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冠脉栓塞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及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

王丽平;王绍欣;段娜娜;程建新;汪砚雨;王可;刘相勇;魏利娟;孟雅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冠状动脉栓塞, 中华小型猪, 血清缺血修饰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明胶海绵栓塞冠状动脉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观察猪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动态变化。方法选用中华小型猪16只,麻醉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后经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堵闭猪钝缘支(OM)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0 min、30 min、1、2、3、4、6、8、12、24、48 h抽取猪耳缘静脉血观察IMA的动态演变,并于1、3、5、7、10 d后处死取出心脏,取目标心肌做病理学检查。结果15头猪心肌梗死造模成功,心电图、心脏标本、病理切片均显示典型心肌梗死改变。 IMA在猪心肌梗死后10 min后即开始升高,6 h达峰值,48 h降至正常范围。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法建立猪AMI模型科学可靠,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血清IMA的水平的动态检测对于AM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省老年人休闲生活现状

    贵州省老龄人口比重从2000年5.97%到2005年8.21%仅用了5年,突显老年比重陡然提高和老龄化发展速度超快的特征〔1〕。老年人退休后基本处于闲暇状态,闲暇时间普遍比年轻人多,因此他们对城市休闲设施和休闲服务的需求也相应较大〔2〕。本调查旨在了解贵州省老年人休闲生活现状。

    作者:伍彩红;邓仁丽;黄议;万霞;龙维;葛婷婷;韩璐;黄亚;丁晓艳;陈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生物标志物在预测轻度认知损害转归中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 AD)的新诊断标准于2011年发布,与旧版相比,它具有两大亮点:①它提出AD分为3个阶段:痴呆阶段、AD源性轻度认知损害( MCI)阶段、临床前阶段。其中,AD源性MCI患者以记忆受损为主要特征,是AD型痴呆的高危群体。②它提出联合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用标准,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1〕。目前,利用生物标志物识别易转化为AD的MCI个体成为一大研究热点。此类研究有助于确定MCI患者的病因;估测 MCI个体病情恶化或变为痴呆的可能性及时间进程,以便及早进行干预。本文综述5种生物标志物在预测MCI转归中所起的作用及导致其预测能力不同的原因。

    作者:毛睿智;蒋正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动态增强MRI相关参数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目的:探讨乏氧诱导因子( HIF)-α与预后状况和动态增强MRI( DCE-MRI)参数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该院鼻咽纤维镜病理活检证实并行放化疗鼻咽癌患者75例,全部病理活检和放化疗前行DCE-MRI以采集相关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大上升斜率MSI、大下降斜率MSD、达峰时间TT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1α表达,Kaplan-Meier曲线分析预后状况。结果 HIF-1α阳性率为78.67%,与HIF-1α阴性组比较,HIF-1α阳性组总缓解率、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亦明显降低,而远处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Kaplan-Meier 曲线分析显示, HIF-1α阳性组1、2、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HIF-1α阴性组( P<0.05);且 HIF-1α阳性组 PEI、MSI、MSD、TTP明显高于 HIF-1α阴性组( P<0.05)。结论 HIF-1α阳性表达预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且与DCE-MRI相关参数紧密相关,DCE-MRI参数对鼻咽癌预后具有评估作用。

    作者:张菁菁;周敬淳;蔡智;杨媛媛;郑世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三种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三种髋关节置换术(即全髋关节置换术、单极和双极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12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全髋组52例、单极组32例和双极组44例,比较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术后功能( Harris评分)、手术出血等情况。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显著高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5);全髋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1),而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双极组和单极组( P<0.05)。结论三种置换术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好,双极次之,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需考虑老年患者的全身一般状况。

    作者:袁海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功能训练并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龄老年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高龄老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55例高龄老年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Ⅰ(功能康复治疗组)、对照组Ⅱ(生物反馈治疗组)和研究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8例,研究组19例。对照组Ⅰ仅做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Ⅱ仅以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基础上与功能康复训练进行联合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6w 后,对三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和患肢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Ⅱ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改善不明显( P>0.05);研究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改善明显( P均<0.05)。结论针对高龄老年患者,单一功能康复训练具有明显疗效,而单一生物反馈疗法效果不理想,但联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远优于对照组单一治疗的效果。

    作者:陆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热毒宁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TNF-α及IL-1的影响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体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白介素( IL)-1浓度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对照分为热毒宁注射液组与炎琥宁射液组,每组34例,分别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和炎琥宁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分析其血气指标,包括PaO2、PaO2/FiO2、PaCO2及pH值,记录其体循环阻力(SVR)及肺血管阻力(PVR)的变化,并测定其体内TNF-α及IL-1的浓度变化。结果在接受治疗1个疗程后,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的 Pa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改善幅度较炎琥宁注射液组大,且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SVR及PVR下降程度较炎琥宁注射液组大(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TNF-α及IL-1浓度均有所降低,但热毒宁注射液组患者体内的两种炎症因子降低幅度远大于炎琥宁注射液( P<0.05)。结论与炎琥宁注射液相比,热毒宁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症反应。

    作者:欧艳娟;张建军;郭岩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7)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噻托溴胺治疗,联合组加用帕罗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 w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容积(FVC)、深吸气量(IC)、6 min步行距离(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FEV1(%)、FVC、IC、6MWD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SAS、SDS、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 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焦虑抑郁功效,同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影响肺功能治疗效果。

    作者:孙锎;张萍;蒲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AM25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I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麻素1受体拮抗剂AM25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因子( ICAM)-1和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又分为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 NC组)、正常AM251干预组( NC-C组),糖尿病模型组又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DR组)、AM251干预组( DR-C 组)。糖尿病模型组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复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AM251干预组给予AM 2510.5 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12 w,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周监测血糖、体质量,AM251干预12 w后通过直接及间接眼底镜观察眼底;水合氯醛麻醉下取眼,心脏取血,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 VEGF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ICAM-1、VEGF的变化,ELISA法测视网膜组织ICAM-1、VEGF的变化及血清中sICAM-1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VEGF、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AM251干预后,DR-C组VEGF、ICAM-1较DR组降低(P<0.05),较正常组仍升高(P<0.05)。结论AM251 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ICAM-1、VEGF 的表达,改善视网膜的超微结构,这可能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机制之一。

    作者:李甜甜;吕霄;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非CHB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CHB合并CAD患者及同时间段451例年龄匹配的CAD不伴有CHB患者,测定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空腹血糖等传统的CAD危险因素的水平,对比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在 CHB 组和非 CHB 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与非CHB组比较,CHB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总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两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B可能在CAD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二者间关系仍需研究。

    作者:李丹;黄猛珣;张现格;马礼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剧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QOL)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老年人QOL研究现状进行述评。

    作者:李为华;李双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危险因子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中循环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相关危险因子。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215例MS患者和110例老年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对象体内白细胞介素( IL)-1、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循环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分析老年MS 患者相关危险因子。结果对照组PAI-1〔M(min~max)〕、Fg 、hs-CRP〔M(min~max)〕、IL-1、IL-6、TNF-α水平分别为24.5(1.2~79.6)U/L、(3.1±0.3)g/L、1.8(1.0~7.4)mg/L、(0.6±0.2)ng/L、(95.7±26.8)pg/ml和(14.2±5.2)pg/ml,青年组分别为36.5(4.5~153.3)U/L、(3.7±0.4)g/L、3.0(1.1~14.2)mg/L、(0.9±0.3)ng/L、(123.5±43.2)pg/ml 和(20.7±5.8)pg/ml,老年组分别为57.2(9.3~219.5)U/L、(5.1±0.4)g/L、6.5(1.6~21.8)mg/L、(1.9±0.4)ng/L、(169.0±62.4)pg/ml和(30.3±6.5)pg/ml,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OR=2.348,95%CI=1.281~8.965)、Fg(OR=1.721,95%CI=1.114~6.728)、IL-6(OR=1.516,95%CI=1.106~5.982)和 TNF-α(OR=1.247,95%CI=1.065~5.107)为影响老年人发生MS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老年 MS患者体内循环炎性因子呈升高状态,其中,IL-6、TNF-α、Fg和hs-CRP是老年MS发生的危险因子。

    作者:邓晓龙;朱红霞;高静;孙玥;葛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型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及与老年认知损伤的关系

    目的:研究老年人中载脂蛋白( Apo) E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分析ApoE E4基因型与老年认知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46例老年人,根据MoCA Version量表测评的内容进行老年认知损伤的早期筛查,抽取血液并分离白血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技术扩增 ApoE基因多态性位点,检测其基因型。结果在老年人群中ApoE E3/3为常见的基因型,占72.89%,而E2/2少见,占1.28%;认知损伤的老年人中 ApoE 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658,P<0.001)。结论携带 ApoE E4基因的老年人群是痴呆的高危人群,需要早干预,防止或延缓痴呆的发生。

    作者:殷淑琴;聂宏伟;徐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补体3c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3c(C3c)水平与心功能、血清学指标等的关系。方法检测99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c的水平,按血清 C3c的水平分为C3c正常组及C3c升高组,对患者进行体表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比较63例C3c正常患者与36例 C3c升高患者的心功能、B型利钠肽(BNP)等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C3c正常组与C3c 升高组相比,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高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 BNP、C 反应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铁蛋白与C3c升高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与C3c升高组相比,肝功、肾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 c水平与心功能有关,心衰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可能对心衰具有提示意义。

    作者:张建庆;王小芳;张权孝;费可欣;闫敏;毕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并测量术前1 d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术前1 d研究组收缩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蒙漫史;俸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47例CKD 2~5期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IMT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增厚与年龄、肌酐、尿素及血清磷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总胆红素呈负相关。 CKD 患者颈动脉 IMT危险因素 Logistics 回归分析,IMT的增厚与年龄、血清总胆红素( TBIL)和血磷密切相关。结论年龄、TBIL和血磷是老年CK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CKD患者存在低胆红素血症,低胆红素血症与颈动脉IMT相关,其可能参与了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利军;董春霞;史亚男;郭岚;牛凯;胡志娟;刘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效果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 OP)患者的疗效。方法150例老年OP患者分为对照组(血脂正常)和观察组(血脂轻度异常)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4 w 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疼痛 VAS评分,骨密度(BM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NTx)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CTx)含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共143例患者完成治疗(对照组71例,观察组72例)。治疗24 w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下降,NTx、CTx含量降低,腰椎、股骨颈及股骨处BMD增高( P<0.05);其余指标相近。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OP疗效肯定且安全。

    作者:向凝;李江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PINP、CTX、OST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Ⅰ型胶原 C 端肽( CTX)、骨钙素(OS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Ⅰ期26例,Ⅱ期9例,Ⅲ期7例,予髓芯减压术的同时植入体外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治疗结束后,经随访1年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 PINP、CTX、OST水平变化及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起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逐渐升高,坏死体积与股骨头体积比明显下降( P<0.05);②治疗后患者血清 PINP、CTX、OST水平较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恢复骨组织血液供应,平衡骨组织代谢,降低血清 PINP、CTX、OST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云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术后早期出现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ICD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合并全身疾病、术前抗凝药物、术前合并感染,术前临时起搏,电极数量,手术时长),术后早期感染和囊袋相关并发症(血肿、感染、破溃),并针对可能的诱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出现囊袋血肿28例(5.7%),囊袋破溃3例(0.6%),感染69例(14.2%)。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肿的发生与术前使用抗凝药物及临时起搏应用呈正相关(P<0.05)。起搏器围术期发热与术前抗凝药物使用及术前是否合并感染有明显相关(P<0.05)。虽然二次手术(尤其是临时起搏患者中)与起搏器术后血肿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二次手术后的血肿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结论起搏器术前抗凝药物使用是起搏器术后早期出现感染及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璐;葛智儒;董梦青;朱华;刘新秀;王燕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者CRP、TNF-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干部病房住院病人 T2DM、IGT患者各90例以及90例空腹血糖( FBG)及餐后2 h血糖均正常的老年人(年龄≥60岁)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hs-CRP、TNF-α浓度、颈动脉 IMT并观察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测定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血清hs-CRP、TNF-α水平、颈动脉IMT以及HOMA-IR在T2DM组、IGT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且T2DM组与IGT组比较血清hs-CRP、颈动脉IMT及HOMA-IR也有显著升高(P<0.01)。(2)颈动脉 IMT 增厚组(IMT≥0.9 mm)hsCRP、TNF-α的水平以及 HOMA-IR 均明显高于颈动脉 IMT 正常组(IMT<0.9 mm)(P<0.01),且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97,P=0.004)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FBG(OR=374.911,P=0.001)、TNF-α(OR=4.532,P=0.000)、hs-CRP(OR=1.748,P=0.002)和甘油三酯(TG)(OR=2.345,P=0.009)是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独立保护因子(OR=0.094,P=0.014)。结论(1)T2DM和IGT表现为一种慢性系统性的低度炎症,炎性因子在T2DM 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血清高水平的hs-CRP、TNF-α参与了T2DM和IGT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3)血清高水平的TNF-α和hs-CRP促进了IR 的发生和发展。(4)血清高水平的FBG、TNF-α、hs-CRP和TG是发生糖代谢紊乱终导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独立保护因子。

    作者:谭安隽;李天荣;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VEGF、MMP-2和TNF-α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人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VEGF、MMP-2和TNF-αmRNA的表达,比较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表达的差异,并且分析ER、PR与VEGF、MMP-2、TNF-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子宫肌瘤组织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2%和75.93%,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 P<0.05或 P<0.01);(2)子宫肌瘤组织中 VEGF、MMP-2和 TNF-αmRNA 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子宫肌组织显著升高( P<0.01);(3)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较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均显著升高(P<0.01);(4)相关性分析显示,ER、PR表达评分均与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MMP-2和TNF-α在子宫肌瘤均高表达,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ER和PR的高表达相关。

    作者:张冬红;牛建清;杨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