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听感觉统合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张军伟;杨颖;李建民;郝正玮

关键词:视觉统合训练, 颅脑损伤, 工作记忆, 执行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视听感觉统合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85例认知障碍的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视听感觉统合训练组(43例,训练组)。对照组给予认知康复指导;训练组给予视听感觉统合训练,1次/d,5次/w。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 WMS-CR)进行工作记忆评定和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测验( BADS)评定记忆和执行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训练组WMS-CR评测中的理解、背数和积累分测验得分显著增高( P均=0.00);BADS评测中转换卡片测验、动作计划测验、找钥匙测验、修订的六元素评显著改善(均P<0.05),而时间判断测验及动物园分布图测验项目评分差异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视听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工作记忆,但对部分日常生活相关执行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尚不完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肾穿刺造瘘术在经皮肾镜治疗老年肾结石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肾穿刺造瘘术在经皮肾镜治疗老年肾结石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36例老年肾结石病人,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术前造瘘组(21例)和常规对照组(15例)。术前造瘘组首先在门诊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2~4 w后入院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常规对照组入院直接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心脑血管问题终止手术的情况。术前造瘘组均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及术后高热现象,常规对照组中有1例因术中出血终止手术,2例术中或术后给予输血治疗,4例出现术后高热。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术前造瘘组离床活动时间及拔除造瘘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于老年肾结石患者,术前2~4w行肾穿刺造瘘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作者:苗强;王远涛;高宝山;王伟刚;傅耀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EMGBFT)是通过放大肌肉生物电活动信号,并将其转换成视觉与听觉信号,人体通过接收这些回馈信号主动控制肌肉活动〔1〕。近年来,该疗法较多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对上肢和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中,研究者对脑卒中后出现的一些常见并发症进行了重点观察,如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等,本文就近3年EMGBFT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谢羽婕;张驰;胥方元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MS) 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 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数据,由2名有经验的副主任/主任医师共同阅片后,根据肿瘤位置、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其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与病理组织学 TNM 分期比较,MSCT 术前 TNM 分期中 T、N、M 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3.29%、77.02%、96.27%,T、N分期与病理组织学的一致性一般、较好(Kappa=0.7154,0.7241)。而M分期与病理组织学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36)。结论胃癌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术前TNM分期的准确度较高,对临床手术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彭小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合计612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奥卡西平总有效率相比卡马西平疗效无显著差异〔OR=1.43,95%CI(0.92,2.23),P=0.11〕;4 w 疗效也无显著异性〔OR=1.43,95%CI(0.74,2.75),P=0.28〕;在安全性方面,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OR=0.40,95%CI(0.26,0.62),P<0.0001〕。结论奥卡西平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比卡马西平的疗效无差异,但奥卡西平副作用相对更少。

    作者:李升;向红;黄玉珊;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320排CT低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20排CT低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成像( 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1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体质量指数( BMI)21~26 kg/m2,男56例,女45例,随机分成两组使用东芝320排CT进行冠脉CTA检查。 A组(52例)管电压为100 kVp,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 mgI/ml);B组(49例)管电压为120 kVp,对比剂为碘帕醇(370 mgI/ml)。两组扫描图像由两名副高以上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阅片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并对照其评分结果;另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强化CT值、噪声、信噪比( SNR)、对比度噪声比(CNR)、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结果两组间ED及碘摄入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均小于B组。两组血管强化 CT值、噪声、SNR、CNR差异显著(P<0.05),除噪声A组>B组外,其他各项A组均<B组。两组间图像质量节段评分无差异(P>0.05),A组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8.9%(646/653),B组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9.3%(594/598)。结论应用320排CT低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作者:孙戈;余林;李树欣;谭理连;陈德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建立老年福祉护理网络系统

    我国老年人绝大部分是居家养老。由于居住地理位置分散,民政部门始终无法高效率地集中管理和提供服务,致使养老服务问题成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问题多、解决起来难度大的一个社会问题〔1,2〕。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使现代社会进入了崭新的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可以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人群连接在一起,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便于服务人员和服务设施的统一调配,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解决人员居住分散造成的管理上的低效率。如果将现有的网络技术应用于老年人的护理管理,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福祉护理网络系统,必将减轻庞大的老年群体给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

    作者:王卉欢;张肇慧;王红;陈滨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潍坊市9家不同规模养老机构的29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均分为(2.29±0.96)分。 Logistic回归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人际交往关系、子女关系、活动频率、自理能力、患慢性病。结论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水平偏低,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黄英兰;杨瑞贞;贾恩恩;李晓琳;李秀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联合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对比常规肠内营养和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4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研究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w、2w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同时比较重症监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 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转铁蛋白水平在治疗后1 w、2 w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谷氨酰胺能够明显改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重症监护时间,能够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聂冰;梁国瑞;贾聚坤;孟彬;马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干预作用

    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是脑卒中神经细胞损害程度评估的早征兆,而缺血后脑水肿引起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常常十分棘手。随着细胞内、外容积的变化,脑水肿必然影响局部或全脑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甚至产生致命的脑组织挤压。近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已经开展的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对治疗机制的研究更取得了显著成果。诸多研究显示,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水肿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作者:赵小文;董勤;沈梅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自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62例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癌患者的病理切片,另选取相同病理癌变旁边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F、MMP-9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IF、MMP-9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MIF、MMP-9及 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道转移、病理分期(cTNM)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 MIF与MMP-9及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MIF、MMP-9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三个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检测三个因子的表达来诊断食管鳞癌。

    作者:赵光磊;谭辉;田茂松;潘铁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NF-κB信号通路的阻断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与炎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阻断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凋亡与炎症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滑膜组织及 RA滑膜组织中成纤维滑膜细胞(FLS),分为正常FLS组(正常组),RA FLS组(模型组),NF-κB 抑制剂(PDTC)低、中、高剂量组(2,5,10μmol/L)(PDTC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 )检测 PDTC 对 RA FLS 细胞活力的影响, Annexin V-FITC 流式双染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环氧化酶(COX)-2,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DTC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 RA FLS 活力,诱导 RA FLS 凋亡,抑制 RA FLS 细胞释放 TNF-α、IL-1β因子,下调COX-2和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均P<0.05)。结论阻断NF-κB信号通路能够显著抑制RA FLS细胞炎症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齐晅;田玉;孙超;张明峰;靳洪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温州和南通市年龄超过60岁老年人总计1207人日常生活行为,使用自制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锻炼、睡眠、预防跌倒、卫生、饮食、个人嗜好、心理卫生行为,总计36个条目。结果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平均分为(20.72±3.62)分;日常生活行为方式良好者496例(41.1%),不良者为711例(58.9%);日常生活行为方式中正确率低的条目分别为锻炼后测脉搏4.3%、刷牙6.8%、水果日摄入量14.5%;日常生活行为良好的项目排序为烟酒控制、卫生、防跌倒、睡眠、饮食、锻炼;文化程度、性别、职业、2w内患病及慢性病5个因素是日常良好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存在较多的不良生活行为,应重视文化程度低、男性、体力劳动者的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教育重点内容为锻炼和饮食。

    作者:耿桂灵;尹志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位结扎内翻剥脱结合属支经皮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属支经皮缝扎术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随访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性单侧下肢静脉曲张病例患17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属支经皮缝扎组( A组,90例)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组( B 组,88例),对两组治疗过程中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3、6、12个月随访的并发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 VCSS)评分、总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前、术后6 d患肢大腿、小腿周径差明显大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个月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及VCSS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VCSS评分、12个月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个月随访总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属支经皮缝扎、电凝闭合术,临床效果安全有效,达到改善外观的美容效果,术后近、远期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雨莘;易巍;吴丹明;李占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手术中后半规管安全区的疗效

    目的:目的寻找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手术中切除后半规管的安全区域。方法120例名听神经瘤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进行检测。结果用CT测量了5个参数:L1为横断面中通过总骨角与后半规管平行的线,L2是该横断面的正中矢状线。A是内听道后壁位于总骨角水平的点,B是L1和内听道后壁的交点。 L3是冠状面上通过后半规管的线,L4是该冠状面的正中矢状线。点 C是总骨角,点D是壶腹部,点 E是位于后半规管所在平面的内听道后壁点。 L1和 L2的交角分别是右侧(41.76±5.64)°,左侧(43.40±5.25)°,P=0.003。点A、B的距离是(0.59±0.13)cm。 L3和L4的交角分别是右侧(16.57±6.51)°,左侧(17.57±6.98)°,P=0.017。点C、D的距离是(0.60±0.05)cm。点E到直线CD的距离是(0.48±0.09)cm。结论本次研究所确定的安全区较以往更加精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海艳;杨静媛;李幼琼;刘帅辰;周建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小细胞肺癌扁桃体转移1例并文献回顾

    小细胞肺癌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10%~25%,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易发生远处转移,以肝、腹腔淋巴结、骨、脑、肾上腺转移常见〔1〕,扁桃体转移罕见。本文就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扁桃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报道。

    作者:刘丹;赵玉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2012~2014年高血压1877例的团队式疾病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团队式疾病管理对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2012~2014年该院心内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一步分为一般人群、高危患者及高血压患者,并进行综合干预。对一般人群及高危患者以健康教育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对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采取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干预随访3年。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由19.98%下降至18.74%,治疗率由31.35%上升至45.87%,控制率由21.22%上升至49.65%,知晓率由32.45%上升至78.62%,随访率由34.78%上升至77.21%,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率由31.33%上升至46.23%,体重指数达标率由38.76%上升至41.23%。结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团队式疾病管理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慢性病干预及管理模式。

    作者:李晶;张东;陈延平;包雅琴;卫毅;孟永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基于3C要素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部分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面对家庭“空巢”化和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极大危机。另一方面,除了公办的机构养老面临一床难求“等不起”的难题;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养老机构的模式,也可能在我国面临“水土不服”的风险。以高端养老机构为例,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限的支付能力限制了高端养老机构的定价空间,护理服务的高人力、高管理成本也抑制了高端养老机构的利润。高端养老机构空置率高,“付不起”已成普遍现象。所以,目前,大力发展介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社区养老是我国目前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依托我国强有力城镇基层社区管理组织,创新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实践与发展。

    作者:郝丽;闫超;杨晓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老年人群心绞痛患病率:医生诊断与Rose问卷诊断之比较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群心绞痛患病率水平,比较医生诊断和Rose问卷诊断心绞痛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黑龙江、上海、山西和湖北5省(市)5315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Rose心绞痛( RA)是经Rose问卷诊断的心绞痛,医生诊断心绞痛( DDA)为任何经医生确诊的心绞痛事件,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结果发现DDA患者382例,RA 399例。 DDA年龄标准化患病率7.11%(95%CI 6.40%~7.83%),其中男性是5.77%(95%CI 4.80%~6.75%),女性是8.16%(95%CI 7.13%~9.18%);RA 年龄标准化患病率7.59%(95%CI 6.85%~9.34%),男性是5.85%(95%CI 4.86%~6.83%),女性是8.95%(95%CI 7.88%~10.0%)。 DDA和RA之间的一致性较弱(kappa=0.360,P<0.001)。对于DDA,R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1.6%,95.1%,39.8%,95.5%。结论中国老年人心绞痛患病率低于西方国家,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城乡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是影响Rose问卷诊断与医生诊断心绞痛一致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任胜男;许龙;张冬梅;高健;马颖;陈任;秦侠;韦丽;陈若陵;胡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24 w太极锻炼对城市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太极拳锻炼要求贵自然、求虚静、重养气、尚直觉等特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身养性的运动形式〔1,2〕。太极拳锻炼能够改善受试者心理健康(对象是普通大学生、青少年)〔3,4〕。另外有学者研究了长期练习太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5,6〕,但没有量化太极锻炼的周期,如练习的强度、频率等。本研究旨在揭示定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廖建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巢湖市农村老年人运动休闲效益、生活满意度及其相关性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运动休闲的效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巢湖市力寺村老年学校学员为研究对象,先以任意抽样方式对40位老年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再运用半结构式访谈8位老年学员,分析所获得资料。结果休闲效益呈现多元化,在生理、心理、社交、自我实现效益等方面,均有积极的看法;生活满意呈现多元化,在休闲、家庭与人际满意等方面,均持积极的看法,尤其是休闲满意方面;休闲效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关联性。结论运动休闲不仅能让老年人体验到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效益,而且也能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梁修;胡青梅;王立利;王丽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