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琳
百草枯(PQ)又名“克无踪”、“对草快”、“敌草快”,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活性,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PQ常用剂型为20%的水溶液,口服致死量10 ml,急性PQ中毒是内科常见除草剂急性中毒之一,病死率在50% ~80%.PQ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后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呈三室模型快速分布至各器官和组织.低浓度PQ可通过能量依赖性的聚胺类物质摄取途径特异性聚集于肺脏,但在高浓度时主要通过弥散途径进入肺细胞[1],蓄积于肺部,浓度比血浆浓度高10 ~90倍.大剂量口服PQ中毒者24~48 h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剂量口服者则在7 ~28 d迟发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晚期出现肺泡内和肺间质纤维化.目前PQ中毒的治疗上尚缺乏特效解毒剂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仍然以支持治疗为主,疗效较差.本文就PQ的中毒机制和沙利度胺治疗的潜能进行综述.
作者:李丹;范哲;张晓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功能下降,导致牙体组织的稳固性也大大降低,临床中常常给予填充修复治疗,但是边缘微渗漏是影响树脂充填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边缘微渗漏是关注的重点[1].漂白技术逐渐应用到该病的治疗,但是处理时间成为医师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2].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漂白处理时间对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作者:杨文丽;朱娟芳;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昼夜血压变异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齐鲁医院高血压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并发症、心血管情况、24h动态血压监测资料,了解昼夜血压变异对患者心脏、血管的影响及危害性.结果 200例患者血压监测分析,杓型血压84例,正常人均为杓型血压,高血压患者杓型血压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高血压患者中具有左室肥厚、ST段改变、颈动脉血管壁增厚(P<0.05).结论 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值升高是反映心脑血管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于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荣;杨瑞雪;殷乐;张琳;刘秀芳;张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控制与医疗保险现状.方法 南昌市社区整群分层多阶段抽样,抽取≥50岁中老年人,对高血压防治、医疗保险等进行调查和相关指标测量,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结果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0.89%,患者采取措施控制血压率为88.0%,高血压控制有效率41.33%.社区老年人医疗保险参加率为91.07%,主要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8.9%)、公费医疗(19.6%)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1.2%)为主.过去曾被诊断高血压老年患者医疗保险参加率97.3%,非高血压老年人参加率为90.0%,不清楚诊断的老年人参加率73.7%,存在差异(x2=10.864,P=0.004).结论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与全国水平相同,患者控制率和首诊测量率均较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规范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知晓情况是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医疗保险参加率.
作者:高红英;张艳云;肖凤;刘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面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我国的严峻挑战1.1 在老年人收入方面 全国老龄委调查显示[1],城市老年人年平均收入从2000年的7 392元提高到2006年11 963元,增长了61.8%,同期老年人年收入低于当地低生活保障线的比例由4.9%下降到3.5%,享受退休金(养老金)的比例由69.1%上升到78.0%;农村老年人年平均收入同期从1 651元提高到2 970元,增长了79.9%.据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和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1,2],老年人经济保障和收入情况虽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较低,支出仍以温饱为主.据统计[3],农村有27%的老年人处于低收入水平,即低于农村老年人中位收入的50%,也就是年收入不足750元;与农村贫困救助水平相比,仍有2 160万老年人的个人收入低于这个水平;城市有近20%的老年人的年收入处于低水平,即低于城市老年人年均中位收入的50%,也就是年收入不足4 600元;迄今仍有135万城市老年人收入低于当地按家庭人均收入计算的低生活保障线.
作者:何靖楠;李宁华;张毅;张铁梅;黎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伏格列波糖用于合并糖耐量减低(IGT)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60例合并IGT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和糖尿病健康教育及饮食运动方案治疗,随机分为伏格列波糖观察组(n=30)和阿卡波糖对照组(n=30),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糖转归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低于治疗前,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比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FPG水平、2 hPG、HbA1c、HOMA-IR指数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胰HOMA-β改善优于对照组,血糖转归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伏格列波糖能够降低血糖,延缓IGT进展为糖尿病,改善HOMA-β,降低HOMA-IR,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作者: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魏群;胡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本质为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部分患者伴有胸闷的特征,由于患者缺乏典型的哮喘症状,临床诊断过程中常引起误诊,如不及时治疗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典型的哮喘[1].临床治疗CVA的方法很多,但往往忽视患者,特别是老年CVA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本研究重点考察优质护理策略在CVA治疗中的效果.
作者:丁建红;李璐;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低血糖是糖尿病(DM)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高级神经功能失常等相应症状,不仅可以加重DM病情,而且严重者可引起各类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甚至引起死亡[1].老年DM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且症状多不典型,若不及时发现并调整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2].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及自身临床经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翁光明;雷挂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以老年患者居多,并且在发病早期由于具有检出率低的特点,往往容易错过佳治疗时机[1].化疗作为除手术治疗外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存在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加之明显的毒副作用[2],导致患者的耐受性极差,给患者的生命及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如何大限度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迫切.本文旨在观察在化疗同时补充氨基酸的方法干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对临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院和养老产业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专业养老产业的养老服务的开展[1],一大批新型的专业化的养老机构快速的建成,而大多数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技能及人文素质水平与专业养老还有很大的差异[2].本文拟了解我省养老机构老年护理人力资源状态.
作者:方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是以心室重构为主要特征的心脏超负荷[1];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地高辛是目前治疗慢性心衰的常规用药,但也有一定副作用.近年来,应用中药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也取得很好疗效,尤其是中西药结合疗效更加突出.本文通过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心衰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
作者:刘淑荣;张晓华;孙颖;钱锋;翟颖;于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据统计,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大约有5 000多万人,估计到2030年将达到1.1亿人[1].土地对农民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来源和生活保障.目前,我国学者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三大方面.
作者:邢景朋;李含伟;朱蓉;魏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丹黄通络胶囊对自然衰老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自然衰老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中Aβ1~40的表达.结果 丹黄通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且显著降低AchE活力,升高ChAT活力;减少Aβ1 ~40在海马和大脑皮质的表达.结论 丹黄通络胶囊对自然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恢复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以及降低Aβ沉积有关.
作者:张小毅;李生莹;刘巨源;杨宇平;詹合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血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数字随机将201 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三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各组均给予每晚口服辛伐他汀,剂量分别为10、20、40 mg,治疗周期为12 w.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三组和对照组的血脂、内皮功能,并观察三组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三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TC、TG、LDL-C水平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程度大,次之中剂量组,低剂量、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的HDL-C水平上升,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三组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NO升高,ET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均P<0.05);三组的FMD水平升高,高剂量组升高程度大,三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均P>0.05);三组的NMD水平上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均出现肌肉疼痛、肠胃反应、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的血清内皮功能,并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加,但是不良反应也随着增加,应严格控制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剂量.
作者:曾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抽取该院诊治的90例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予复方苦参注射联合化疗;对照组45例予单纯化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2.22%)高于对照组(44.44%)(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28.89%)(P<0.01).治疗后5、30 d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5d,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192.8±30.4)pg/ml低于对照组(294.7±35.1) pg/ml(P<0.01).治疗后30 d,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VEGF 水平(173.2±31.7) pg/ml低于对照组(267.8±34.2)pg/ml(P<0.01).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
作者:刘劲松;李丽萍;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中留置带线双J管(术后通过预留线拔管)在老年男性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老年男性输尿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在完成钬激光碎石操作后,A组术中放置带线双J管,术后通过牵拉预留线拔管;B组术中放置不带线双J管,术后通过膀胱镜拔管.观察两组留管期间就排尿症状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拔管时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以及恢复正常排尿所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构成、结石直径、手术完成时间、结石一期清除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管期间两组患者就排尿症状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均顺利拔管,B组中4例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路狭窄等原因,膀胱镜拔管不成功(失败率10.0%),A组拔管成功率高于B组.取管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恢复正常排尿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老年男性患者术中应用带线双J管,留管期间并不影响生活质量,不增加并发症,可提高成功率,减轻取管时的疼痛,更快地恢复正常排尿.
作者:张建文;刘春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25例和转移性肝癌组23例,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CysC、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浓度.结果 血清Cys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原发性肝癌组与转移性肝癌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CysC与肝癌的发生以及是否转移有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HA、PcⅢ、LN和Ⅳ-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表明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结论 血清CysC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癌患者筛查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转移与预后,可作为肝癌患者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英兰;朱爱琴;钟欣;姜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常年气急、喘息、肺功能较差,常可发生呼吸衰竭,尤其是Ⅱ型呼吸衰竭.无创通气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可较快地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和体征[1].本文观察老年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60~75[平均(68.9±8.7)]岁;均满足以下诊断标准:①血气监测结果显示严重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②明显的呼吸抑制,且伴有酸中毒.③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除COPD以外的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
作者:刘长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痔手术对老年α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PPH组和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手术前后血糖、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IR)的改变.结果 PPH组术后即时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即时FINS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PH组术后FINS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PH术对T2DM病人血糖及IR的影响明显小于传统痔手术.
作者:李春雨;袁鹏;林树森;朱铄同;王墨飞;赖荣斌;郐国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肺癌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肺癌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分为:观察组43例:化疗+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化疗+普通饮食.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及握力、白细胞计数、CD4/CD8、NK细胞、IgA、IgM及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8).观察组化疗后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0).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辅助鼻饲肠内营养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一定程度改善免疫状况,减少化疗并发症,并提高术后2年生存率.
作者:孙士玲;王涛;张振强;杨丽萍;周发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