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垂体兴奋能力的检测

何静;李元春;张健;付永丽;李靖波

关键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促性腺激素, 垂体兴奋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改变。方法选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老年患者120例,进行常规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垂体激素兴奋度实验,并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3例老年患者出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分泌不足的症状,79例出现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症状,46例出现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症状,部分老年患者出其他症状,如头痛(21例)、视力下降(14例)、尿崩症(5例)等症状。老年患者垂体相关的激素分泌水平大部分较正常值范围低,其中促性腺激素(Gn),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降低老年患者比例与正常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兴奋试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VEP)兴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EP)兴奋试验的激素上升延迟平均比例与正常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垂体激素水平及垂体兴奋能力测试作为垂体功能水平检测,尤其是Gn水平含量,以期取得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Notch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心脏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信号通路调节基因时间和空间的精确表达,常见的与心脏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MP),Wnt /Wingless,转化生长因子( TGF)及Notch信号通路等。国内外实验研究提示Notch信号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在心血管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对于Notch同源分子之一的Notch1研究较少,现就Notch1在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马建赢;唐燕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肛肠动力学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肛肠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试验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同时纳入体检正常者6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和手术前后试验组血清炎症指标。结果术前试验组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大收缩压(MSP)、直肠静息压(RRP)、高压区长度(HPZ)、肛管蠕动波频率(APWE)、MTV和 AIRT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5 d时,试验组ARP、MSP、HPZ和MTV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RRP和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各肛肠动力学指标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术后1 d时,试验组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术后15 d时,试验组各血清炎症指标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的肛肠动力学及炎性细胞因子均有影响,但术后能够较快恢复。

    作者:谭辉;吴林鸿;伍敬柱;薛新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D和QOL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肺栓塞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文亚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前列地尔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病程<15 d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银杏叶物提取剂、糖皮质激素、能量合剂及高压氧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点,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100 ml生理盐水静点,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纯音测听气导改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耳鸣眩晕的恢复情况。结果前列地尔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显著改善(P<0.05);前列地尔组患者治疗后纯音测听气导值为29.4±5.5,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38.6±6.0)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列地尔组治愈率为43.68%,总有效率为95.40%,对照组治愈率为27.59%,总有效率为8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前列地尔组患者耳鸣和眩晕的恢复率分别为91.38%、85.71%,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率(76.27%、7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耳鸣及眩晕,明显提高患者纯音测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该药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谢天宏;刘江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老年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还接受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治疗7 d和14 d自主呼吸时进行血气分析及峰值呼气流速( PEF)测定,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动脉氧分压( 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和 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 时观察组 PaO2、SaO2、PEF 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aCO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改善时间、X线吸收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③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笑春;张祎捷;徐锋;任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0(S)人参皂苷Rg3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20(S)人参皂苷Rg3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 Rg3治疗组。 Rg3治疗组以20 mg/kg体重每日灌胃给予人参皂苷Rg3。监测大鼠体重和血糖,于12 w结束实验时处死大鼠,留取肾脏。用过碘酸雪夫( PAS)染色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肾脏组织,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各实验组大鼠肾脏组织凋亡的情况。结果通过 PAS染色可以观察到糖尿病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开放尚可,部分肾小球体积增大、囊腔裂隙变窄,肾小球系膜基质和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Rg3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肾小球形态接近正常。各实验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均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其中糖尿病组TGF-β1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g3治疗组TGF-β1的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TUNEL染色见糖尿病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凋亡,显著高于对照组与Rg3治疗组;Rg3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凋亡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结论20(S)人参皂苷Rg3显著抑制了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这与其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的表达相关,该研究证实了20( S)人参皂苷Rg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彤;张丽红;辛颖;王桂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Muller细胞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损害。其早期病理特征是微血管功能改变,视网膜血管扩张;晚期则为新生血管破裂出血,玻璃体完整性丧失。目前, DR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认为,DR的发生与Muller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Muller细胞与DR的关系进行总结。

    作者:陈晶;王华;李强翔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衰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老年 ACS患者16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判定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依据临床指标进行心功能分级,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浆CT-1水平,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水平采用锐普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检测。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血浆CT-1、NT-proBNP水平越高(P<0.01);随心衰程度加重,CT-1、NT-proBNP水平升高(P<0.01)。 Pearson 相关分析血浆CT-1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 P<0.01)。结论老年 ACS 合并心衰患者血浆 CT-1水平明显升高,与 NT-proBNP、LVEF有较好相关性。检测CT-1水平可能有助于老年ACS患者的风险评估。

    作者:任明芬;殷国田;王朝清;温雅;李波;马金霞;刘伟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清钙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钙水平对2型糖尿病( 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方法396例确诊T2DM的老年患者根据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较好组(HbA1c≤7.0%)115例,一般组(7.0%<HbA1c≤9.0%)150例,较差组(9.0%<HbA1c)131例。抽取静脉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及血清钙水平,比较其差异并分析血清钙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较差组空腹血糖( FBG)、HbA1c、血尿酸( 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清钙明显高于一般组与较好组(P<0.05);一般组 FBG、HbA1c、TC、TG、IRI、血清钙明显高于较好组(P<0.05)。血清钙与FBG、HbA1c、UA、TC、TG、LDL-C、IRI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钙水平通过胰岛素抵抗对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产生影响,血清钙水平越低,血糖控制水平越差,因此在临床实际中可以通过补充钙离子增加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糖水平的控制。

    作者:蔡奕琪;吕全;阮希成;王盈盈;余晓华;金希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长春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10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n=105)和实验组(n=105),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生活方式干预,实验组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生活方式调查表、围绝经妇女生活质量状况 SF-36问卷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实验组女性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女性围绝经期症状明显缓解,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症状,且提高其生存质量,可在社区内推广。

    作者:董雪;张明明;梁伍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及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方法对2012~2014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线和二线13种抗结核药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初治多于复治(2.6∶1),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及基础疾病发生率高;结核分枝杆菌对13种抗结核药全敏感者43例,不同程度耐药者49例,总耐药率、初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53.3%(49/92)、48.5%(32/66)和65.4%(17/26);总耐多药率、初治耐多药率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是12.0%(11/92)、4.5%(3/66)和30.8%(8/26);广泛耐药占耐多药的比率18.2%(2/11)。结论本地区年结核病疫情严峻,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规范化治疗,是防止误诊误治和减少耐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兰远波;刘梅;张建勇;李娜娜;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全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Narcotrend( Ni)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分级Ⅱ或Ⅲ级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浅麻醉组( NL组)和深麻醉组( ND组)。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记录苏醒期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用改良Brice interview 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有无术中知晓发生。结果与C组相比,NL组与 ND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1);与 NL 组相比,ND 组苏醒期各阶段显著延长(P<0.01),丙泊酚用量显著增加(P<0.05);苏醒期阶段NL组和ND组患者NT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不同 NTS级别患者例数比较无差异;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NT麻醉深度监测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提高患者的苏醒和恢复质量。

    作者:杜奕鹏;范译方;崔瑞岑;李春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Aβ影响神经细胞中RXRα与Nur77的核质穿梭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 Aβ)对维甲类X受体α( RXRα)、孤儿核受体 Nur77的生成和亚细胞定位的影响。方法用 Aβ25~35处理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2a)细胞,并以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 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2a细胞和皮层、海马组织中RXRα、Nur77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应用核质分离结合Western印迹检测 N2a细胞中 RXRα、Nur77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的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2a细胞与皮层、海马细胞中RXRα、Nur77的亚细胞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N 2a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Bcl-2和Bax表达量。结果 N2a 细胞经 Aβ处理24 h 后,RXRαmRNA 表达水平下降了16.47%,Nur77 mRNA 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RXRα、Nur77总蛋白量无明显变化,但RXRα与Nur77在细胞质中的含量分别由对照组的2.99%、3.91%增至处理组的21.4%、24.2%;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表达量上升,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1.23%增至Aβ25~35处理组18.69%;与对照小鼠比较,AD小鼠中 RXRα、Nur77 mRNA 表达水平在大脑皮层无明显差异,但在海马中分别增加了8.67%、11.73%;RXRα、Nur77总蛋白量变化无明显差异,但亚细胞定位发生改变,从细胞核迁移至细胞质增加并伴有凋亡发生。结论 Aβ可能诱导RXRα与Nur77从细胞核迁移至细胞质,诱发凋亡。

    作者:刘迎春;聂惠蓉;沈杰;唐建国;姜芬;郑岩松;游晓青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发现缺乏基本的养老需求信息〔1〕。 Lindeman等〔2〕分析了澳大利亚老年人对社区照顾服务的需求。 Tamaki等〔3〕研究了日本家庭对社区照顾的需要。本研究旨在调查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分析影响因素。

    作者:何贵蓉;何文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贝母素甲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贝母素甲(PM)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种小鼠体重(20±5)g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ex)组、PM 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40 mg/kg)麻醉小鼠,模型组、Dex 组及 PM 组小鼠给予气管内注射4 mg/kg LPS诱导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注入LPS前1、12、24 h和36 h和注入后12 h,24 h和36 h,模型组、Dex组、PM组动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 mg/kg盐酸地塞米松、1 mg/kg PM溶液,正常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解剖肺脏,观察肺脏形态学改变,分别用Real-Time PCR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2、IL-6和IL-8。结果 LPS能明显引起小鼠肺部的炎症反应,PM处理后拮抗了LPS对小鼠肺组织的破坏作用,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2、IL-6、IL-8的表达。结论 PM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保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归改霞;夏西超;马瑜红;梁桂娜;丁可;刘荣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hs-CRP、vWF水平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 CRF)合并高尿酸血症( HUA)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60例CRF患者,其中CRF合并HUA患者28例(合并组)、仅CRF患者32例(单纯疾病组),同时抽取该院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hs-CRP、vWF水平与心脏功能。结果 hs-CRP、vWF、尿酸水平组间差异均显著( P<0.05),合并组和单纯疾病组中 hs-CRP、vWF、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高于单纯疾病组(P<0.05)。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心脏功能指标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合并组和单纯疾病组 EF、FS、EDV、ESV 水平低于对照组, LAD、LVEDD、IVS 高于对照组( P<0.05),但合并组与单纯疾病组中 EF、FS、LAD、LVEDD、IVS、EDV、ESV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水平可能是C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严重影响着心脏功能。

    作者:杨小娟;王新宁;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尿激酶及干扰素联合治疗对老年肿瘤病人放疗后纤维化的疗效

    放疗后皮肤下皮下组织纤维化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1〕。部分患者会发生进展性纤维化,反复出现皮肤感染〔2〕;部分可因纤维化导致皮肤、皮下组织的淋巴液及组织间液滞留,出现淋巴水肿,尤其是明显降低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观察尿激酶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放疗后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的效果。

    作者:韩冬梅;杜建时;马鹰;王剑峰;郭尔平;刘大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穴位按摩配合健步走对岳阳农村高血压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在空巢老人中患病率超过50%,高出老年人平均水平〔1〕。岳阳农村的高血压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城镇空巢老人〔2〕,本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空巢老人血压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作者:廖桂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地塞米松通过抑制p38蛋白激酶减轻支气管哮喘引发小鼠急性肺损伤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p38和p-p38蛋白及白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影响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 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印迹检测肺组织中p38及p-p38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及IL-1β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支气管哮喘组小鼠肺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改变,应用地塞米松后病理性改变减轻。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支气管哮喘时肺组织p-p38/p38的比值明显升高,TNF-α及 IL-1βmRNA的表达升高;应用地塞米松后p-p38/p38的比值降低,TNF-α及IL-1β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小鼠支气管哮喘时肺组织发生损伤,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p38信号传导通路进而抑制TNF-α及IL-1β的表达对抗支气管哮喘引发的肺损伤。

    作者:赵微;尤涛;付金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和CT血管造影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评估价值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使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1〕。临床实验中,定量分析动脉壁对动脉硬化疾病的进展进行连续观察及对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防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资料显示〔2〕,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3D-BB-MRI)在斑块成分和形态的显示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迄今为止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的检查技术〔3〕。本文旨在通过3D-BB-MRI技术和CTA的比较,研究高分辨的3D-BB-MRI在定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

    作者:杨春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