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介入对小卒中急性期患者3个月后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徐静红;刘爱国;李永秋;吴秀玲;王丽英;毕会芹;卢宝全

关键词:脑卒中/针刺疗法, 日常生活,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介入对小卒中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小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针刺组,针刺选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丰隆、足三里治疗。两组分别于入选时、第3个月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I)、健康状况量表(SF-36)及健康状况量表(GHQ-28)28个条目的简化版总体评定。结果3个月后针刺组与对照组 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SF-36评分及 GHQ-28评分两组显著差异( P<0.05),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在小卒中急性期介入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排龈线技术对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悬突与炎症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排龈线技术对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悬突和炎症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107例龈下牙体楔状缺损患者,每个患者选取2颗患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排龈线技术对牙体楔状缺损排龈后以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对牙体楔状缺损常规处理后以复合树脂充填。比较两组充填后6个月充填体颊侧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的水平及楔状缺损的修复状况和悬突的发生情况。结果充填修复后6个月,两组的 AST水平均较充填前升高,但观察组 AST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充填后观察组充填体脱落率及边缘不密合率分别为3.70%、1.85%,低于对照组的18.87%、15.09%( P<0.05)。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悬突发生率(9.26%)低于对照组的24.53%(P<0.05)。结论牙体楔状缺损修复前采用排龈线技术进行排龈可有效减少牙周组织的炎症,降低牙体楔状缺损充填后悬突的发生率。

    作者:陈冶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评价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降糖效果、药物安全性、炎症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58例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A组)和西格列汀组( B组),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12 w后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IS),随访1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药物治疗12 w后,两组HbA1c、FPG水平较入组时降低(P<0.05, P<0.01);两组HbA1c、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 HOMA-IR 较 A 组显著降低(P<0.05);B 组 FINS、HOMA-IS 较 A 组显著升高(P<0.05,P<0.01);B组hs-CRP、TNF-α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P<0.01,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血管总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能较好地控制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仲玲;庄安士;徐瑞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miRNA-107与衰老相关疾病

    miRNA( miR)-107于2002年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中首次被发现并克隆测序〔1〕,随着研究深入,人们越来越认可其生物学中的关键功能。 miR-107转录于泛酸激酶(PANK)1基因的内含子,通过靶向Caveolin-1( Cav1)、DICER1、CDK6等重要蛋白,参与调节乙酰辅酶A的水平、细胞应激、胰岛素的敏感性、脂质代谢、缺血缺氧压力下的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2~5〕。老年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miR-10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年青人〔6〕,且其表达或功能异常可导致癌症、2型糖尿病( T2DM)和阿尔茨海默病( AD)等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阮杰;翁亚光;刘新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miRNA对垂体瘤细胞株中增生细胞核抗原、垂体瘤转化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小 RNA ( miRNA )对垂体瘤细胞株中增生细胞核抗原( ki-67)、垂体瘤转化基因( PTTG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影响。方法将培养好的人垂体瘤细胞放入A、B两培养瓶中培养,其中A培养瓶培养基中加入标记的 miRNA基因2μl,而 B 培养瓶只是加入等量的培养基,采用RT-PCR及 Western印迹法检测培养24 h后人垂体瘤细胞中ki-67、PTTG、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A培养瓶加标记的miRNA基因后培养24 h,人垂体瘤细胞ki-67、PTTG和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培养瓶(P<0.05);②A培养瓶加入miRNA基因后培养24 h,人垂体瘤细胞ki-67、PTTG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培养瓶(P<0.05)。结论垂体瘤细胞中 ki-67、PTTG、VEGF处于高水平表达,而miRNA能够明显降低ki-67、PTTG、VEGF的表达,抑制细胞的生长,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自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62例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癌患者的病理切片,另选取相同病理癌变旁边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F、MMP-9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IF、MMP-9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MIF、MMP-9及 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道转移、病理分期(cTNM)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 MIF与MMP-9及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MIF、MMP-9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三个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检测三个因子的表达来诊断食管鳞癌。

    作者:赵光磊;谭辉;田茂松;潘铁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上海市老年人腰臀比肥胖类型与握力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臀比( WHR)与握力、相对握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7623位60~69岁上海老年人按照性别、WHR进行分组,分析不同 WHR 与上肢肌力的关系。结果上海市老年人 WHR 分型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男性 WHR 正常(31.73%)的人数明显高于女性(5.77%),老年男性的肥胖部位多集中于臀部、大腿周围(57.38%),而老年女性的肥胖部位多集中于腰腹部(77.96%)。老年人的 WHR与其相对握力呈一定相关性,随着WHR的增大,相对握力显著下降。结论上海市老年人WHR与其相对握力呈负相关,随WHR的增大,老年男女的相对握力均显著下降。

    作者:殷可意;傅维杰;李海鹏;夏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Toll样受体-9在细菌DNA诱导小鼠心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LR-9)及其致病性配体(即细菌DNA)在脓毒症小鼠心肌炎症反应中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使用人工合成的细菌DNA( CpG-ODN),分别作用于TLR-9组及TLR-9缺陷( TLR9-D)的小鼠,测定6 h时间点炎症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动超声的心功能结果。结果在野生型小鼠,CpG-ODN 导致心脏发生严重炎症反应,表现为TNF-α、IL-1β,IL-6及BNP的水平升高及心动超声示心脏收缩机舒张功能明显降低(P<0.05);而在TLR9-D小鼠这种炎症反应却没有出现。结论细菌DNA通过TLR-9的介导,导致心肌炎性反应及细胞因子的生产并且产生心功能不全,TLR-9与心功能不全呈正相关。

    作者:周秀华;方丽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左西孟旦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80例患者入院后均评估心脏功能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功能指标,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 水平,并常规给予基础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在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治疗后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继续给予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用药后第3天,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 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的 LVFS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LVEDD 和对照组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 NT-proBNP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时,左西孟旦组的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高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王丹丹;赵一冰;郭稳;陈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白介素-10及28 d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0及28 d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脓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安慰剂)及治疗组(低、中、高剂量乌司他汀),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控制原发感染基础上相应加入生理盐水、0.5、1.0、2.0万U/kg乌司他丁治疗,计算急性生理与属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监测肝肾功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PCT、IL-10,分析各组感染部位、细菌种类构成比、ICU非呼吸机住院时间,计算28 d死亡率。结果各组患者基本情况、PCT、28 d死亡率未见统计学差异,而 IL-10乌司他丁使用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减少( P<0.05),并可见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乌司他丁未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PCT下降趋势,对IL-10的恢复有良好的改善,但以28 d死亡率为研究终点,并未见明显改善。

    作者:徐敏;乔鲁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内科并发症对含多西紫杉醇化疗选择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内科并发症对含多西紫杉化疗选择的影响。方法纳入186例年龄大于65岁的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察尔森指数( CCI)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患者含多西紫杉类两药化疗组或三药联合方案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CCI=0患者107例,CCI≥1患者79例,两药组122例,三药组64例。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 OS)无统计学差异。依据CCI进行亚组分析,CCI=0和CCI≥1的患者中,PFS及OS无统计学差异。肿瘤部位、ECOG评分及患内科并发症为独立预后因素。 CCI≥1亚组三药化疗骨髓毒性,乏力及神经毒性均明显增加。结论具有内科并发症的晚期胃癌患者,多西紫杉醇两药联合方案还是三药联合方案,疗效均相当。内科并发症患者将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大鹏;朱彦博;冯军;段卫明;陈凯;熊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Dickkopf-1对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表型转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Dickkopf(DKK)-1对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及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主动脉贴块培养VSMC,不同浓度外源DKK-1分别作用于VSMC,然后采用cck8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DKK-1对大鼠VSMC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RT-PCR和 West-ern印迹分别用于检测VSMC去分化表型标志基因骨桥蛋白( OP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外源性DKK-1干预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DKK-1浓度增大,细胞增殖率降低,迁移能力减低;还可使VSMC发生表型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 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外源 DKK-1能抑制大鼠VSMC增殖、迁移能力,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此外,还可使VSMC从合成型向收缩型转化。

    作者:王莉萍;王俊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基于3C要素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部分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面对家庭“空巢”化和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极大危机。另一方面,除了公办的机构养老面临一床难求“等不起”的难题;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养老机构的模式,也可能在我国面临“水土不服”的风险。以高端养老机构为例,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限的支付能力限制了高端养老机构的定价空间,护理服务的高人力、高管理成本也抑制了高端养老机构的利润。高端养老机构空置率高,“付不起”已成普遍现象。所以,目前,大力发展介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社区养老是我国目前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依托我国强有力城镇基层社区管理组织,创新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实践与发展。

    作者:郝丽;闫超;杨晓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合计612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奥卡西平总有效率相比卡马西平疗效无显著差异〔OR=1.43,95%CI(0.92,2.23),P=0.11〕;4 w 疗效也无显著异性〔OR=1.43,95%CI(0.74,2.75),P=0.28〕;在安全性方面,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OR=0.40,95%CI(0.26,0.62),P<0.0001〕。结论奥卡西平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比卡马西平的疗效无差异,但奥卡西平副作用相对更少。

    作者:李升;向红;黄玉珊;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磷酸化ERK1/2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磷酸化ERK1/2(p-ERK1/2)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中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3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PD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 TH)、caspase-3和p-ERK1/2的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aspase-3酶活性改变,并观察给予p-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出现典型PD 症状, TH 蛋白水平下降约28.2%( P=0.009), p-ERK1/2、caspase-3阳性细胞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 P<0.01);经ERK1/2抑制剂U0126处理后,上述变化均显著减轻( P<0.01)。结论 P-ERK1/2对 MPTP 诱导的 PD 小鼠黑质 caspase-3表达可能有调控作用, U0126对PD小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石冲;张国彬;张宇新;张作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建立与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在长沙市芙蓉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以“优势整合,资源互补”为前提,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团队,包括医院糖尿病多学科教育小组、社区糖尿病管理随访小组、居家照顾协管组。根据团队成员的职责,设置有系统的培训课程,由医院培训社区,社区培训居家照顾协管组成员。团队通过双向转诊、患者网络管理平台、糖尿病健康小屋、随访管理、定期义诊、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医院-社区、社区-家庭、医院-家庭之间的互动管理。在长沙市芙蓉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92例,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一体化互动管理1年后,患者HbA1c值较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而HbA1c达标率、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较管理前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芳;杨玲凤;李乐之;翁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2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小骨窗显微手术组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组,每组86例,应用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 ADL)评估预后,比较两组术后血肿清除率、血肿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血肿清除率、血肿复发率、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脑梗死。小骨窗显微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显著低于大骨瓣开颅组18.6%( P<0.05)。小骨窗显微组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率(ADL Ⅰ~Ⅲ级)显著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结论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小骨窗显微手术具有微创、血肿清除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术式。

    作者:张正平;李坤正;杨生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口服或鼻饲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疗程为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和 D-乳酸含量,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DAO、IFABP和D-乳酸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26/45)〕(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相关指标,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伟;陈肖;朱海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镉与老年性痴呆关系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病理上以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 NTFs)和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特征〔1〕。镉是有毒重金属之一,是人体非必需元素〔2〕,其生产和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影响人群健康〔3〕。

    作者:李慧;金媛;谢贵花;陈静华;曹飞;陈宝;黄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身体锻炼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焦虑与抑郁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身体锻炼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选取某地区农村179名留守老年人,对其身体锻炼情况、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引起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身体锻炼与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焦虑、抑郁得分存在明显相关(P<0.01),参加集体锻炼者焦虑与抑郁得分明显低于不参加锻炼者(P<0.01),与独自参加锻炼焦虑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农村留守老人创造身体锻炼环境,增加老年人参与集体身体锻炼的机会,进而减轻老年人焦虑与抑郁症状。

    作者:李王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24 w太极锻炼对城市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太极拳锻炼要求贵自然、求虚静、重养气、尚直觉等特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身养性的运动形式〔1,2〕。太极拳锻炼能够改善受试者心理健康(对象是普通大学生、青少年)〔3,4〕。另外有学者研究了长期练习太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5,6〕,但没有量化太极锻炼的周期,如练习的强度、频率等。本研究旨在揭示定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廖建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