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

王晋竹;葛凤;娄宁;胡晓琳;董振华;王文汇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 2型糖尿病大鼠, 胰岛素敏感性,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 骨骼肌
摘要: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2DM组、T2DM +GLP-1组及正常对照组(NC 组)。 T2DM 组及 T2DM +GLP-1组高脂喂养、NC 组普食喂养4 w,给予 T2DM 组及T2DM +GLP-1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建立 T2DM模型。受试大鼠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 T2DM +GLP-1组大鼠在钳夹实验前30 min开始持续输注GLP-1,检测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及0、30、60、90、120 min血清胰岛素浓度。 Wester印迹法测定大鼠腓肠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降低(P<0.05),骨骼肌Akt磷酸化水平下降;与T2DM组比较,T2DM +GLP-1组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增加(P<0.05),骨骼肌 Akt 磷酸化水平升高;各组间胰岛素浓度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GLP-1可以增加平静状态T2DM大鼠葡萄糖摄取,改善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一改善作用不依赖于胰岛素浓度的增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戊乙奎醚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TGF-β1、HIF-α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及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百枯草中毒大鼠80只,随机分成两组各40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观察组:盐酸戊乙奎醚大鼠尾静脉注射。观察不同时点两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TGF-β1、HIF-1α的水平与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大鼠血清TGF-β1、HIF-1α含量都低于对照组( P<0.01)。实验后7、14 d,观察组大鼠的血清及肺组织TGF-β1、HIF-1α水平都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通过调节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及肺组织 TGF-β1、HIF-1α的表达来减慢肺纤维化的产生、改善大鼠缺氧状况、进一步减轻肺损伤。

    作者:姚造极;江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

    老年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和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况及趋势对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人口老龄化不仅对我国老年福利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作者:王武林;高圆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预激方案联合治疗首发性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预激方案(CAG)联合治疗首发性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AML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IDA与CAG方案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柔红霉素( D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控制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67.5%,82.5%(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58.9%、4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36.8%、26.4%(均P<0.05)。两组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性、呕吐、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直肠、膀胱炎、肝功能损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DA与CAG联合治疗首发性老年AML效果显著,毒副反应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吴海艳;张彦;刘丽;朱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联合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对比常规肠内营养和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4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研究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w、2w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同时比较重症监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 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转铁蛋白水平在治疗后1 w、2 w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谷氨酰胺能够明显改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重症监护时间,能够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聂冰;梁国瑞;贾聚坤;孟彬;马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丹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大鼠肾脏核因子-κB及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 UUO)所致肾间质纤维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 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丹参干预组按剂量高低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组均从模型建立前48 h开始灌胃,于造模后第7天,留取梗阻侧肾脏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核因子( NF)-κB 及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γ的表达,RT-PCR 方法检测 NF-κB及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UUO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丹参各剂量组与UUO模型组大鼠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丹参高剂量组改善为明显。与空白组相比较,UUO 模型组中 NF-κB 表达明显增高, PPAR-γ表达明显降低。丹参高、中剂量组NF-κ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UO 模型组,丹参高剂量组PPAR-γ表达增强,与UUO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丹参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增强PPAR-γ的表达,从而起到肾脏保护和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钟丹;邹亦平;延卫东;黄宇清;陈小丽;王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左西孟旦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80例患者入院后均评估心脏功能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功能指标,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 水平,并常规给予基础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在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治疗后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继续给予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用药后第3天,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 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的 LVFS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LVEDD 和对照组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 NT-proBNP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时,左西孟旦组的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高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王丹丹;赵一冰;郭稳;陈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糖类抗原19-9联合癌胚抗原检测诊断老年胃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9-9联合癌胚抗原(CEA)检测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老年胃癌患者72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非胃癌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两组CA19-9及CEA水平,分别计算CA19-9、CEA单独及联合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胃癌组 CA19-9及 CEA 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2.35±36.71) U/L、(17.15±7.1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36.65±18.26)U/L及(3.58±2.64)μg/L〕(P<0.05)。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加重、肿瘤分化级别的减低,CA19-9、CEA 的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CA19-9单独检测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5.8%、93.1%,而CEA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0.0%、90.3%,二者联合检测时为84.7%、86.1%,准确性为85.4%。结论血清CEA、CA199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滕润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糖尿病足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 DF)可归属于中医“脱疽”范畴,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脱疽”的病名、病因病机、症候、治疗等描述,足部病变也有“脱痈、脉痹、脱骨疽、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蜣螂蛀”之称,DF是消渴日久,五脏气血阴阳俱损,肌肤失养,血脉瘀滞,日久化热,灼伤肌肤和(或)感受外邪致气滞血瘀痰阻热毒积聚,肉腐骨枯所致〔1〕。中医学对DF的治疗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远期疗效肯定,现代研究证实中医药能够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治疗DF,延缓足部病变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F综述如下。

    作者:郭勇英;刘红利;孙颖;高怀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XspI位点多态性与内脂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索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基因XspI位点多态性与内脂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LDL-R基因第2外显子XspI位点基因多态性,将224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照基因型分为三组:X+X+组;X+X-组;X-X-组。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内脂素的水平。结果①高胆固醇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腰围、体重指数( 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内脂素明显升高( P<0.05)。②X+X+组体重、腰围、BMI、LDL、oxLDL 较 X-X-组和 X+X-组明显升高(P<0.05)。③血清内脂素水平在X-X-组、X+X-组、X+X+组中依次升高(P<0.05)。④血清内脂素与体重、腰围、BMI、总胆固醇(TC)、LDL-C、oxLDL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6、0.277、0.272、0.332、0.348、0.372,P<0.05)。结论①高胆固醇血症组较正常对照组体重、腰围、BMI 、oxLDL、内脂素升高。②LDL-R基因 XspI X+X+基因型组体重、腰围、BMI均高于X-X-组和X-X+组。③血清内脂素水平与LDL-R基因多态性有关,X+X+组内脂素水平高。④内脂素与血清TC、LDL-C、oxLDL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霍丽静;张明明;谢霞;赵培;宋光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唐山市轻度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帕金森病( PD)主要病理变化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的大量缺失,从而导致基底节功能减退〔1,2〕。以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震颤及姿势不稳为临床表现〔3〕。发现PD不仅表现为大脑多巴胺能系统的病变,同时伴有胆碱能系统、5-羟色胺系统等与运动非直接相关的递质的变化〔4〕。胆碱能通路损伤可导致记忆力和额叶精神功能的损害,5-羟色胺的变化可导致抑郁。因此, PD患者伴有认知、情感、精神、感觉和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5〕。非运动症状可影响PD患者的生命质量( QOL),其程度可能更甚于运动症状〔6〕。本研究探讨轻度PD患者非运动症状与QOL的关系。

    作者:赵素晨;吴庆文;闫春林;孙薇;崔颖;刘广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EMGBFT)是通过放大肌肉生物电活动信号,并将其转换成视觉与听觉信号,人体通过接收这些回馈信号主动控制肌肉活动〔1〕。近年来,该疗法较多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对上肢和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中,研究者对脑卒中后出现的一些常见并发症进行了重点观察,如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等,本文就近3年EMGBFT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谢羽婕;张驰;胥方元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建立老年福祉护理网络系统

    我国老年人绝大部分是居家养老。由于居住地理位置分散,民政部门始终无法高效率地集中管理和提供服务,致使养老服务问题成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问题多、解决起来难度大的一个社会问题〔1,2〕。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使现代社会进入了崭新的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可以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人群连接在一起,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便于服务人员和服务设施的统一调配,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解决人员居住分散造成的管理上的低效率。如果将现有的网络技术应用于老年人的护理管理,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福祉护理网络系统,必将减轻庞大的老年群体给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

    作者:王卉欢;张肇慧;王红;陈滨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糖尿病病人与高龄干燥病患者角质层功能特性

    目的:检验糖尿病(DM)病人角质层功能的改变。方法检测49例DM病人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前额皮肤表面油脂水平,DM病人前臂掌侧面和小腿伸肌面的高频电导(HFC)和表面水分丢失量(TEWL)。高FPG组和低FPG组,以及高HbA1c组和低HbA1c组。结果高FPG组(>110 mg/dl)在下肢伸肌面、前臂掌侧面的HFC水平显著低于低FPG组,然而两组间TEWL水平几乎相等。高FPG组前额表面皮肤的油脂水平显著低于低FPG组,在高HbA1c组和低HbA1c组中HFC差异不显著,而高HbA1c组TEWL轻度低于低HbA1c组。结论 DM患者有呈现出角质层水合状态下降的趋势,同时伴有皮脂腺活化程度的下降,而这并不损伤角质层的屏障功能。

    作者:李艳华;孙智辉;王园园;贠振楠;郭洵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补肾活血颗粒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OPG/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颗粒对骨质疏松(OP)大鼠骨组织中骨保护蛋白/核因子-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卵巢摘除法建立SD大鼠OP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50 mg/kg补肾活血颗粒(低剂量组)、100 mg/kg补肾活血颗粒(中剂量组)、200 mg/kg补肾活血颗粒(高剂量组)、30μg/kg 17β-雌二醇(雌激素组)干预治疗12 w,设立假手术组为对照。比较各组骨密度( BMD)、骨组织中OPG/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BMD、OPG/RANKL mRNA 及蛋白表达显著减低( 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及雌激素组BMD、OPG/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提高(P<0.05)。高剂量组BMD、OPG/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中剂量组及雌激素组( P<0.05)。结论补肾活血颗粒可有效改善OP大鼠骨密度,调节OPG/RANKL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芮丹云;唐丽媛;陈洁;邹天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应用腧穴特异性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170例

    腰椎间盘突出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躯体疾病之一。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椎体退行性病变或既往腰椎间盘的髓核有不同程度的变性,髓核组织从破裂的纤维环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压迫脊髓或相邻的神经根,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应用腧穴特异性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将中医针灸的腧穴理论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蕾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西黄丸/胶囊辅助治疗乳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评价西黄丸/胶囊辅助治疗乳腺癌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EMBASE、CENTRAL、CBM 和 CNKI等数据库中检索从创建以来至2014年12月关于西黄丸/胶囊辅助治疗乳腺癌对照试验的文献,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用 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研究,共70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西黄丸干预组334例和对照组331例。 Meta分析显示:两组近期有效率、KPS评分(生活质量)、部分免疫细胞表达(CD3、CD4)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5);但两者免疫细胞CD8、CD4/CD8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减轻西医治疗不良反应上,西黄丸/胶囊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西医治疗诱导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以及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西黄丸/胶囊辅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西医治疗乳腺癌的疗效。

    作者:芦琴;项景芳;张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血小板平均体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方法 AECOPD患者327例,健康对照组98例,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PV,观察MPV在AECOPD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严重程度分级:Ⅰ级48例,Ⅱ级67例,Ⅲ级112例,Ⅳ级100例,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分级之间MPV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MPV为(10.69±0.96)fl,健康对照组为(10.51±0.66)fl,两组差异显著(P<0.05)。 AECOPD患者各分级之间MPV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MPV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与AECOPD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金兵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背部保健推拿对亚急性衰老家兔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在亚急性衰老家兔模型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循行部位上开展保健推拿对其胸腺指数、血清 NGF含量和局部皮肤 CD8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动物胸腺指数、血清 NGF含量和局部皮肤CD80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实验家兔的胸腺指数、血清NGF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推拿局部皮肤CD80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均较低(P<0.05;P<0.01)。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家兔的胸腺指数有所提高(P<0.05),血清 NGF含量呈现显著差异( P<0.01),推拿局部皮肤CD80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均有所提高( P<0.05,P<0.01)。结论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能够制造亚急性衰老家兔模型;在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循行部位上开展保健推拿能够有效提高亚急性衰老家兔的免疫功能。

    作者:张欣;刘明军;杨寄渝;吴萌;李亚;尚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MS) 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 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数据,由2名有经验的副主任/主任医师共同阅片后,根据肿瘤位置、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其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与病理组织学 TNM 分期比较,MSCT 术前 TNM 分期中 T、N、M 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3.29%、77.02%、96.27%,T、N分期与病理组织学的一致性一般、较好(Kappa=0.7154,0.7241)。而M分期与病理组织学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36)。结论胃癌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术前TNM分期的准确度较高,对临床手术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彭小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治疗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和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和维生素D联合唑来膦酸共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8.75%)(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钙素(BGP)〔(9.05±1.15)μg/L〕、腰椎骨密度(BMD)〔(0.88±0.06)g/cm2〕高于对照组〔BGP(7.48±1.21)μg/L、腰椎 BMD(0.75±0.08)g/cm2〕(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3.28±0.45)U/L〕低于对照组患者〔(4.14±0.52)U/L〕(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疗效显著,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立;杨红林;李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