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华;娄季宇;白宏英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 AD)并精神异常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 AD并精神行为异常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研究组患者多奈哌齐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氢溴酸加兰他敏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MMSE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BPRS、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0%(30/40)、72.5%(29/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5%(3/40)、7.5%(3/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多奈哌齐能够有效提升AD并精神行为异常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马学森;李凌;曾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因脑血管供血障碍而引发缺血性级联反应,造成神经功能缺损。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针对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因严格的时间窗而限制了获益患者。传统药物治疗虽然使疾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多数患者仍残存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自干细胞移植理论的兴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中发现移植BMSCs可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改善〔1〕和组织修复〔2〕,并有望成为临床脑梗死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王万松;屈新辉;吴晓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喉罩不同充气法与罩囊压力、术后咽痛的关系。方法93例患者在喉罩全麻下行择期下肢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1):大充气量组(Z组)、手感充气量组(S组)和渐进充气量组(J组)。麻醉诱导后将Proseal双管喉罩置入, J组先连接麻醉机行机械正压通气(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0次/min,吸呼比为1∶2),同时快速给喉罩罩囊充气,每次充气2 ml,直至气道不漏气后再充气2 ml; Z组喉罩罩囊充入推荐大充其量30 ml,S组用拇指和食指捏压充气指示囊凭手感行气囊充气,Z组和S组喉罩充气后各连接麻醉机,呼吸参数同J组。观察喉罩放置情况;记录套囊充气容量及气囊测压表测量记录喉罩囊内压( ICP)值;记录拔除喉罩后咽喉部并发症及持续时间。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漏气及患者喉罩放置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J组比较,Z组和 S 组喉罩充气量增加(P<0.05),罩囊充气压也明显升高(P<0.05);咽喉部并发症总例数增多(P<0.05),Z组咽喉痛和吞咽不适增多(P<0.05),Z组咽喉部并发症持续时间延长(P<0.05)。结论渐进充气法能达到有效密封所需要的小充气容量和罩囊压力,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减少且持续时间短。
作者:张同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以安徽8家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视角以及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资料收集方法,深入探讨当前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的治理困境,明晰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治理机制的特殊性,建构起适合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趋势的行业协会治理机制。
作者:黄佳豪;孟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评估暴露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100μg/ml)和二甲双胍(10 mmol/L)后,SW480细胞存活率;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Annexin V和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估细胞的侵袭能力;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在 AGEs预处理的 SW480细胞,二甲双胍抑制其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 G0/G1期,增强细胞凋亡;二甲双胍也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EMT,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结论二甲双胍对AGEs诱导的大肠癌细胞显示了抗肿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MT过程有关。
作者:郭娜;逄曙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周炎相关危害因素。方法对患有牙周炎(观察组)和不患有牙周炎(对照组)的老年患者各132例进行口腔检查及生活习性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牙周炎相关危害因素。结果导致老年牙周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牙周炎知识匮乏、糖尿病等,单因素分析共11项、多因素分析共3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确分析老年人牙周炎相关危险因素有重要的价值,通过确定相关因素,能帮助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习性,对于预防及治疗老年人牙周炎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兵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 H2 S)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及 MMP-12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组( STZ 组)、H2 S 干预糖尿病大鼠组( STZ+H2 S 组)及 H2 S 干预正常大鼠组( H2 S 组)。腹腔注射STZ 4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建立后,STZ组与 H 2S 组每天腹腔注射浓度为100μmol/kg 的硫氢化钠溶液( H 2S 供体);8 w 后处死大鼠, 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心脏MMP-2和MMP-12蛋白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脏MMP-2与MMP-12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1,P<0.05), H2S可以明显上调糖尿病大鼠心脏MMP-2与MMP-12的表达(P<0.01);结论 H2S可通过上调MMP-2及 MMP-12的表达,改善心肌纤维化。
作者:罗健;吴志雄;周松柏;肖婷;李芳;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无心血管疾病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血压变异性( BPV)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相关性及自主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监测围术期新发房颤患者和正常患者BPV指标(24 h SBP、24 h DBP、24 h SSD、24 h DSD)、心率变异性( HRV)指标( TP、HF、LF、VLF、LF/HF)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房颤组术前BPV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压均有所升高,随着血压的升高HRV也增高,房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房颤组HRV频域均低于对照组,其中LF、VLF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HRV频域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房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受麻醉、手术创伤等应激后,老年患者易发生房颤,房颤患者BPV明显上升,而HRV明显降低,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彭威;纪焕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胸痛就诊患者45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370例,冠心病组按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267例,晚发冠心病组103例。早发冠心病组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1亚组(男≤35岁,女≤45岁)56例,2亚组(35<男≤45岁,45<女≤55岁)84例,3亚组(45<男性≤55岁,55<女性≤65岁)127例;冠脉造影正常者85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经统计分析血清骨保护素和早发冠心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①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在年龄、性别等各个危险因素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与早发冠心病亦呈正相关。②早发冠心病组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冠心病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饮酒、骨保护素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晚发冠心病组在危险因素个数、血脂异常、尿酸等方面与早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 P<0.05)。③早发冠心病组中3亚组各个危险因素较晚发冠心病组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1亚组在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与晚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可预示冠脉病变进展;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为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年龄界限应该提前。
作者:韩全乐;毛瑞英;王金艳;刘晓明;张庆华;刘晓堃;张琦;于佳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眼压降低后的眼解剖参数差异。方法均行眼科 A 超检查,比较AACG组57例(患眼57个),CACG 组43例(患眼43个)的一般资料、炎性指标和 A 超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炎性指标包括 C 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ACG组中央角膜厚度(CCT)明显高于CACG组(t=3.874,P<0.01),而眼轴长度(AL)显著低于CACG组(t=3.532,P<0.01)。结论 AACG患者的 CCT明显高很可能由急性眼压升高所致角膜水肿所致。
作者:王静;梁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DLSS)临床表现以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为主〔1,2〕。目前对DLSS 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椎管减压术,但如果手术切除减压范围太大可能会导致脊柱不稳,严重者可引起腰椎滑脱〔3,4〕。本研究观察保留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DLSS的疗效。
作者:刘亦恒;张寿;吴多庆;符慧斯;丁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老年 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UAP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心绞痛发作时间和次数、硝酸甘油使用量及血脂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都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都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UAP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
作者:夏惠丽;王怀生;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老年尿失禁( UI)患病率为15%~33.38%。因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又称为“社交癌”。目前其分类方法尚未完全统一。临床常见的是压力性、急迫性和混合性UI。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和非药物疗法3大类。其中非药物疗法是老年UI的基础治疗措施,它能改善多数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也是手术和药物治疗必要的辅助措施。本文就老年UI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跃华;何桂香;李艳群;刘幼硕;蹇在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阿法骨化醇与骨化三醇对骨质疏松机体尿羟脯氨酸( HO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包括绝经后和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实验 A 组给予阿法骨化醇0.5μg/次,1次/d;实验B组给予骨化三醇0.25μg/次,2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为12个月,同时定期检测患者血钙、肌酐水平。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HOP、BALP水平及组织形态学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各组治疗后腰椎、股骨颈及 Wards三角骨密度显著升高( 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组骨密度各项指标上升更为显著(P<0.05)。实验各组治疗后 BALP、HO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与实验 A组比较,实验B组BALP、HOP含量下降更为显著( P<0.05)。实验两组治疗前骨小梁稀疏且细,间隙大,骨皮质薄,髓腔内造血细胞少,呈骨质疏松改变。治疗后骨小梁变粗变密,厚度较均匀;骨连续性好,呈立体网状结构,排列规则。骨髓腔相对较小,腔内造血红细胞数量较多,脂肪细胞较少。实验B组相对于实验A组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显著升高,骨小梁间距(Tb.Sp)显著降低(P<0.05)。结论骨化三醇对骨质疏松机体降低 HOP、BALP水平及对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优于阿法骨化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楚海;陈斌伟;郭剑鸿;曹燕明;李兴;史群伟;吴波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通心络的稳定斑块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6例,正常对照组24例,比较各组间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治疗组,治疗4 w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ACS患者 TLR4、NF-κB、TNF-α的表达较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1)。治疗后两组TLR4、NF-κB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通心络治疗组TLR4、NF-κB和TNF-α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可减轻动脉的炎症反应,干预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有望成为新的稳定斑块药物。
作者:李玉红;谢萍;李远;谢辉;袁跃龙;洪有勤;徐光旭;侯明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市社区中老年人65例,按年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均要求每天坚持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时间≥40 min,锻炼频度≥3 h/w,持续3个月,分析在锻炼前、后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借助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与锻炼前相比,中年组锻炼后的TC、TG、LDL-C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HDL-C 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锻炼前相比,老年组锻炼后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而HDL-C水平明显提高(P<0.05)。锻炼后生理功能(PF)、生理健康(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生命活力(VT)、健康自评(HT)及SF总分均显著高于锻炼前(均P<0.05)。结论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能有效改善中老年血脂状况,且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万睿;陈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100例,分为丙泊酚组和丙泊酚贝那普利联合组,丙泊酚组患者及在术中使用丙泊酚持续泵入麻醉,联合组患者在术前1 w 服用贝那普利,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麻醉,监测麻醉前、术后6 h、12 h、24 h、72 h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活性和心肌肌钙蛋白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后12、24、48 h正性肌力药使用情况,术前、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缺血发生情况、自动复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浓度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各观察时间点联合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浓度比丙泊酚组低,正性肌力药使用少,自动复跳率及左室射血分数高。结论术前服用贝那普利、术中丙泊酚靶控输注比只在术中丙泊酚靶控输注更能减轻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炎性反应,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
作者:侯少科;郝丽娜;李建辉;曲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 XELOX)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食管鳞癌( ESC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期ESCC患者1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化疗组(采用3D-CRT同步XELOX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给予3D-CRT),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放化疗组治疗有效率、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下降、贫血和血小板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患者QLQ-OES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联合XELOX方案同步化疗能明显提高Ⅲ期食ESCC患者的有效率、生存率和生命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洪波;江浩;张亚军;孙谦;汪庚明;周育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所致的血浆中1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常分为高胆固醇( TC)血症、高甘油三脂( TG)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即同时表现高TG和高TC血症)〔1〕,是导致多种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和严重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高脂血症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筛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建立的模型大致可分为饮食诱导、自发及基因修饰等,本文以此分类进行综述。
作者:王颖;于学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