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风亚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病程<15 d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银杏叶物提取剂、糖皮质激素、能量合剂及高压氧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点,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100 ml生理盐水静点,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纯音测听气导改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耳鸣眩晕的恢复情况。结果前列地尔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显著改善(P<0.05);前列地尔组患者治疗后纯音测听气导值为29.4±5.5,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38.6±6.0)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列地尔组治愈率为43.68%,总有效率为95.40%,对照组治愈率为27.59%,总有效率为8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前列地尔组患者耳鸣和眩晕的恢复率分别为91.38%、85.71%,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率(76.27%、7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耳鸣及眩晕,明显提高患者纯音测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该药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谢天宏;刘江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炎症及伴随着炎症发展而产生的免疫学反应是脑卒中病理生理学的关键因素,机体免疫系统参与脑损伤并在损伤部位产生免疫抑制效应,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致命细菌感染威胁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命。本文就脑卒中的炎症免疫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奎亮;杨凡喜;王军;王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不良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ACS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并进行评价,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SAS、SDS和SCL-90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两组干预后SF-36评分均升高,但干预组患者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军桦;时淑娟;高美玲;孙月荣;徐美玲;徐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前对自噬和神经变性疾病的许多研究,但自噬对神经元细胞死亡是否促进,或起保护作用仍有争议。目前在研究自噬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仍然有很多问题还未解答,本文对自噬和帕金森病( PD)作一综述。
作者:张弘;赵国君;李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对心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心肌细胞株 H9c2(2-1)进行体外培养过程中,以100 nmol/L洛伐他汀处理72 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检测TGF-β1和 IL-6蛋白表达水平,然后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结果洛伐他汀处理导致心肌细胞TGF-β1和IL-6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到对照水平的(69.70±20.89)%和(56.26±25.04)%,两组内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GF-β1组:P=0.013;IL-6组:P=0.008)。结论洛伐他汀在心肌细胞中抑制TGF-β1和IL-6的表达,该效应可能是洛伐他汀抗炎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郭威早;杨漫;杜爱华;张娅喃;孟令杰;徐娟;刘会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生存分析、年龄相关性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NSCLC患者67例。32例采用厄洛替尼口服联合全脑放疗,其中厄洛替尼剂量为150 mg/d;全脑放疗的剂量为Dt(3000~3600)cGy/(10~12) F。放疗完成后2个月内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脑转移病灶控制率(DCR)为93.8%,病灶完全缓解(CR)4例、14例部分缓解(PR)、病灶稳定(SD)12例。毒副反应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皮疹和腹泻。结论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较单纯全脑放疗治疗反应率明显升高,尤其适用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作者:李沫;纪秀杰;周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方法对2012~2014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线和二线13种抗结核药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初治多于复治(2.6∶1),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及基础疾病发生率高;结核分枝杆菌对13种抗结核药全敏感者43例,不同程度耐药者49例,总耐药率、初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53.3%(49/92)、48.5%(32/66)和65.4%(17/26);总耐多药率、初治耐多药率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是12.0%(11/92)、4.5%(3/66)和30.8%(8/26);广泛耐药占耐多药的比率18.2%(2/11)。结论本地区年结核病疫情严峻,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规范化治疗,是防止误诊误治和减少耐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兰远波;刘梅;张建勇;李娜娜;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DM)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相应对策。方法选择曲阜市483例60岁以上口服降糖药的老年DM患者,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结果483例老年DM患者中,服用磺酰尿类药物比例高,其次分别为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胰岛素增敏剂类;单服1种药139例,服用2种药177例,3种及以上167例。4种药物空腹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优、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依从性中、差组,依从性中组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口服降糖药现状不容乐观,应提高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用药结构,才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毕贞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预防老年膝关节原发性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 VTE)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81例膝关节骨肿瘤老年患者,按治疗不同分为试验组(利伐沙班+低分子量肝素)44例和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 DVT)发生率、非致死性肺栓塞( PE)及其全因死亡率,检测手术前后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 PL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水平,并观察术后引流、出血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至术后28 d,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1例出现非致死性PE,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PE全因死亡发生;D-二聚体水平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 PLT和 APTT水平无差异(P>0.05)。同时,各组 D-二聚体、PLT及APTT等3项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全部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无差异,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似(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进一步有效降低接受膝关节骨肿瘤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相关VTE的发生。
作者:艾克拜尔·尤努斯;杰恩斯·达尼牙尔;陈江涛;王翀;田征;宋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高龄患者采用颈动脉高频超声的临床意义。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颈动脉高频超声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增厚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斑块存在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颈动脉内径的颈总动脉>7.4 mm和颈内动脉>5.6 mm的患者占有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血管阻力指数(RI)的颈总动脉>0.8、颈内动脉>0.68以及椎动脉>0.72的占有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舒张期末流速(EDV)和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和形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颈动脉高频超声能够清晰准确地呈现出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
作者:孙文兵;丁波;肖艳;许莉;袁丽;王淑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肛肠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试验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同时纳入体检正常者6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和手术前后试验组血清炎症指标。结果术前试验组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大收缩压(MSP)、直肠静息压(RRP)、高压区长度(HPZ)、肛管蠕动波频率(APWE)、MTV和 AIRT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5 d时,试验组ARP、MSP、HPZ和MTV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RRP和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各肛肠动力学指标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术后1 d时,试验组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术后15 d时,试验组各血清炎症指标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的肛肠动力学及炎性细胞因子均有影响,但术后能够较快恢复。
作者:谭辉;吴林鸿;伍敬柱;薛新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89例,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嘱患者术后1年来院复诊,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依据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组)和B组(未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植入支架直径,结合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和生活习惯差异,探讨引发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成功行PCI术患者89例,平均年龄(69.6±7.8)岁。术后1年复诊8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情况为:A组52例,B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但在吸烟、运动与否,既往糖尿病史,植入支架直径、生化指标(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红素)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可能影响 PCI术后再狭窄的因素中,吸烟,既往糖尿病史和高的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危险因素,运动、植入支架直径及血清总胆红素为保护性因素( P<0.05)。结论临床需对高危患者加强生化指标监测和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并在行PCI术时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合理的支架,则有望预防和减少PCI术后的再狭窄。
作者:李海滨;姜志安;刘向东;杨志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在空巢老人中患病率超过50%,高出老年人平均水平〔1〕。岳阳农村的高血压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城镇空巢老人〔2〕,本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空巢老人血压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作者:廖桂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多种药物干预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以去卵巢法复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以丹杞颗粒、依普拉芬、结合性雌激素、进行治疗,饲养15 w后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取大鼠左、右侧骨在扭转试验机验机上进行扭转实验。结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胫骨大扭矩、大扭转角、大扭转切应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丹杞颗粒、依普拉芬、结合性雌激素αD3治疗组( P<0.05),以丹杞颗粒组大鼠胫骨大切应力、大扭转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龄骨质疏松模型组大鼠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股骨扭转力学特性发生改变,丹杞颗粒、依普拉芬、结合型雌激素、干预治疗后扭转力学特性均有一定提高,丹杞颗粒效果好。
作者:王强;战祥波;王巍;杨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山姜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水通道蛋白( AQP)-1表达相关。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ontrol组),假手术组( Sham组)、模型组( SAP组)、山姜素治疗组( Alpinetin组)每组15只。以逆行注入15 g/L 熊去氧胆酸钠(1 ml/kg)30 s注射制作SAP模型。各组均于造模8 h后剖杀,提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湿/干重比及对肺脏进行病理学评分;取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AQP-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AQP-1的表达。结果 SAP组与Sham组相比,SAP组肺组织损害程度明显升高(P<0.01),血清TNF-α,MPO活性明显增加(P<0.05)。 AQP1-mRNA与AQP-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 Alpinetin组与SAP组相比,Alpinetin组肺干/湿比值、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血清 TNF-α明显降低(P<0.05),AQP-1 mRNA 和 AQP -1蛋白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AQP-1表达水平与TNF-α呈负相关。结论应用山姜素能够对 SAP肺损伤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分泌TNF-α和上调AOP-1水平有关。
作者:聂容荣;袁晟光;刘杰;余水平;唐芳;唐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显示,2012年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大约有5000万的农村留守老年人。本研究旨在探讨城镇化视线下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及对策。
作者:宋强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贝母素甲(PM)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种小鼠体重(20±5)g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ex)组、PM 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40 mg/kg)麻醉小鼠,模型组、Dex 组及 PM 组小鼠给予气管内注射4 mg/kg LPS诱导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注入LPS前1、12、24 h和36 h和注入后12 h,24 h和36 h,模型组、Dex组、PM组动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 mg/kg盐酸地塞米松、1 mg/kg PM溶液,正常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解剖肺脏,观察肺脏形态学改变,分别用Real-Time PCR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2、IL-6和IL-8。结果 LPS能明显引起小鼠肺部的炎症反应,PM处理后拮抗了LPS对小鼠肺组织的破坏作用,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2、IL-6、IL-8的表达。结论 PM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保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归改霞;夏西超;马瑜红;梁桂娜;丁可;刘荣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与其发生急性左心衰( ALH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288例首次诊断为脑梗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LHF分为两组,分别为 ALHF组( n=37)、NON-ALHF 组( n=251);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再根据 RDW 中位数水平分为 RDW 低值组(n=150),RDW 高值组(n=138),比较两组患者ALHF发生率的差异性;对发生ALHF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法)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找出ALHF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发生 ALHF患者的RDW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ALHF的患者(P=0.000)。 RDW高值组ALHF显著高于RDW低值组(P=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ALHF的发生与RDW呈线性正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0.300, P =0.000),Logistic回归显示RDW是脑梗死患者发生 ALHF的独立相关因素(OR:1.866,95%CI:1.407-2.474,P =0.000)。结论入院时RDW水平与急性期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ALHF的关系密切,高RDW水平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ALHF的风险增加。
作者:王飞;姜婷婷;胡善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由于我国老年医学起步较晚,老年医院尚未普及,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只能选择综合医院就医。综合医院护士对老年护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直接关系到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了解重庆市综合医院护士对老年护理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朱跃平;刘欣彤;丁福;刘敦秀;杨君;何锡珍;吕洋;马厚勋;肖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效果,初筛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能力有影响的佳药物剂量和时间。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胰酶消化的方式建立RPMC细胞模型,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剂量的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细胞培养经鉴定成功后分组(空白组、空白血清组、活血通腑方低剂量组、活血通腑方中剂量组、活血通腑方高剂量组),应用 MTT法检测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作用。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活血通腑方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RPMC细胞增殖,作用时间在36 h时为显著。结论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具有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颜帅;曾莉;李文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