LDL-C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 FBG、FIN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BG、FINS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补肾调脾方可改善MPS妇女临床症状及内分泌水平,其疗效与替勃龙片相当,同时还能调节MPS患者糖脂代谢。

    作者:黄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且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有研究显示,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导致生活不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肢体无力及麻木症状,致使行走不便;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截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患者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血糖控制也是老年糖尿病管理的难点,循证医学证实严格的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血糖波动参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阻断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积极采取早期、长期、有效的个体化平稳降糖策略,注重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2〕。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并发症、防治意识差、血糖监测及饮食控制不严格、教育实施困难等特点。目前我国糖尿病治疗多侧重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方面,而忽视了对已发生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本文综述了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可以使护理干预更有针对性,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杨;黄丹;刘彤;唐敏娜;董艳华;李丽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