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勾丽洁;许世奇;刘旭东;李兰兰;薛莲;王淑娟

关键词:脊髓损伤, 早期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功能独立性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人选脊髓损伤患者176例,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1个月内,90例)和对照组(发病3个月以上,86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不同病程、不同损伤阶段及程度,采用相应的综合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于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进行ASIA运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功能独立性(FIM)评定;并统计两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脊髓损伤后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 康复治疗后,两组ASIA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早期治疗组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早期治疗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中重度以上脊髓损伤后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治疗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并发症、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疼痛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尚不能认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性别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532例,患者根据性别差异分为男、女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男、女昼夜血压差异对比中显示,女性高血压患者昼夜收缩压显著低于男性(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家族史、吸烟比例、饮酒比例、体重指数以及钠盐摄入量显著高于女性组(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与女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遗传性及环境危险因素均有显著差异.

    作者:傅雪芹;敖学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大约有5 000多万人,估计到2030年将达到1.1亿人[1].土地对农民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来源和生活保障.目前,我国学者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三大方面.

    作者:邢景朋;李含伟;朱蓉;魏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1 面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我国的严峻挑战1.1 在老年人收入方面 全国老龄委调查显示[1],城市老年人年平均收入从2000年的7 392元提高到2006年11 963元,增长了61.8%,同期老年人年收入低于当地低生活保障线的比例由4.9%下降到3.5%,享受退休金(养老金)的比例由69.1%上升到78.0%;农村老年人年平均收入同期从1 651元提高到2 970元,增长了79.9%.据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和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1,2],老年人经济保障和收入情况虽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较低,支出仍以温饱为主.据统计[3],农村有27%的老年人处于低收入水平,即低于农村老年人中位收入的50%,也就是年收入不足750元;与农村贫困救助水平相比,仍有2 160万老年人的个人收入低于这个水平;城市有近20%的老年人的年收入处于低水平,即低于城市老年人年均中位收入的50%,也就是年收入不足4 600元;迄今仍有135万城市老年人收入低于当地按家庭人均收入计算的低生活保障线.

    作者:何靖楠;李宁华;张毅;张铁梅;黎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CAMKⅡ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方法与思路

    既往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14],脾虚证的发生涉及多系统、多组织、多器官的功能紊乱,即脾虚证的临床症候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旁及免疫、神经、内分泌、循环、运动系统相关生理功能的紊乱,故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五脏一体观”的理论,笔者认为脾虚证临床症候的发生可呈现出躯体泛化趋势,即“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模式.这种模式亦与目前倡导的生命系统观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理论的观点相符合,即生命现象(生理活动和病理状态)的发生实际上都是机体细胞内外信号传递的结果,而假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段永强;程卫东;成映霞;杨晓轶;李兰珍;安耀荣;田茸;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8.57%)高于对照组(42.86%)(P<0.05).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具有疗效较佳,能有效降低VEGF表达水平.

    作者:黄俊平;孙文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16、细胞周期蛋白D1在大鼠胃黏膜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慢性刺激所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P1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氨水、脱氧胆酸钠、酒精三因素联合作用制作萎缩性胃炎模型.胃黏膜组织分别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结果通过图像分析检测.结果 模型组胃黏膜出现明显胃窦胃黏膜萎缩.在萎缩过程中,P16表达逐渐下降,Cyclin D1表达逐渐增强,其中,Cyclin D1表达于实验开始后2个月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较未萎缩组及轻度萎缩组阳性表达面积均明显高(P<0.01).P16在6个月实验组的表达阳性面积与同期对照组有减少(P<0.05),中重度萎缩与未萎缩组比较阳性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 多因素长期慢性损伤可致大鼠胃黏膜萎缩,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P16蛋白表达低下和Cyclin D1蛋白高表达,存在细胞增殖调控异常,是萎缩性胃炎发病及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陈海金;王惠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尿酸的相关分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心源性猝死等[1,2].有研究显示尿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甚至是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相关[3,4].本研究旨在探讨ACS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尿酸的相关性.

    作者:刘山;徐美玲;曹靖惠;陈广永;马翠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症和凝血因子的影响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通常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前者包括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1].由于存在冠状动脉中的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糜烂以及出血会形成血栓,甚至心肌梗死,终导致猝死[2],其中炎症反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全程.ACS早期会并发诸多并发症,发病30 d内死亡发生率高,早期加强治疗方案有利于预后.他汀类药物不仅对降脂功效显著,还能发挥抗炎和抗血栓功效[3],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对我院老年早期ACS患者行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石金河;陈希妍;任芳;马彦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半乳糖加亚硝酸钠建立痴呆症小鼠模型和中药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痴呆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对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2组,后3组用D-半乳糖加亚硝酸钠联合给小鼠皮下注射,连续45 d建立模型.当注射30 d后,治疗组分别用中药海尔福口服液和复方首乌口服液灌胃治疗,直到实验结束.测定造模前后记忆能力变化结束,从小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处死动物,取大脑,部分匀浆,用生理盐水制成10%脑匀浆,测定总巯基(-SH)、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脑钙,部分作病理研究.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GSH-PX依次为(58.46±15.93)、(25.43±12.44)、(38.47±18.79)、(52.18±12.83)U,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治疗2组(P<0.05);AchE依次为(1.89±0.25)、(1.28±0.12)、(1.47±0.21)、(1.64±0.15) U/mg,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治疗2组(P<0.05);-SH分别为(0.257±0.040)、(0.274±0.032)、(0.360±0.017)、(0.259±0.018) mmol/mg,治疗1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治疗2组TC、脑钙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水迷宫时间各组间尚无明显差异,但治疗2组和正常组错误率明显降低.病理研究显示,模型组大脑皮质分层不清楚,颗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胞质的尼氏体也减少.有较多的神经元萎缩、变性和凋亡,治疗组的病理改变得到较好改善.结论 造模小组AchE和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病理有一定改变,用中药治疗后酶活性明显升高,病理改变有好转,效果明显.

    作者:何胜;玉莹;陈菊芳;张元;潘福玉;李海;梁雄壮;张树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近30年中国认知老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揭示近年来中国认知老化研究的大致轮廓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百分比、频次等对244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①记忆是认知老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占总研究的1/3;认知老化机制研究渐成主体;③合作研究已成趋势;④认知老化研究90%以上被试取自城区,农村被试少.结论 未来应加强机构和地区间的长效合作,探明认知老化机制,开展认知干预和预防研究,为缓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作者:夏石勇;彭华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绝经后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延缓皮肤老化的研究进展

    皮肤是非生殖器官中雌激素作用的大靶器官,皮肤中广泛分布的雌激素受体参与了皮肤质量的调控过程.绝经后雌激素的水平下降是导致皮肤老化明显的重要原因.雌激素参与皮肤与毛发的诸多生理过程,激素替代治疗(HRT)对绝经后皮肤质量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资料显示,无论是何种途径的HRT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机制不同程度地增加皮肤厚度、弹性及保湿性,减少皱纹形成,减轻或预防皮肤的自然老化.本研究评估绝经后应用HRT延缓皮肤老化的效果.

    作者:阴春霞;贾云霄;曹阳;辛精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长沙市居民2007~2011年伤害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方法 对长沙市居民2007~2011年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描述伤害死亡的具体原因,测量伤害死亡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结果 2007~2011年期间研究地区伤害死亡率0.28‰,占总死因的5.15%.在对年龄和性别进行双重标化后,各年代间的全死因死亡率和伤害死亡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居民伤害致死的前三位原因是交通事故、跌倒和自杀或自残.造成未满周岁的儿童伤害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威胁呼吸的其WB意外事件,1~14岁主要伤害死因是淹溺.15 ~69岁人群中,交通事故和自杀重要的伤害死因.70岁以上人群跌倒时伤害致死的首要原因.5年伤害PYLL为15 033.9人年,占全死因PYLL的12.3%,平均潜在寿命(APYLL)损失为26.9人年.伤害致死的APYLL前3位是交通事故、自杀及自残和跌倒.结论 长沙居民伤害死亡致死的前3位原因是交通事故、跌倒和自杀及自残.不同年龄段间,伤害致死的具体原因不同.伤害是威胁该地居民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应针对本地区的伤害死亡谱制定有效的伤害预防政策.

    作者:胡娟;彭彦辉;陈晓辉;黄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氧还蛋白与癌症相关蛋白的关系

    癌症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许多基因有关,这些基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终赋予了癌细胞两大基本的特征;细胞周期失去调控使得癌细胞无限增殖;癌细胞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硫氧还蛋白(TRX)是氧化还原调节蛋白,在多种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癌症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具有调节多种癌症相关蛋白作用.本文综述了硫氧还蛋白与癌症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见图1.

    作者:张宁;史志周;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NA结合抑制蛋白-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结肠癌中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17例结肠腺瘤、16例不典型增生、48例结肠癌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的表达.结果 正常肠黏膜组织中Id-1蛋白偶有表达,在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3%、43.75%、77.08%,三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d-1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及TNM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樊鸿炎;张文权;薛迪强;杜宏伟;郝芳;李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微创腔内手术方式治疗膀胱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经尿道U100激光碎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79例膀胱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组(膀胱穿刺取石组26例)、经尿道U 100激光碎石组(U100激光碎石组27例)及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组(气压弹道碎石组26例),比较3组结石直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费.结果 膀胱穿刺取石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上具有明显优势(t=2.36、7.84,P均<0.01);在结石直径大于2.5 cm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上,膀胱穿刺取石组较有优势(P<0.05);但在留置尿管时间上U100激光碎石组及气压弹道碎石组优势较明显(分别t=3.41、3.19,P均<0.05).结论 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术对于较大、多发的膀胱结石疗效更明显,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费用低、恢复快、简单易学等诸多优点,适宜于在基层医院普及与推广.

    作者:周毅;王伟;姚远;杨剑文;卢启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后即刻桩道及延迟桩道预备对纤维桩修复的影响

    临床上对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往往采用纤维桩进行修复.纤维桩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复合牙科修复材料[1],适应证广泛、临床效果显著[2],而进行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后,根据桩道预备的时机,可以分为延迟预备桩道与即刻预备桩道.两种不同的预备时机,对纤维桩修复手术治疗的效果,是否会产生较大影响,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观察分析根管治疗后进行桩核冠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预备时机对纤维桩修复的影响情况.

    作者:孟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肺癌化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肺癌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肺癌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分为:观察组43例:化疗+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化疗+普通饮食.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及握力、白细胞计数、CD4/CD8、NK细胞、IgA、IgM及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8).观察组化疗后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0).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辅助鼻饲肠内营养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一定程度改善免疫状况,减少化疗并发症,并提高术后2年生存率.

    作者:孙士玲;王涛;张振强;杨丽萍;周发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异

    目的 观察昼夜血压变异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齐鲁医院高血压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并发症、心血管情况、24h动态血压监测资料,了解昼夜血压变异对患者心脏、血管的影响及危害性.结果 200例患者血压监测分析,杓型血压84例,正常人均为杓型血压,高血压患者杓型血压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高血压患者中具有左室肥厚、ST段改变、颈动脉血管壁增厚(P<0.05).结论 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值升高是反映心脑血管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于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荣;杨瑞雪;殷乐;张琳;刘秀芳;张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彩超结合Ki-67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淋巴结状态是反映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Ki-67抗原为一种细胞核抗原,仅在增殖细胞核中表达,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已有文献报道Ki-67抗原可以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之一[1].本文借助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Ki-67抗原表达并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肿块内血流结合,探讨其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陈进;杭剑萍;李励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归丸对EAE小鼠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归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peptide 35-55,MOG35-55)诱导C57BL/6小鼠EAE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龙组,右归丸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CNS病理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4、IL-6、TGF-β、IL-17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IL-17含量升高(P<0.05或P<0.01);IL-4、TGF-β含量降低(P<0.05或P<0.01);泼尼松龙及右归丸组小鼠IL-6、IL-17含量降低(P<0.05或P<0.01);IL-4、TGF-β含量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右归丸能够抑制EAE小鼠Th17细胞分化而起到抗感染治疗作用.

    作者:郑子安;钟相根;贾旭;王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