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足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郭勇英;刘红利;孙颖;高怀林

关键词:糖尿病足, 脱疽, 中医药
摘要:糖尿病足( DF)可归属于中医“脱疽”范畴,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脱疽”的病名、病因病机、症候、治疗等描述,足部病变也有“脱痈、脉痹、脱骨疽、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蜣螂蛀”之称,DF是消渴日久,五脏气血阴阳俱损,肌肤失养,血脉瘀滞,日久化热,灼伤肌肤和(或)感受外邪致气滞血瘀痰阻热毒积聚,肉腐骨枯所致〔1〕。中医学对DF的治疗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远期疗效肯定,现代研究证实中医药能够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治疗DF,延缓足部病变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F综述如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对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 PAH)患者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稳定期老年COPD合并PAH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D)、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6MWD、hs-CRP、TNF-α及 VEGF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显著,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辛伐他汀应用于老年COPD合并PAH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运动耐量,这可能与其抑制全身以及肺脏的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张睿花;林泉;王笑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甲硝唑胶浆含漱液控制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龈炎症的作用

    目的:探讨甲硝唑胶浆含漱液控制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龈炎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牙菌斑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硝唑胶浆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牙周病患者菌斑指数( PI)、牙龈出血指数( BI)、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与白细胞介素( IL)-1β等水平。结果治疗3 w,观察组PI 0度分布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5、7 w,观察组PI及BI都优于同期对照组(P<0.01~0.05),TNF-α、IL-1β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甲硝唑胶浆含漱液具有控制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龈炎症的作用。

    作者:梁桂香;高少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失血性休克( HS)大鼠血浆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0只260~280 g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C组)、无液体复苏组( NF组)、乳酸林格液组( LRS组)、羟乙基淀粉组( HES组)和 LRS+HES组,待休克稳定1 h 后进行相应液体复苏,2 h后抽血,检测各组血浆中的乳酸、丙酮酸、葡萄糖和丙酮水平,同时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肌酸激酶( CK)、碱性磷酸酶(ALB)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结果与C组相比,NF组的乳酸、葡萄糖水平均降低,丙酮酸、丙酮水平均升高(均P<0.05);除LRS+HES组的乳酸外,LRS组、HES组和LRS+HES组的其他各指标与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除LRS组的乳酸外,LRS组、HES组和LRS+HES组的其他各指标均优于NF组(均P<0.05);其中,LRS+HES组的4项指标均优于LRS组和HES组(P<0.05)。各组间ALT、AST、CK和ALB活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S大鼠血浆代谢指标紊乱,给予及时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缓解HS的代谢紊乱,以LRS联合HES的效果好。

    作者:易汉;罗晶晶;刘汝;冯娟;胡啸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唑来膦酸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T2DM合并OP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血磷( P)、血钙( Ca)、碱性磷酸酶( ALP)、血清Ⅰ型胶原 C 末端肽( s-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5b 和骨密度(BMD)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 TRACP-5b、s-CTX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股骨粗隆及Ward三角区各部位BMD均出现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ZOL联合辛伐他汀在治疗T2DM合并OP患者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患者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较常规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贺成;魏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影响

    目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及 Cobb角。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顺序,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各45例,手术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保守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 NR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Oswestry评分。结果手术后1、2、3、6个月时,手术组患者的 NRS 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 P<0.05);手术后1、6个月时,手术组患者术后的 Cobb 角明显低于保守组( 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明显高于保守组( P<0.05);术后1、6个月时,手术组后Oswestry评分均明显低于保守组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助于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椎体高度及Cobb角,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赵学辉;舒勇;张伟;蒋刚;周福生;潘勤;阮腊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上海市老年人腰臀比肥胖类型与握力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臀比( WHR)与握力、相对握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7623位60~69岁上海老年人按照性别、WHR进行分组,分析不同 WHR 与上肢肌力的关系。结果上海市老年人 WHR 分型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男性 WHR 正常(31.73%)的人数明显高于女性(5.77%),老年男性的肥胖部位多集中于臀部、大腿周围(57.38%),而老年女性的肥胖部位多集中于腰腹部(77.96%)。老年人的 WHR与其相对握力呈一定相关性,随着WHR的增大,相对握力显著下降。结论上海市老年人WHR与其相对握力呈负相关,随WHR的增大,老年男女的相对握力均显著下降。

    作者:殷可意;傅维杰;李海鹏;夏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合计612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奥卡西平总有效率相比卡马西平疗效无显著差异〔OR=1.43,95%CI(0.92,2.23),P=0.11〕;4 w 疗效也无显著异性〔OR=1.43,95%CI(0.74,2.75),P=0.28〕;在安全性方面,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OR=0.40,95%CI(0.26,0.62),P<0.0001〕。结论奥卡西平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比卡马西平的疗效无差异,但奥卡西平副作用相对更少。

    作者:李升;向红;黄玉珊;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建立与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在长沙市芙蓉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以“优势整合,资源互补”为前提,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团队,包括医院糖尿病多学科教育小组、社区糖尿病管理随访小组、居家照顾协管组。根据团队成员的职责,设置有系统的培训课程,由医院培训社区,社区培训居家照顾协管组成员。团队通过双向转诊、患者网络管理平台、糖尿病健康小屋、随访管理、定期义诊、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医院-社区、社区-家庭、医院-家庭之间的互动管理。在长沙市芙蓉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92例,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一体化互动管理1年后,患者HbA1c值较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而HbA1c达标率、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较管理前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芳;杨玲凤;李乐之;翁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

    老年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和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况及趋势对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人口老龄化不仅对我国老年福利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作者:王武林;高圆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多重耐药性

    目的:探讨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多重耐药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重症病房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疗的患者300例,对采集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得到413株有效致病菌,使用VirrEK-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纸片扩散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和实施药敏试验。结果分离所得的413菌株中, G-杆菌317株(76.76%),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G+球菌52株(12.59%),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属等;真菌44株(10.65%),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通过药敏试验,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耐药率在不同菌种之间差别较大,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亚胺培南为敏感,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为30%~10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等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G+球菌,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较高的敏感性,对两性霉素B全部敏感。结论肺炎耐药现象十分常见,G-杆菌常见,且常伴有多重菌株感染,而出现多重耐药;临床治疗中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十分重要,可利于降低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且提高患者康复率。

    作者:杨晓丽;刘淑娟;李婷;李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术前肾穿刺造瘘术在经皮肾镜治疗老年肾结石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肾穿刺造瘘术在经皮肾镜治疗老年肾结石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36例老年肾结石病人,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术前造瘘组(21例)和常规对照组(15例)。术前造瘘组首先在门诊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2~4 w后入院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常规对照组入院直接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心脑血管问题终止手术的情况。术前造瘘组均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及术后高热现象,常规对照组中有1例因术中出血终止手术,2例术中或术后给予输血治疗,4例出现术后高热。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术前造瘘组离床活动时间及拔除造瘘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于老年肾结石患者,术前2~4w行肾穿刺造瘘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作者:苗强;王远涛;高宝山;王伟刚;傅耀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P38 MAPK抑制剂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展及TNF-α与IL-10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展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12~14周龄的健康Wistar大鼠,并将其制作为大鼠腹部轴型浅动静脉皮瓣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抑制剂组。术后第7天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测定各组大鼠的皮瓣存活率和血清TNF-α、IL-10浓度,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皮瓣的P38MAPK和P-P38MAPK表达情况。结果①对照、抑制剂组大鼠皮瓣存活率高于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P<0.05),对照、抑制剂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之间皮瓣存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照、抑制剂组大鼠血清 TNF-α浓度低于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两组(P<0.05),对照、抑制剂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之间血清TNF-α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抑制剂组大鼠血清IL-10浓度高于对照、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 P<0.05),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抑制剂三组大鼠血清 IL-10浓度无统计学差异( P>0.05);③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抑制剂组大鼠P38MAPK、P-P38MAPK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评分高于抑制剂组(P<0.05);④皮瓣存活率与 TNF-α呈负相关(r=-0.582,P<0.05),P38MAPK、P-P38MAPK评分与TNF-α均呈正相关(r=0.608、0.775,P<0.05),皮瓣存活率、P38MAPK、P-P38MAPK评分与 IL-10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P38MAPK抑制剂通过抑制皮瓣中 P38MAPK 信号通路,减少 P38MAPK 和 P-P38MAPK 的表达,从而降低血清TNF-α的浓度,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作者:罗小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单侧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阻滞(SNB)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行单侧TkA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SNB联合 B超引导下CFNB 组(试验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手术切皮时(T1)、扩髓时(T2)、骨水泥灌注后(T3)、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术中芬太尼的用量。采集病人入室、切皮、术毕、术后第1天早晨( POD1)和POD2的血样,检测白细胞计数、血糖、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结果与T0时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T1时MAP、HP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T2、T4时MAP、HR高于试验组。两组血浆皮质醇、血糖、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明显增高,但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SNB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 CFNB)可以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并可以减轻术中及术后的炎症反应。

    作者:赵方;银瑞;尹彩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卒中偏瘫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对步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对步行功能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104例,分传统组28例、常规组31例、阶梯组45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传统康复训练,常规组加Lokohelp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凭康复师经验和患者感觉判断减重量,阶梯组加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疗程均8 w;观察3组治疗前后步长、步宽、步频、步速、步行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的步长、步宽、步速、步频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P<0.05),步行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5);3组治疗后的步长、步宽、步速、步频及步行功能分级比较,阶梯组优于常规组( P<0.05),常规组优于传统组( 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步行功能的康复,其效果优于传统和机器人常规经验式减重康复训练,Lokohelp机器人增加减重称功能,可直观显示减重系数,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喻雯;陈金春;李刚;席向朝;胡兴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老年与青壮年患者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比较

    镇痛药镇痛强度是吗啡的75~125倍,是芬太尼的5~10倍,较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并能迅速在脑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且反复给药后很少有蓄积作用〔1〕。由于具有心血管功能稳定特点常用于老年麻醉诱导与维持。本研究探讨舒芬太尼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应用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者:周秀敏;张满和;刘晓云;靳彦涛;徐凯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自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62例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癌患者的病理切片,另选取相同病理癌变旁边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F、MMP-9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IF、MMP-9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MIF、MMP-9及 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道转移、病理分期(cTNM)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 MIF与MMP-9及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MIF、MMP-9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三个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检测三个因子的表达来诊断食管鳞癌。

    作者:赵光磊;谭辉;田茂松;潘铁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胱抑素C对造影剂肾病早期的预测价值

    造影剂肾病( CIN)是指使用造影剂48 h内发生的排除其他原因的急性肾功能损害〔1〕。目前 CIN 的诊断仍以血肌酐( Scr )浓度升高作为评判标准,但Scr浓度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该指标作为肾功能损害评判指标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目前,胱抑素( Cys) C在评价肾功能损害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探讨Cys C对CIN的早期预测价值。

    作者:谢华强;曹政;杨勇;吴瑞霞;华先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潍坊市9家不同规模养老机构的29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均分为(2.29±0.96)分。 Logistic回归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人际交往关系、子女关系、活动频率、自理能力、患慢性病。结论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水平偏低,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黄英兰;杨瑞贞;贾恩恩;李晓琳;李秀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糖类抗原19-9联合癌胚抗原检测诊断老年胃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9-9联合癌胚抗原(CEA)检测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老年胃癌患者72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非胃癌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两组CA19-9及CEA水平,分别计算CA19-9、CEA单独及联合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胃癌组 CA19-9及 CEA 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2.35±36.71) U/L、(17.15±7.1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36.65±18.26)U/L及(3.58±2.64)μg/L〕(P<0.05)。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加重、肿瘤分化级别的减低,CA19-9、CEA 的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CA19-9单独检测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5.8%、93.1%,而CEA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0.0%、90.3%,二者联合检测时为84.7%、86.1%,准确性为85.4%。结论血清CEA、CA199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滕润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320排CT低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20排CT低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成像( 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1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体质量指数( BMI)21~26 kg/m2,男56例,女45例,随机分成两组使用东芝320排CT进行冠脉CTA检查。 A组(52例)管电压为100 kVp,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 mgI/ml);B组(49例)管电压为120 kVp,对比剂为碘帕醇(370 mgI/ml)。两组扫描图像由两名副高以上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阅片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并对照其评分结果;另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强化CT值、噪声、信噪比( SNR)、对比度噪声比(CNR)、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结果两组间ED及碘摄入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均小于B组。两组血管强化 CT值、噪声、SNR、CNR差异显著(P<0.05),除噪声A组>B组外,其他各项A组均<B组。两组间图像质量节段评分无差异(P>0.05),A组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8.9%(646/653),B组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9.3%(594/598)。结论应用320排CT低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作者:孙戈;余林;李树欣;谭理连;陈德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