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黄韻祝;杨国珍;蹇孝丽;方礼琳
基因敲除技术又被称为基因编辑技术,是采取不同方式对原有的基因予以切断,然后安插新基因的技术。 RNAI-基因敲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基因敲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对各种疾病治疗的研究之中。其中,在肿瘤治疗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十分突出。受到自身高度特异性和高效性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角度进行分析,RNAI成为一种十分理想的基因敲除工具〔1〕。后基因组时代,在进行各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过程中,RNAI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手段。目前RNAI在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即对RNAI-基因敲除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前认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一种脊髓局灶性炎性病变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主要相关类型。包括急性完全性的横贯性脊髓炎、急性部分性的横贯性脊髓炎、长节段性广泛的横贯性脊髓炎。Scott等〔2〕提出可以根据脊髓功能障碍对急性完全性的横贯性脊髓炎和急性部分性的横贯性脊髓炎进行鉴别。研究〔2〕表明,表现为急性部分性的横贯性脊髓炎的患者比表现为急性完全性的横贯性脊髓炎患者转化为多发性硬化的风险更高。脊髓炎病灶在磁共振成像( MRI )矢状位上长度超过3个脊髓节段的定义为长节段性广泛的横贯性脊髓炎。
作者:董琦;王利平;高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SAP患者39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同时间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 IL-6、IL-8和TNF-α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IL-10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上升(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老年 SAP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用药,能够有效调节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新膳食结构形势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危险因素和营养状况。方法根据称量法结合询问法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食物种类及摄入量,研究其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糖尿病患者热能、糖类、维生素 B2、维生素C、铁、锌摄入量明显低于各自对照人群的推荐摄入量(RNI),脂类摄入量明显高于各自对照人群的 RNI(P均<0.05)。同时,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比例和三餐分配也不够合理。结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并存,应该进一步合理地调配该人群的膳食结构。
作者:陶丽丽;瞿颖;蒋相兵;徐天姿;李欣;王慧铭;孙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择期完全开通及不完全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就诊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287例,梗死相关动脉( IRA)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非IRA择期完全开通及不完全开通患者临床随访1年,进行临床预后分析。结果对高危患者完全再血管化预后好,心脏事件及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血管开通组。结论急性STEMI患者,对于高危且临床症状典型的多支病变患者应实行完全再血管化,对于非高危且不伴有明显缺血症状的患者仅对其梗死血管动脉行PCI治疗。
作者:于佳新;刘晓坤;张琦;左淑萍;张庆华;刘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γ-氨基丁酸A型( GABAA)受体的亚基基因GABRG2和GABRB2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癫痫( E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GABAA受体亚基基因GABRB2(rs12653921、rs2964773)、GABRG2(rs2268581)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测定分析。结果 EP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比较,SNP(rs12653921)位点(基因型χ2=8.651,等位基因χ2=8.649)有统计学意义;SNP(rs2268581)、SNP(rs2964773)位点(rs2268581:基因型χ2=0.354,等位基因χ2=0.294;rs2964773:基因型χ2=1.397,等位基因χ2=0.64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SNP(rs12653921)可能与 EP易感性相关,SNP(rs2268581)、SNP(rs2964773)可能与EP易感性不相关。
作者:张虎;杜欣娜;徐敏;张淑红;王菊莉;张金波;朱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FFR)为金标准,预测320排动态容积CT(320CT)结合ECT评价FFR<0.75的准确性。方法连续入选临床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UA)且冠脉320CT提示前降支(LAD)单支病变的老年患者72例,行ECT静息和运动负荷试验检查,二者结合与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比较,评价其预测FFR<0.75的价值。结果320CT示LAD狭窄超过50%联合ECT预测FFR<0.75的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86%,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5%;以320CT示LAD狭窄超过75%联合ECT预测FFR<0.75的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85%,阳性预测值为96%,阴性预测值为85%。结论当病变局限在LAD时,联合ECT和320排CT对预测LAD病变的功能学有较大价值,以320CT示狭窄超过50%为阳性标准时预测价值更高。
作者:朱可;付强;吴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为43.8%,城市是53.2%,农村是38.9%〔1〕。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位居前3位依次是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身体活动对社区老年人预防慢性病具有积极作用〔2〕,老年人主要的身体活动是步行〔3〕,本文观察社区中老年人步行、骑自行车等身体活动对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的影响。
作者:胡万亮;高红英;刘丹;刘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所致的血浆中1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常分为高胆固醇( TC)血症、高甘油三脂( TG)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即同时表现高TG和高TC血症)〔1〕,是导致多种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和严重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高脂血症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筛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建立的模型大致可分为饮食诱导、自发及基因修饰等,本文以此分类进行综述。
作者:王颖;于学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老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桥本甲状腺炎患者41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原(TG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8.760,P<0.001);观察组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040,P<0.001)。观察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8.103,P<0.001)。观察组 MCP-1与TPOAb(t=0.526,P<0.001)及TGAb(t=0.559,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MCP-1检测有助于辅助桥本甲状腺炎诊断及评估病情。
作者:汤佳珍;杨治芳;刘峰;甘华侠;黄海华;刘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 P-选择素(SPS)、抵抗素的水平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 ACS患者86例为观察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2例,依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标准):Ⅱ级25例,Ⅲ级41例,Ⅳ级20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 SPS、抵抗素水平,计算观察组Gensini积分,比较各组血清SPS、抵抗素水平差异,对ACS患者血清SPS、抵抗素水平与 Gensini 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依对照组、SAP 组、UAP 组、AMI 组的顺序,血清SPS、抵抗素及Gensini积分均不同程度升高(F=5.17~6.39,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Gensini积分除外)、AMI组较UAP组、UAP组较SAP组,前者血清SPS、抵抗素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后者(q=4.29~9.08,P<0.05或P<0.01)。依Ⅱ级、Ⅲ级、Ⅳ级的顺序,血清SPS、抵抗素及 Gensini积分均不同程度升高(F=4.38~5.17,P<0.05)。Ⅳ级较Ⅲ级,Ⅲ级较Ⅱ级,前者血清SPS、抵抗素及 Gensini 积分均高于后者(q=4.13~5.35,P<0.05)。ACS患者血清SPS、抵抗素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9、0.47,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SPS、抵抗素水平与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血清SPS、抵抗素水平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提示动脉粥样硬化乃至ACS可能是一种炎性反应过程,局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者:滕志华;楼正亮;詹晓洪;项信青;董爱强;赵微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LGCS)41例,与同期行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41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 LGC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便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均P<0.05)。 LGCS组术后并发症(2例)与开腹组(3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可行、安全,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作者:张涛;肖玲;马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破骨样细胞中骨保护素( OPG)和 NF-κB配体受体( RANKL)表达情况。方法单独培养骨髓单核细胞前体,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和维生素D诱导其转化为破骨样细胞,在0、5、10、15 d用光镜观察和TRAP染色(抗酒石酸染色)评估破骨样细胞的转化程度,用RT-PCR检测OPG和RANKL的表达情况;然后构建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 SMC)与骨髓单核细胞前体共培养的模型,用维生素 C 和β-磷酸甘油诱导SMC转化为成骨样细胞,并在0、5、10、15 d用同样方法再次检测共培养中破骨样细胞转化的情况,以及两种细胞中OPG和 RANKL的表达情况。结果不管是单独培养、还是共培养,破骨样细胞中始终没有OPG和RANKL的表达。结论破骨样细胞的转化可能主要受成骨样细胞分泌的OPG和RANKL调控,本身并没有分泌OPG和RANKL进行自身调节的机制存在。
作者:聂斌;管思明;张韶英;方欣;周韶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DCE-MRI相关参数及其与肝癌缺失基因(DLC)-1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耳鼻喉科鼻咽癌患者89例均给予DCE-MRI检查,获取时间-信号曲线和大上升斜率图,检查后经鼻咽纤维镜活检采集鼻咽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LC-1表达。结果鼻咽癌活检部位 DCE-MRI 相关参数〔大上升斜率平均值( MMS )、大线性斜率( LMS )与强化峰值( PV)〕、DLC-1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临床分期越高,合并淋巴结转移者MMS、LMS与 PV越高,而 DLC-1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DLC-1阳性组MMS、LMS与PV值明显低于DLC-1阴性组(P<0.05),经 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MMS、LMS、PV与DLC-1表达呈负相关(r=-0.514,-0.497,-0.494,P<0.05)。结论鼻咽癌DCE-MRI相关参数与DLC-1表达呈负相关,两者均可作为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重要评估方法。
作者:周敬淳;刘明;张伟;鄢敏;袁家琳;张菁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老年 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UAP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心绞痛发作时间和次数、硝酸甘油使用量及血脂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都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都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UAP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
作者:夏惠丽;王怀生;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 E(ApoE)基因与额颞叶痴呆(FTD)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 FTD患者37例,年龄相仿的正常对照51例,应用多态性分析法检测ApoE基因型。应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APOEε4基因携带和FTD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FT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淡漠占81%,易激惹、脱抑制各为54%,激越/攻击57%。10例ε4携带患者均以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70%以记忆力减退为首发症状;而27例非ε4携带患者中,16例以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11例以语言障碍为首发症状,12例有记忆减退的症状。ε4携带者出现幻觉(80%,P=0.001)、妄想(70%,P=0.017)、抑郁/心境恶劣(60%,P=0.012)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T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以淡漠、易激惹、脱抑制、激越/攻击的比例较高;ε4携带者的首发症状以行为异常常见;ε4携带者出现幻觉、妄想、抑郁/心境恶劣比例较高。
作者:刘月华;娄季宇;白宏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民族高校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方法于2012年在某民族高校展开调查性别、年龄、民族、血压、血糖、血尿酸等数据。结果高甘油三酯(TG)血症患病率高(42.99%),其次是超重29.73%,高 TC19.23%。民族间比较脂肪肝、肥胖、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01);高TC男女无明显差异,其余均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段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 TG血症、超重是4个民族及男性患病率高的体检异常情况;藏族、蒙古族教职工需注意冠心病、肥胖、脂肪肝疾病的预防;蒙古族男女教职工及汉族、藏族、回族男性教职工是主要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
作者:赵国琴;张银霞;马玉萍;周烨;魁发瑞;韩炜;何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对变异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行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异性鼻炎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异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且术后均计划随访1年。于治疗结束时统计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T0)及术后1 d(T1)、1 w(T2)、1个月(T3)、3个月(T4)、6个月(T5)和1年(T6)时检测患者自觉鼻塞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同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4、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血清 TNF-α、IL-4和IL-6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均于T1达到高点,并于T6达到低点。对照组VAS评分和血清TNF-α、IL-4和IL-6水平亦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于T2达到高点,并于T6达到低点。观察组T2、T3、T4、T5、T6的VAS评分和血清TNF-α、IL-4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内镜下二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异性鼻炎疗效显著,在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控制患者炎症的基础上并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双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临床记忆商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27例,年龄均>50周岁,度洛西汀起始20 mg/d,1 w之内加至60 mg/d维持治疗;治疗前与治疗2 w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临床记忆商数(MQ)检查。结果治疗前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与治疗2 w后相比,SDS、SCL-90总分明显下降(P<0.03);MQ增高,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SCL-90各因子分均普遍下降,其中抑郁改善明显(P<0.05);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无统计学差异(P>0.05);指向记忆、图像记忆、无意义图形记忆、图像记忆反应时均增加,无统计学差异(P>0.05);指向记忆反应时、人像记忆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想记忆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明显,可以提高一定的整体记忆水平,对联想记忆改善明显。
作者:尹洪影;米连兵;姜洪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