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合并阴道炎189例病原体分析

李劲然;李威;杜珍武;贾玉玺

关键词:糖尿病, 阴道炎, 病原体
摘要:糖尿病(DM)是中老年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既往研究表明DM患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高达46%[1],为进一步探讨DM与阴道炎的相关性,本研究对中老年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及培养,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家蚕素Ⅱ对HepG2细胞胰岛素样作用

    目的 探讨体外重组家蚕素Ⅱ(MBbxⅡ)对HepG2细胞的胰岛素样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测定转染后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情况;PAS染色方法测定转染后HepG2细胞糖原染色情况.结果 MBbxⅡ组与100 nmol/L组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相当,但MBbxⅡ组HepG2细胞48 h比24h的总葡萄糖消耗有所减低,与100 nmol/L组结果相反.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MBbxⅡ组HepG2细胞糖原合成增加,其作用与100 nmol/L组相当.结论 MBbxⅡ具有调节肝细胞糖代谢的功能,但其作用可能是快速反应并且在短期内灭活.

    作者:王玲玲;吴雷;孙博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异

    目的 观察昼夜血压变异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齐鲁医院高血压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并发症、心血管情况、24h动态血压监测资料,了解昼夜血压变异对患者心脏、血管的影响及危害性.结果 200例患者血压监测分析,杓型血压84例,正常人均为杓型血压,高血压患者杓型血压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高血压患者中具有左室肥厚、ST段改变、颈动脉血管壁增厚(P<0.05).结论 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值升高是反映心脑血管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于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荣;杨瑞雪;殷乐;张琳;刘秀芳;张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研究范式下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及其加工特点

    注意力受损是在抑郁个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征[1].抑郁个体的注意力受损表现在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上.注意偏向作为一个重要的抑郁的认知易感性因素之一,可能对抑郁的发生、维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而前期的研究大多把关注的焦点停留在对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效应的考察和检验上,缺少对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和加工阶段的探讨和分析.随着研究的逐年丰富和研究范式的扩展,对注意偏向的加工过程,包括注意定向、注意的停留和注意的转移阶段进行分析成为了可能.大量情绪Stroop实验侧重于注意集中的研究,尤其是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包括了对无关信息的抑制和相关信息的易化.虽然很多研究证实了抑郁状态和情绪Stroop效应的相关,但是这一注意偏向效应具体发生在注意的哪个阶段,以及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各种不同范式的研究结果做一对比.

    作者:张红;李湘兰;陈传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8.57%)高于对照组(42.86%)(P<0.05).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具有疗效较佳,能有效降低VEGF表达水平.

    作者:黄俊平;孙文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处理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及机制

    细胞移植为病损心脏的细胞重建及衰竭心脏的功能恢复,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虽然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证实干细胞移植对心梗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是心肌梗死区的缺血及炎症状态构成了“不友善”移植微环境,造成移植干细胞大量死亡,严重影响了细胞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1,2],约70%~80%骨骼肌成肌细胞在移植入受损心肌后3d内死亡.因此,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预处理干细胞目的为提高移植细胞本身耐受恶劣环境的能力或改善移植微环境,从而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

    作者:陈红霞;邵素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PH与传统痔手术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痔手术对老年α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PPH组和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手术前后血糖、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IR)的改变.结果 PPH组术后即时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即时FINS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PH组术后FINS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PH术对T2DM病人血糖及IR的影响明显小于传统痔手术.

    作者:李春雨;袁鹏;林树森;朱铄同;王墨飞;赖荣斌;郐国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16、细胞周期蛋白D1在大鼠胃黏膜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慢性刺激所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P1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氨水、脱氧胆酸钠、酒精三因素联合作用制作萎缩性胃炎模型.胃黏膜组织分别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结果通过图像分析检测.结果 模型组胃黏膜出现明显胃窦胃黏膜萎缩.在萎缩过程中,P16表达逐渐下降,Cyclin D1表达逐渐增强,其中,Cyclin D1表达于实验开始后2个月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较未萎缩组及轻度萎缩组阳性表达面积均明显高(P<0.01).P16在6个月实验组的表达阳性面积与同期对照组有减少(P<0.05),中重度萎缩与未萎缩组比较阳性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 多因素长期慢性损伤可致大鼠胃黏膜萎缩,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P16蛋白表达低下和Cyclin D1蛋白高表达,存在细胞增殖调控异常,是萎缩性胃炎发病及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陈海金;王惠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组chemerin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MCP-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重组chemerin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MCP-1等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至第10天成熟后,分别以不同浓度(0、25、50、100、200 ng/ml)的chemerin蛋白干预12、24、48 h后收集细胞,RT-PCR法检测visfatin、MCP-1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chemerin蛋白作用于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24h后,100 ng/ml干预组visfatin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200 ng/ml的chemerin蛋白干预组MCP-1表达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作用48 h后,50、100、200 ng/ml的chemerin蛋白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上调了visfatin与MCP-1的表达(均P<0.05).结论 重组chemerin蛋白上调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visfatin与MCP-1基因的表达.

    作者:焦谊;常曦;王丽凤;李俊红;关亚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长沙市居民2007~2011年伤害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方法 对长沙市居民2007~2011年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描述伤害死亡的具体原因,测量伤害死亡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结果 2007~2011年期间研究地区伤害死亡率0.28‰,占总死因的5.15%.在对年龄和性别进行双重标化后,各年代间的全死因死亡率和伤害死亡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居民伤害致死的前三位原因是交通事故、跌倒和自杀或自残.造成未满周岁的儿童伤害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威胁呼吸的其WB意外事件,1~14岁主要伤害死因是淹溺.15 ~69岁人群中,交通事故和自杀重要的伤害死因.70岁以上人群跌倒时伤害致死的首要原因.5年伤害PYLL为15 033.9人年,占全死因PYLL的12.3%,平均潜在寿命(APYLL)损失为26.9人年.伤害致死的APYLL前3位是交通事故、自杀及自残和跌倒.结论 长沙居民伤害死亡致死的前3位原因是交通事故、跌倒和自杀及自残.不同年龄段间,伤害致死的具体原因不同.伤害是威胁该地居民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应针对本地区的伤害死亡谱制定有效的伤害预防政策.

    作者:胡娟;彭彦辉;陈晓辉;黄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1年在该院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膝关节随访显示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负重时间短,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佳选择.

    作者:吴昊;石展英;李百川;胡居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南昌市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控制与医疗保险现状

    目的 研究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控制与医疗保险现状.方法 南昌市社区整群分层多阶段抽样,抽取≥50岁中老年人,对高血压防治、医疗保险等进行调查和相关指标测量,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结果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0.89%,患者采取措施控制血压率为88.0%,高血压控制有效率41.33%.社区老年人医疗保险参加率为91.07%,主要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8.9%)、公费医疗(19.6%)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1.2%)为主.过去曾被诊断高血压老年患者医疗保险参加率97.3%,非高血压老年人参加率为90.0%,不清楚诊断的老年人参加率73.7%,存在差异(x2=10.864,P=0.004).结论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与全国水平相同,患者控制率和首诊测量率均较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规范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知晓情况是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医疗保险参加率.

    作者:高红英;张艳云;肖凤;刘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辛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大鼠心肌梗死(MI)再灌注后无复流(NRP)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10只)、正常对照组(12只)、Hhcy模型组(12只)、辛伐他汀组(12只),雌雄各半.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挑选2只大鼠进行伊文氏蓝心肌染色,计算NRP范围.余大鼠取其血浆检测其Hcy、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人蛋白S(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钙蛋白(TN)-Ⅰ水平.结果 心肌NRP范围:正常对照组2只大鼠NRP范围分别为14.17%、16.30%.Hhcy模型组分别为30.47%、29.03%.辛伐他汀组分别为13.77%、14.5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hcy组大鼠MDA、sICAM-1、P-S、TN-Ⅰ含量明显升高,SOD、CAT活性明显降低(P<0.001).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浆Hcy水平与Hhcy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可使大鼠血浆MDA、sICAM-1、P-S、TN-Ⅰ含量降低、SOD、CAT活性升高(P<0.001).结论 Hhcy可使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可增加MI再灌注NRP的范围.辛伐他汀不能降低血浆Hcy水平,但可有效降低Hhcy大鼠急性MI再灌注NRP的范围,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邵望舒;姜雅秋;张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人选脊髓损伤患者176例,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1个月内,90例)和对照组(发病3个月以上,86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不同病程、不同损伤阶段及程度,采用相应的综合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于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进行ASIA运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功能独立性(FIM)评定;并统计两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脊髓损伤后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 康复治疗后,两组ASIA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早期治疗组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早期治疗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中重度以上脊髓损伤后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治疗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并发症、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疼痛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尚不能认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

    作者:勾丽洁;许世奇;刘旭东;李兰兰;薛莲;王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变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TNF受体55,75(sTNF-R55、sTNF-R75)的表达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74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39例,缓解期35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TNF-α、sTNF-R55、sTNF-R75的表达,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EV1/FV.结果 三组TNF-α、sTNF-R55、sTNF-R7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FEV1、FEV1%、FEV1/FV、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TNF-R55与FEV1、FEV1%、PaO2呈正相关(均P<0.05),sTNF-R75与FEV1、FEV1%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中TNF-α和sTNF-R均有表达,病情不同时期表达也不同,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TNF-α表达增高,而sTNF-R表达降低,稳定期TNF-α表达降低,而sTNF-R表达上升.

    作者:李现东;韩纪昌;李磊;贾宗岭;李红兵;吴雪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起始治疗方案对老年哮喘患者的疗效评估

    目的 对不同起始方案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初次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选择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ICS)治疗,观察组采用ICS/LABA治疗,观察两组的哮喘控制水平、症状消失所需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控制率为74%,明显高于对照组(42%,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次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采用ICS/LABA治疗可提高控制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伏格列波糖早期干预治疗对合并糖耐量减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伏格列波糖用于合并糖耐量减低(IGT)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60例合并IGT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和糖尿病健康教育及饮食运动方案治疗,随机分为伏格列波糖观察组(n=30)和阿卡波糖对照组(n=30),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糖转归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低于治疗前,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比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FPG水平、2 hPG、HbA1c、HOMA-IR指数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胰HOMA-β改善优于对照组,血糖转归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伏格列波糖能够降低血糖,延缓IGT进展为糖尿病,改善HOMA-β,降低HOMA-IR,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作者: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魏群;胡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0岁以上肺癌患者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比较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认识观念的改变,尤其是胸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高龄肺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作为肺癌治疗的首选.心律失常是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1,2].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因其可靠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对肺恶性肿瘤的治疗.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其有创伤小,在术后疼痛减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方面等优势[3-5].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肺癌患者通过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术后引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情况,以期能为预防和治疗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吕广超;王凯忠;阿旺丹增;赵连喜;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是以心室重构为主要特征的心脏超负荷[1];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地高辛是目前治疗慢性心衰的常规用药,但也有一定副作用.近年来,应用中药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也取得很好疗效,尤其是中西药结合疗效更加突出.本文通过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心衰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

    作者:刘淑荣;张晓华;孙颖;钱锋;翟颖;于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颈前路分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三节段及以上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 w、术后12个月时的JOA分值以及手术前后的颈椎X光片、CT和MRI.分析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JOA改善率,观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颈椎标准矢状位侧位片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结果 该组病例手术时间90~ 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150 ~450 ml,平均325.5 ml.平均随访15.1个月,术后2w内均感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双上肢感觉异常基本消失.除3例术前已颈髓损伤严重者,无明显恢复外,其他47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50例术后12个月颈椎正侧位X片提示均可见椎间隙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维持良好.结论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三节段及以上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提倡.

    作者:张国威;林宏生;吴昊;熊廷亮;纪志盛;林宏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硬膜外镇痛对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对晚期癌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接受疼痛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6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对照组24例,行经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结果 治疗期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R)、脉搏(P)、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治疗前有变化,但实验组有更为平稳R、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并发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Kam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术能更好地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艳青;袁林;徐又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