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曾毅

关键词:辛伐他汀, 高血压, 高血脂, 内皮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血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数字随机将201 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三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各组均给予每晚口服辛伐他汀,剂量分别为10、20、40 mg,治疗周期为12 w.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三组和对照组的血脂、内皮功能,并观察三组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三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TC、TG、LDL-C水平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程度大,次之中剂量组,低剂量、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的HDL-C水平上升,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三组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NO升高,ET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均P<0.05);三组的FMD水平升高,高剂量组升高程度大,三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均P>0.05);三组的NMD水平上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均出现肌肉疼痛、肠胃反应、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的血清内皮功能,并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加,但是不良反应也随着增加,应严格控制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剂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半年以上的80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影像学指标等临床资料以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送检标本40份,其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的有19份,阳性率为47.50%.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较为多见,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2例(30.00%)和肺炎链球菌8例(20.00%).产生了8例死亡患者,死亡者中年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血清白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钙磷乘积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高龄、糖尿病、中重度贫血、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以及心胸比例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根据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注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纠正贫血,补充营养,尽量充分透析以及降低心脏容量负荷以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梁辑;吴清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微创腔内手术方式治疗膀胱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经尿道U100激光碎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79例膀胱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组(膀胱穿刺取石组26例)、经尿道U 100激光碎石组(U100激光碎石组27例)及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组(气压弹道碎石组26例),比较3组结石直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费.结果 膀胱穿刺取石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上具有明显优势(t=2.36、7.84,P均<0.01);在结石直径大于2.5 cm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上,膀胱穿刺取石组较有优势(P<0.05);但在留置尿管时间上U100激光碎石组及气压弹道碎石组优势较明显(分别t=3.41、3.19,P均<0.05).结论 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术对于较大、多发的膀胱结石疗效更明显,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费用低、恢复快、简单易学等诸多优点,适宜于在基层医院普及与推广.

    作者:周毅;王伟;姚远;杨剑文;卢启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国内外原发性老年抑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广义的老年抑郁症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于老年期复发)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狭义的老年抑郁症特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1].老年抑郁严重者会导致老年人的自杀倾向,甚至会使其配偶也罹患老年抑郁[2].引起老年抑郁的因素有很多,现就原发性老年抑郁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刘丽婷;胡海霞;高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近30年中国认知老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揭示近年来中国认知老化研究的大致轮廓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百分比、频次等对244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①记忆是认知老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占总研究的1/3;认知老化机制研究渐成主体;③合作研究已成趋势;④认知老化研究90%以上被试取自城区,农村被试少.结论 未来应加强机构和地区间的长效合作,探明认知老化机制,开展认知干预和预防研究,为缓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作者:夏石勇;彭华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颈前路分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三节段及以上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 w、术后12个月时的JOA分值以及手术前后的颈椎X光片、CT和MRI.分析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JOA改善率,观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颈椎标准矢状位侧位片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结果 该组病例手术时间90~ 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150 ~450 ml,平均325.5 ml.平均随访15.1个月,术后2w内均感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双上肢感觉异常基本消失.除3例术前已颈髓损伤严重者,无明显恢复外,其他47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50例术后12个月颈椎正侧位X片提示均可见椎间隙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维持良好.结论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三节段及以上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提倡.

    作者:张国威;林宏生;吴昊;熊廷亮;纪志盛;林宏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变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TNF受体55,75(sTNF-R55、sTNF-R75)的表达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74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39例,缓解期35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TNF-α、sTNF-R55、sTNF-R75的表达,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EV1/FV.结果 三组TNF-α、sTNF-R55、sTNF-R7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FEV1、FEV1%、FEV1/FV、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TNF-R55与FEV1、FEV1%、PaO2呈正相关(均P<0.05),sTNF-R75与FEV1、FEV1%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中TNF-α和sTNF-R均有表达,病情不同时期表达也不同,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TNF-α表达增高,而sTNF-R表达降低,稳定期TNF-α表达降低,而sTNF-R表达上升.

    作者:李现东;韩纪昌;李磊;贾宗岭;李红兵;吴雪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辛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大鼠心肌梗死(MI)再灌注后无复流(NRP)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10只)、正常对照组(12只)、Hhcy模型组(12只)、辛伐他汀组(12只),雌雄各半.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挑选2只大鼠进行伊文氏蓝心肌染色,计算NRP范围.余大鼠取其血浆检测其Hcy、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人蛋白S(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钙蛋白(TN)-Ⅰ水平.结果 心肌NRP范围:正常对照组2只大鼠NRP范围分别为14.17%、16.30%.Hhcy模型组分别为30.47%、29.03%.辛伐他汀组分别为13.77%、14.5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hcy组大鼠MDA、sICAM-1、P-S、TN-Ⅰ含量明显升高,SOD、CAT活性明显降低(P<0.001).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浆Hcy水平与Hhcy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可使大鼠血浆MDA、sICAM-1、P-S、TN-Ⅰ含量降低、SOD、CAT活性升高(P<0.001).结论 Hhcy可使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可增加MI再灌注NRP的范围.辛伐他汀不能降低血浆Hcy水平,但可有效降低Hhcy大鼠急性MI再灌注NRP的范围,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邵望舒;姜雅秋;张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系统的rTMS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共4w.在基线及治疗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的认知状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MoCA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基线评分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MoCA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TMS可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刘增训;孙丰霞;刘书奎;王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应对方式及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89例中年、80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 ①社会支持总量及各因子与中年患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常模相比,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量均高于常模,而支持利用度低于常模(P<0.05).②面对因子分低于中年患者及常模组,屈服因子分高于中年患者及常模组(P<0.05).③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面对应对方式与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屈服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总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支持利用度较低,应对方式以屈服为主,社会支持水平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士应帮助患者寻求有效社会资源,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促进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胡荣;王玉芳;方文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症和凝血因子的影响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通常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前者包括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1].由于存在冠状动脉中的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糜烂以及出血会形成血栓,甚至心肌梗死,终导致猝死[2],其中炎症反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全程.ACS早期会并发诸多并发症,发病30 d内死亡发生率高,早期加强治疗方案有利于预后.他汀类药物不仅对降脂功效显著,还能发挥抗炎和抗血栓功效[3],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对我院老年早期ACS患者行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石金河;陈希妍;任芳;马彦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颅脑外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治及相关因素.方法 颅脑外伤后283例患者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分型及患者的病程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20例(20%)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平均发生时间在伤后的第3~5天起出现,持续7~10d.非老年组21例(12%)发生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发生的时间多在伤后的第5~7d,持续时间多在7d以内.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程度、平均病程、预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颅脑外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较非老年人早,病情较重且病程长.老年颅脑外伤后的低钠血症以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多见.临床上应重视老年颅脑外伤合并低钠血症的早期诊断及分型,有效治疗.

    作者:辛惠宁;黄绳跃;王开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胱抑素C和肝纤维化指标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25例和转移性肝癌组23例,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CysC、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浓度.结果 血清Cys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原发性肝癌组与转移性肝癌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CysC与肝癌的发生以及是否转移有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HA、PcⅢ、LN和Ⅳ-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表明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结论 血清CysC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癌患者筛查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转移与预后,可作为肝癌患者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英兰;朱爱琴;钟欣;姜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人隐性梅毒感染的特征分析

    近年来,由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检测量有所增加,致使这部分被动检测资料的梅毒感染情况得以暴露,其中中老年人感染比例较高[1].由于隐性梅毒的特征仅为血清学反应阳性,而无症状和病变,一般报道中易将隐性梅毒和显性梅毒一同报道,并不区分主动检测资料和被动检测资料,因此易混淆其感染特征,所以有必要对隐性梅毒感染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感染特征.

    作者:吉飞跃;钱开成;崔益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阴道炎189例病原体分析

    糖尿病(DM)是中老年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既往研究表明DM患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高达46%[1],为进一步探讨DM与阴道炎的相关性,本研究对中老年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及培养,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李劲然;李威;杜珍武;贾玉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低血糖是糖尿病(DM)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高级神经功能失常等相应症状,不仅可以加重DM病情,而且严重者可引起各类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甚至引起死亡[1].老年DM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且症状多不典型,若不及时发现并调整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2].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及自身临床经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翁光明;雷挂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归丸对EAE小鼠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归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peptide 35-55,MOG35-55)诱导C57BL/6小鼠EAE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龙组,右归丸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CNS病理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4、IL-6、TGF-β、IL-17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IL-17含量升高(P<0.05或P<0.01);IL-4、TGF-β含量降低(P<0.05或P<0.01);泼尼松龙及右归丸组小鼠IL-6、IL-17含量降低(P<0.05或P<0.01);IL-4、TGF-β含量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右归丸能够抑制EAE小鼠Th17细胞分化而起到抗感染治疗作用.

    作者:郑子安;钟相根;贾旭;王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外周血CEA mRNA、CK19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

    在肿瘤的治疗中,目前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问题仍是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为此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不同临床分期和类型的肺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CK19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对肺癌微转移诊断和监测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肺癌患者60例,男4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8岁,均经病理组织切片确诊.其中小细胞肺癌10例,腺癌22例,鳞癌28例;Ⅰ~Ⅱ期12例,Ⅲ期30例,Ⅳ期18例.肺良性病变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7岁,其中肺大泡21例,支气管扩张21例.健康对照组60名,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1岁,均为健康体检者.

    作者:魏明;涂玲;梁颖红;刘佳;张俊华;龚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高流量连续性血液净化(HV-CBP)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科救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0例,入院后即行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别于治疗0、12、24、36 h留取EDTA抗凝血标本,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rNF)-α,白介素(IL)-10的浓度,观察0、12、24、36 h时相的APACHEII评分.结果 ①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血液净化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CD3+、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并在24h达到高峰(P<0.05).②治疗前外周血CRP、TNF-α,IL-10水平远高于治疗后,以CRP、TNF-α明显,IL-10水平12、24、36 h变化不大.③APACHEH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高流量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清除升高的炎性因子,调节T细胞亚群,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丽丽;王莉华;庞晓璐;高永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南昌市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控制与医疗保险现状

    目的 研究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控制与医疗保险现状.方法 南昌市社区整群分层多阶段抽样,抽取≥50岁中老年人,对高血压防治、医疗保险等进行调查和相关指标测量,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结果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0.89%,患者采取措施控制血压率为88.0%,高血压控制有效率41.33%.社区老年人医疗保险参加率为91.07%,主要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8.9%)、公费医疗(19.6%)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1.2%)为主.过去曾被诊断高血压老年患者医疗保险参加率97.3%,非高血压老年人参加率为90.0%,不清楚诊断的老年人参加率73.7%,存在差异(x2=10.864,P=0.004).结论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与全国水平相同,患者控制率和首诊测量率均较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规范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知晓情况是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医疗保险参加率.

    作者:高红英;张艳云;肖凤;刘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部位高龄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法 收集157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对治疗效果与预后结果进行评价.按梗阻部位不同分为A组(近段梗阻)61例,B组(远段梗阻)96例.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血压、低蛋白血症、术中出血量≥500 ml,结肠穿孔腹膜炎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采取积极措施,早诊断早治疗,积极纠正术前并发症可提高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雪峰;何金艳;谢铭;郑兴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