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大肠癌细胞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郭娜;逄曙光

关键词:大肠癌, 二甲双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尿病, 上皮间质转化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评估暴露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100μg/ml)和二甲双胍(10 mmol/L)后,SW480细胞存活率;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Annexin V和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估细胞的侵袭能力;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在 AGEs预处理的 SW480细胞,二甲双胍抑制其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 G0/G1期,增强细胞凋亡;二甲双胍也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EMT,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结论二甲双胍对AGEs诱导的大肠癌细胞显示了抗肿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MT过程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类抗原724和影像学新技术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就诊时多为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约为10%,而早期胃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0%〔1〕。胃癌组织产生的肿瘤标志物多经淋巴引流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浓度升高,目前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 CA )199、CA125、CA242和CA724等。其中,CA724作为特异度、敏感度高的胃癌肿瘤标志物可作为独立预后因子〔2〕。本文就CA724和影像学新技术在诊断胃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姜楠;周忠春;郭顺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应用生存质量评分来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研究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具有较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玉华;陈立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在该院住院的348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8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9%。尿毒症医院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送检次数及治疗费用均高于未感染患者( P<0.01)。共检出12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6株(45.9%),革兰阳性菌42株(34.4%),真菌24株(19.7%);前三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好,而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即耐药率较高;而革兰阳性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而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程度耐药性。结论尿毒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同时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较高,临床上应积极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治疗。

    作者:侯静;刘进;陈昕;曹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生长抑素对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致老年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 NSAIDs)致老年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症状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8例NSAIDs致老年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 n=34)和对照组( n=34)。给予研究组患者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铝碳酸镁片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及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1%(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67.6%(23/34)(P<0.05),黑便消失时间、大便潜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4.7%(5/34)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0/34)(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够有效改善NSAIDs致老年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症状及出血情况。

    作者:宁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老年高危出血患者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枸橼酸钠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老年高危出血患者中的抗凝血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行CRRT的老年高危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局部枸橼酸钠( RCA)抗凝,对照组采用等渗无肝素生理盐水定时快速冲洗管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滤器压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滤器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CA对老年高危出血患者行CRRT中有不错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旭东;张超;黄广苏;韩大贺;郭毅;阚辰;孟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病变的影响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 SD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组,余42只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其中造模成功的36只随机分为6组:艾灸Ⅰ、Ⅱ、Ⅲ组,模型Ⅰ、Ⅱ、Ⅲ组,每组6只。艾灸组选取双侧“足三里”、“肾俞”穴治疗,Ⅰ、Ⅱ、Ⅲ组分别干预1、2、3w。模型组不治疗。7组大鼠分别收集滑膜组织标本,双向电泳。软件分析比对各时间点艾灸组、模型组以及正常组。选取各时间点模型组与艾灸组共同差异蛋白点,应用MALDI-TOF MS鉴定,IPA软件分析差异蛋白的生物功能、信号通路及信号网络。结果①成功建立了各组关节滑膜双向凝胶电泳图谱。②发现并鉴定各时间点艾灸组与模型组共同差异蛋白质9个,PRDXⅠ,EH-HADH,MLC3,HPX等蛋白主要通过自身变化调节脂肪酸β-氧化通路Ⅲ、NRF2-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通路、急性期反应通路、细胞骨架肌动蛋白通路、上皮细胞黏附通路等,从而参与功能涉及DNA复制、重组和修复、细胞集结和炎性反应的信号网络,终调控本研究中 RA的发生与发展。结论PRDXⅠ,EHHADH,MLC3,HPX等蛋白具有潜在的作为艾灸治疗RA靶点或疗效标志物的意义,为进一步研究艾灸作用机制提供蛋白质组学依据。

    作者:江星;孙志岭;周丹萍;徐骁;王苗苗;王富强;许志洋;纪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其临床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胸痛就诊患者45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370例,冠心病组按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267例,晚发冠心病组103例。早发冠心病组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1亚组(男≤35岁,女≤45岁)56例,2亚组(35<男≤45岁,45<女≤55岁)84例,3亚组(45<男性≤55岁,55<女性≤65岁)127例;冠脉造影正常者85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经统计分析血清骨保护素和早发冠心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①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在年龄、性别等各个危险因素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与早发冠心病亦呈正相关。②早发冠心病组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冠心病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饮酒、骨保护素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晚发冠心病组在危险因素个数、血脂异常、尿酸等方面与早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 P<0.05)。③早发冠心病组中3亚组各个危险因素较晚发冠心病组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1亚组在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与晚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可预示冠脉病变进展;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为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年龄界限应该提前。

    作者:韩全乐;毛瑞英;王金艳;刘晓明;张庆华;刘晓堃;张琦;于佳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HSP27和claudin-1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 HSP)-27和claudin-1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肠癌组),另选取同期结直肠腺瘤30例(腺瘤组),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中HSP-27和claudin-10的表达水平,分析HSP-27和claudin-10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claudin-10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肠癌组HSP-2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组、对照组( P<0.05);A组 HSP-27与claudin-10呈正相关关系(P<0.05);HSP-27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存在关系(P<0.05),claudin-10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存在关系(P<0.05);HSP-27与claudin-10阳性表达者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且HSP-27与claudin-10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SP-27与claudin-10呈正相关关系,且与结直肠癌预后有关。

    作者:朴松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附子及附子干姜配伍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附子和附子干姜配伍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静脉注射法建立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附子高、低剂量组(5、2.5 g/kg)、附子∶干姜(1∶1)高、低剂量组(10、5 g/kg),记录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脏组织中cAMP、PK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均可以升高LVSP和±LVdp/dtmax,其中附子∶干姜(1∶1)高剂量组效果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各组给药后心脏组织中cAMP和PKA含量均增加,其中附子∶干姜(1∶1)高剂量组显著。结论附子干姜配伍有明显的抗心衰作用,可升高心肌组织 cAMP、PKA含量,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梁涛;耿姗;周玲玲;葛华雯;王新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所致的血浆中1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常分为高胆固醇( TC)血症、高甘油三脂( TG)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即同时表现高TG和高TC血症)〔1〕,是导致多种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和严重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高脂血症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筛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建立的模型大致可分为饮食诱导、自发及基因修饰等,本文以此分类进行综述。

    作者:王颖;于学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破骨样细胞中骨保护素和 NF-κB配体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破骨样细胞中骨保护素( OPG)和 NF-κB配体受体( RANKL)表达情况。方法单独培养骨髓单核细胞前体,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和维生素D诱导其转化为破骨样细胞,在0、5、10、15 d用光镜观察和TRAP染色(抗酒石酸染色)评估破骨样细胞的转化程度,用RT-PCR检测OPG和RANKL的表达情况;然后构建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 SMC)与骨髓单核细胞前体共培养的模型,用维生素 C 和β-磷酸甘油诱导SMC转化为成骨样细胞,并在0、5、10、15 d用同样方法再次检测共培养中破骨样细胞转化的情况,以及两种细胞中OPG和 RANKL的表达情况。结果不管是单独培养、还是共培养,破骨样细胞中始终没有OPG和RANKL的表达。结论破骨样细胞的转化可能主要受成骨样细胞分泌的OPG和RANKL调控,本身并没有分泌OPG和RANKL进行自身调节的机制存在。

    作者:聂斌;管思明;张韶英;方欣;周韶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老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桥本甲状腺炎患者41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原(TG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8.760,P<0.001);观察组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040,P<0.001)。观察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8.103,P<0.001)。观察组 MCP-1与TPOAb(t=0.526,P<0.001)及TGAb(t=0.559,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MCP-1检测有助于辅助桥本甲状腺炎诊断及评估病情。

    作者:汤佳珍;杨治芳;刘峰;甘华侠;黄海华;刘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靶向治疗食管癌的疗效

    目的:检测分析西妥昔单抗识别的靶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术后食管癌患者原发病灶中EGFR的表达情况,并分为有靶点组和无靶点组。每组又随机分为实验组(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常规化疗)。随访3年,统计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在有靶点组,实验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无靶点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GFR是食管癌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食管癌靶向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卉;索智敏;白玉;马许辉;杨德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老年 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UAP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心绞痛发作时间和次数、硝酸甘油使用量及血脂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都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都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UAP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

    作者:夏惠丽;王怀生;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

    目的:探讨可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单味中药以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利用 CNKI等检索库对2002~2014年所报道的单味中药降血脂、血糖以及控制血压、抑制肥胖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治疗MS的单味中药,对选择的中药有护肝作用与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检索,探讨可治疗MS的中药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621篇,符合治疗MS的中药共64味;其中报道有护肝作用的文献114篇,有护肝作用的中药共47味(73.44%),报道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72篇,单味中药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出现不良反应的共12味(18.75%),其中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4味(6.25%);常规剂量下可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4味(6.25%),其中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共1味(1.56%)。结论中药在治疗MS方面可发挥特有的优势,合理剂量下不良反应少,且大部分中药兼有抗肝损伤的作用,安全性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钟周;李晓屏;胡志希;梁昊;范建民;周鸿图;周李;陈四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天龙消瘤方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天龙消瘤方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予吉西他滨/顺铂( GP)方案化疗,治疗4个疗程;实验组54例,在GP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龙消瘤方,水煎成200 ml口服,日2次,3 w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相对活性及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实验组临床客观疗效及中医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相对活性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比率较对照组低( P<0.05)。结论天龙消瘤方能够提高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增强患者免疫力,降低化疗毒副反应,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生明;林小清;韦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核心力量练习对老年人身体核心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练习对老年人身体核心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运用实验、数理统计、比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实验组的20名健康且有运动习惯的老年人进行12 w的身体核心力量练习,对照组20名健康且有运动习惯的老年人进行日常正常的锻炼。结果12 w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老年人身体核心稳定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结论核心力量练习能有效提高受试者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募集速度、支配的准确度,增强老年人身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以及力量链动态传递的有效性。

    作者:张健;张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脑苷肌肽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100 B、MMP-7和MMP-8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和 MMP-8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脑梗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生活能力评分、血清 S100B、MMP-7和 MMP-8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471,P=0.03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血清S100B、MMP-7和MMP-8含量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抑制血清 S100B、MMP-7和MMP-8高表达引发的神经细胞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达鹏;刘建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乌鲁木齐老年人躯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躯体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文版对乌鲁木齐社区104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PCS加权平均分(45.37±7.39)分,MCS加权平均分(51.62±9.7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民族、婚姻、收入、是否与子女同住和居住的时间等因素影响老年人 PCS(P<0.05);民族、文化程度、婚姻和居住时间等因素影响老年人MCS(P<0.05)。结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苏沂;李慧;王彦茹;王芸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及血气分析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水平及血气分析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对照组(PASP<40 mmHg)、轻度 PH 组(40 mmHg≤PASP≤60 mmHg)及中重度PH组( PASP>60 mmHg)患者血清NT-proBNP、D-D、动脉血气分析。依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分为:中度组、重度组、极重度组,比较各组血清NT-proBNP,动脉氧分压( PaO2),动脉CO2分压( PaCO2)。结果中重度 PH组患者 NT-proBNP,PaCO2,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轻度PH组,PaO2低于对照组和轻度PH组(P<0.01)。轻度PH组NT-proBNP,D-D高于对照组,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NT-proBNP, D-D与PASP呈正相关(r=0.719,r=0.503,P<0.01)。 COPD中度组 NT-proBNP明显低于极重度组和重度组,PaO2显著高于重度和极重度组(P<0.01)。重度组NT-proBNP, PaO2均低于极重度组。 NT-proBNP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7,P<0.01)。结论血清 NT-proBNP与老年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NT-proBNP、D-D水平可作为估测老年AECOPD患者合并PH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吴艳;汪家坤;范晓东;惠复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