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致星;杨简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6 h后经动、静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疗效的差异。方法将27只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后再灌注 SD雌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颈动脉BMSCs组8只、尾静脉BMSCs组7只、颈动脉 PBS组6只和尾静脉PBS组6只。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取缺血再灌注后6 h为移植时间点;移植后第7天观察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mNSS)以评价神经功能恢复和体能恢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梗死周围组织GFAP 、Bax和Bcl-2,TUNEL法检测梗死周围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结果 BMSCs表面抗原CD90表达率为95.7%、CD29表达率为97.3%、CD106表达率为52.7%、CD11b 表达率为6.01%、CD34表达率为2.95%、CD45表达率为2.26%。BMSCs组和PBS组相比较:GFAP阳性细胞数、Bcl-2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多;mNSS、血清 TNF-α浓度、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Bax平均光密度值无明显差异。颈动脉 BMSCs组和尾静脉BMSCs相比较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动、静脉途径移植 BMSCs疗效无差异,但尾静脉途径因创伤微小、可移植细胞量多,为早期佳移植途径。
作者:屈新辉;王万松;吴凌峰;谢琛;张昆南;吴晓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则运用传统艾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以国际公认并广泛采用的腰腿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在治疗4 w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腰腿痛均缓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65.0%)(P<0.05),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泰标;谢洪武;吴伟;刘福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首次行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80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筛查出有营养风险患者,通过欧洲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估有、无营养风险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有营养风险的患者65例(81.25%),男性居多;其各项功能评分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有营养风险患者的症状量表中各项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均 P<0.05)。另外,有营养风险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4.62%,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的21.43%(P<0.05)。结论喉部切除术后的喉癌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营养风险可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引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陆莉;顾敏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发展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12~14周龄的健康Wistar大鼠,并将其制作为大鼠腹部轴型浅动静脉皮瓣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抑制剂组。术后第7天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测定各组大鼠的皮瓣存活率和血清TNF-α、IL-10浓度,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皮瓣的P38MAPK和P-P38MAPK表达情况。结果①对照、抑制剂组大鼠皮瓣存活率高于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P<0.05),对照、抑制剂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之间皮瓣存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照、抑制剂组大鼠血清 TNF-α浓度低于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两组(P<0.05),对照、抑制剂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之间血清TNF-α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抑制剂组大鼠血清IL-10浓度高于对照、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 P<0.05),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抑制剂三组大鼠血清 IL-10浓度无统计学差异( P>0.05);③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抑制剂组大鼠P38MAPK、P-P38MAPK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评分高于抑制剂组(P<0.05);④皮瓣存活率与 TNF-α呈负相关(r=-0.582,P<0.05),P38MAPK、P-P38MAPK评分与TNF-α均呈正相关(r=0.608、0.775,P<0.05),皮瓣存活率、P38MAPK、P-P38MAPK评分与 IL-10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P38MAPK抑制剂通过抑制皮瓣中 P38MAPK 信号通路,减少 P38MAPK 和 P-P38MAPK 的表达,从而降低血清TNF-α的浓度,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作者:罗小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的抗糖尿病(DM)机制及对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的方法建立大鼠DM模型,灌胃给予模型大鼠当归多糖(60、120、240 mg/kg),1次/d;28 d后,检测当归多糖对模型大鼠体重、糖耐量、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肾组织抗氧化能力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当归多糖可以增加 DM大鼠体重,并且能够改善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当归多糖可以降低FBG水平,增加FINS水平,升高ISI;当归多糖也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 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当归多糖还可以显著性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中NOS、NO水平。结论当归多糖具有抗DM及保护DM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该作用与增加抗氧化能力及抑制NOS、NO水平有关。
作者:佟双喜;郭蔚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视听感觉统合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85例认知障碍的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视听感觉统合训练组(43例,训练组)。对照组给予认知康复指导;训练组给予视听感觉统合训练,1次/d,5次/w。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 WMS-CR)进行工作记忆评定和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测验( BADS)评定记忆和执行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训练组WMS-CR评测中的理解、背数和积累分测验得分显著增高( P均=0.00);BADS评测中转换卡片测验、动作计划测验、找钥匙测验、修订的六元素评显著改善(均P<0.05),而时间判断测验及动物园分布图测验项目评分差异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视听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工作记忆,但对部分日常生活相关执行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尚不完全。
作者:张军伟;杨颖;李建民;郝正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心肌梗死( MI)的发生逐渐年轻化,40岁以上人群中MI发病率约为40%,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1,2〕。 MI后的左心室重构严重影响了心脏的泵血功能,并终由于心力衰竭导致病人死亡。因而, MI致心室重构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大量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的开展,研究发现人体固有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均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尤其是固有免疫中的单核细胞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
作者:范致星;杨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旷置胃空肠吻合手术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Braun法胃空肠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旷置胃空肠吻合术。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食欲、睡眠、精神状态、全身乏力、疼痛、日常生活、治疗配合度得分等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旷置胃空肠吻合术应用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等同于常规Braun法胃空肠吻合术,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Braun法胃空肠吻合术。
作者:杨建勇;王冬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 PAH)患者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稳定期老年COPD合并PAH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D)、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6MWD、hs-CRP、TNF-α及 VEGF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显著,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辛伐他汀应用于老年COPD合并PAH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运动耐量,这可能与其抑制全身以及肺脏的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张睿花;林泉;王笑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T2DM合并OP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血磷( P)、血钙( Ca)、碱性磷酸酶( ALP)、血清Ⅰ型胶原 C 末端肽( s-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5b 和骨密度(BMD)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 TRACP-5b、s-CTX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股骨粗隆及Ward三角区各部位BMD均出现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ZOL联合辛伐他汀在治疗T2DM合并OP患者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患者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较常规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贺成;魏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前仍有相当部分人员没有加入到基本养老保险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形成制度内不参保、待遇发展不均衡、政府财政投入比例不协调等问题,本文对此展开了量化比较及分析。
作者:赵艳华;吴元元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高糖诱导大鼠A7r5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A7r5细胞,通过高糖5、15、20、30、40 mmol/L干预细胞6、12、24、36、48 h,以20 mmol/L高糖干预细胞再经过浓度10、0.1、0.001、0.0001 mmol/L坎地沙坦处理细胞48 h,并且设置对照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吸光度值(OD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表达。结果高糖干预A7r5细胞6、12、24、36、48 h后,随着高糖浓度升高OD具有上升趋势,并且在高糖20 mmol/L、干预48 h时OD值高。坎地沙坦浓度为0、10、0.1、0.001、0.0001 mmol/L干预细胞48 h后,OD值逐渐降低,其中坎地沙坦浓度为0.001、0.0001 mmol/L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高糖浓度20、30、40 mmol/L高糖浓度干预后AngⅡ水平较5 mmol/L干预时升高(P<0.05);0、10、0.1、0.001、0.0001 mmol/L不同浓度坎地沙坦作用于20 mmol/L高糖诱导大鼠A7r5细胞48 h,AngⅡ水平逐渐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糖可以诱导大鼠A7r5细胞增殖明显上升、AngⅡ水平升高,但坎地沙坦干预后可以抑制A7 r5细胞增殖。
作者:林威;陈素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索苦参碱( Mat)对 Aβ25~35诱导认知功能障碍小鼠空间记忆和海马神经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向雄性 ICR 小鼠(25~30 g)侧脑室立体定向注射Aβ25~35诱导认知功能障碍模型,根据实验设计分为模型组、Ma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选取同龄未处理的正常小鼠20只作对照(对照组)。 Mat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术后7 d每天灌胃30、60、100 mg/kg Mat,而模型组和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4 w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空间记忆水平(登台潜伏期、站台所在象限停留比例及游泳速度);取各组小鼠的海马组织制备病理切片,分别采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染色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海马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制备海马组织匀浆液,检测各组的生长相关蛋白(GAP)-43水平(Western印迹法)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试剂盒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训练3 d后的登台潜伏期延长,而Mat各处理组训练3 d后的登台潜伏期均短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的站台所在象限停留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Mat低、中、高剂量组的站台所在象限停留比例均高于模型组(P<0.05);Mat可呈剂量依赖的方式缩短登台潜伏期及延长站台所在象限停留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海马BrdU阳性细胞数、GAP-43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Hoechst阳性细胞数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且 Mat处理后可改善以上指标异常,且改善效应呈剂量依赖方式(P<0.05)。结论 Mat可改善Aβ25~35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小鼠空间记忆和海马神经再生能力,对海马神经有保护效果,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李运华;邬远林;黄红芬;丁卫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MS) 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 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数据,由2名有经验的副主任/主任医师共同阅片后,根据肿瘤位置、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其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与病理组织学 TNM 分期比较,MSCT 术前 TNM 分期中 T、N、M 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3.29%、77.02%、96.27%,T、N分期与病理组织学的一致性一般、较好(Kappa=0.7154,0.7241)。而M分期与病理组织学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36)。结论胃癌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术前TNM分期的准确度较高,对临床手术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彭小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群心绞痛患病率水平,比较医生诊断和Rose问卷诊断心绞痛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黑龙江、上海、山西和湖北5省(市)5315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Rose心绞痛( RA)是经Rose问卷诊断的心绞痛,医生诊断心绞痛( DDA)为任何经医生确诊的心绞痛事件,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结果发现DDA患者382例,RA 399例。 DDA年龄标准化患病率7.11%(95%CI 6.40%~7.83%),其中男性是5.77%(95%CI 4.80%~6.75%),女性是8.16%(95%CI 7.13%~9.18%);RA 年龄标准化患病率7.59%(95%CI 6.85%~9.34%),男性是5.85%(95%CI 4.86%~6.83%),女性是8.95%(95%CI 7.88%~10.0%)。 DDA和RA之间的一致性较弱(kappa=0.360,P<0.001)。对于DDA,R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1.6%,95.1%,39.8%,95.5%。结论中国老年人心绞痛患病率低于西方国家,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城乡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是影响Rose问卷诊断与医生诊断心绞痛一致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任胜男;许龙;张冬梅;高健;马颖;陈任;秦侠;韦丽;陈若陵;胡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申请肠镜检查并患有糖尿病( DM)的老年患者于检查前禁食,并于检查前4h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冲服清洁肠道十分重要。本文就DM老年患者需做肠镜者进行检查前肠道准备与实施后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张慧英;郑柔;孙思文;秦治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山东省老年人抑郁症状、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322名老年人进行抑郁症状、孤独感与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①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较高,所能体验到的情感支持较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抑郁得分为轻度。②老年人在社会支持各因素、抑郁症状及孤独上,年龄、居住地、婚姻、居住安排、经济保障、慢性病、有无养老保险存在显著差异(均 P<0.05)。结论老年人精神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国家、社会﹑子女要共同关注老年群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作者:林艳艳;曹光海;赵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多重耐药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重症病房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疗的患者300例,对采集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得到413株有效致病菌,使用VirrEK-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纸片扩散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和实施药敏试验。结果分离所得的413菌株中, G-杆菌317株(76.76%),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G+球菌52株(12.59%),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属等;真菌44株(10.65%),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通过药敏试验,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耐药率在不同菌种之间差别较大,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亚胺培南为敏感,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为30%~10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等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G+球菌,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较高的敏感性,对两性霉素B全部敏感。结论肺炎耐药现象十分常见,G-杆菌常见,且常伴有多重菌株感染,而出现多重耐药;临床治疗中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十分重要,可利于降低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且提高患者康复率。
作者:杨晓丽;刘淑娟;李婷;李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在长沙市芙蓉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以“优势整合,资源互补”为前提,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团队,包括医院糖尿病多学科教育小组、社区糖尿病管理随访小组、居家照顾协管组。根据团队成员的职责,设置有系统的培训课程,由医院培训社区,社区培训居家照顾协管组成员。团队通过双向转诊、患者网络管理平台、糖尿病健康小屋、随访管理、定期义诊、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医院-社区、社区-家庭、医院-家庭之间的互动管理。在长沙市芙蓉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92例,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一体化互动管理1年后,患者HbA1c值较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而HbA1c达标率、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较管理前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芳;杨玲凤;李乐之;翁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housebound的认知现状及需求。方法2013年9~11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唐山市363个社区中抽取1个社区,采用统一的一般情况调查表、housebound认知状况调查表,对社区内所有年龄≥60岁的常住居民(542例)一般情况及对housebound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老年人对housebound 相关知识部分认知得分为(23.69±3.626),正答率高为85.1%(461/542)、低为13.3%(72/542);(2)相关态度部分认知得分为(8.47±2.099),正答率高为85.2%(462/542),低为37.5%(203/542);(3)相关行为部分认知得分(7.18±1.745),正答率高为74.9%(406/542),低为25.1%(136/542)。结论我国社区老年人对于housebound的总体认知状况较低,且均低于中等水平,急需增加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housebound初级预防体系。
作者:靳岩鹏;景丽伟;汪凤兰;张小丽;邢凤梅;幺婷;宋玉钰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