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16、细胞周期蛋白D1在大鼠胃黏膜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陈海金;王惠吉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 细胞增殖, Cyclin D1, p16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刺激所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P1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氨水、脱氧胆酸钠、酒精三因素联合作用制作萎缩性胃炎模型.胃黏膜组织分别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结果通过图像分析检测.结果 模型组胃黏膜出现明显胃窦胃黏膜萎缩.在萎缩过程中,P16表达逐渐下降,Cyclin D1表达逐渐增强,其中,Cyclin D1表达于实验开始后2个月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较未萎缩组及轻度萎缩组阳性表达面积均明显高(P<0.01).P16在6个月实验组的表达阳性面积与同期对照组有减少(P<0.05),中重度萎缩与未萎缩组比较阳性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 多因素长期慢性损伤可致大鼠胃黏膜萎缩,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P16蛋白表达低下和Cyclin D1蛋白高表达,存在细胞增殖调控异常,是萎缩性胃炎发病及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漂白处理时间对老年患者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功能下降,导致牙体组织的稳固性也大大降低,临床中常常给予填充修复治疗,但是边缘微渗漏是影响树脂充填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边缘微渗漏是关注的重点[1].漂白技术逐渐应用到该病的治疗,但是处理时间成为医师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2].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漂白处理时间对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作者:杨文丽;朱娟芳;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CAMKⅡ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方法与思路

    既往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14],脾虚证的发生涉及多系统、多组织、多器官的功能紊乱,即脾虚证的临床症候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旁及免疫、神经、内分泌、循环、运动系统相关生理功能的紊乱,故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五脏一体观”的理论,笔者认为脾虚证临床症候的发生可呈现出躯体泛化趋势,即“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模式.这种模式亦与目前倡导的生命系统观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理论的观点相符合,即生命现象(生理活动和病理状态)的发生实际上都是机体细胞内外信号传递的结果,而假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段永强;程卫东;成映霞;杨晓轶;李兰珍;安耀荣;田茸;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丹黄通络胶囊对自然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黄通络胶囊对自然衰老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自然衰老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中Aβ1~40的表达.结果 丹黄通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且显著降低AchE活力,升高ChAT活力;减少Aβ1 ~40在海马和大脑皮质的表达.结论 丹黄通络胶囊对自然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恢复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以及降低Aβ沉积有关.

    作者:张小毅;李生莹;刘巨源;杨宇平;詹合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彩超结合Ki-67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淋巴结状态是反映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Ki-67抗原为一种细胞核抗原,仅在增殖细胞核中表达,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已有文献报道Ki-67抗原可以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之一[1].本文借助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Ki-67抗原表达并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肿块内血流结合,探讨其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陈进;杭剑萍;李励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身振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3月龄未经产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12只)、去卵巢静止组(OVX,12只)和去卵巢振动组(WBV,12只).去卵巢手术10 w时,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开始在振动台上接受振动频率为90 Hz振动加速度为3.8g的全身垂直振动刺激,振动2次/d,15 min/次,振动7 d/w.振动处理8w时麻醉大鼠,用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在体骨密度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游离第3腰椎以及左后肢股骨和胫骨,Westen印迹法检测第3腰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①在体骨密度检测结果表明,去卵巢静止组第5腰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密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o.01或P<0.001),而全身骨密度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去卵巢振动组胫骨近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P<0.01),而其他部位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静止组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股骨远端和第3腰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去卵巢静止组比较,去卵巢振动组第3腰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全身垂直振动能显著增加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

    作者:司会群;卜淑敏;赵俊勇;文思敏;段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伏格列波糖早期干预治疗对合并糖耐量减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伏格列波糖用于合并糖耐量减低(IGT)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60例合并IGT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和糖尿病健康教育及饮食运动方案治疗,随机分为伏格列波糖观察组(n=30)和阿卡波糖对照组(n=30),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糖转归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低于治疗前,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比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FPG水平、2 hPG、HbA1c、HOMA-IR指数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胰HOMA-β改善优于对照组,血糖转归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伏格列波糖能够降低血糖,延缓IGT进展为糖尿病,改善HOMA-β,降低HOMA-IR,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作者: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魏群;胡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长沙市居民2007~2011年伤害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方法 对长沙市居民2007~2011年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描述伤害死亡的具体原因,测量伤害死亡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结果 2007~2011年期间研究地区伤害死亡率0.28‰,占总死因的5.15%.在对年龄和性别进行双重标化后,各年代间的全死因死亡率和伤害死亡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居民伤害致死的前三位原因是交通事故、跌倒和自杀或自残.造成未满周岁的儿童伤害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威胁呼吸的其WB意外事件,1~14岁主要伤害死因是淹溺.15 ~69岁人群中,交通事故和自杀重要的伤害死因.70岁以上人群跌倒时伤害致死的首要原因.5年伤害PYLL为15 033.9人年,占全死因PYLL的12.3%,平均潜在寿命(APYLL)损失为26.9人年.伤害致死的APYLL前3位是交通事故、自杀及自残和跌倒.结论 长沙居民伤害死亡致死的前3位原因是交通事故、跌倒和自杀及自残.不同年龄段间,伤害致死的具体原因不同.伤害是威胁该地居民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应针对本地区的伤害死亡谱制定有效的伤害预防政策.

    作者:胡娟;彭彦辉;陈晓辉;黄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1年在该院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膝关节随访显示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负重时间短,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佳选择.

    作者:吴昊;石展英;李百川;胡居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湖南省养老产业老年护理人力资源状态调查

    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院和养老产业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专业养老产业的养老服务的开展[1],一大批新型的专业化的养老机构快速的建成,而大多数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技能及人文素质水平与专业养老还有很大的差异[2].本文拟了解我省养老机构老年护理人力资源状态.

    作者:方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高流量连续性血液净化(HV-CBP)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科救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0例,入院后即行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别于治疗0、12、24、36 h留取EDTA抗凝血标本,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rNF)-α,白介素(IL)-10的浓度,观察0、12、24、36 h时相的APACHEII评分.结果 ①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血液净化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CD3+、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并在24h达到高峰(P<0.05).②治疗前外周血CRP、TNF-α,IL-10水平远高于治疗后,以CRP、TNF-α明显,IL-10水平12、24、36 h变化不大.③APACHEH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高流量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清除升高的炎性因子,调节T细胞亚群,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丽丽;王莉华;庞晓璐;高永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8.57%)高于对照组(42.86%)(P<0.05).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具有疗效较佳,能有效降低VEGF表达水平.

    作者:黄俊平;孙文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运用价值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用方法,部分患者由于超过了介入治疗的时间窗需要进行择期PCI治疗,而介入后部分梗死血管任由“无血流”或者“慢血流”现象存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远端微循环栓塞、局部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等风险[1-4].本研究观察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AMI择期PCI患者中的效果.

    作者:蔡舸;吕云;高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胱抑素C和肝纤维化指标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25例和转移性肝癌组23例,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CysC、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浓度.结果 血清Cys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原发性肝癌组与转移性肝癌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CysC与肝癌的发生以及是否转移有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HA、PcⅢ、LN和Ⅳ-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表明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结论 血清CysC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癌患者筛查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转移与预后,可作为肝癌患者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英兰;朱爱琴;钟欣;姜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阴道炎189例病原体分析

    糖尿病(DM)是中老年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既往研究表明DM患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高达46%[1],为进一步探讨DM与阴道炎的相关性,本研究对中老年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及培养,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李劲然;李威;杜珍武;贾玉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系统的rTMS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共4w.在基线及治疗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的认知状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MoCA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基线评分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MoCA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TMS可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刘增训;孙丰霞;刘书奎;王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人选脊髓损伤患者176例,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1个月内,90例)和对照组(发病3个月以上,86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不同病程、不同损伤阶段及程度,采用相应的综合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于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进行ASIA运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功能独立性(FIM)评定;并统计两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脊髓损伤后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 康复治疗后,两组ASIA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早期治疗组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早期治疗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中重度以上脊髓损伤后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治疗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并发症、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疼痛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尚不能认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

    作者:勾丽洁;许世奇;刘旭东;李兰兰;薛莲;王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应对方式及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89例中年、80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 ①社会支持总量及各因子与中年患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常模相比,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量均高于常模,而支持利用度低于常模(P<0.05).②面对因子分低于中年患者及常模组,屈服因子分高于中年患者及常模组(P<0.05).③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面对应对方式与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屈服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总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的支持利用度较低,应对方式以屈服为主,社会支持水平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士应帮助患者寻求有效社会资源,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促进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胡荣;王玉芳;方文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1年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院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2011年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的构成特点及医疗费用变化分析,以便能科学真实展现新疆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医疗费用使用情况,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在以第10次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对疾病分类的基础上,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住院人数上千的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平均住院费用较高的系统疾病为肿瘤、运动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老年住院患者在性别、民族和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掌握老年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及健康生活方式多角度出发,以实现新疆社会健康老龄化.

    作者:马国芳;瓦日斯江·阿不都斯木;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血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数字随机将201 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三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各组均给予每晚口服辛伐他汀,剂量分别为10、20、40 mg,治疗周期为12 w.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三组和对照组的血脂、内皮功能,并观察三组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三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TC、TG、LDL-C水平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程度大,次之中剂量组,低剂量、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的HDL-C水平上升,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三组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NO升高,ET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均P<0.05);三组的FMD水平升高,高剂量组升高程度大,三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均P>0.05);三组的NMD水平上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均出现肌肉疼痛、肠胃反应、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的血清内皮功能,并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加,但是不良反应也随着增加,应严格控制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剂量.

    作者:曾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16、细胞周期蛋白D1在大鼠胃黏膜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慢性刺激所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P1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氨水、脱氧胆酸钠、酒精三因素联合作用制作萎缩性胃炎模型.胃黏膜组织分别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结果通过图像分析检测.结果 模型组胃黏膜出现明显胃窦胃黏膜萎缩.在萎缩过程中,P16表达逐渐下降,Cyclin D1表达逐渐增强,其中,Cyclin D1表达于实验开始后2个月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较未萎缩组及轻度萎缩组阳性表达面积均明显高(P<0.01).P16在6个月实验组的表达阳性面积与同期对照组有减少(P<0.05),中重度萎缩与未萎缩组比较阳性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 多因素长期慢性损伤可致大鼠胃黏膜萎缩,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P16蛋白表达低下和Cyclin D1蛋白高表达,存在细胞增殖调控异常,是萎缩性胃炎发病及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陈海金;王惠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