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伟;徐清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胸痛就诊患者45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370例,冠心病组按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267例,晚发冠心病组103例。早发冠心病组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1亚组(男≤35岁,女≤45岁)56例,2亚组(35<男≤45岁,45<女≤55岁)84例,3亚组(45<男性≤55岁,55<女性≤65岁)127例;冠脉造影正常者85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经统计分析血清骨保护素和早发冠心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①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在年龄、性别等各个危险因素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与早发冠心病亦呈正相关。②早发冠心病组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冠心病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饮酒、骨保护素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晚发冠心病组在危险因素个数、血脂异常、尿酸等方面与早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 P<0.05)。③早发冠心病组中3亚组各个危险因素较晚发冠心病组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1亚组在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与晚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可预示冠脉病变进展;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为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年龄界限应该提前。
作者:韩全乐;毛瑞英;王金艳;刘晓明;张庆华;刘晓堃;张琦;于佳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和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1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两组治疗14 d后对疗效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并分析sFas和sFasL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72%和89.1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在治疗后第2天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天血清sFas和sFas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ACI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下调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对保护神经细胞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永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用仙灵骨葆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7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术前常规探访与术后定期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骨代谢生化、骨密度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51±6.58) d、(53.31±6.49)d、(4.09±1.19)个月,均短于对照组(t=16.426,P<0.01;t=14.983,P<0.01;t=4.611,P<0.01);观察组骨痂生长为Ⅳ级6例(15.79%),明显高于对照组2.63%(χ2=3.851,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钙、血磷、血清磷酸酶、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治疗后血钙、血磷、血清磷酸酶、骨密度相比治疗前、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χ2=4.547,P<0.05)。结论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用仙灵骨葆胶囊不仅能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骨折愈合,还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建军;叶湛;杜一鑫;陈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无心血管疾病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血压变异性( BPV)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相关性及自主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围术期新发房颤患者和正常患者BPV指标(24 h SBP、24 h DBP、24 h SSD、24 h DSD)、心率变异性( HRV)指标( TP、HF、LF、VLF、LF/HF)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房颤组术前BPV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压均有所升高,随着血压的升高HRV也增高,房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房颤组HRV频域均低于对照组,其中LF、VLF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HRV频域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房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受麻醉、手术创伤等应激后,老年患者易发生房颤,房颤患者BPV明显上升,而HRV明显降低,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彭威;纪焕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苦碟子联合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 APN)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N水平、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碟子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APN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衰症状。
作者:王波;欧阳艳红;方小丽;李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86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游离肿瘤标志物 CEA、CA19-9、CA125、CA153含量表达。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125、CA153等糖链类抗原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且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r=0.762)。结论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游离肿瘤标志物含量表达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惠玲;孙鹏达;张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慢性肝损伤的病理变化。它的特点是肝脏中细胞外基质( ECM)的过度积累,影响肝脏功能。肝纤维化的病因十分复杂,多种类型的慢性肝病均可以发展为肝纤维化。有关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肝脏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肝细胞的生长和凋亡,以及肝星状细胞( HSC)的激活方面。硫氧还蛋白( Trx)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体内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它和Trx还原酶及NADPH组成硫氧还蛋白系统,具有抗氧化、促细胞生长、抗细胞凋亡和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作用。本文综述了Trx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的相关研究。
作者:郑沣;周小爽;白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喉罩不同充气法与罩囊压力、术后咽痛的关系。方法93例患者在喉罩全麻下行择期下肢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1):大充气量组(Z组)、手感充气量组(S组)和渐进充气量组(J组)。麻醉诱导后将Proseal双管喉罩置入, J组先连接麻醉机行机械正压通气(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0次/min,吸呼比为1∶2),同时快速给喉罩罩囊充气,每次充气2 ml,直至气道不漏气后再充气2 ml; Z组喉罩罩囊充入推荐大充其量30 ml,S组用拇指和食指捏压充气指示囊凭手感行气囊充气,Z组和S组喉罩充气后各连接麻醉机,呼吸参数同J组。观察喉罩放置情况;记录套囊充气容量及气囊测压表测量记录喉罩囊内压( ICP)值;记录拔除喉罩后咽喉部并发症及持续时间。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漏气及患者喉罩放置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J组比较,Z组和 S 组喉罩充气量增加(P<0.05),罩囊充气压也明显升高(P<0.05);咽喉部并发症总例数增多(P<0.05),Z组咽喉痛和吞咽不适增多(P<0.05),Z组咽喉部并发症持续时间延长(P<0.05)。结论渐进充气法能达到有效密封所需要的小充气容量和罩囊压力,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减少且持续时间短。
作者:张同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症状的改善与安全。方法全面搜集单纯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对比西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 RCT)文献,采用计算机综合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与PubMed,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止于2014年8月1日;同时在大学图书馆以手工方式检索期刊资料库,对纳入研究的试验则依据 Co-chrane Handbook 5.1评估偏倚性风险及文献质量;采用软件RevMan5.2.6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合软件 GRADE profiler对本研究的证据质量进行标化测评。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个RCT临床干预文献,受试者2583例;Meta分析提示:在有效率评测层面,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结合西药)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OR=3.35,95%CI(2.17,5.17)〕,单纯中医药与西药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0,95%CI(0.95,1.51)〕;在痊愈率评测层面,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结合西药)效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OR=1.86,95%CI(1.31,2.63)〕,单纯中医药和西药的痊愈率(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7,95%CI(0.94,1.46)〕;在 MMSE 评分层面对单纯中医药与西药进行亚组分析,即干预4 w〔WMD=0.31,95%CI(-0.38,0.99)〕、6 w〔WMD=0.18,95%CI(-0.52,0.89)〕、8 w〔WMD=0.75,95%CI(-0.32,1.83)〕及12 w〔WMD=0.06,95%CI (-0.76,0.88)〕组间评分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药(中医药结合西药)治疗老年痴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18%)显著低于西药干预(9.61%)。结论中医药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相对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少,与西药干预效应相当。
作者:曾令烽;王宁生;王奇;宓穗卿;梁兆晖;蔡浩斌;孔令朔;赵路光;张越;陈云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γ-氨基丁酸A型( GABAA)受体的亚基基因GABRG2和GABRB2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癫痫( E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GABAA受体亚基基因GABRB2(rs12653921、rs2964773)、GABRG2(rs2268581)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测定分析。结果 EP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比较,SNP(rs12653921)位点(基因型χ2=8.651,等位基因χ2=8.649)有统计学意义;SNP(rs2268581)、SNP(rs2964773)位点(rs2268581:基因型χ2=0.354,等位基因χ2=0.294;rs2964773:基因型χ2=1.397,等位基因χ2=0.64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SNP(rs12653921)可能与 EP易感性相关,SNP(rs2268581)、SNP(rs2964773)可能与EP易感性不相关。
作者:张虎;杜欣娜;徐敏;张淑红;王菊莉;张金波;朱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对变异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行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异性鼻炎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异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且术后均计划随访1年。于治疗结束时统计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T0)及术后1 d(T1)、1 w(T2)、1个月(T3)、3个月(T4)、6个月(T5)和1年(T6)时检测患者自觉鼻塞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同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4、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血清 TNF-α、IL-4和IL-6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均于T1达到高点,并于T6达到低点。对照组VAS评分和血清TNF-α、IL-4和IL-6水平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于T2达到高点,并于T6达到低点。观察组T2、T3、T4、T5、T6的VAS评分和血清TNF-α、IL-4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异性鼻炎疗效显著,在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控制患者炎症的基础上并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双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健身秧歌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55~65岁、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中老年女性5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锻炼组,锻炼组进行12 w健身秧歌锻炼。测定各组实验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并调查她们的主观幸福感状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2 w后,锻炼组与锻炼前及对照组相比,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升高(P<0.05)。12 w后,锻炼组与锻炼前及对照组相比,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而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得分均显著下降(P<0.05),总幸福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健身秧歌能够显著提高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和幸福指数。
作者:季丽萍;张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大鼠脑白质髓鞘碱性蛋白(MBP)和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OLI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老年 Wistar 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8 mg/kg 组)和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2 mg/kg组),每组20只。采用新鲜豚鼠50%全脊髓匀浆液和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制备EAE模型,免疫后第2天开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灌胃,持续灌胃21 d,于第22天处死,取脑干和脊髓待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脑干、脊髓中MBP和OLIG1的mRNA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强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MBP mRNA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升高、OLIG1明显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MBP mRNA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升高、OLIG1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 MBP mRNA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强度略升高、OLIG1略降低,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阿托伐他汀大、小剂量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下调MBP、上调OLIG1 mRNA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对EAE大鼠的脑白质髓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大剂量作用优于小剂量。
作者:杨挺嘉;楚洪波;于慧玲;殷旭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老年尿失禁( UI)患病率为15%~33.38%。因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又称为“社交癌”。目前其分类方法尚未完全统一。临床常见的是压力性、急迫性和混合性UI。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和非药物疗法3大类。其中非药物疗法是老年UI的基础治疗措施,它能改善多数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也是手术和药物治疗必要的辅助措施。本文就老年UI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跃华;何桂香;李艳群;刘幼硕;蹇在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 Rankin 量表评分≤2)52例及不良组(Rankin>2)31例。结果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清铁蛋白水平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水平与颅内血肿体积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84,P<0.001)。结论血清铁蛋白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且与颅内血肿体积正相关。
作者:王健;刘许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老年前列腺供血动脉的来源、走行和进入前列腺的位置为治疗前列腺疾病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25具不同年龄段的防腐固定老年尸体进行解剖,观察前列腺供血动脉的来源、支数和走行。结果前列腺供血动脉来源广泛,走行复杂,主要的起源动脉和支数为:膀胱下动脉77支、直肠下动脉23支、膀胱上动脉22支、阴部内动脉16支。进入前列腺的位置以2~5或7~10点居多,有129支,占84.87%(129/152)。结论对于前列腺手术的患者,要充分考虑前列腺动脉的分布情况和变异特点,减少出血。
作者:闫文升;康洁;姚玉英;于新龙;张宏;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就诊时多为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约为10%,而早期胃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0%〔1〕。胃癌组织产生的肿瘤标志物多经淋巴引流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浓度升高,目前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 CA )199、CA125、CA242和CA724等。其中,CA724作为特异度、敏感度高的胃癌肿瘤标志物可作为独立预后因子〔2〕。本文就CA724和影像学新技术在诊断胃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姜楠;周忠春;郭顺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FFR)为金标准,预测320排动态容积CT(320CT)结合ECT评价FFR<0.75的准确性。方法连续入选临床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UA)且冠脉320CT提示前降支(LAD)单支病变的老年患者72例,行ECT静息和运动负荷试验检查,二者结合与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比较,评价其预测FFR<0.75的价值。结果320CT示LAD狭窄超过50%联合ECT预测FFR<0.75的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86%,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5%;以320CT示LAD狭窄超过75%联合ECT预测FFR<0.75的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85%,阳性预测值为96%,阴性预测值为85%。结论当病变局限在LAD时,联合ECT和320排CT对预测LAD病变的功能学有较大价值,以320CT示狭窄超过50%为阳性标准时预测价值更高。
作者:朱可;付强;吴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可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单味中药以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利用 CNKI等检索库对2002~2014年所报道的单味中药降血脂、血糖以及控制血压、抑制肥胖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治疗MS的单味中药,对选择的中药有护肝作用与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检索,探讨可治疗MS的中药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621篇,符合治疗MS的中药共64味;其中报道有护肝作用的文献114篇,有护肝作用的中药共47味(73.44%),报道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72篇,单味中药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出现不良反应的共12味(18.75%),其中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4味(6.25%);常规剂量下可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4味(6.25%),其中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共1味(1.56%)。结论中药在治疗MS方面可发挥特有的优势,合理剂量下不良反应少,且大部分中药兼有抗肝损伤的作用,安全性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钟周;李晓屏;胡志希;梁昊;范建民;周鸿图;周李;陈四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民族高校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方法于2012年在某民族高校展开调查性别、年龄、民族、血压、血糖、血尿酸等数据。结果高甘油三酯(TG)血症患病率高(42.99%),其次是超重29.73%,高 TC19.23%。民族间比较脂肪肝、肥胖、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01);高TC男女无明显差异,其余均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段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 TG血症、超重是4个民族及男性患病率高的体检异常情况;藏族、蒙古族教职工需注意冠心病、肥胖、脂肪肝疾病的预防;蒙古族男女教职工及汉族、藏族、回族男性教职工是主要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
作者:赵国琴;张银霞;马玉萍;周烨;魁发瑞;韩炜;何烨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