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表达及意义

王艳萍;姬林松;倪猛;樊宏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白介素-8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8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例,按照Truelove-Witts分级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并于同期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清 TNF-α、IL-6、IL-8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血清 TNF-α、IL-6以及 IL-8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组的TNF-α、IL-6以及IL-8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 TNF-α、IL-6以及 IL-8水平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TNF-α、IL-6以及IL-8水平高于轻度组。结论通过检测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可以有效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进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柚皮素缓解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小鼠模型,分析柚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9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模型组以及干预组,每组30只。模型组以及干预组通过经鼻滴入金色葡萄球菌8325-4建立C57BL/6J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模型,干预组给予柚皮素100 mg/kg,1次/12 h,皮下注射。2 d后,运用颈椎脱臼方法处死小鼠,每组取10只小鼠,对肺内菌落进行计数;每组取10只小鼠,处理肺脏组织制作成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研究;每组取10只小鼠,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 IL)-6、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①2 d后,模型组与干预组中肺内菌落计数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肺内菌落计数均有所改善( P<0.05);②HE染色观察到,对照组中肺内组织结构完整,肺泡边缘整齐,肺泡腔内无异常;金黄色葡萄球菌8325-4肺炎模型组中的肺内组织结构模糊,无法识别,大量细菌弥漫在整个肺内,无肺泡结构,部分炎性细胞破裂坏死,细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坏死,其腔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同时血管周围水肿,并有纤维组织渗出;柚皮素干预组小鼠肺内组织中部分肺泡腔融合,肺泡壁毛细血管呈现略有扩张、少量的充血以及炎性细胞浸润。③2 d后,模型组与干预组中IL-6、IL-1β以及TNF-α均有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IL-6、IL-1β以及TNF-α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柚皮素能够明显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情。

    作者:吴文伟;郑世翔;翁钦永;陈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正常与老龄家兔眼巩膜应力松弛特性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正常和老龄兔巩膜应力松弛特性,探讨老年巩膜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取正常家兔眼极部巩膜与老龄家兔眼极部巩膜均剪成长15 mm、厚4 mm的长方形巩膜试样各10个,以美国MTS公司生产的自动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应力松弛实验。结果正常家兔巩膜试样7200 s应力下降了0.58 mPa,老龄组家兔巩膜试样7200 s应力下降了0.75 mPa,两组应力下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龄家兔巩膜的应力松弛特性发生了改变。

    作者:王玲;袁毅;吕雪漫;张稳;姜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PINP、CTX、OST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Ⅰ型胶原 C 端肽( CTX)、骨钙素(OS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Ⅰ期26例,Ⅱ期9例,Ⅲ期7例,予髓芯减压术的同时植入体外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治疗结束后,经随访1年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 PINP、CTX、OST水平变化及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起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逐渐升高,坏死体积与股骨头体积比明显下降( P<0.05);②治疗后患者血清 PINP、CTX、OST水平较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恢复骨组织血液供应,平衡骨组织代谢,降低血清 PINP、CTX、OST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云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民族差异

    目的:探讨西部地区农村不同民族老年人生活质量( QOL)之间的差异与对策。方法使用农村老年人QOL调查数据,依据中华医学会《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建议》的方法,对少数民族和汉族老年人 QOL进行对比。结果农村老年人 QOL 民族差异显著。少数民族老年人QOL得分高于汉族老年人,农村少数民族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于汉族老年人。少数民族老年人QOL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优于汉族老年人QOL。结论在西部地区,改善和提高农村老年人QOL应当考虑民族差异。

    作者:王武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充血性心衰与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和N末端脑钠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老年充血性心衰(CHF)与肺心病(PHD)患者动脉血气和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CHF患者41例( CHF组),另选取同期PHD患者39例( PHD组),分别检查两组急性呼吸困难和缓解1 w后动脉血气、NT-proBNP以及血小板参数。结果两组 pH、NT-proBNP、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急性呼吸困难时和缓解1 w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D组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急性呼吸困难时和缓解1 w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呼吸困难时,CHF 组 PO2、NT-proBNP、pH、PDW、MPV、P-LCR 均显著高于 PHD组,PCO2明显低于PHD组(P<0.05);缓解1 w后两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 和 PHD 病情出现变化时动脉血气和 NT-proBNP及血小板参数也会出现变化,且于急性呼吸困难时检测上述三者有助于鉴别诊断CHF和PHD。

    作者:郑咏仪;郑国雄;杨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身体成分与体质特征

    目的:探讨长期进行空竹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测试比较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和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测试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体质并同中国同年龄组老年人均值进行比较。结果①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脂肪百分比( BF%)、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身体年龄低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去脂肪软体重和去脂肪体重高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②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时间高于中国同龄老年人的均值,选择反应时低于全国均值。结论空竹锻炼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身体成分;空竹锻炼能显著改善老年人呼吸功能、肌力、柔韧性、躯体平衡能力及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能力。

    作者:石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6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分化抗原(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43例老年骨肉瘤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EACAM6、VEGF和CD3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EACAM6表达的阳性率是24%~86%,VEGF表达的阳性率是34%~90%,观察组中MVD值范围是12~46个。观察组中CEACAM6和VEGF的阳性率、MVD值均与肿瘤大径和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骨肉瘤中CEACAM6的表达与MVD、VEGF的表达与MVD、CEACAM6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中CEACAM6和VEGF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具有促进作用。 CEACAM6促进老年人骨肉瘤间质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VEGF的协同作用有关。

    作者:张哲;霍岩;周明;乔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老年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中老年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干预措施和方法。方法本文选取该院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4例关节炎患者,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比较上,本组关节炎患者评分结果均高于国内常模水平;有疼痛感觉的患者高于无疼痛患者;担心致残的患者高于不担心致残的患者;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高于不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担心质量时间过长的患者高于不担心治疗时间过长的患者(均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从而改善中老年关节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宏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静脉注射蔗糖铁对血液透析患者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蔗糖铁对血液透析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8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再给予静脉输注蔗糖铁治疗,为期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FGF23、1,25-二羟维生素D3〔(25-( OH) VitD3〕、甲状旁腺激素( PTH)、钙( Ca)、磷( P)、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 FGF、1,25-(OH)VitD3、Ca、P 及 PT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Ca、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实验组FGF23、PTH均有明显的下降,1,25-(OH)VitD3有明显上升(P<0.05);2个月后随访,两组除Ca、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其余各指标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 SF、BUN、SCR、CRP及H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而实验组 BUN、SCR 、CRP均有明显下降,SF、Hb 明显上升( P<0.05);2个月后随访,两组除BUN水平无显著变化( P>0.05) ,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时进行静脉输注蔗糖铁,对患者体内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紊乱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英;张红霞;冯现竹;张晓宁;张洪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型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及与老年认知损伤的关系

    目的:研究老年人中载脂蛋白( Apo) E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分析ApoE E4基因型与老年认知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46例老年人,根据MoCA Version量表测评的内容进行老年认知损伤的早期筛查,抽取血液并分离白血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技术扩增 ApoE基因多态性位点,检测其基因型。结果在老年人群中ApoE E3/3为常见的基因型,占72.89%,而E2/2少见,占1.28%;认知损伤的老年人中 ApoE 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658,P<0.001)。结论携带 ApoE E4基因的老年人群是痴呆的高危人群,需要早干预,防止或延缓痴呆的发生。

    作者:殷淑琴;聂宏伟;徐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危险因子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中循环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相关危险因子。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215例MS患者和110例老年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对象体内白细胞介素( IL)-1、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循环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分析老年MS 患者相关危险因子。结果对照组PAI-1〔M(min~max)〕、Fg 、hs-CRP〔M(min~max)〕、IL-1、IL-6、TNF-α水平分别为24.5(1.2~79.6)U/L、(3.1±0.3)g/L、1.8(1.0~7.4)mg/L、(0.6±0.2)ng/L、(95.7±26.8)pg/ml和(14.2±5.2)pg/ml,青年组分别为36.5(4.5~153.3)U/L、(3.7±0.4)g/L、3.0(1.1~14.2)mg/L、(0.9±0.3)ng/L、(123.5±43.2)pg/ml 和(20.7±5.8)pg/ml,老年组分别为57.2(9.3~219.5)U/L、(5.1±0.4)g/L、6.5(1.6~21.8)mg/L、(1.9±0.4)ng/L、(169.0±62.4)pg/ml和(30.3±6.5)pg/ml,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OR=2.348,95%CI=1.281~8.965)、Fg(OR=1.721,95%CI=1.114~6.728)、IL-6(OR=1.516,95%CI=1.106~5.982)和 TNF-α(OR=1.247,95%CI=1.065~5.107)为影响老年人发生MS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老年 MS患者体内循环炎性因子呈升高状态,其中,IL-6、TNF-α、Fg和hs-CRP是老年MS发生的危险因子。

    作者:邓晓龙;朱红霞;高静;孙玥;葛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补体3c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3c(C3c)水平与心功能、血清学指标等的关系。方法检测99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c的水平,按血清 C3c的水平分为C3c正常组及C3c升高组,对患者进行体表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比较63例C3c正常患者与36例 C3c升高患者的心功能、B型利钠肽(BNP)等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C3c正常组与C3c 升高组相比,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高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C3c 升高组(P<0.05);C3c正常组 BNP、C 反应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铁蛋白与C3c升高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C3c正常组与C3c升高组相比,肝功、肾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3 c水平与心功能有关,心衰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可能对心衰具有提示意义。

    作者:张建庆;王小芳;张权孝;费可欣;闫敏;毕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结果与分析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性别、透析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 PTH)分组。应用跟骨超声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密度测定,测定PTH水平。结果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37.5%,骨量减少为50%。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0%,明显高于男性17.65%( P<0.05)。随着透析龄、PTH值增高,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低骨量,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作者:王莎莎;古英明;张文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时间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82例,年龄44~68岁,平均57.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①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经CT或MRI除外脑出血和颅内占位;②年龄≤70岁;③发病时间12~72 h,无意识障碍;④治疗前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⑤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未留下明显神经功能缺损;⑥无出血倾向,1年内无出血性疾病病史;⑦病人或具有法定效力的监护人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处理组28例、处理组26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王胜文;韩晶;徐斌;赵天淼;王琦;杨柏新;谷永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IOL Master与A型超声在生物测量中的临床对比

    目的:通过比较 IOLMaster 与传统A型超声生物测量法对人工晶体度数测量的准确性和特点,评价IOLMaster生物学测量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对30例(42眼)用IOL Master分别测量患眼的眼轴(AL)、中央的房深度(ACD)、角膜曲率5次,取平均值,然后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同一组患者用A型超声对AL、ACD连续测量5次,然后取其平均值,再利用角膜曲率计对角膜曲率连续测量5次,取其平均值,后计算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两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患者分为两组,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按两种计算方法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及人工晶状体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结果 IOLMaster 测量 AL、ACD 与角膜曲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4.53±3.16)mm,(3.03±0.46)mm,(44.93±1.82)mm;A超测量AL和ACD的平均值分别为(24.50±3.10)mm,(2.34±0.64)mm。 IOLMaster 与 A 超测量的 AL与 IOL 无显著性差异, IOLMaster 与A超测量的ACD有显著性差异(t=4.822,P=0.000),IOLMaster 比 A超测量的ACD大0.7 mm,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4.77±1.82,IOLMaster 与A超计算的人工晶体度数分别为16.96±8.86和17.12±8.96,IOLMaster 与A超测量眼轴和前房深度的COV分别为0.2%和0.8%,7.6%和6%,IOLMaster 与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的COV分别为1.2%和1.4%。 IOLMaster A超与IOLMaster两组术后的佳矫正远视力和人工晶状体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分别为(0.65±0.20)D,(0.63±0.21)D;(0.61±0.34)D、(0.57±0.32)D,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 A 超相比,IOLMaster在AL,ACD、角膜曲率的测量上及人工晶体度数测量上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宏伟;孙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8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例,按照Truelove-Witts分级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并于同期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清 TNF-α、IL-6、IL-8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血清 TNF-α、IL-6以及 IL-8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组的TNF-α、IL-6以及IL-8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 TNF-α、IL-6以及 IL-8水平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TNF-α、IL-6以及IL-8水平高于轻度组。结论通过检测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可以有效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进展。

    作者:王艳萍;姬林松;倪猛;樊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在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该院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42例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每月均进行随访及 X线拍摄,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滑脱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3~183 min,平均(133.32±5.23)min;术中出血量为372~1523 ml,平均(629.52±123.21)min;36例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复位,6例通过过提拉螺钉进行补充复位;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没有出现任何不适;采用ODI评分对疗效进行判定,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分别为90.47%(38例)及92.86%(39例);融合成功37例,融合率88.09%,融合时间为3~16个月,平均(7.35±3.82)个月,11.9%(5例)未融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作者:马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 TFHL)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HLⅠ、Ⅱ、Ⅲ组,每组12只。模型组、TFHL各组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模型,TFHLⅠ、Ⅱ、Ⅲ组分别给予TFHL70、140、280 mg? kg-1? d-1灌胃,连续给药36 d。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的改变。结果 TFHLⅠ组可明显改善 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缩短大鼠逃避潜伏期(P <0.05),增加大鼠穿越平台次数(P<0.05),抑制 GFAP 的过度活化,降低 AChE 活性(P <0.05),升高 ChAT 活性(P<0.05),TFHLⅡ、Ⅲ组优于Ⅰ组(P <0.05),且TFHLⅡ、Ⅲ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FHL对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GFAP的过度活化,降低AChE活性,升高ChAT活性,提高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恢复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作者:吴晓光;李玲;苗光新;赵淑敏;檀荣方;曹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0例

    目的:评估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年内收治的2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组和巴曲酶单一治疗组,每组100例;单一治疗组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及巴曲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5、7、14天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5、7天,联合治疗组 FIB水平均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联合治疗组与一治疗组相比,FIB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3、5、7、14天,联合治疗组PT、APTT显著长于单一治疗组(P<0.01)。治疗后14 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单一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91% vs 75%,χ2=4.252,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可有效控制 TIA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且风险未见明显提高。

    作者:初婷婷;叶琳琳;郑永慧;杨慧;孙永奇;张惊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3、IL-25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3、(IL)-25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AR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IL-13、IL-25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持续性 AR患者血清中 IL-13,IL-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中重度组AR患者血清中IL-13、IL-25水平均明显高于持续性轻度组(P<0.05)。 IL-13与 IL-25在持续性 AR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呈正相关( r=0.979 P<0.05)。结论 IL-13、IL-25参与了A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黄芳林;徐艳萍;王言言;汤翠华;何晓;李阳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