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雨;袁鹏;林树森;朱铄同;王墨飞;赖荣斌;郐国虎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法 收集157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对治疗效果与预后结果进行评价.按梗阻部位不同分为A组(近段梗阻)61例,B组(远段梗阻)96例.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血压、低蛋白血症、术中出血量≥500 ml,结肠穿孔腹膜炎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采取积极措施,早诊断早治疗,积极纠正术前并发症可提高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雪峰;何金艳;谢铭;郑兴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血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数字随机将201 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三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各组均给予每晚口服辛伐他汀,剂量分别为10、20、40 mg,治疗周期为12 w.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三组和对照组的血脂、内皮功能,并观察三组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三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TC、TG、LDL-C水平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程度大,次之中剂量组,低剂量、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的HDL-C水平上升,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三组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的NO升高,ET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均P<0.05);三组的FMD水平升高,高剂量组升高程度大,三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均P>0.05);三组的NMD水平上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均出现肌肉疼痛、肠胃反应、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的血清内皮功能,并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加,但是不良反应也随着增加,应严格控制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剂量.
作者:曾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心源性猝死等[1,2].有研究显示尿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甚至是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相关[3,4].本研究旨在探讨ACS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尿酸的相关性.
作者:刘山;徐美玲;曹靖惠;陈广永;马翠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呼吸内科住院且年龄>65岁的老年CVA患者37例为观察组,哮喘症状典型患者39例为典型组,并以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41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测定血清Eotaxin水平及检测肺功能等,并对三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EOS计数和Eotaxin水平明显低于典型组[(591.37±98.38) vs(972.54±137.26),(215.78±73.12) vs (247.64±86.33) ng/L(P<0.05);相对于对照组人群,EOS计数和Eotaxin水平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典型组上升(P<0.05);观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大呼气流量(FEF25)、FEF50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典型组患者PEF、FEF25、FEF50上升明显(P<0.05);EOS计数和Eotaxin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otaxin是老年CVA炎症反应的重要参与因子,肺功能对于老年CVA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蕾;刘英宇;王红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以心力衰竭、血栓栓塞或猝死为临床特点.研究认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LVH)是心血管疾病及猝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1].通过对ICM是否伴有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AECG)、动态血压监测(ABPM)、超生心动图检查差异进行分析,以利于预防或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席延琴;杨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痔手术对老年α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PPH组和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手术前后血糖、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IR)的改变.结果 PPH组术后即时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即时FINS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PH组术后FINS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PH术对T2DM病人血糖及IR的影响明显小于传统痔手术.
作者:李春雨;袁鹏;林树森;朱铄同;王墨飞;赖荣斌;郐国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用方法,部分患者由于超过了介入治疗的时间窗需要进行择期PCI治疗,而介入后部分梗死血管任由“无血流”或者“慢血流”现象存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远端微循环栓塞、局部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等风险[1-4].本研究观察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AMI择期PCI患者中的效果.
作者:蔡舸;吕云;高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三节段及以上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 w、术后12个月时的JOA分值以及手术前后的颈椎X光片、CT和MRI.分析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JOA改善率,观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颈椎标准矢状位侧位片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结果 该组病例手术时间90~ 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150 ~450 ml,平均325.5 ml.平均随访15.1个月,术后2w内均感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双上肢感觉异常基本消失.除3例术前已颈髓损伤严重者,无明显恢复外,其他47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50例术后12个月颈椎正侧位X片提示均可见椎间隙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维持良好.结论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三节段及以上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提倡.
作者:张国威;林宏生;吴昊;熊廷亮;纪志盛;林宏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痴呆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对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2组,后3组用D-半乳糖加亚硝酸钠联合给小鼠皮下注射,连续45 d建立模型.当注射30 d后,治疗组分别用中药海尔福口服液和复方首乌口服液灌胃治疗,直到实验结束.测定造模前后记忆能力变化结束,从小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处死动物,取大脑,部分匀浆,用生理盐水制成10%脑匀浆,测定总巯基(-SH)、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脑钙,部分作病理研究.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GSH-PX依次为(58.46±15.93)、(25.43±12.44)、(38.47±18.79)、(52.18±12.83)U,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治疗2组(P<0.05);AchE依次为(1.89±0.25)、(1.28±0.12)、(1.47±0.21)、(1.64±0.15) U/mg,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治疗2组(P<0.05);-SH分别为(0.257±0.040)、(0.274±0.032)、(0.360±0.017)、(0.259±0.018) mmol/mg,治疗1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治疗2组TC、脑钙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水迷宫时间各组间尚无明显差异,但治疗2组和正常组错误率明显降低.病理研究显示,模型组大脑皮质分层不清楚,颗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胞质的尼氏体也减少.有较多的神经元萎缩、变性和凋亡,治疗组的病理改变得到较好改善.结论 造模小组AchE和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病理有一定改变,用中药治疗后酶活性明显升高,病理改变有好转,效果明显.
作者:何胜;玉莹;陈菊芳;张元;潘福玉;李海;梁雄壮;张树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丹黄通络胶囊对自然衰老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自然衰老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中Aβ1~40的表达.结果 丹黄通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且显著降低AchE活力,升高ChAT活力;减少Aβ1 ~40在海马和大脑皮质的表达.结论 丹黄通络胶囊对自然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恢复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以及降低Aβ沉积有关.
作者:张小毅;李生莹;刘巨源;杨宇平;詹合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伴有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22例30眼,其中临床前期16眼,急性发作期14眼.随访3-12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矫正视力明显提高(P<0.01);术后眼压较术前下降(P<0.01);临床前期及发作期病人术后中央前房深度(ACD)与术前相比加深(P<0.01);术后房角与术前相比开放范围增大(P<0.01).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开放房角、加深前房、解除瞳孔阻滞、控制眼压、有效提高视力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莉;李鹏;高丹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甘精胰岛素联合老年糖尿病(DM)患者的效果.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和诺和灵30R,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和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及低血糖、胰岛素(FINS)用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比较FPG、2 hPBG无显著差异(P>0.05),而HbA1c、HOMA-IR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2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为(0.31±0.19)IU·kg-1·d-1,对照组为(0.55±0.26)IU·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P<0.05).结论 格列美脲、甘精胰岛素联合用于老年DM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风险小,FINS用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关浩;林尤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8.57%)高于对照组(42.86%)(P<0.05).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具有疗效较佳,能有效降低VEGF表达水平.
作者:黄俊平;孙文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脊髓腰骶段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黄递酶(NADPH-d)阳性体的表达并观察睾酮对其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月龄组、21月龄组和21月龄滴鼻组各5只;应用NADPH-d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髓腰骶段NADPH-d阳性体的表达,并观察老年大鼠鼻腔吸入睾酮后NADPH-d阳性体的影响.检测各月龄组大鼠切片后角浅层(SDH)、利绍尔束(LT)、中间外侧核(ILN)、骶髓后连合核(DCN)和中央管(CC)NADPH-d阳性体的数目.结果 6月龄组未出现NADPH-d阳性体,21月龄滴鼻组NADPH-d阳性体的表达明显少于21月龄组.结论 老年大鼠鼻腔给予睾酮可以减少脊髓腰骶段NADPH-d阳性体表达.
作者:徐彦楠;周晨明;张国梁;车静;石葛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本质为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部分患者伴有胸闷的特征,由于患者缺乏典型的哮喘症状,临床诊断过程中常引起误诊,如不及时治疗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典型的哮喘[1].临床治疗CVA的方法很多,但往往忽视患者,特别是老年CVA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本研究重点考察优质护理策略在CVA治疗中的效果.
作者:丁建红;李璐;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以老年患者居多,并且在发病早期由于具有检出率低的特点,往往容易错过佳治疗时机[1].化疗作为除手术治疗外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存在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加之明显的毒副作用[2],导致患者的耐受性极差,给患者的生命及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如何大限度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迫切.本文旨在观察在化疗同时补充氨基酸的方法干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对临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肺癌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肺癌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化疗期间是否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分为:观察组43例:化疗+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化疗+普通饮食.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及握力、白细胞计数、CD4/CD8、NK细胞、IgA、IgM及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8).观察组化疗后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0).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辅助鼻饲肠内营养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一定程度改善免疫状况,减少化疗并发症,并提高术后2年生存率.
作者:孙士玲;王涛;张振强;杨丽萍;周发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25例和转移性肝癌组23例,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CysC、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浓度.结果 血清Cys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原发性肝癌组与转移性肝癌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CysC与肝癌的发生以及是否转移有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HA、PcⅢ、LN和Ⅳ-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表明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结论 血清CysC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癌患者筛查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转移与预后,可作为肝癌患者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英兰;朱爱琴;钟欣;姜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功能下降,导致牙体组织的稳固性也大大降低,临床中常常给予填充修复治疗,但是边缘微渗漏是影响树脂充填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边缘微渗漏是关注的重点[1].漂白技术逐渐应用到该病的治疗,但是处理时间成为医师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2].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漂白处理时间对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作者:杨文丽;朱娟芳;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早期诊断与根治性治疗是胃癌取得良好预后的极关键途径.而胃癌的诊断又要得益于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在临床检验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切入点[1,2].目前尚未找到具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单一胃癌肿瘤标志物.只有采用联合检测手段方可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3].本研究探讨3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50(CA50)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价值.
作者:吴葆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