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标;谢洪武;吴伟;刘福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T2DM合并OP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血磷( P)、血钙( Ca)、碱性磷酸酶( ALP)、血清Ⅰ型胶原 C 末端肽( s-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5b 和骨密度(BMD)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 TRACP-5b、s-CTX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股骨粗隆及Ward三角区各部位BMD均出现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ZOL联合辛伐他汀在治疗T2DM合并OP患者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患者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较常规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贺成;魏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温州和南通市年龄超过60岁老年人总计1207人日常生活行为,使用自制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锻炼、睡眠、预防跌倒、卫生、饮食、个人嗜好、心理卫生行为,总计36个条目。结果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平均分为(20.72±3.62)分;日常生活行为方式良好者496例(41.1%),不良者为711例(58.9%);日常生活行为方式中正确率低的条目分别为锻炼后测脉搏4.3%、刷牙6.8%、水果日摄入量14.5%;日常生活行为良好的项目排序为烟酒控制、卫生、防跌倒、睡眠、饮食、锻炼;文化程度、性别、职业、2w内患病及慢性病5个因素是日常良好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存在较多的不良生活行为,应重视文化程度低、男性、体力劳动者的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教育重点内容为锻炼和饮食。
作者:耿桂灵;尹志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系统评价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合计612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奥卡西平总有效率相比卡马西平疗效无显著差异〔OR=1.43,95%CI(0.92,2.23),P=0.11〕;4 w 疗效也无显著异性〔OR=1.43,95%CI(0.74,2.75),P=0.28〕;在安全性方面,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OR=0.40,95%CI(0.26,0.62),P<0.0001〕。结论奥卡西平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比卡马西平的疗效无差异,但奥卡西平副作用相对更少。
作者:李升;向红;黄玉珊;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阻断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凋亡与炎症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滑膜组织及 RA滑膜组织中成纤维滑膜细胞(FLS),分为正常FLS组(正常组),RA FLS组(模型组),NF-κB 抑制剂(PDTC)低、中、高剂量组(2,5,10μmol/L)(PDTC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 )检测 PDTC 对 RA FLS 细胞活力的影响, Annexin V-FITC 流式双染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环氧化酶(COX)-2,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DTC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 RA FLS 活力,诱导 RA FLS 凋亡,抑制 RA FLS 细胞释放 TNF-α、IL-1β因子,下调COX-2和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均P<0.05)。结论阻断NF-κB信号通路能够显著抑制RA FLS细胞炎症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齐晅;田玉;孙超;张明峰;靳洪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潍坊市9家不同规模养老机构的29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均分为(2.29±0.96)分。 Logistic回归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人际交往关系、子女关系、活动频率、自理能力、患慢性病。结论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水平偏低,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黄英兰;杨瑞贞;贾恩恩;李晓琳;李秀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磷酸化ERK1/2(p-ERK1/2)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中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3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PD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 TH)、caspase-3和p-ERK1/2的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aspase-3酶活性改变,并观察给予p-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出现典型PD 症状, TH 蛋白水平下降约28.2%( P=0.009), p-ERK1/2、caspase-3阳性细胞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 P<0.01);经ERK1/2抑制剂U0126处理后,上述变化均显著减轻( P<0.01)。结论 P-ERK1/2对 MPTP 诱导的 PD 小鼠黑质 caspase-3表达可能有调控作用, U0126对PD小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石冲;张国彬;张宇新;张作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老年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3市抽取的6173名≥60岁城乡老年人中确诊为 COPD的567例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3.60±5.90)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收支状况、医保类型、家人督促就医、不舒适时间为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 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应重点关注经济状况和支持体系。
作者:史素丽;郝习君;陈长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小细胞肺癌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10%~25%,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易发生远处转移,以肝、腹腔淋巴结、骨、脑、肾上腺转移常见〔1〕,扁桃体转移罕见。本文就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扁桃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报道。
作者:刘丹;赵玉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照顾者照顾负担与虐待倾向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中文版( CASE)、照顾者负担问卷( CBI)对重庆市主城区242名居家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83.5%的照顾者对老年痴呆患者存在虐待倾向;老年痴呆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得分为(56.82±6.45)分,前3位分别是生理性负担(13.06±1.54)、时间依赖性负担(15.35±1.43)、情感性负担(11.74±1.07);照顾者虐待倾向得分与照顾负担得分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痴呆照顾者照顾负担越重,发生虐待危险行为的可能就越大。应通过健康教育、护理支持等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从而减少虐待危险行为的发生,防止不法侵害的产生,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道德风尚。
作者:杨萍萍;沈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脑钠肽( BNP)、内皮素( ET)-1水平的影响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联合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72 h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浆 BNP、ET-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有所改善,BNP、ET-1水平明显下降,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 BNP与ET-1水平呈正相关,BNP、ET-1水平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状况,降低血浆BNP、ET-1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利洲;梁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太极拳锻炼要求贵自然、求虚静、重养气、尚直觉等特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身养性的运动形式〔1,2〕。太极拳锻炼能够改善受试者心理健康(对象是普通大学生、青少年)〔3,4〕。另外有学者研究了长期练习太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5,6〕,但没有量化太极锻炼的周期,如练习的强度、频率等。本研究旨在揭示定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廖建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永存左上腔静脉( PLSVC)行血液透析置管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例、文献复习10例经左上腔静脉放置血液透析导管的置管方法、导管通畅性、并发症、确诊方式。结果肾科置管医师术前均未意识到此种血管畸形;11例经左颈内静脉入PLSVC置管过程顺利,1例经右颈内静脉入 PLSVC出现血管穿通伤后死亡;术中无心律失常,1例术后出现阵发性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房颤;3例出现导管流量不足;6例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使用时间为2~15个月;经CT、心导管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MRA等多种影像学手段证实PLSVC的存在。结论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后适当操作,经PLSVC行血液透析置管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杨洁;徐晨;丁致民;罗萍;王晓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糖尿病足( DF)可归属于中医“脱疽”范畴,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脱疽”的病名、病因病机、症候、治疗等描述,足部病变也有“脱痈、脉痹、脱骨疽、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蜣螂蛀”之称,DF是消渴日久,五脏气血阴阳俱损,肌肤失养,血脉瘀滞,日久化热,灼伤肌肤和(或)感受外邪致气滞血瘀痰阻热毒积聚,肉腐骨枯所致〔1〕。中医学对DF的治疗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远期疗效肯定,现代研究证实中医药能够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治疗DF,延缓足部病变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F综述如下。
作者:郭勇英;刘红利;孙颖;高怀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预激方案(CAG)联合治疗首发性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AML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IDA与CAG方案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柔红霉素( D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控制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67.5%,82.5%(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58.9%、4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36.8%、26.4%(均P<0.05)。两组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性、呕吐、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直肠、膀胱炎、肝功能损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DA与CAG联合治疗首发性老年AML效果显著,毒副反应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吴海艳;张彦;刘丽;朱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MS) 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 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数据,由2名有经验的副主任/主任医师共同阅片后,根据肿瘤位置、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其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与病理组织学 TNM 分期比较,MSCT 术前 TNM 分期中 T、N、M 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3.29%、77.02%、96.27%,T、N分期与病理组织学的一致性一般、较好(Kappa=0.7154,0.7241)。而M分期与病理组织学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36)。结论胃癌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术前TNM分期的准确度较高,对临床手术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彭小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亚急性衰老家兔模型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循行部位上开展保健推拿对其胸腺指数、血清 NGF含量和局部皮肤 CD8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动物胸腺指数、血清 NGF含量和局部皮肤CD80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实验家兔的胸腺指数、血清NGF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推拿局部皮肤CD80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均较低(P<0.05;P<0.01)。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家兔的胸腺指数有所提高(P<0.05),血清 NGF含量呈现显著差异( P<0.01),推拿局部皮肤CD80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均有所提高( P<0.05,P<0.01)。结论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能够制造亚急性衰老家兔模型;在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循行部位上开展保健推拿能够有效提高亚急性衰老家兔的免疫功能。
作者:张欣;刘明军;杨寄渝;吴萌;李亚;尚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口服或鼻饲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疗程为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和 D-乳酸含量,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DAO、IFABP和D-乳酸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26/45)〕(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相关指标,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伟;陈肖;朱海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在临床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以及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规律。方法对患有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病人68例实施CEA,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在术前7、3、1 d每日晨和术后1 w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对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BP)等指标给予比较分析,并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心率与呼吸变化。结果患者 CEA手术均获得成功,围术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术后病人症状情况得到改善,有11例CEA术后出现伸舌歪斜,15 d内自动恢复或经激素治疗恢复9例。对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2例伸舌歪斜患者病情得到改善;3例患者颈动脉出现重度狭窄,给予实施支架成形术;5例患者颈动脉出现中度狭窄,继续给予随访;死亡8例(包括3例脑梗死)。患者手术前后SBP、DBP、MBP等指标对比差异显著( P<0.05);手术前后心率与呼吸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心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心律变化由大变小渐趋正常。结论 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成功率,疗效可靠。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以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明显,在术后应给予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监测,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孙国章;高宏伟;蒋凤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属支经皮缝扎术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随访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性单侧下肢静脉曲张病例患17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属支经皮缝扎组( A组,90例)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术组( B 组,88例),对两组治疗过程中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3、6、12个月随访的并发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 VCSS)评分、总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前、术后6 d患肢大腿、小腿周径差明显大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个月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及VCSS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VCSS评分、12个月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个月随访总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属支经皮缝扎、电凝闭合术,临床效果安全有效,达到改善外观的美容效果,术后近、远期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雨莘;易巍;吴丹明;李占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脑梗死占急性脑梗死的20%~30%〔1,2〕。 JAK2 V617F 基因突变为体细胞获得性单核苷酸突变,是由 JAK2基因1849位鸟嘌呤(G)突变为胸腺嘧啶(T),使 JAK2蛋白617位缬氨酸错义编码为苯丙氨酸,导致 JH2区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其对JH1区的抑制作用消失、JAK2激酶的活性增加〔3〕。 JAK2 V617 F基因突变可出现在非典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中〔4,5〕,本研究旨在了解JAK2 V617 F基因突变与脑梗死相关性。
作者:周水阳;胡喜梅;赵迎春;包维莺;李旗;柯金;陆翠;范燕琴;朱锐锋;王恒石;刘媛;张文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