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治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MTHFR C677 T基因多态性

陈云霞;程红兵;武延隽;张雄鹰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摘要:目的:探讨长治地区健康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 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HCY水平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对 MTHFR C677T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长治地区健康老年人群血浆HCY水平为(11.0±3.1)μmol/L,与健康青年人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38%、48.72%和35.90%,与青年人群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性(P>0.05);老年人群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74%和60.26%,与青年人群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THFR C677T基因型频率在长治地区健康老年人群、青年人群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健康老年人群MTHFR C677T位点各基因型间,血浆 HCY水平亦无显著差异。健康老年人群、青年人群TT基因型血浆HCY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治人群MTHFR C677T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高,且老年人群 TT基因型血浆 HCY水平显著高于青年人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组织中TGFβ1,Smad3,Smad7与ki-67 mRNA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Smad3、Smad7与ki-67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组织的标本60例,正常胃组织标本20例,采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1 mRNA、Smad3 mRNA、Smad7 mRNA与ki-6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胃癌组织中,TGFβ1、Smad7与ki-67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Smad3 mRN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P<0.05)。低分化胃癌组织中TGFβ1、Smad7与ki-67 mRNA水平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P<0.05),Smad3 mRNA水平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P<0.05)。 TGFβ1、Smad7与ki-67 mRNA三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Smad3 mRNA 与 TGFβ1、Smad7、ki-67 mRNA 呈负相关。结论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 TGFβ1、Smad3、Smad7与ki-67 mRNA的表达有差异,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德利;马艳;周姝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方法将2型糖尿病( T2DM)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炎症因子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低切、中切、高切全血黏度以及低切、中切、高切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降低血脂水平和血粘度,缓解炎症反应,是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马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人体器官3-D打印研究进展

    人体器官3-D 打印是指利用影像学〔CT 磁共振成像( MRI)〕知识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虚拟构建出所需物体的空间结构,然后使用相关材料,分层打印出实体的一种组织工程学技术。该项技术的特点有高精度、速度快、按需打印等。但是在力学、生物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本文通过检索近年国内外3-D打印技术在人体器官打印领域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徐惟;高志华;丁晓慧;丛敬;解辉;周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北京地区老年肺炎患者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老年人肺炎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血清中8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的病原体阳性率以及合并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5例患者中检出病原体343例(40.1%),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高,其他依次为:嗜肺军团菌、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和肺炎衣原体;检出病原体阳性343例中感染双重病毒的45例(13.1%),三重及以上11例(3.2%),老年人肺炎病原体混合感染率较高;老年人肺炎患者中男性患者病原体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不同季节病原体的阳性率有差异,春季和冬季的病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结论该地区老年人肺炎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在性别间和季节性存在差异,在感染年龄上无差异,病原体混合感染率较高,病原体以甲型流感病毒和嗜肺军团菌为主,其他病原体流行有季节性特点。

    作者:张淑艳;椹秋华;王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氟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血清IL-6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255,P=0.024);治疗后两组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较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缓解患者病情以及炎症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好。

    作者:吕风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及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方法对2012~2014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线和二线13种抗结核药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初治多于复治(2.6∶1),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及基础疾病发生率高;结核分枝杆菌对13种抗结核药全敏感者43例,不同程度耐药者49例,总耐药率、初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53.3%(49/92)、48.5%(32/66)和65.4%(17/26);总耐多药率、初治耐多药率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是12.0%(11/92)、4.5%(3/66)和30.8%(8/26);广泛耐药占耐多药的比率18.2%(2/11)。结论本地区年结核病疫情严峻,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规范化治疗,是防止误诊误治和减少耐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兰远波;刘梅;张建勇;李娜娜;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RP105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RP105是Toll样受体( TLR)家族分子独特的成员,也是I型跨膜蛋白,有一个保守的胞外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1〕,但其胞内缺少一个信号域,即Toll-IL-1受体结构域〔2〕。 RP105早发现于B细胞表面,并参与B细胞的生长和凋亡。但近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树突细胞( DCs)、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表面可检测出PR105的表达〔3〕,因此RP105的生理功能与这些细胞密不可分。RP105可与( MD)-1形成复合物RP105/MD-1,后者可与TLR4/MD-2复合物作用,阻止脂多糖( LPS)与TLR4/MD-2复合物结合,从而抑制TLR4途径,TLR4/MD-2复合物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的病理过程。本文主要对RP105抑制TLR4途径在I/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保护的机制进行相关综述。

    作者:王辉波;杨俊;彭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全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Narcotrend( Ni)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分级Ⅱ或Ⅲ级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浅麻醉组( NL组)和深麻醉组( ND组)。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记录苏醒期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用改良Brice interview 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有无术中知晓发生。结果与C组相比,NL组与 ND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1);与 NL 组相比,ND 组苏醒期各阶段显著延长(P<0.01),丙泊酚用量显著增加(P<0.05);苏醒期阶段NL组和ND组患者NT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不同 NTS级别患者例数比较无差异;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NT麻醉深度监测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提高患者的苏醒和恢复质量。

    作者:杜奕鹏;范译方;崔瑞岑;李春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洛伐他汀对心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6的调节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对心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心肌细胞株 H9c2(2-1)进行体外培养过程中,以100 nmol/L洛伐他汀处理72 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检测TGF-β1和 IL-6蛋白表达水平,然后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结果洛伐他汀处理导致心肌细胞TGF-β1和IL-6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到对照水平的(69.70±20.89)%和(56.26±25.04)%,两组内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GF-β1组:P=0.013;IL-6组:P=0.008)。结论洛伐他汀在心肌细胞中抑制TGF-β1和IL-6的表达,该效应可能是洛伐他汀抗炎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郭威早;杨漫;杜爱华;张娅喃;孟令杰;徐娟;刘会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人周围型肺结节良恶性CT征象及处理

    目的:总结老年周围型肺结节的良恶性CT征象。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高分辨率 CT( HRCT)检查,统计学分析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及磨玻璃成分、内部特征在各病理组间差异。结果磨玻璃结节大小及磨玻璃成分在各病理组间差异显著,形态、边缘及内部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实性结节大小、边缘特征在各病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形态特征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RCT在≤10 mm的周围型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上有一定价值,较大结节(8~10 mm)及实性成分的存在(mGGN)或具有分叶特征的实性结节高度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作者:刘伟;刘晶;伍建林;孙传恕;吕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陕北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陕北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表( 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陕北地区717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良好,生理领域(63.82±12.64)、心理领域(64.74±11.83)、社会关系领域(67.17±11.77)、环境领域(63.80±10.93),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状况、家庭关系、月收入、患慢性病、婚姻状况、劳动(或工作)、性别、年龄、居住情况和常居住地影响着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结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老年人人群,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策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庞宝华;周小燕;樊霞;白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结合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栓塞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行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围术期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医以中风及阴阳类证论治,23例接受中医治疗,17例未予中医治疗。分析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评分,比较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改善患者预后。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减少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吉祥;石尧;李贵福;罗望池;尤劲松;马朝晖;陈发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清OX40配体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再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清OX40配体(OX40L)水平与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9例,术前检测患者血清OX40L水平,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未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OX40L水平。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OX40L水平显著高于未狭窄组(P<0.05);再狭窄组患者中一支病变、二支病变、三支病变血清OX40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清OX40L水平与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可作为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很好预测指标。

    作者:颜昌福;艾民;夏福纯;周双陆;贺剑;李翠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网膜素-1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网膜素-1(Omentin-1)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9例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年龄≥60岁)及31例健康者(年龄≥60岁)的血浆Omentin-1浓度。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29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30例,正常对照组31例。依据 NYHA分级法将冠心病组重新分为三组,即心功能Ⅰ级组11例,心功能Ⅱ、Ⅲ级组36例,心功能Ⅳ级组12例。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浆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00);进一步比较得出SAP组、UAP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UAP组较SAP组有下降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依据 NYHA法分组后,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血浆Omentin-1水平逐渐下降,且三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③血浆Omentin-1水平与SBP呈显著负相关( r=-0.264,P<0.05),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5)。④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 Omentin-1可能受 HDL-C 水平的影响( P<0.01)。结论 Omentin-1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Omentin-1的变化可能与脂代谢有关。

    作者:王秀华;窦灵芝;王小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不同通气模式在老年经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比较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不同通气模式对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年龄≥65岁)40例,随机分为容量控制通气(VCV)组(n=20)和压力控制通气(PCV)组(n=20)。两组患者在气腹前通气模式为VCV,潮气量(Vt)为8 ml/kg,I/E为1∶2,调整呼吸频率,维持PETCO235~40 mmHg。建立气腹后,VCV组呼吸机参数不变。 PCV组设定压力使Vt为8 ml/kg,调整呼吸频率,维持PETCO235~40 mmHg。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完成后10 min、气腹前(T0)、Trendelenburg 体位后10 min(T1)、Trendelenburg 体位后6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呼吸频率(RR),并且在以上时间点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MAP在T1明显高于T0(P<0.05),Ppeak在T1和T2明显高于T0。与VCV组相比,T1、T2时间点PCV组Ppeak明显降低。两组PaO2在T1、T2明显低于T0,而PaCO2升高。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VCV与PCV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但 PCV可以明显降低气腹以及头低脚高位时的Ppeak,在无心肺疾病及BMI正常的老年患者中,两种通气模式都可以应用。

    作者:孙国印;张媛;蔡丽敏;韩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超声e-flow技术在老年人椎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颅外段椎动脉狭窄及发育不良是引起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1〕。早期正确的诊治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后循环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2~4〕。 e-flow 是近年来ALOKA公司专门针对血流成像的检查技术,又称为超声增强血流成像技术,可清晰勾勒血管轮廓,对于血流信号的显示接近血管解剖结构,且其操作简便易行,对老年患者尤为适宜。目前e-flow技术在先心病及肿瘤方面已有应用〔5,6〕,而在老年椎动脉狭窄性病变方面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讨e-flow成像技术在诊断椎动脉狭窄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莹;南瑞霞;万映;郑恩海;柏雪菲;冼少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于德尔菲法编制老年残疾人健康教育需求问卷

    目的:通过德尔菲法筛选老年残疾人健康教育需求问卷的维度和条目池。方法从有丰富经验的老年残疾人健康教育相关工作者中选取13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开展了两轮专家咨询,统计分析每轮咨询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用均数来反映)、协调程度(用协调系数、变异系数来反映)、积极系数(用应答率来反映)、权威程度(权威系数来反映)。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的应答率分别为86.7%(13/15)和100%(13/13):协调系数为0.423;变异系数0.11~0.22;专家的权威系数0.76。两轮专家函询后,删除4个条目,增加5个条目;合并1个维度,合并一个条目,结论专家代表性强、权威程度高、对咨询内容关注程度高、协调程度较好,通过德尔菲法确定问卷有5个维度,41个条目,可用于评估老年残疾人健康需求。

    作者:车小雯;沈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Aβ影响神经细胞中RXRα与Nur77的核质穿梭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 Aβ)对维甲类X受体α( RXRα)、孤儿核受体 Nur77的生成和亚细胞定位的影响。方法用 Aβ25~35处理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2a)细胞,并以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 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2a细胞和皮层、海马组织中RXRα、Nur77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应用核质分离结合Western印迹检测 N2a细胞中 RXRα、Nur77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的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2a细胞与皮层、海马细胞中RXRα、Nur77的亚细胞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N 2a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Bcl-2和Bax表达量。结果 N2a 细胞经 Aβ处理24 h 后,RXRαmRNA 表达水平下降了16.47%,Nur77 mRNA 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RXRα、Nur77总蛋白量无明显变化,但RXRα与Nur77在细胞质中的含量分别由对照组的2.99%、3.91%增至处理组的21.4%、24.2%;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表达量上升,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1.23%增至Aβ25~35处理组18.69%;与对照小鼠比较,AD小鼠中 RXRα、Nur77 mRNA 表达水平在大脑皮层无明显差异,但在海马中分别增加了8.67%、11.73%;RXRα、Nur77总蛋白量变化无明显差异,但亚细胞定位发生改变,从细胞核迁移至细胞质增加并伴有凋亡发生。结论 Aβ可能诱导RXRα与Nur77从细胞核迁移至细胞质,诱发凋亡。

    作者:刘迎春;聂惠蓉;沈杰;唐建国;姜芬;郑岩松;游晓青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胃腺癌中细胞纤毛转运蛋白20、组织蛋白酶B和D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细胞纤毛转运蛋白(IFT20)、组织蛋白酶(Cath)-B和D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表达的差别。方法94例胃腺癌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82例距肿物边缘>5 cm 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中IFT20、Cath-B和D的表达。结果两组中IFT20、Cath-B和D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IFT20、Cath-B和D的表达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具有相关性。观察组中IFT20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 Ki6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 IFT20和 Cath-B、IFT20和Cath-D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 IFT20、Cath-B 和 D 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促进作用,IFT20与 Cath-B、D 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胡顺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贝母素甲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贝母素甲(PM)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种小鼠体重(20±5)g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ex)组、PM 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40 mg/kg)麻醉小鼠,模型组、Dex 组及 PM 组小鼠给予气管内注射4 mg/kg LPS诱导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注入LPS前1、12、24 h和36 h和注入后12 h,24 h和36 h,模型组、Dex组、PM组动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 mg/kg盐酸地塞米松、1 mg/kg PM溶液,正常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解剖肺脏,观察肺脏形态学改变,分别用Real-Time PCR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2、IL-6和IL-8。结果 LPS能明显引起小鼠肺部的炎症反应,PM处理后拮抗了LPS对小鼠肺组织的破坏作用,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2、IL-6、IL-8的表达。结论 PM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保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归改霞;夏西超;马瑜红;梁桂娜;丁可;刘荣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