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文;董勤;沈梅红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方法 AECOPD患者327例,健康对照组98例,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PV,观察MPV在AECOPD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严重程度分级:Ⅰ级48例,Ⅱ级67例,Ⅲ级112例,Ⅳ级100例,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分级之间MPV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MPV为(10.69±0.96)fl,健康对照组为(10.51±0.66)fl,两组差异显著(P<0.05)。 AECOPD患者各分级之间MPV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MPV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与AECOPD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金兵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团队式疾病管理对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2012~2014年该院心内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一步分为一般人群、高危患者及高血压患者,并进行综合干预。对一般人群及高危患者以健康教育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对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采取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干预随访3年。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由19.98%下降至18.74%,治疗率由31.35%上升至45.87%,控制率由21.22%上升至49.65%,知晓率由32.45%上升至78.62%,随访率由34.78%上升至77.21%,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率由31.33%上升至46.23%,体重指数达标率由38.76%上升至41.23%。结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团队式疾病管理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慢性病干预及管理模式。
作者:李晶;张东;陈延平;包雅琴;卫毅;孟永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评价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降糖效果、药物安全性、炎症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58例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A组)和西格列汀组( B组),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12 w后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IS),随访1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药物治疗12 w后,两组HbA1c、FPG水平较入组时降低(P<0.05, P<0.01);两组HbA1c、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 HOMA-IR 较 A 组显著降低(P<0.05);B 组 FINS、HOMA-IS 较 A 组显著升高(P<0.05,P<0.01);B组hs-CRP、TNF-α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P<0.01,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血管总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能较好地控制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仲玲;庄安士;徐瑞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旷置胃空肠吻合手术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Braun法胃空肠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旷置胃空肠吻合术。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食欲、睡眠、精神状态、全身乏力、疼痛、日常生活、治疗配合度得分等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旷置胃空肠吻合术应用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等同于常规Braun法胃空肠吻合术,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Braun法胃空肠吻合术。
作者:杨建勇;王冬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海口市黎族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2个社区60周岁及以上的396名黎族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资料,分析黎族老年居民常见慢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体检发现,258名(65.16%)黎族老年居民患有慢性病。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作息时间规律、肥胖和健身运动情况不同,其慢性病患病率也不同(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肥胖、离退休前职业、作息时间规律、健身运动情况对黎族老年居民慢性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海口市黎族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逐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作者:刘扬河;周文珊;刘跃伟;童叶青;周鹏;赵子晗;胡龙;程红平;龚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EMGBFT)是通过放大肌肉生物电活动信号,并将其转换成视觉与听觉信号,人体通过接收这些回馈信号主动控制肌肉活动〔1〕。近年来,该疗法较多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对上肢和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中,研究者对脑卒中后出现的一些常见并发症进行了重点观察,如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等,本文就近3年EMGBFT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谢羽婕;张驰;胥方元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对脑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54只Wistar雄性大鼠(3~4个月龄),随机选取18只作为正常组、36只制作AD大鼠模型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各选取18只分别作为治疗组、模型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HE染色法对大脑皮层组织进行观察,治疗组给予G-GCS(0.3 ml? kg-1? d-1),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又分别于第7、14、21天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正常组治疗第7、14、21天的大脑皮层细胞IL-1β染色光密度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治疗组( P<0.05),治疗组治疗14、21 d后大脑皮层细胞IL-1β染色光密度值低于模型组( P<0.05)。正常组治疗第7、14、21天的大脑皮层细胞TNF-α染色光密度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治疗组(P<0.05),治疗组治疗14、21 d后大脑皮层细胞TNF-α染色光密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AD大鼠对脑内炎症反应作用显著增强,G-CSF可以有效降低AD大鼠的炎症反应作用,对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健;米永杰;石钊;聂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Dickkopf(DKK)-1对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及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主动脉贴块培养VSMC,不同浓度外源DKK-1分别作用于VSMC,然后采用cck8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DKK-1对大鼠VSMC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RT-PCR和 West-ern印迹分别用于检测VSMC去分化表型标志基因骨桥蛋白( OP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外源性DKK-1干预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DKK-1浓度增大,细胞增殖率降低,迁移能力减低;还可使VSMC发生表型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 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外源 DKK-1能抑制大鼠VSMC增殖、迁移能力,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此外,还可使VSMC从合成型向收缩型转化。
作者:王莉萍;王俊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山东省老年人抑郁症状、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322名老年人进行抑郁症状、孤独感与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①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较高,所能体验到的情感支持较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抑郁得分为轻度。②老年人在社会支持各因素、抑郁症状及孤独上,年龄、居住地、婚姻、居住安排、经济保障、慢性病、有无养老保险存在显著差异(均 P<0.05)。结论老年人精神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国家、社会﹑子女要共同关注老年群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作者:林艳艳;曹光海;赵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多重耐药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重症病房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疗的患者300例,对采集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得到413株有效致病菌,使用VirrEK-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纸片扩散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和实施药敏试验。结果分离所得的413菌株中, G-杆菌317株(76.76%),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G+球菌52株(12.59%),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属等;真菌44株(10.65%),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通过药敏试验,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耐药率在不同菌种之间差别较大,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亚胺培南为敏感,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为30%~10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等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G+球菌,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较高的敏感性,对两性霉素B全部敏感。结论肺炎耐药现象十分常见,G-杆菌常见,且常伴有多重菌株感染,而出现多重耐药;临床治疗中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十分重要,可利于降低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且提高患者康复率。
作者:杨晓丽;刘淑娟;李婷;李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ALDH2(Glu487Lys)基因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618例60~90〔平均(72±13.9)〕岁高脂血症患者的ALDH2(Glu487Lys)基因多态性,按基因型分为野生型 GG组(393例)和突变型 GA/AA组(225例),比较两组血浆HDL-C水平,应用多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基因多态性对 HDL-C 的影响。结果 ALDH2野生组与突变组的HDL-C含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2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ALDH2基因型是HDL-C的影响因素(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084,0.099,0.158,0.216;P<0.05);协方差分析显示罹患糖尿病、吸烟、性别与基因型无交互作用(P 值均>0.05),且共同影响 HDL-C 含量(P<0.05)。结论 ALDH2(Glu487Lys)基因多态性与HDL-C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新秀;王仁萍;胡松;贾韵平;毛拥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目的寻找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手术中切除后半规管的安全区域。方法120例名听神经瘤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进行检测。结果用CT测量了5个参数:L1为横断面中通过总骨角与后半规管平行的线,L2是该横断面的正中矢状线。A是内听道后壁位于总骨角水平的点,B是L1和内听道后壁的交点。 L3是冠状面上通过后半规管的线,L4是该冠状面的正中矢状线。点 C是总骨角,点D是壶腹部,点 E是位于后半规管所在平面的内听道后壁点。 L1和 L2的交角分别是右侧(41.76±5.64)°,左侧(43.40±5.25)°,P=0.003。点A、B的距离是(0.59±0.13)cm。 L3和L4的交角分别是右侧(16.57±6.51)°,左侧(17.57±6.98)°,P=0.017。点C、D的距离是(0.60±0.05)cm。点E到直线CD的距离是(0.48±0.09)cm。结论本次研究所确定的安全区较以往更加精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海艳;杨静媛;李幼琼;刘帅辰;周建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心肌梗死( MI)的发生逐渐年轻化,40岁以上人群中MI发病率约为40%,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1,2〕。 MI后的左心室重构严重影响了心脏的泵血功能,并终由于心力衰竭导致病人死亡。因而, MI致心室重构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大量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的开展,研究发现人体固有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均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尤其是固有免疫中的单核细胞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
作者:范致星;杨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及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百枯草中毒大鼠80只,随机分成两组各40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观察组:盐酸戊乙奎醚大鼠尾静脉注射。观察不同时点两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TGF-β1、HIF-1α的水平与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大鼠血清TGF-β1、HIF-1α含量都低于对照组( P<0.01)。实验后7、14 d,观察组大鼠的血清及肺组织TGF-β1、HIF-1α水平都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通过调节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及肺组织 TGF-β1、HIF-1α的表达来减慢肺纤维化的产生、改善大鼠缺氧状况、进一步减轻肺损伤。
作者:姚造极;江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则运用传统艾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以国际公认并广泛采用的腰腿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在治疗4 w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腰腿痛均缓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65.0%)(P<0.05),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泰标;谢洪武;吴伟;刘福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视听感觉统合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85例认知障碍的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视听感觉统合训练组(43例,训练组)。对照组给予认知康复指导;训练组给予视听感觉统合训练,1次/d,5次/w。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 WMS-CR)进行工作记忆评定和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测验( BADS)评定记忆和执行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训练组WMS-CR评测中的理解、背数和积累分测验得分显著增高( P均=0.00);BADS评测中转换卡片测验、动作计划测验、找钥匙测验、修订的六元素评显著改善(均P<0.05),而时间判断测验及动物园分布图测验项目评分差异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视听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工作记忆,但对部分日常生活相关执行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尚不完全。
作者:张军伟;杨颖;李建民;郝正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6 h后经动、静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疗效的差异。方法将27只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后再灌注 SD雌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颈动脉BMSCs组8只、尾静脉BMSCs组7只、颈动脉 PBS组6只和尾静脉PBS组6只。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取缺血再灌注后6 h为移植时间点;移植后第7天观察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mNSS)以评价神经功能恢复和体能恢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梗死周围组织GFAP 、Bax和Bcl-2,TUNEL法检测梗死周围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结果 BMSCs表面抗原CD90表达率为95.7%、CD29表达率为97.3%、CD106表达率为52.7%、CD11b 表达率为6.01%、CD34表达率为2.95%、CD45表达率为2.26%。BMSCs组和PBS组相比较:GFAP阳性细胞数、Bcl-2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多;mNSS、血清 TNF-α浓度、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Bax平均光密度值无明显差异。颈动脉 BMSCs组和尾静脉BMSCs相比较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动、静脉途径移植 BMSCs疗效无差异,但尾静脉途径因创伤微小、可移植细胞量多,为早期佳移植途径。
作者:屈新辉;王万松;吴凌峰;谢琛;张昆南;吴晓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运动休闲的效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巢湖市力寺村老年学校学员为研究对象,先以任意抽样方式对40位老年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再运用半结构式访谈8位老年学员,分析所获得资料。结果休闲效益呈现多元化,在生理、心理、社交、自我实现效益等方面,均有积极的看法;生活满意呈现多元化,在休闲、家庭与人际满意等方面,均持积极的看法,尤其是休闲满意方面;休闲效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关联性。结论运动休闲不仅能让老年人体验到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效益,而且也能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梁修;胡青梅;王立利;王丽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脑卒中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373例5年定期体检患者,查阅保健病历,结合动态血压报告,参考家庭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脑卒中发生与血压控制情况的相关性,分析患者降压治疗中各影响因素。结果血压控制良好者脑卒中发生率低,而血压控制不佳患者(血压控制长期不达标及血压间断达标但波动较大)脑卒中发生率高,与控制良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压控制不良组脑卒中发生率与血压波动组比较无差异(P=0.417);血压较低者脑卒中发生率略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组,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 P=0.155)。结论单就预防脑卒中发生,老年人血压在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宜低不宜高,控制血压宜平稳不宜波动。影响血压控制好坏的因素很多,患者自身依从性以及监护人细致的生活护理极为重要。老年人应加强血压监测,各方面共同努力,予个体化治疗,使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预防脑卒中发生。
作者:王建;孟艳秋;周建国;张汝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的抗糖尿病(DM)机制及对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的方法建立大鼠DM模型,灌胃给予模型大鼠当归多糖(60、120、240 mg/kg),1次/d;28 d后,检测当归多糖对模型大鼠体重、糖耐量、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肾组织抗氧化能力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当归多糖可以增加 DM大鼠体重,并且能够改善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当归多糖可以降低FBG水平,增加FINS水平,升高ISI;当归多糖也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 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当归多糖还可以显著性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中NOS、NO水平。结论当归多糖具有抗DM及保护DM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该作用与增加抗氧化能力及抑制NOS、NO水平有关。
作者:佟双喜;郭蔚莹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