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根
既往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14],脾虚证的发生涉及多系统、多组织、多器官的功能紊乱,即脾虚证的临床症候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旁及免疫、神经、内分泌、循环、运动系统相关生理功能的紊乱,故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五脏一体观”的理论,笔者认为脾虚证临床症候的发生可呈现出躯体泛化趋势,即“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模式.这种模式亦与目前倡导的生命系统观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理论的观点相符合,即生命现象(生理活动和病理状态)的发生实际上都是机体细胞内外信号传递的结果,而假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段永强;程卫东;成映霞;杨晓轶;李兰珍;安耀荣;田茸;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2011年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的构成特点及医疗费用变化分析,以便能科学真实展现新疆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医疗费用使用情况,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在以第10次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对疾病分类的基础上,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住院人数上千的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平均住院费用较高的系统疾病为肿瘤、运动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老年住院患者在性别、民族和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掌握老年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及健康生活方式多角度出发,以实现新疆社会健康老龄化.
作者:马国芳;瓦日斯江·阿不都斯木;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控制与医疗保险现状.方法 南昌市社区整群分层多阶段抽样,抽取≥50岁中老年人,对高血压防治、医疗保险等进行调查和相关指标测量,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结果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0.89%,患者采取措施控制血压率为88.0%,高血压控制有效率41.33%.社区老年人医疗保险参加率为91.07%,主要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8.9%)、公费医疗(19.6%)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1.2%)为主.过去曾被诊断高血压老年患者医疗保险参加率97.3%,非高血压老年人参加率为90.0%,不清楚诊断的老年人参加率73.7%,存在差异(x2=10.864,P=0.004).结论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与全国水平相同,患者控制率和首诊测量率均较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规范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知晓情况是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医疗保险参加率.
作者:高红英;张艳云;肖凤;刘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1年在该院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膝关节随访显示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负重时间短,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佳选择.
作者:吴昊;石展英;李百川;胡居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本质为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部分患者伴有胸闷的特征,由于患者缺乏典型的哮喘症状,临床诊断过程中常引起误诊,如不及时治疗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典型的哮喘[1].临床治疗CVA的方法很多,但往往忽视患者,特别是老年CVA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本研究重点考察优质护理策略在CVA治疗中的效果.
作者:丁建红;李璐;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性别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532例,患者根据性别差异分为男、女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男、女昼夜血压差异对比中显示,女性高血压患者昼夜收缩压显著低于男性(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家族史、吸烟比例、饮酒比例、体重指数以及钠盐摄入量显著高于女性组(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与女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遗传性及环境危险因素均有显著差异.
作者:傅雪芹;敖学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治及相关因素.方法 颅脑外伤后283例患者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分型及患者的病程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20例(20%)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平均发生时间在伤后的第3~5天起出现,持续7~10d.非老年组21例(12%)发生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发生的时间多在伤后的第5~7d,持续时间多在7d以内.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程度、平均病程、预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颅脑外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较非老年人早,病情较重且病程长.老年颅脑外伤后的低钠血症以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多见.临床上应重视老年颅脑外伤合并低钠血症的早期诊断及分型,有效治疗.
作者:辛惠宁;黄绳跃;王开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用方法,部分患者由于超过了介入治疗的时间窗需要进行择期PCI治疗,而介入后部分梗死血管任由“无血流”或者“慢血流”现象存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远端微循环栓塞、局部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等风险[1-4].本研究观察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AMI择期PCI患者中的效果.
作者:蔡舸;吕云;高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 选择CHF患者108例为CHF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人员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血中copepti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结果 (1)CHF患者血浆copeptin、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HF患者心功能Ⅲ级+Ⅳ级组copeptin、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级组(均P<0.05).(2)CHF患者血浆copeptin、NT-proBNP浓度在不同射血分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射血分数的降低而增加.(3)copeptin分别与肌酐、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显著升高,检测CHF患者血浆中copepein水平变化对CHF患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闫青叶;赵玉清;袁桂莉;刘金禄;李跃;李方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呼吸内科住院且年龄>65岁的老年CVA患者37例为观察组,哮喘症状典型患者39例为典型组,并以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41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测定血清Eotaxin水平及检测肺功能等,并对三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EOS计数和Eotaxin水平明显低于典型组[(591.37±98.38) vs(972.54±137.26),(215.78±73.12) vs (247.64±86.33) ng/L(P<0.05);相对于对照组人群,EOS计数和Eotaxin水平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典型组上升(P<0.05);观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大呼气流量(FEF25)、FEF50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典型组患者PEF、FEF25、FEF50上升明显(P<0.05);EOS计数和Eotaxin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otaxin是老年CVA炎症反应的重要参与因子,肺功能对于老年CVA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蕾;刘英宇;王红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经尿道U100激光碎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79例膀胱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组(膀胱穿刺取石组26例)、经尿道U 100激光碎石组(U100激光碎石组27例)及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组(气压弹道碎石组26例),比较3组结石直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费.结果 膀胱穿刺取石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上具有明显优势(t=2.36、7.84,P均<0.01);在结石直径大于2.5 cm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上,膀胱穿刺取石组较有优势(P<0.05);但在留置尿管时间上U100激光碎石组及气压弹道碎石组优势较明显(分别t=3.41、3.19,P均<0.05).结论 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术对于较大、多发的膀胱结石疗效更明显,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费用低、恢复快、简单易学等诸多优点,适宜于在基层医院普及与推广.
作者:周毅;王伟;姚远;杨剑文;卢启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失独中老年人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机构访谈的研究方法对135名失独中老年人的现实需要和期望、认知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失独中老年人大变化是心理层面,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均难以满足.结论失独中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必须坚持物质补偿和精神抚慰、宏观调控和微观干预相结合的原则满足失独者的需要.
作者:安民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宗教信仰对降低中国老年人抑郁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中文版GDS-15,测量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利用列联方法分析中国宗教信仰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作用,利用回归分析分析宗教信仰对降低老年人抑郁程度的影响.结果 宗教对降低老年人抑郁的作用占第六位,在降低老年人抑郁程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改善老年人健康、经济状况等状况.结论 宗教信仰对降低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有着重要作用,并且越是弱势群体的老人,其降低作用越强.
作者:丁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血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数字随机将201 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三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各组均给予每晚口服辛伐他汀,剂量分别为10、20、40 mg,治疗周期为12 w.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三组和对照组的血脂、内皮功能,并观察三组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三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TC、TG、LDL-C水平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程度大,次之中剂量组,低剂量、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的HDL-C水平上升,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三组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NO升高,ET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均P<0.05);三组的FMD水平升高,高剂量组升高程度大,三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均P>0.05);三组的NMD水平上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均出现肌肉疼痛、肠胃反应、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的血清内皮功能,并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加,但是不良反应也随着增加,应严格控制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剂量.
作者:曾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三节段及以上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 w、术后12个月时的JOA分值以及手术前后的颈椎X光片、CT和MRI.分析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JOA改善率,观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颈椎标准矢状位侧位片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结果 该组病例手术时间90~ 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150 ~450 ml,平均325.5 ml.平均随访15.1个月,术后2w内均感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双上肢感觉异常基本消失.除3例术前已颈髓损伤严重者,无明显恢复外,其他47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50例术后12个月颈椎正侧位X片提示均可见椎间隙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维持良好.结论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三节段及以上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提倡.
作者:张国威;林宏生;吴昊;熊廷亮;纪志盛;林宏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不同起始方案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初次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选择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ICS)治疗,观察组采用ICS/LABA治疗,观察两组的哮喘控制水平、症状消失所需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控制率为74%,明显高于对照组(42%,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次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采用ICS/LABA治疗可提高控制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现状,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而关于空巢老人心理状况,以及提升空巢老人幸福感的研究,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健康、社会和养老等不同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根据2010年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注空巢老人幸福感已经成为当下热门课题.
作者:穆怀畅;任孝鹏;刘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肿瘤的治疗中,目前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问题仍是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为此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不同临床分期和类型的肺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CK19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对肺癌微转移诊断和监测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肺癌患者60例,男4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8岁,均经病理组织切片确诊.其中小细胞肺癌10例,腺癌22例,鳞癌28例;Ⅰ~Ⅱ期12例,Ⅲ期30例,Ⅳ期18例.肺良性病变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7岁,其中肺大泡21例,支气管扩张21例.健康对照组60名,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1岁,均为健康体检者.
作者:魏明;涂玲;梁颖红;刘佳;张俊华;龚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百草枯(PQ)又名“克无踪”、“对草快”、“敌草快”,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活性,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PQ常用剂型为20%的水溶液,口服致死量10 ml,急性PQ中毒是内科常见除草剂急性中毒之一,病死率在50% ~80%.PQ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后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呈三室模型快速分布至各器官和组织.低浓度PQ可通过能量依赖性的聚胺类物质摄取途径特异性聚集于肺脏,但在高浓度时主要通过弥散途径进入肺细胞[1],蓄积于肺部,浓度比血浆浓度高10 ~90倍.大剂量口服PQ中毒者24~48 h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剂量口服者则在7 ~28 d迟发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晚期出现肺泡内和肺间质纤维化.目前PQ中毒的治疗上尚缺乏特效解毒剂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仍然以支持治疗为主,疗效较差.本文就PQ的中毒机制和沙利度胺治疗的潜能进行综述.
作者:李丹;范哲;张晓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系统的rTMS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共4w.在基线及治疗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的认知状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MoCA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基线评分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MoCA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TMS可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刘增训;孙丰霞;刘书奎;王旸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