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远波;刘梅;张建勇;李娜娜;陈玲
目的:探讨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DM)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相应对策。方法选择曲阜市483例60岁以上口服降糖药的老年DM患者,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结果483例老年DM患者中,服用磺酰尿类药物比例高,其次分别为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胰岛素增敏剂类;单服1种药139例,服用2种药177例,3种及以上167例。4种药物空腹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优、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依从性中、差组,依从性中组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口服降糖药现状不容乐观,应提高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用药结构,才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毕贞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长治地区健康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 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HCY水平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对 MTHFR C677T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长治地区健康老年人群血浆HCY水平为(11.0±3.1)μmol/L,与健康青年人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38%、48.72%和35.90%,与青年人群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性(P>0.05);老年人群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74%和60.26%,与青年人群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THFR C677T基因型频率在长治地区健康老年人群、青年人群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健康老年人群MTHFR C677T位点各基因型间,血浆 HCY水平亦无显著差异。健康老年人群、青年人群TT基因型血浆HCY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治人群MTHFR C677T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高,且老年人群 TT基因型血浆 HCY水平显著高于青年人群。
作者:陈云霞;程红兵;武延隽;张雄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参茎叶总皂苷(GSLS)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GSLS以低、中、高剂量5、20、80 mg· kg-1· d-1给小鼠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同时,除空白组外,其他组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 D-半乳糖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连续灌胃和注射42 d。计算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通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衡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测定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巨噬细胞吞噬率下降(P<0.01),其他各项免疫力检测值差异不显著;与模型组比较,GSLS灌胃中、低剂量组胸腺指数上升(P<0.05),中剂量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率明显增大(P<0.01),中、低剂量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显著上升(P<0.01),其他免疫指标变化不显著。结论 GSLS可通过增加胸腺比重、强化巨噬细胞功能从而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免疫力。
作者:刘佳;张敬敬;李明阳;石高星;曾志能;魏珊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效果,初筛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能力有影响的佳药物剂量和时间。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胰酶消化的方式建立RPMC细胞模型,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剂量的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细胞培养经鉴定成功后分组(空白组、空白血清组、活血通腑方低剂量组、活血通腑方中剂量组、活血通腑方高剂量组),应用 MTT法检测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作用。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活血通腑方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RPMC细胞增殖,作用时间在36 h时为显著。结论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具有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颜帅;曾莉;李文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 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H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例HL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0例采用HP+CVVH治疗,对照组9例采用常规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 T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IL-6等细胞因子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存活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7 d后TG、TNF-α、IL-1、IL-6及APACHE 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存活率7/10(70%)明显高于对照组5/9(55.6%)。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能迅速降低血脂,有效调整炎症因子水平,改善HLP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作者:具贤淑;姜南;霍鹏飞;刘天戟;赵忠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发现缺乏基本的养老需求信息〔1〕。 Lindeman等〔2〕分析了澳大利亚老年人对社区照顾服务的需求。 Tamaki等〔3〕研究了日本家庭对社区照顾的需要。本研究旨在调查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分析影响因素。
作者:何贵蓉;何文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SP)60在纳洛酮神经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小胶质细胞株 BV2,实验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细菌脂多糖,LPS)、实验组( LPS+纳洛酮)。利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分组中 HSP60的表达,ELISA技术检测 HSP60的胞外释放。利用人重组HSP60(rhHSP60)作用于BV2细胞,然后用 Western 印迹技术检测不同分组中 Toll 样受体(TLR)-4的表达;收集细胞培养液,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γ-干扰素( IFN-γ)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中的 HSP60和 TLR-4表达及TNF-α和 IFN-γ的释放都显著增加;而加入纳洛酮后,实验组中这些因子的水平都明显降低( P<0.05)。结论纳洛酮可能通过 HSP60-TLR-4途径阻止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丁斐嘉;张楠;马骄;李凡;张蕊;李玲;李云鸿;王银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狼疮肾炎( 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肾脏损害,约50%以上SLE患者有肾损害的临床表现,肾活检显示肾脏受累几乎为100%。肾衰竭是SLE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目前针对LN治疗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在治疗期间老年患者更易继发感染〔1〕。 SLE患者体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主要与核抗原结合,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沉积于肾脏,逐步发展为LN。突破免疫耐受是SLE及LN发生的前提,自身抗原和抗体的产生是SLE及LN的重要因素,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是SLE并发LN的基础。但是,目前对SLE以及LN疾病机制的探讨主要是基于多种SLE及LN疾病模型的小鼠,比如 MRL/lpr、NZB/W F1杂交( NZB/W )小鼠, NZB/W来源的同基因型NZM 2328和NZM 2410小鼠等,这些机制是否适用于人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明星;费丹;杜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内皮素(ET)-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C的影响。方法118例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均为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Ⅲ~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应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观察组59例,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前、治疗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 galectin-3、ET-1和 CystatinC 的表达。结果治疗1 w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galectin-3、ET-1和CystatinC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 galectin-3、ET-1和CystatinC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优化血清中 galectin-3、ET-1和CystatinC的表达,有效调节机体的内环境。
作者:黄宏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该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2例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评估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Harris总评分显著高于术前患肢缩短显著低于术前(均P<0.01);经过分析,与肢体功能和长度恢复困难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年龄<60岁、内固定失败后行置换术时间间隔>4年和术前肢体缩短≥2 cm(均P<0.05)。结论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但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早手术。
作者:曹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颅外段椎动脉狭窄及发育不良是引起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1〕。早期正确的诊治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后循环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2~4〕。 e-flow 是近年来ALOKA公司专门针对血流成像的检查技术,又称为超声增强血流成像技术,可清晰勾勒血管轮廓,对于血流信号的显示接近血管解剖结构,且其操作简便易行,对老年患者尤为适宜。目前e-flow技术在先心病及肿瘤方面已有应用〔5,6〕,而在老年椎动脉狭窄性病变方面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讨e-flow成像技术在诊断椎动脉狭窄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莹;南瑞霞;万映;郑恩海;柏雪菲;冼少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对心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心肌细胞株 H9c2(2-1)进行体外培养过程中,以100 nmol/L洛伐他汀处理72 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检测TGF-β1和 IL-6蛋白表达水平,然后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结果洛伐他汀处理导致心肌细胞TGF-β1和IL-6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到对照水平的(69.70±20.89)%和(56.26±25.04)%,两组内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GF-β1组:P=0.013;IL-6组:P=0.008)。结论洛伐他汀在心肌细胞中抑制TGF-β1和IL-6的表达,该效应可能是洛伐他汀抗炎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郭威早;杨漫;杜爱华;张娅喃;孟令杰;徐娟;刘会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IFOF)进行对照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方法老年IFOF患者135例手术治疗方式按照患者自主意愿进行选择,包括动力髋螺钉(DHS)组69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组31例及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组35例。对比各组手术及住院情况,不同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后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生活指数情况。结果 LPFP组及 PF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DHS组,但住院费用显著高于DHS组,且PF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LPFP组(P<0.05)。各组术中、术后及总计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 LPFP组及PFN组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及 Barthel生活指数均显著高于DHS组(P<0.05);而LPFP组和PFN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HS、LPFP及 PFN 三种内固定手术方式均有自身优缺点,临床治疗IFOF需首先对患者骨折进行详细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 DHS、LPFP及PFN均可用于治疗 EvansⅠa型及Ⅰb 型 IFOF患者,且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LPFP及PFN均可用于治疗EvansⅠc型及Ⅰd型患者,但PFN效果更佳。 DHS不可用于治疗EvansⅡ型患者,而LPFP及PFN均可适用,且推荐应用PFN。
作者:王卫东;王裕祥;王永虎;崔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方法对2012~2014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线和二线13种抗结核药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初治多于复治(2.6∶1),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及基础疾病发生率高;结核分枝杆菌对13种抗结核药全敏感者43例,不同程度耐药者49例,总耐药率、初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53.3%(49/92)、48.5%(32/66)和65.4%(17/26);总耐多药率、初治耐多药率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是12.0%(11/92)、4.5%(3/66)和30.8%(8/26);广泛耐药占耐多药的比率18.2%(2/11)。结论本地区年结核病疫情严峻,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规范化治疗,是防止误诊误治和减少耐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兰远波;刘梅;张建勇;李娜娜;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DF)-1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 SDF-1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肾功等指标也进行测定。以体检中心的20例健康人群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SDF-1水平均升高,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P<0.05,P<0.01);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HbA1c、TG、SDF-1水平均升高,血清25-羟维生素 D 水平均降低,大量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与SDF-1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与参与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SDF-1相关,而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加重,维生素D缺乏也逐渐加重,提示25-羟维生素D可能与SDF-1水平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海英;杜鹃;王庆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不同通气模式对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年龄≥65岁)40例,随机分为容量控制通气(VCV)组(n=20)和压力控制通气(PCV)组(n=20)。两组患者在气腹前通气模式为VCV,潮气量(Vt)为8 ml/kg,I/E为1∶2,调整呼吸频率,维持PETCO235~40 mmHg。建立气腹后,VCV组呼吸机参数不变。 PCV组设定压力使Vt为8 ml/kg,调整呼吸频率,维持PETCO235~40 mmHg。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完成后10 min、气腹前(T0)、Trendelenburg 体位后10 min(T1)、Trendelenburg 体位后6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呼吸频率(RR),并且在以上时间点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MAP在T1明显高于T0(P<0.05),Ppeak在T1和T2明显高于T0。与VCV组相比,T1、T2时间点PCV组Ppeak明显降低。两组PaO2在T1、T2明显低于T0,而PaCO2升高。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VCV与PCV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但 PCV可以明显降低气腹以及头低脚高位时的Ppeak,在无心肺疾病及BMI正常的老年患者中,两种通气模式都可以应用。
作者:孙国印;张媛;蔡丽敏;韩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人体器官3-D 打印是指利用影像学〔CT 磁共振成像( MRI)〕知识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虚拟构建出所需物体的空间结构,然后使用相关材料,分层打印出实体的一种组织工程学技术。该项技术的特点有高精度、速度快、按需打印等。但是在力学、生物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本文通过检索近年国内外3-D打印技术在人体器官打印领域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徐惟;高志华;丁晓慧;丛敬;解辉;周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滤过率(UAER)及24 h尿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DN,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和肾功能,对于预防或延缓DN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攀;胡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经纤支镜灌注氨溴索注射液(ABE)对支气管扩张症(BE)急性加重期肺泡灌洗液(BALF)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BE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静滴组(40例)、经纤支镜灌药组(灌药组40例),观察两组间临床疗效;痰液性状及痰量改变;呼吸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改变;核因子(NF)-κB因子;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灌药组与静滴组相比,临床症状、痰量、痰液性状积分、呼吸功能〔P(A-a)O2〕、IL-8、TNF-α、NF-κB、MDA明显下降(P <0.05);MVP、 FEV1、FEV1/FVC、PaO2、SOD明显升高(P<0.05),但 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灌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痰量、痰液性状积分、呼吸功能〔P(A-a)O2〕、IL-8、TNF-α、MDA 明显下降(P <0.05);MVP、 FEV1、FEV1/FVC、PaO2、SOD 明显升高(P <0.05),但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现象及炎症反应,其中 NF-κB因子可能为关键性因素,通过纤支镜灌注ABE能够明显提高其抗氧化作用及抗炎作用,在尽可能减少其并发症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云;龚享文;陈谦;袁项英;肖新发;蔡步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急性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多发病、常见病。老年人因常患有多种内科疾病,基础病多,其急性颅脑损伤救治和一般成年人相比有很大不同,往往伤情重、并发症多、治疗措施复杂,若不能针对病情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很可能预后不佳。本文拟探讨老年人急性颅脑损伤救治策略。
作者:黄秀英;翟贺鑫;刘海鹏;单小松;丁亚楠;王冀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