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司宇;曲雅勤;姜新;倪凤明;马立新
近些年研究表明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蛋白会出现明显变化,对于病变进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肌钙蛋白(cTn)属于一组cTn复合物中的多肽,在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高敏cTnT是其中的一种,目前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属于常见的炎症急性期的蛋白,由其介导的补体可以在激活人体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敏cTn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苗微微;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近年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降低了损伤,节省了手术时间.本研究分析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效果.
作者:张海洋;杨玉兵;王建锋;宋展;王耿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影响巨大,是世界性范畴的热点问题,我国自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人口发展呈现两高(高速度、高龄)、两大(基数与差异)、两低(社会养老水平、社会养老意识),城乡倒置等特征.老龄化社会是高龄化社会的前奏,年龄增长、生理功能下降、自理能力降低或丧失、高龄老人病残率高、就将成为失能老人、靠依赖他人而生存、对照顾和护理的需求大幅增加,使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与医疗护理服务问题日趋严峻.
作者:唐莹;张兴文;康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胃肠外科采集的48份胃癌标本以及30份正常胃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标本的cox-表达情况,快速尿素酶法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对比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cox-2的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的cox-2表达情况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环氧合酶-2表达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cox-2表达阳性率为85.42%,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胃癌标本环氧合酶-2表达阳性率为68.7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标本(P<0.05).胃癌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8.33%,其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5.71%,显著高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阴性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cox-2的高表达有关,二者共同促进了胃癌的发病.在胃癌的防治中,应当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和cox-2抑制剂的应用.
作者:张春容;杨天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胸腔镜手术创伤微小且术中能有效的清扫淋巴结,适用于食管癌手术治疗[1,2],患者一般需要联合开腹手术,仅靠胸腔镜的微创仍无法实现实际意义的治疗,尤其是进行上腹正中切口开腹后对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不亚于开胸手术,导致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本研究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有效保证了胸腹部的完整性.
作者:许辰阳;吉灵;曾淦华;江文发;杨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楔状缺损是牙体硬组织不可逆性慢性损伤,继续发展可导致冠折或牙髓炎等疾病[1].临床治疗时往往采用玻璃离子类或者树脂类材料直接进行填充修复,但是在治疗时破坏了牙体釉质完整性,使得牙本质暴露,从而在修复术后仍有可能出现牙本质过敏等[2].因此,在治疗楔状缺损时降低牙本质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比较自酸蚀粘接系统和全酸蚀粘接系统在修复楔状缺损术后患者牙本质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杨文丽;朱娟芳;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的因素.方法 选取262例老年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分析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VAS评分、Tegner评分及膝关节屈曲度,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基线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262例患者中改善206例(显著127例,一般79例),未改善56例,改善率达78.63%;术后的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低于术前,Tegner评分和膝关节屈曲度均高于术前(P<0.01,P<0.05);影响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年龄、病因、软骨缺损面积、半月板损伤、病程、软骨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和初治.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可提高老年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软骨缺损情况并改善关节活动受限,但影响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的因素较多,在给予手术治疗的同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制定防治措施.
作者:吴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难治性青光眼的眼部情况十分复杂,特别是老年患者,多数合并有眼部其他结构的病变,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术因具有引流盘面积较大、引流管易插、早期低眼压及相关并发症较少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何种膜材料能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甲;李琴;王清;李常栋;周杨琳;郭乔茜;具尔提·哈地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老年尸体胸椎松质骨和青年尸体胸椎松质骨是否具有不同的蠕变特性.方法 人死后24h内解剖取出胸椎T3~ T12标本,沿纵向切成长10 mm,宽5mm,高5mm的试样,每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蠕变实验,设定实验时间为7 200 s,采集100个数据,以三参数模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 青年组7200 s蠕变量0.31%,老年组量为0.2%,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结论 青年组脊柱T3~T12胸椎松质骨和老年组具有不同的蠕变特性,老年胸椎松质骨对蠕变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彭传刚;杨琦;罗民;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象来自2006~2007年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查体数据库,选取符合T2DM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作为观察队列,于2008~2009年进行第2次体检,纳入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 802例(男2 344例,女458例),年龄22~88岁.UA作为发生NAFLD的一个预测指标,根据2006 ~ 2007年的UA水平四分位数分组,比较不同基线UA水平人群2008 ~ 2009年进行第2次体检时NAFLD的发病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尿酸水平对T2DM患者第2次体检时发生NAFLD的影响.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尿酸水平对T2DM患者发生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2年观察队列中有813例(29.01%)发生NAFLD.②发生NAFLD患者基线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287 vs 268μmol/L,P<0.01).③按2006年UA水平四分位分组如下:<217,217.01 ~263,263.01 ~316,>316 μnol/L,2年后NAFLD的发病率随UA基线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22.9%,28.7%,29.3%,35.3%,P<0.01).④UA>316 μmol/L发生NAFLD的风险是<217 μ.mol/L的1.83倍(95 %CI 1.45~2.31,P<0.01).对UA以男性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为临界值及以第80百分位点为临界值分组后进行统计分析,UA与NAFLD相关性依然存在,OR值分别为1.75(95% CI1.25 ~2.46),1.49(95% CI1.23 ~1.81)(均P<0.01).结论 基线UA水平对NAFLD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UA水平较高者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
作者:张艳敏;蒋晓忠;常延河;张杰;段和力;张萌;佟博;王谦;王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人皮下脂肪组织提取脂肪干细胞(ADSCs)的可能性.方法 取健康成年人皮下脂肪组织,经酶消化法获得含有AD-SCs的细胞悬液,差速贴壁法分离ADSCs、红细胞及少量脂肪细胞.体外培养第3代,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29、CD44、CD34及CD106,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进行油红0染色.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培养细胞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免疫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表面抗原CD44、CD29阳性表达,CD106、CD34阴性表达,说明分离培养的细胞是ADSCs.脂肪细胞诱导后进行油红0染色证明所得细胞具有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结论 成人皮下脂肪组织可作为ADSCs种子来源,并且所得ADSCs具有分化能力.
作者:韩旭;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虽然不易诊断,但根据其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切除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手术风险随肿瘤直径增大而升高.
作者:王鹏森;王艳波;李淼;王春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收集COPD患者检测血清脂联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年限至2011年12月13日.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试验并评价质量,应用RevMan5.0.2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30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外文9个、中文21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COPD稳定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瘦素明显降低[SWD=-1.31,95% CI(-2.36,-0.27),P=0.01].②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与COPD稳定期比较,血清瘦素明显升高[SWD =4.05,95% CI(3.40,4.70),P<0.000 01].③AECOPD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血清瘦素明显降低[SWD=6.63,95% CI(3.15,0.12),P=0.000 2].④COPD稳定期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与未合并营养不良患者比较,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血清瘦素明显降低[SWD=-4.46,95% CI(-5.80,-3.13),P<0.000 01].结论 现有临床研究证据显示,COPD患者血清瘦素明显降低,检测血清瘦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COPD营养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高低不一,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因此期待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更客观、全面的证据.
作者:陈济明;宋冰;杜秀芳;黄立霞;黄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胃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死亡受体(DR5)、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胃癌、正常胃黏膜及胃炎组织中DR5和c-FHP蛋白的表达,以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R5在胃癌、慢性胃炎、正常胃黏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53.85%和28.13%;c-FLIP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5%、30.77%和18.75%,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R5蛋白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1%、55%、78.95%,c-FLIP分别为47.62%、70%、94.74%,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R5与c-FLIP蛋白在胃癌中均高表达,两者均参与了胃癌的发生.
作者:朱亚平;周雨;刘静;王乐;凌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前期(IGR)人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徐州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筛出的连续1年均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197例.分为三个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异常组(IGT)和混合型糖调节异常(IFG/IGT)组,并将各组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西格列汀强化治疗组(西格列汀组)两个亚组,对照组仅予以生活方式指导,西格列汀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予以西格列汀.随访1年,分析转归及影响因素,并比较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治疗效果.结果 1年后西格列汀组血糖、体重指数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西格列汀组的胰岛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西格列汀组有2例进展为糖尿病,而对照组共14例进展为糖尿病.IFG/IGT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IFG和IGT组,IGT组的餐后2h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水平改善优于IFG和IFG/IGT组.结论 西格列汀可以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餐后2h胰岛素分泌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在IGT人群尤为明显.西格列汀能够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吕霄;赵猛;凌宏威;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Pv1终末电势(Ptfv1)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友心室肥大的差异.方法 150例老年受试者均接受12导心电图扫描并计算Ptfv1值,按-0.03 mm·s作为分界点分为两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并计算E波减速时间、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室间隔舒张末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等参数.结果 左心室功能收缩参数比较结果显示Ptfv1≤-0.03 mm·s组老年受试者的E波减速时间缩短[(0.73±0.40)vs(0.87±0.21) ms,P=0.009],左室等容舒张时间显著增加[(0.113±0.012 5) vs(0.101±0.012 3)ms,P=0.032];心脏形态学比较显示Ptfv1≤-0.03 mm·s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57.9±12.1),(11.0±2.1)mm]较Ptfv1 >-0.03 mm·s组[(49.1±9.8),(11.0±1.1)mm]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25);室间隔舒张末厚度显著增大[(11.9±1.2)vs(10.8±2.2) mm,P=0.003];左室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215).结论 以-0.03 mm·s作为分界线,Ptfv1负值增高的老年受试者,左心室功能收缩能力显著下降,且形态学改变明显,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相一致.
作者:冯立军;唐晶;祁莉;关淑芬;周波;张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吸烟对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带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活性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经过筛选的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四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吸烟组以及吸烟+缺血组,其中缺血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的Wistar大鼠不吸烟,吸烟组和吸烟+缺血组的Wistar大鼠给予连续吸烟12w的干预措施,具体为20支/d.12w后,缺血组和吸烟+缺血组采用Zea 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MCAO).四氮唑红(TTC)染色确定脑缺血半暗带位置,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观察Caspase-3表达和活性.结果 TTC染色证实缺血半暗带位于大脑矢状裂至外侧裂上1/3的皮质组织;假手术组、缺血组、吸烟组以及吸烟+缺血组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2.13±0.17、17.07±2.92、20.65±3.26、44.92±4.67;Caspase-3前体及其切割片段含量相对灰度值为前体(0、23.36±3.21、31.72±2.96、70.15±4.85)、切割片段(0、10.35±1.39、17.93±2.31、36.27±5.24).与假手术组相比,吸烟组、缺血对照组和吸烟+缺血组缺血半暗带内凋亡细胞数、Caspase-3表达及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且吸烟+缺血组二者表达明显增强,高于缺血对照组和吸烟组(P<0.05).结论 吸烟可加重脑缺血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加速神经细胞坏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Caspase-3表达及活性相关.
作者:庄严;王丹丹;柳忠兰;王建华;曹亦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检查脑血管的重要方法,可直观准确地判断脑血管病变部位、程度及其侧支循环情况,指导进一步的诊疗.本文对170例脑梗死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颅内外血管情况,进一步评价DSA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意义.
作者:林小慧;刘开祥;曾爱源;齐立;唐永刚;蒋静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模式对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6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责任护士宣教示范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多媒体、病友交流、出院后随访等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模式.1年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康复训练前后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呼吸康复训练后,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心理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呼吸康复训练前(均P<0.05).对照组呼吸康复训练后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心理评分,和呼吸康复训练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显著低于呼吸康复训练前(P<0.05).观察组呼吸康复训练后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心理评分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控制老年COPD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民;张晓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知信行现状,探索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量表简表对福州市3所医院和4个社区的230名对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和Spearman相关分析等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照顾者的知信行总分为(109.14±15.16)分,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50.59±6.90)分,知信行得分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密切相关(r=0.199.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知信行水平均不高,二者呈正相关.
作者:郑丽维;张冬梅;许乐;钟桂钦;邓丽金;郑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