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彩红;邓仁丽;黄议;万霞;龙维;葛婷婷;韩璐;黄亚;丁晓艳;陈丹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患者常规用药教育、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等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天、1、3、6、12个月的 HAMD 评分、GQOLI评分。结果观察组1、3、6、12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第1次(入院当天)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3、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两组患者入院时、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段笑那;刘学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是否可以增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AZD8055)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的凋亡。方法选用人喉癌细胞株Hep-2 细胞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mTOR 抑制剂AZD8055 和(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对Hep-2 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印迹检测AZD8055 和(或)3-MA 对Hep-2 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CleavedCaspase-3、细胞色素C〕的作用。结果 AZD8055 作用Hep-2 细胞24 h 后,细胞生存率显著下降,具有浓度依赖性。AZD8055 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ep-2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 及细胞色素C 表达。当3-MA 与AZD8055 联用时,二者联用与单用AZD8055 组相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显著下调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 表达。结论 抑制自噬可以增加mTOR 抑制剂AZD8055 引起的喉癌细胞株Hep-2 的凋亡。
作者:金香顺;王东旭;尤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Ⅰ型胶原 C 端肽( CTX)、骨钙素(OS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Ⅰ期26例,Ⅱ期9例,Ⅲ期7例,予髓芯减压术的同时植入体外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治疗结束后,经随访1年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 PINP、CTX、OST水平变化及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起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逐渐升高,坏死体积与股骨头体积比明显下降( P<0.05);②治疗后患者血清 PINP、CTX、OST水平较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恢复骨组织血液供应,平衡骨组织代谢,降低血清 PINP、CTX、OST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云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退行性病变,主要发生于大、中型动脉中,临床表现为纤维基质、细胞、脂质以及组织碎片异常沉积〔1〕,患者动脉内膜或中层中出现增生过程的病理变化,而周围血管疾病中,绝大多数动脉的狭窄、闭塞或者动脉瘤是由动脉硬化造成的〔2〕。据统计,血糖、血脂、吸烟及高血压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是否也是介入手术治疗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无定论〔3〕。本研究旨在分析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以及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因素。
作者:刘一强;王天玉;杜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 )的机制主要是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钙离子超载等〔1,2〕。中药有效成分可从多个方面发挥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锦萍;张春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术后早期出现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ICD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合并全身疾病、术前抗凝药物、术前合并感染,术前临时起搏,电极数量,手术时长),术后早期感染和囊袋相关并发症(血肿、感染、破溃),并针对可能的诱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出现囊袋血肿28例(5.7%),囊袋破溃3例(0.6%),感染69例(14.2%)。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肿的发生与术前使用抗凝药物及临时起搏应用呈正相关(P<0.05)。起搏器围术期发热与术前抗凝药物使用及术前是否合并感染有明显相关(P<0.05)。虽然二次手术(尤其是临时起搏患者中)与起搏器术后血肿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二次手术后的血肿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结论起搏器术前抗凝药物使用是起搏器术后早期出现感染及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璐;葛智儒;董梦青;朱华;刘新秀;王燕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 致ARDS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 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动脉血压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氧合指数( PaO2/FiO2)。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R、HR以及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及PaO2/Fi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及PaO2/FiO2均显著升高,观察组的PaO2和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 PaC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能有效减少SAP所致ARDS患者的通气时间,改善缺氧症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机械通气。
作者:张坤;周青云;王利军;马翠芹;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人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VEGF、MMP-2和TNF-αmRNA的表达,比较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表达的差异,并且分析ER、PR与VEGF、MMP-2、TNF-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子宫肌瘤组织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2%和75.93%,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 P<0.05或 P<0.01);(2)子宫肌瘤组织中 VEGF、MMP-2和 TNF-αmRNA 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子宫肌组织显著升高( P<0.01);(3)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较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均显著升高(P<0.01);(4)相关性分析显示,ER、PR表达评分均与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MMP-2和TNF-α在子宫肌瘤均高表达,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ER和PR的高表达相关。
作者:张冬红;牛建清;杨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在对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度进行分层的过程中进行细胞肿瘤高危遗传学异常分析,以更好地进行临床分层。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及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细胞遗传学总体检出率为85.54%(71/83),在分子遗传学异常方面,大部分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全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均存在,但分子遗传学异常无统计学差异( P>0.05)。1例为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伴有IGH/CCND1,且IGH/FGFR3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P<0.05)。6例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具有1q21的扩增,但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无统计学差异( P>0.05)。在RB-1缺失方面,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差异不显著( P>0.05);P53缺失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GH/MAF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q21扩增和IGH异常、IGH/CCND1阳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浆细胞肿瘤恶性程度的高形式是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学异常,可为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度分层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燕;杨涛;李静;杨洁;罗建民;郝洪岭;王素云;李杰;袁军;王瑞仓;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葡萄膜炎的疗效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老年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IL)-10,23、肿瘤坏死因素( TNF)-α、干扰素( INF)-γ水平,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6、12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0、IL-23、TNF-α、INF-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控制老年葡萄膜炎患者炎症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视力,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德胜;周希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老年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等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120例、中青年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330例及老年健康体检人群30例,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90项症状清单、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并记录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等一般情况,收集的数据录入心理测验专业分析软件。结果老年与中青年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及老年健康人群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90项症状清单筛查阳性率、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年龄与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生存质量得分无相关性。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老年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90项症状清单阳性率、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老年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显著( P<0.05) ,女性患者生存质量比男性差,文盲患者生存质量差、丧偶患者生存质量差。结论老年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及90项症状清单阳性率均较高。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与其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无明显相关,老年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中女性、文盲及丧偶患者生存质量较低。
作者:张涛;何师茜;田宇;蒲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并测量术前1 d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术前1 d研究组收缩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蒙漫史;俸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在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6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和临床表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乳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肿块切除手术,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结果49例(51.04%)手术后存活至今。死亡47例中有8例(16.67%)死于乳腺癌原发病,24例(25.00%)死于乳腺癌转移,10例(10.42%)死于如心脏病、冠心病等的非肿瘤疾病,2例(2.08%)死于交通等意外事故,3例(3.13%)死因不明确。肿瘤Ⅲ期患者5年后和10年后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 u=4.0421,P=0.444),而其他肿瘤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住院期间有6例肿瘤复发,2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23.1±5.6)d;对照组肿瘤复发14例,死亡8例,平均住院时间(28.8±6.9)d,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5年后死亡4例(4.17%),10年后死亡14例(9.38%);对照组5年后死亡13例(13.54%),10年死亡21例(21.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但是,对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自身不同特点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给予患者适宜的手术方式才能更好地治疗乳腺癌患者,降低手术风险和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延长生命。
作者:吴勤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延长病人生存期方面有较好的功效〔1〕。目前中西医结合抗肿瘤复发转移是研究的热点,其中运用化瘀解毒法治疗各种恶性肿瘤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
作者:魏征;张俊萍;蔡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欧美等国家65~80岁的人口比例明显上升,意大利和葡萄牙老龄化趋势明显,而奥地利和德国等相对缓慢〔1〕。各国为此制定社会救助等支持政策,在社区服务和管理方面具有相关经验〔2〕。
作者:毛奕文;殷盛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市5个社区DM患者,按同年龄(±3岁)、同性别、同婚姻、同文化程度、同职业类型、同病程等配对条件,筛选出64对满足该配对条件的 T2DM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采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会敏;朱丽丽;张海洋;唐四元;李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以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与脑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0例,根据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检查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234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6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 IGF-1、HCY、CRP 以及Aβ1~4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与脑卒中后并发VCI的关系。结果认知障碍组HCY、CRP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IGF-1、Aβ1~42水平显著低于认知正常组(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1、HCY、CRP以及 Aβ1~42均为脑卒中后并发 V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IGF-1、HCY、CRP以及Aβ1~42与脑卒中后并发VCI有密切关系,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晓芸;徐安定;梅志忠;张玉生;方浩威;黄益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预计2030年后,空巢老人家庭在老年人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将达到90%〔1〕。空巢老人普遍都有孤独感,同时又伴有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2〕,老年人特殊的社会健康状况,使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可以成为老年人社交的重要手段,亦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社会对老年体育应给予足够重视。然而老年体育发展现状却不尽人如意,近75%的老年人难以得到科学健身指导〔3〕,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内没有老年人活动室的分别占63.2%和59.2%,没有运动场所的分别占67.4%和80.5%〔4〕。2001年5月美国出台《老年体育计划》(简称《计划》),成为首先单独制定老年体育政策的国家,该计划实施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将就《计划》的出台背景、制定过程、政策内容和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研究。
作者:周兰君;张三梅;周结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高龄老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55例高龄老年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Ⅰ(功能康复治疗组)、对照组Ⅱ(生物反馈治疗组)和研究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8例,研究组19例。对照组Ⅰ仅做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Ⅱ仅以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基础上与功能康复训练进行联合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6w 后,对三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和患肢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Ⅱ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改善不明显( P>0.05);研究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改善明显( P均<0.05)。结论针对高龄老年患者,单一功能康复训练具有明显疗效,而单一生物反馈疗法效果不理想,但联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远优于对照组单一治疗的效果。
作者:陆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57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2例)、对照组(55例)。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HCY、FIB、GLU、TC、LDL-C 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UA 无统计学差异( P>0.05)。冠心病患者的HCY、FIB、GLU、TCH、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患者HCY、FIB、GLU、TCH、LDL-C水平进行监测及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预防冠心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爱文;巨名飞;丁振江;赵洁;李红芹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