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铮;唐荣国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HR),也称为居民电子健康记录,是以电子化形式存在的、关于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基于健康管理的EHR信息平台是民生保障工程中医疗保障的重要一环,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今天,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居民健康管理是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创新的核心理念,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人类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1/3的疾病发生;通过早期发现和诊疗,约1/3的疾病可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约1/3的疾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转变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理念,突出健康管理的整合效应及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以居民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开放、有效、集成化的居民EHR信息平台.
作者:张强;张健明;潘诗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三苦滴丸(SK)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相关炎性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阳性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405 mg/kg灌胃.SK高剂量组予SK 1 600 mg/kg灌胃,SK中剂量组予SK 800 mg/kg灌胃,SK低剂量组予SK 400 mg/kg灌胃,共给药10 d.连续3d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mg/kg.第8、9天给予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 mg/kg),空白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第10天灌药后30 min,各组大鼠分别以10%乌拉坦(0.5ml/100 g体重)麻醉,仰位固定,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 mg/kg),空白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2h腹主动脉采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处死大鼠,取心脏,处理后行显微镜观察;观察SK对心肌细胞中1κB蛋白、NF-κBp65蛋白表达、NF-κB活性、NF-κBp65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SK可不同程度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阻断心肌缺血炎症机制.结论 SK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相关炎性机制有关.
作者:邹迪;隋殿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和抗炎作用.方法 150例UA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瑞舒伐他汀10 mg/d)、C组(瑞舒伐他汀20 mg/d),每组50例.三组患者连续3d于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直至行PCI术,术后继续给予常规治疗并观察术前及PCI术后48 h外周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Ⅰ)的水平,检测术后48 h的外周血CD4+T细胞的凋亡情况,同时比较PCI术后1个月与入院时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hs-CRP、CK-MB、cTnI、TC、TG、HDL-C和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较术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变(P<0.05).瑞舒伐他汀20 mg/d患者术后48 h hs-CRP、CK-MB、cTnI、TC、TG、HDL-C和LDL-C水平与瑞舒伐他汀10 mg/d和阿托伐他汀20mg/d相比有显著的改善(P<0.05);而瑞舒伐他汀10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两组患者上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C1术后48h瑞舒伐他汀10 mg/d组患者CD4+T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20 mg/d组患者(P<0.05),而瑞舒伐他汀20 mg/d组患者CD4+T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10 mg/d的患者.结论 瑞舒伐他汀10 mg/d的常规剂量具有降脂,升高HDL-C水平、保护心肌和抗炎作用,而20 mg/d强化治疗能够显著增加PCI术后对心肌的保护和抗炎作用.
作者:谢文超;李平;王正东;梁祥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近年来研究发现哮喘及其他许多致敏性疾病的发病可能与神经生长因子(NGF)直接相关[1],同时人们发现NGF与变态反应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有关[2].哮喘患者体内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衡,表现为以NGF为主的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的过度表达.NGF在周围神经系统的交感和感觉神经的生长和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G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和调节因子,除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外,也参与免疫炎症调控及复杂的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并认为是神经可塑性和免疫可塑性的双重调控介质[3].近年来,研究[4]发现NGF在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亦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GF的生物学特征、气道炎症、信号通路和气道重塑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佘巍巍;王昌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1日至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 0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等.结果 随着TG/HDL-C比值的增加,患者体重指数(BMI)、吸烟率、舒张压(DBP)、HbA1c、TG、总胆固醇(TC)、LDL-C、微量蛋白尿患病率及他汀类降脂药使用率随之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HDL-C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TG/HDL-C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王洁;莫永珍;欧阳晓俊;卞茸文;陈玲;胡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同步化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选择该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同步化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在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1天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症状均明显优于研究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急性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为主,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在治疗食管癌期间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逐渐恢复,较单纯放疗的患者存在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汪庚明;张雷;张亚军;周育夫;孙谦;江浩;徐洪波;周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9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VEGF、下肢血管功能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7、30 d疼痛缓解、冷感改善、麻木改善、行走距离延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弹性程度(D1-D0)/D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运动潜伏期(LA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助于增加老年糖尿病足患者VEGF含量,改善下肢血管和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余宏建;阮继银;赵正平;陈俊辉;陈在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白藜芦醇又称芪三酚,水溶性较低,有机溶剂.白藜芦醇的天然存在形式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在植物中主要是反式异构体[1],反式的生理活性比顺式强.1940年日本学者首次在毛叶藜芦中发现白藜芦醇,是许多种子植物在遇到恶劣环境和生存条件时产生的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故有“植物杀菌素”之称[2].有学者[3]在筛选18种去乙酰化酶激活剂中,发现白藜芦醇是作用强的SIRT1激活剂,其在酵母、腺虫、果蝇、小鼠实验中可使其寿命延长.同时,白藜芦醇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能够抵抗或延缓与衰老以及氧化等相关的疾病.研究白藜芦醇在延缓衰老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春霞;陈刚;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静脉化疗治疗老年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胃癌肝转移瘤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ACE组21例、静脉化疗组28例,两组均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差异.结果 TACE组缓解率(61.90%)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21.43%)(P<0.05),TACE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静脉化疗组(7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ACE组KPS评分[(84.5±3.7)分]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81.6±4.0)分](P<0.05).两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3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老年胃癌肝转移患者较静脉化疗具有更好的近期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对患者的远期疗效优势不明显.
作者:周春晓;金一琦;张金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经会阴6+X与经直肠靶向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收集疑似前列腺癌患者211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中经会阴组126例,经直肠组85例.比较两组间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ng/ml)4~10、10 ~20及>20 ng/ml水平分层,经会阴组与经直肠组各层间前列腺癌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会阴组的血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直肠组(P<0.05);经直肠组的发热及直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会阴组(P<0.05);两组间尿潴留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经会阴6+X和经直肠靶向穿刺均是有效的途径,经会阴穿刺针数及血尿发生率高于经直肠穿刺,而直肠出血及发热发生率低于经直肠穿刺,故应根据患者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合理的穿刺方式.
作者:杨德斌;王迎春;张海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益气消栓颗粒结合针灸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肌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手段,对照组给予腹部肚脐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采用针灸和益气消栓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w.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平衡能力、肢体功能和步行能力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NPY)和强啡肽(Dyn)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和8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BI,BBS,Fugl-Meyer及FAC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如(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PY和Dy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基础上,益气消栓颗粒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能显著提高肢体功能恢复,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NPY和Dyn水平有关.
作者:朱红霞;肖晓华;易本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血浆正五聚体蛋白(PTX)-3与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该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分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分组以及NIHSS<5分组,比较血浆PTX-3含量、血糖(Glu)和白细胞计数(WBC)的水平.另外分为PTX-3≥6.0 μg/L组和PTX-3 <6.0 μg/L组,比较NIHSS≥5分的患者比例、Glu含量、WBC计数及近期预后的效果.结果 NIHSS≥5分组中,血浆PTX-3含量、Glu含量以及WBC计数均高于NIHSS<5分者.PTX-3≥6.0 μg/L组中,NIHSS≥5分患者比例、Glu含量以及WBC计数高于PTX-3<6.0 μg/L组,近期预后良好率(mRS评分≤2分)低于PTX-3<6.0 μg/L组的患者.结论 血浆PTX-3与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林芹;何杨莉;符秀虹;黄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脑卒中后的意识障碍和急性假球麻痹可导致吞咽困难和进食障碍,加之糖尿病的高血糖水平,引起机体脱水、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代谢紊乱、蛋白质能量代谢障碍等症状,导致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受损程度比单纯脑卒中的患者严重,营养状况受损将会影响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恢复程度.本研究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支持进行综述.
作者:丁小敏;张小丽;邢凤梅;赵焕英;汪凤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老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35例老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数字随机分成三组,A组(76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B组(81例)采用卡维地洛+吲达帕胺治疗;C组(78例)采用卡维地洛+螺内酯治疗,在治疗0、2、4、8、12w后观察各组疗效、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的生化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 经过2、4、8、12 w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8.68%、71.05%、73.68%、76.32%,呈现上升趋势,但在第4周后上升趋势不明显;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85%、53.09%、55.56%、46.91%,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8.72%、52.56%、55.13%、47.44%,B组和C组总有效率在缓慢地上升,但在12w出现下降.在第4、8、12w疗效对比中,A组总有效率均明显大于同期的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SBP、DBP变化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但A组的在治疗2w下降幅度比较大,之后一直在平稳地下降,而B组和C组在治疗2w下降幅度也比较大,但在治疗4w后出现小幅度的反弹,之后处于平稳状态,在治疗第8周和地12周,A组与B组和C组的SBP、DBP及PP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后,三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头晕、恶心、心悸、乏力,均属于轻微,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B组和C组,但三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及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更有效地治疗老老年难治性高血压,降压持续性有效,安全可靠性强.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IGR)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年龄≥50岁住院的BPH患者,根据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血糖(NGR)组(n=61)、糖调节受损(IGR)组(n=51);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20例.测量各组人群常规生化指标、前列腺增生指标等临床资料.结果 IGR组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2 hPG)、2h胰岛素(2 hIns)均高于NGR组(α'<0.017);IGR组2 h PG、2 h Ins亦高于正常对照组(α'<0.017);NRG组、IGR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α'<0.0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V与年龄、空腹胰岛素(FINS)、2 hIns呈正相关.结论 年龄、高胰岛素血症是BPH发生及进展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兆鹏;刘敏;赵翠;冯玉梅;何杰;王义围;马光;屈晓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来氟米特(LEF)联合糖皮质激素(GCS)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8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选择该院收治SLE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环磷酰胺(CTX),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LEF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Uprc)、血清白蛋白(ALB)、肾功能(Scr)、白细胞(WBC)、IL-8及IL-10水平,治疗6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Uprc、Scr、IL-10及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ALB及IL-8水平均出现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研究组Uprc、Scr、IL-10及SLEDA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及IL-8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SLE疾病上均具有明显的疗效,但LEF联合GCS较CTX联合GCS作用更为明显,更有利改善IL-8与IL-10水平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慧;肖嫦娟;曾清华;谢硕珊;徐湘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对未手术(不适合+不接受)的20例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男15例,女5例.年龄40~77岁,平均62岁.全组病例均有病理活检(腺癌8例,鳞癌7例,小细胞肺癌5例),病灶直径3.0~12.0 cm,平均8.2 cm.同期,单纯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2 ~75岁,平均59.9岁,腺癌10例,腺鳞癌1例,鳞癌8例,小细胞肺癌1例.病灶直径4.0 ~13.0 cm,平均9.0 cm.对其并发症、无进展性生存期和生存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冷冻消融手术结束时即该死亡1例,即刻气胸急诊行胸腔闭式引流1例,联合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PFS)为2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4.0个月,1年生存率91.8%,2年生存率53.0%.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中位PFS为25.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7.0个月,1年生存率87.0%,2年生存率35.5%.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对未手术的肺癌病人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刘冰;高石鑫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节拍治疗维持与单药化疗维持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观察组:经病理证实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1例,接受4~6个疗程化疗达到大肿瘤控制效应后予以口服节拍化疗药物维持治疗,连服3w,休息1 w,作为1周期,至少连续服用2周期(2个月).对照组:经病理证实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8例,接受4~6个疗程化疗达到大肿瘤控制效应后予以单药化疗维持治疗.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WHO的毒性分级标准评价药物的不良反应;分别观察疾病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41例患者中CR4例、PR 2例、SD 30例、PD 5例,有效率为14.6%,疾病控制87.8%.TTP为6.2个月,QOL改善稳定率为87.8%.对照组:38例患者中CR2例、PR 3例、SD 26例、PD7例,有效率为13.2%,疾病控制81.6%;TTP为5.6个月,QOL改善率68.4%.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率、总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降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Ⅰ~Ⅱ级、Ⅲ~Ⅳ级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节拍化疗用于维持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单药化疗的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轻微,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具有更高效价比.
作者:李晓琴;李进章;王丽娟;姬发祥;李欣;魏文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12w有氧运动和气功训练对老年人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社区老年人群96例进行研究,经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及气功训练组各32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计划性训练.有氧运动组和气功训练组各实施12 w有氧运动及气功训练.各组老年人均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1次大强度型运动,并各选择1次安静状态,分析单次大强度型运动对各组实验前后老年人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影响,实验前后在安静状态与单次大强度型运动后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变化.结果 (1)实验前的单次大强度型运动后,有氧运动组与对照组的CD3 、CD4 、CD8水平、气功训练组的CD8均分别显著高于运动前(P<0.05);实验后进行单次大强度型运动后,对照组的CD3、CD8水平,有氧运动组的CD8水平及气功训练组的CD3、CD4、CD8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运动前(P<0.05);3组实验前、后单次大强度型运动后的CD4/CD8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运动前(P<0.05).(2)安静状态下,实验后有氧运动组的CD4 、CD8水平,气功训练组的CD3、CD4、CD8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实验前;单次大强度型运动后,实验后有氧运动组的CD8水平,气功训练组的CD3、CD8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实验前,且有氧运动组的CD8水平显著高于气功训练组及对照组,CD4/CD8水平显著低于两组(均P<0.05).(3)组间比较有氧运动组在实验后单次大强度运动后的NK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及气功训练组明显增多(均P<0.05).结论 12w有氧运动和气功训练均可较好地改善老年人免疫指标,但有氧训练的改善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作者:张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与结构变化中的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老年APE患者(APE组)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1健康者(对照组)各34例.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记录的心率、左右室舒张末内径(LVED/RVED)、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测的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心搏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峰值排空率(PER).结果 APE组治疗前、后的心率、RVED/LVED、EDV及ESV值均高于对照组,LVEF和PE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APE组治疗后的心率、LVEF及PER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RVED/LVED、PASP、EDV及ESV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PASP与PER、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60、-0.608,P<0.05);数据重复性分析发现,两组患者间的EDV、ESV、SV、LVEF和PER值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均P=0.000).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估老年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与结构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汪家坤;吴艳;惠复新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