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平;孙文兵
目的 探讨体外重组家蚕素Ⅱ(MBbxⅡ)对HepG2细胞的胰岛素样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测定转染后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情况;PAS染色方法测定转染后HepG2细胞糖原染色情况.结果 MBbxⅡ组与100 nmol/L组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相当,但MBbxⅡ组HepG2细胞48 h比24h的总葡萄糖消耗有所减低,与100 nmol/L组结果相反.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MBbxⅡ组HepG2细胞糖原合成增加,其作用与100 nmol/L组相当.结论 MBbxⅡ具有调节肝细胞糖代谢的功能,但其作用可能是快速反应并且在短期内灭活.
作者:王玲玲;吴雷;孙博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正常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BRC)的概率为12%左右,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概率还尚未明确,但从40岁以后,特定年龄发病率急剧增加,发病高峰在75 ~ 79岁[1].在对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对BRC的预防和治疗加以重视.1 肥胖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往往会导致体重增加,绝经后妇女肥胖是容易发生BRC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脂肪组织制造出更多的雄烯二酮(睾酮和雌激素的前体物),雄烯二酮可以通过芳香酶转化为雌酮,睾酮转化为雌二醇,这意味着肥胖后导致了体内高雌激素水平状态,一个众所周知的雌二醇受体阳性(ER+)是BRC(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往往在绝经后容易发生)的风险因素[2].
作者:王峰;李志坚;范源媛;蔡洪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检测量有所增加,致使这部分被动检测资料的梅毒感染情况得以暴露,其中中老年人感染比例较高[1].由于隐性梅毒的特征仅为血清学反应阳性,而无症状和病变,一般报道中易将隐性梅毒和显性梅毒一同报道,并不区分主动检测资料和被动检测资料,因此易混淆其感染特征,所以有必要对隐性梅毒感染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感染特征.
作者:吉飞跃;钱开成;崔益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2011年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的构成特点及医疗费用变化分析,以便能科学真实展现新疆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医疗费用使用情况,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在以第10次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对疾病分类的基础上,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住院人数上千的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平均住院费用较高的系统疾病为肿瘤、运动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老年住院患者在性别、民族和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掌握老年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及健康生活方式多角度出发,以实现新疆社会健康老龄化.
作者:马国芳;瓦日斯江·阿不都斯木;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3月龄未经产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12只)、去卵巢静止组(OVX,12只)和去卵巢振动组(WBV,12只).去卵巢手术10 w时,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开始在振动台上接受振动频率为90 Hz振动加速度为3.8g的全身垂直振动刺激,振动2次/d,15 min/次,振动7 d/w.振动处理8w时麻醉大鼠,用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在体骨密度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游离第3腰椎以及左后肢股骨和胫骨,Westen印迹法检测第3腰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①在体骨密度检测结果表明,去卵巢静止组第5腰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密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o.01或P<0.001),而全身骨密度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去卵巢振动组胫骨近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P<0.01),而其他部位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静止组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股骨远端和第3腰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去卵巢静止组比较,去卵巢振动组第3腰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全身垂直振动能显著增加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
作者:司会群;卜淑敏;赵俊勇;文思敏;段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L型(H.pylori-L型)感染以及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情况,探讨H.pylori-L型感染对胃癌组织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①应用革兰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中的H.pylori-L型感染情况;②应用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的OPN和MMP-2的表达.分析H.pylori-L型感染与OPN、MMP-2表达的关系以及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120例胃癌组织中有88例革兰染色检出H.pylori-L型;免疫组化H.pylori-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为70.8%,革兰染色H.pylori-L型检出和H.pylori-L型抗原表达同时阳性的病例有82例.②胃癌组织中H.pylori-L型阳性组的OPN和MMP-2表达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L型阴性组表达率(P均<0.005).胃癌组织中H.pylori-L型阳性与OPN、MMP-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7,r=0.34,P均<0.001).③胃癌中H.pylori-L型阳性与肿瘤的大小、癌细胞的血管侵袭、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01,P<0.05).结论 H.pylori-L型感染是引起胃癌侵袭、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胃癌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胃癌组织的OPN和MMP2表达量增加有关.
作者:周蕾;俞岚;魏军;于东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汉化版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明疼痛量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192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得分(75.56±18.33)分,其中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16.16±4.63)分,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32.45±8.60)分,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27.21±8.37)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是上1 w疼痛痛程度得分、屈服、当前疼痛程度得分、抑郁、年龄和家庭经济状况,可解释35.6%的变异量.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不容乐观,主要受上1 w疼痛痛程度得分、屈服的应对方式、当前疼痛程度得分、抑郁、年龄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赵亦欣;冯晨秋;娄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昼夜血压变异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齐鲁医院高血压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并发症、心血管情况、24h动态血压监测资料,了解昼夜血压变异对患者心脏、血管的影响及危害性.结果 200例患者血压监测分析,杓型血压84例,正常人均为杓型血压,高血压患者杓型血压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高血压患者中具有左室肥厚、ST段改变、颈动脉血管壁增厚(P<0.05).结论 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值升高是反映心脑血管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于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荣;杨瑞雪;殷乐;张琳;刘秀芳;张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不同起始方案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初次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选择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ICS)治疗,观察组采用ICS/LABA治疗,观察两组的哮喘控制水平、症状消失所需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控制率为74%,明显高于对照组(42%,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次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采用ICS/LABA治疗可提高控制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宗教信仰对降低中国老年人抑郁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中文版GDS-15,测量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利用列联方法分析中国宗教信仰对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作用,利用回归分析分析宗教信仰对降低老年人抑郁程度的影响.结果 宗教对降低老年人抑郁的作用占第六位,在降低老年人抑郁程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改善老年人健康、经济状况等状况.结论 宗教信仰对降低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有着重要作用,并且越是弱势群体的老人,其降低作用越强.
作者:丁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25例和转移性肝癌组23例,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CysC、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浓度.结果 血清Cys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原发性肝癌组与转移性肝癌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CysC与肝癌的发生以及是否转移有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HA、PcⅢ、LN和Ⅳ-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表明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结论 血清CysC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癌患者筛查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转移与预后,可作为肝癌患者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英兰;朱爱琴;钟欣;姜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以老年患者居多,并且在发病早期由于具有检出率低的特点,往往容易错过佳治疗时机[1].化疗作为除手术治疗外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存在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加之明显的毒副作用[2],导致患者的耐受性极差,给患者的生命及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如何大限度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迫切.本文旨在观察在化疗同时补充氨基酸的方法干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对临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于血液透析病患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于该院经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KD)的62例病患.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抗心衰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病患血浆中NT-proBNP水平,分析两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和NT-proBNP水平关系.结果 观察组随访时NT-proBNP水平为(576.5±48.4)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6.6±35.9) ng/L(P<0.05).且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而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呈正相关.两组非致死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占41.94% (13/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29%(19/31) (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在未发生时NT-proBNP水平为(224.2±56.9) ng/L,发生却未死亡时NT-proBNP水平为(756.2±68.6) 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6.2±62.4)ng/L与(835.3±81.4) ng/L(均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可作为血液透析病患预测心血管类并发症的一个指标,且效果明显,临床上采取针对其的相应治疗措施可明显降低血液透析病患的心血管类事件,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谭刚;罗洪波;曹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ALA)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予常规治疗+α-硫辛酸静脉滴注14 d;对照组29例,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UAER、血肌酐和MD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OD和FMD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FMD改善程度与MDA下降及SOD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3,0.436,P<0.05).对照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能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其血肌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体内抗氧化应激能力,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作者:姚伟峰;黄雌友;吴卫国;王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皮肤是非生殖器官中雌激素作用的大靶器官,皮肤中广泛分布的雌激素受体参与了皮肤质量的调控过程.绝经后雌激素的水平下降是导致皮肤老化明显的重要原因.雌激素参与皮肤与毛发的诸多生理过程,激素替代治疗(HRT)对绝经后皮肤质量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资料显示,无论是何种途径的HRT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机制不同程度地增加皮肤厚度、弹性及保湿性,减少皱纹形成,减轻或预防皮肤的自然老化.本研究评估绝经后应用HRT延缓皮肤老化的效果.
作者:阴春霞;贾云霄;曹阳;辛精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痴呆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对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2组,后3组用D-半乳糖加亚硝酸钠联合给小鼠皮下注射,连续45 d建立模型.当注射30 d后,治疗组分别用中药海尔福口服液和复方首乌口服液灌胃治疗,直到实验结束.测定造模前后记忆能力变化结束,从小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处死动物,取大脑,部分匀浆,用生理盐水制成10%脑匀浆,测定总巯基(-SH)、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脑钙,部分作病理研究.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GSH-PX依次为(58.46±15.93)、(25.43±12.44)、(38.47±18.79)、(52.18±12.83)U,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治疗2组(P<0.05);AchE依次为(1.89±0.25)、(1.28±0.12)、(1.47±0.21)、(1.64±0.15) U/mg,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治疗2组(P<0.05);-SH分别为(0.257±0.040)、(0.274±0.032)、(0.360±0.017)、(0.259±0.018) mmol/mg,治疗1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治疗2组TC、脑钙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水迷宫时间各组间尚无明显差异,但治疗2组和正常组错误率明显降低.病理研究显示,模型组大脑皮质分层不清楚,颗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胞质的尼氏体也减少.有较多的神经元萎缩、变性和凋亡,治疗组的病理改变得到较好改善.结论 造模小组AchE和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病理有一定改变,用中药治疗后酶活性明显升高,病理改变有好转,效果明显.
作者:何胜;玉莹;陈菊芳;张元;潘福玉;李海;梁雄壮;张树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揭示近年来中国认知老化研究的大致轮廓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百分比、频次等对244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①记忆是认知老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占总研究的1/3;认知老化机制研究渐成主体;③合作研究已成趋势;④认知老化研究90%以上被试取自城区,农村被试少.结论 未来应加强机构和地区间的长效合作,探明认知老化机制,开展认知干预和预防研究,为缓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作者:夏石勇;彭华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和功能预后情况.方法 自2002年至2007年,36例年龄>65岁的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0例患者接受了平均48个月的随访,终成为本研究的评估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急性肱骨远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功能评估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及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SAH)评分,整体健康状况评估采用肌肉骨骼功能评定量表(MFA)评分.结果 20例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平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4分,平均肘关节屈伸范围21°~121°,患侧前臂旋转以及握力与对侧手臂没有显著差异(P>0.05).平均DSAH评分37.7分,平均骨骼肌肉功能评分33.5分,手的评分34.8分,自理能力评分31.9分.1例患者因屈曲挛缩需要进一步治疗.结论 老年患者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胡国伦;李学斌;龚定华;张印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血液净化技术是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尿毒症并发症的防治成为进一步血液净化技术创新的重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PTH),慢性肾脏病时,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 <60 ml·min-1·1.73 m-2,会继发甲状旁腺的异常增生及PTH水平升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严重影响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致残和死亡[1-4].由于老年患者较易出现低钙血症的生理特点,此类SHPT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发得到重视.本文旨在考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对老年尿毒症患者SHPT相关因素的影响.
作者:桑大华;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山药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STZ模型组、高剂量山药多糖组、中剂量山药多糖组、低剂量山药多糖组及二甲双胍组.造模后给予山药多糖或二甲双胍治疗4W.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比较各组大鼠体重、12 h尿量、饮水量及摄食量.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胰腺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有效缓解了糖尿病大鼠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明显降低血糖、血脂及MDA水平(P<0.05,P<0.01),增强GSH、T-AOC活性,升高HDL-C水平(P<0.05,P<0.01).结论 山药多糖具有较好调节糖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抗氧化作用相关
作者:李晓冰;裴兰英;陈玉龙;展俊平;谢忠礼;朱艳琴;沈小君;李瑞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