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性脾栓塞的临床应用

王宁;阎英;郭占文;张海波;吴哲;吕东阳

关键词: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栓塞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性脾栓塞术(PSE)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该院2005 ~ 2011年PSE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120例,其中86例行2次以上PSE.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PLT)水平,观察并发症.结果 PSE术后24、48、72 h、1、2、4w、3、6个月的WBC和PLT水平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5和P<0.01).发热、腹痛(120例,100%)是治疗后常见反应,并发症主要有胸腔积液(26例,21.7%),腹水(5例,4.2%),经对症处理均恢复正常.脾脓肿形成1例(0.8%),经积极抗菌素治疗及经皮穿刺脾脓肿引流治愈.结论 PSE安全有效,可作为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外科脾脏切除的首选替代疗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及某些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等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文献报道[1,2],氧化应激(OS)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损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

    作者:王全伟;凡文博;王智昊;吴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基于江苏省十三市县的实证调查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并分析了社区老年人的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等;慢性病种类涉及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8种疾病系统.研究变量主要集中在第2部分,以生活行为方式为主,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而了解江苏省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及时指导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慢性病发生率,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结果 本次共对354户(978名居民)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65份,有效率98.67%;其中患有慢性疾病者91名,患病率为9.43%.以是否患有慢性病作为因变量,设计吸烟、饮酒、是否吃隔夜食物、是否吃腌制食物、食用油量、食用盐量、蔬菜摄入、水果摄入、肉类摄入、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生活方式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是否吃隔夜食物、食用油量、蔬菜摄入、水果摄入、肉类摄入、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生活方式因素与是否患有慢性病呈现相关性(x2=15.68、20.58、8.47、8.11、12.25、12.01、17.48、13.24、18.95,P<0.05).结论 吸烟、饮酒、睡眠时间、睡眠质量、饮食习惯、营养平衡等是影响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及时指导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发生率,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施学莲;王爱丰;王正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完整切除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完整切除术后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93例行外科手术的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术后发生脑转移发生情况,多元素回归分析发生术后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出现脑转移的患者77例(39.90%),不同的术前血清CEA水平、组织学类型以及纵隔淋巴结阳性等临床特征患者,术后5年脑转移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患者的不同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T分期分层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等临床特征,术后2年脑转移发生率对比不差异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后,术前血清CEA水平、是否鳞癌是影响术后发生脑转移的危险因素(P<O.05).结论 ⅢA期NSCLC患者完整切除手术后,发生脑转移症状与患者术前血清CEA水平、组织学类型以及纵隔淋巴结阳性等临床特征有关,术前血清CEA水平、是否鳞癌是影响术后发生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与分析.

    作者:章卫华;叶敏;周荣伟;孙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生长抑制因子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及20例正常的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VEGF及ING-4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VEGF蛋白在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及正常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下降(P<0.05、P<0.01),ING-4蛋白在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及正常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P<0.05).VEGF蛋白在浸润浆膜外层的大肠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浸润肌层及浆膜层者(P<0.05),在Dukes C、D期大肠癌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A、B期者(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ING-4蛋白在高、中分化大肠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在DukesA、B期大肠癌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C、D期(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VEGF阳性大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ING-4阳性大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较阴性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VEGF高表达与大肠癌浸润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ING-4低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大肠癌的术前诊断、制订手术方案的及预测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马广友;李俊杰;邵珠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卫生部指南量表测试老年人跌倒风险

    目的 应用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评估量表评价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的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测试老年人跌倒风险,以国外修订版跌倒功效量表参照研究.结果 202位老年人中,有跌倒史98例,指南量表与修订版量表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0.65±5.67)分、(6.28±2.88)分;无跌倒史104例,指南量表与修订版量表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30±3.02)分、(9.10±1.33)分,两组比较均P<0.01.卫生部指南量表的平均得分与国外修订版跌倒功效量表平均得分相关系数r=-0.706,P<0.01.结论 应用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的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提供预测,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作者:诸葛毅;俎德玲;王小同;吴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同步性多原发肺癌1例

    同步性多原发肺癌(SMPLC)指肺内同时出现2种或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由于其精确诊断非常困难,因此很难精确估计其发病率,推测大概在0.2%~20%之间[1].随着多排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以及荧光内镜等早期检测手段的广泛应用,其检出率逐年增加[2].组织学分型不同的多原发肺癌的诊断相对较容易,如果多原发肺癌的组织学分型相同,需要与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相鉴别.

    作者:郝秀轻;俞志钢;寻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模式在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模式对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6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责任护士宣教示范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多媒体、病友交流、出院后随访等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模式.1年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康复训练前后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呼吸康复训练后,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心理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呼吸康复训练前(均P<0.05).对照组呼吸康复训练后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心理评分,和呼吸康复训练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显著低于呼吸康复训练前(P<0.05).观察组呼吸康复训练后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心理评分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控制老年COPD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民;张晓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起立床强化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60例疗效

    足内翻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足内翻导致步态异常,不仅降低了偏瘫患者的行走速度,而且使行走稳定性差,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长期的康复实践表明,传统的抗痉挛药物因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确切,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常规运动疗法治疗足内翻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并不显著.本文拟观察电动起立床强化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疗效.

    作者:谢瑞娟;石翠霞;邓潫;陈璐;陈龙剑;刘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50例临床疗效分析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近年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降低了损伤,节省了手术时间.本研究分析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效果.

    作者:张海洋;杨玉兵;王建锋;宋展;王耿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S1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小分子化合物S1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线粒体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S1作用卵巢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不同剂量S1作用8h,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势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yto)c、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1作用24h能明显诱导SKOV3凋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1引起SKOV3细胞线粒体膜电势降低(P<0.05,n=3);蛋白水平检测S1作用8h能明显抑制SKOV3细胞Bcl-2蛋白表达,胞浆Cyto c和Bax蛋白表达增高(P<0.05,n=3).结论 S1可能通过抑制Bcl-2蛋白诱导人卵巢癌细胞线粒体凋亡.

    作者:周翔宇;刘宁;闫珊;张志超;孙连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按摩对兔骨骼肌钝挫伤炎症及血液机制的影响

    目的 研究新西兰兔股四头肌经重物外力损伤后,在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按摩对炎症因子IL-6、PGE2、CRP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超生影像学和组织学的改变,探讨按摩促进肌肉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重(2.0±0.5) kg,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n=4)、按摩前对照组(B组,n=4)、自然恢复组(C组,n=16)和按摩组(D组,n=16).A组实验动物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B、C、D组实验动物用自制打击器制备兔右后肢股四头肌损伤模型.D组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按摩[5],C组不予按摩.C、D组于伤后7、11、15及19 d各取4只实验动物取股四头肌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以上各组血清中IL-6、PGE2、CRP的含量,同时测量血液流变学的变化;HE染色及微泡超声影像技术检测观察制模后7、15 d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按摩干预后,按摩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PGE2、IL-6、CRP含量下降显著(P<0.01),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超声微泡造影显示,D组较C组损伤部位较轻,血供较丰富,坏死区明显减轻,且血管恢复较快.结论 按摩能通过调节IL-6、PGE2、CRP炎症因子含量,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流状态,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修复受损肌组织.

    作者:刘仁建;唐成林;邹敏;郜婕;谢辉;唐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对肝细胞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及其在AP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HCC患者的动态增强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共发现22例HCC合并APS病例,两种检查时间间隔在2 w之内.以DSA为标准,对照分析MSCT诊断APS的能力.结果 门静脉主干和(或)一级分支提早显影,或显影密度大于肠系膜上动脉(SMV)/脾动脉(SV)者属于中央型(n=4),分流程度属于重度、血管性APS;门静脉二级及以下分支提早显影,或显影密度大于上一级分支者为周围型-Ⅰ型(n=7),属于血管丛性APS;-过性肝实质强化(THPE)为周围型-Ⅱ型(n=11),属于肝窦性APS;22例经DSA证实的病例与相应的CT横轴位和CT横轴位基础上的CTA相比,CT横轴位发现2例假阴性病例,CTA不能排除,CT横轴位发现9例假阳性病例,CTA排除7例.CT横轴位诊断APS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90.9%,89.4%,93.3%,CT横轴位基础上的CTA诊断APS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90.9%,97.6%,96.2%.结论 MSCT作为一种简便、有效、非侵入性诊断HCC合并APS的工具,可以提高AP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刘汉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老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DM)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老年DM眼底病变的白内障患者71例(患眼74只)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DM老年眼底病变的白内障患者69例(患眼73只)为对照组,均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视力改变情况、术后渗漏情况、黄斑水肿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6w、6个月时矫正视力均明显好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白内障术后渗漏情况明显好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老年DM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容易发生黄斑水肿,会明显影响到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状况.

    作者:李岩;齐朋承;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共情技术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共情技术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2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细胞移植专业护理技术及传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的干细胞移植专业护理技术及传染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共情技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疑虑、忧郁等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共情技术不但可以明显改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情绪,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谢芸;陈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1例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CCOT)是罕见的颌骨肿瘤,曾被认为是良性肿瘤.有关CCOT的报道较少,显示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易复发,并可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1].本文报道1例CCOT,以提高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

    作者:刘瑞;及昕;韩茹钰;韩成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虽然不易诊断,但根据其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切除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手术风险随肿瘤直径增大而升高.

    作者:王鹏森;王艳波;李淼;王春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控制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基础,2003、2004、2006年我国大中城市门诊的调查表明仅有1/4的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6.5%).本研究通过应用地特胰岛素(Det)联合阿卡波糖对比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HbA1c>9%的T2DM,旨在探讨地特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治疗T2DM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更好的依从性.

    作者:王淑平;赵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或氯胺酮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的比较

    目的 研究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麻醉诱导对老年人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氯胺酮(K组).麻醉诱导开始时,两组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或氯胺酮0.5mg/kg,再依次给予同样剂量的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辅助通气3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随访病人有无躁动、噩梦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诱导过程血压、心率组间总的变化比较没有差异(P>0.05),氯胺酮组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程度小于咪唑安定组(P<0.05).M组、K组诱导期出现平均动脉压<60 mmHg分别有4例、1例,均可用麻黄素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苏醒期两组各有2例,3例患者出现轻度躁动,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第1、2天两组患者均无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论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较复合咪唑安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苏醒后无更多躁动、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

    作者:罗晨芳;刘德昭;高婉菱;黄品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痴呆知识宣传对社区居民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上海社区居民进行老年期痴呆知识干预的效果及对策.方法 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选择在上海市区两个社区作为抽样单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老糊涂概念正确理解、老年期痴呆的早期识别、就诊科室、就诊时间、治疗看法、对痴呆患者态度等共10题.对其中一个社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老年期痴呆知识干预,分别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3个方面分析社区居民对痴呆相关知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经3个月干预后,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504份,有效率为81.55%;干预组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有效率为87.02%.干预组对老糊涂概念认同、痴呆早期识别、就诊时间、就诊科室、治疗看法、对痴呆患者态度等老年期痴呆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提高(均P<0.05).而对照组和之前比较对老年痴呆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干预后人群分组分析显示,在对老糊涂概念正确理解率、痴呆早期识别率、治疗看法及对痴呆患者态度正确回答率方面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文化程度比较是大专及以上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P<0.01);年龄分组比较对老糊涂概念和治疗看法正确理解率是中年组>青年组>老年组,对痴呆早期识别率是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痴呆患者态度正确回答率是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均P<0.01).结论 应加大对此方面的宣传力度,普及痴呆相关的科普知识,特别是针对年轻人、受教育程低者进行痴呆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对痴呆患者的识别率.

    作者:朱敏捷;肖世富;季曹珺;方文莉;林翔;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钠对高海拔地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系统及心功能的影响

    高海拔地区由于高寒缺氧,肺部感染发病率较高,而血液高凝状态是高海拔地区老年患者的一种生理代偿现象,而低分子肝素以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防治中显示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本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于老年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凝血系统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尹向辉;徐波;李晓良;赵新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