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氧还蛋白与癌症相关蛋白的关系

张宁;史志周;白洁

关键词:癌症, 硫氧还蛋白, 凋亡
摘要:癌症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许多基因有关,这些基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终赋予了癌细胞两大基本的特征;细胞周期失去调控使得癌细胞无限增殖;癌细胞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硫氧还蛋白(TRX)是氧化还原调节蛋白,在多种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癌症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具有调节多种癌症相关蛋白作用.本文综述了硫氧还蛋白与癌症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见图1.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和肽素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 选择CHF患者108例为CHF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人员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血中copepti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结果 (1)CHF患者血浆copeptin、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HF患者心功能Ⅲ级+Ⅳ级组copeptin、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级组(均P<0.05).(2)CHF患者血浆copeptin、NT-proBNP浓度在不同射血分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射血分数的降低而增加.(3)copeptin分别与肌酐、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显著升高,检测CHF患者血浆中copepein水平变化对CHF患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闫青叶;赵玉清;袁桂莉;刘金禄;李跃;李方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评估老年患者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预后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和功能预后情况.方法 自2002年至2007年,36例年龄>65岁的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0例患者接受了平均48个月的随访,终成为本研究的评估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急性肱骨远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功能评估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及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SAH)评分,整体健康状况评估采用肌肉骨骼功能评定量表(MFA)评分.结果 20例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平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4分,平均肘关节屈伸范围21°~121°,患侧前臂旋转以及握力与对侧手臂没有显著差异(P>0.05).平均DSAH评分37.7分,平均骨骼肌肉功能评分33.5分,手的评分34.8分,自理能力评分31.9分.1例患者因屈曲挛缩需要进一步治疗.结论 老年患者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胡国伦;李学斌;龚定华;张印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微创腔内手术方式治疗膀胱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经尿道U100激光碎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79例膀胱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组(膀胱穿刺取石组26例)、经尿道U 100激光碎石组(U100激光碎石组27例)及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组(气压弹道碎石组26例),比较3组结石直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费.结果 膀胱穿刺取石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上具有明显优势(t=2.36、7.84,P均<0.01);在结石直径大于2.5 cm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上,膀胱穿刺取石组较有优势(P<0.05);但在留置尿管时间上U100激光碎石组及气压弹道碎石组优势较明显(分别t=3.41、3.19,P均<0.05).结论 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术对于较大、多发的膀胱结石疗效更明显,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费用低、恢复快、简单易学等诸多优点,适宜于在基层医院普及与推广.

    作者:周毅;王伟;姚远;杨剑文;卢启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绝经后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延缓皮肤老化的研究进展

    皮肤是非生殖器官中雌激素作用的大靶器官,皮肤中广泛分布的雌激素受体参与了皮肤质量的调控过程.绝经后雌激素的水平下降是导致皮肤老化明显的重要原因.雌激素参与皮肤与毛发的诸多生理过程,激素替代治疗(HRT)对绝经后皮肤质量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资料显示,无论是何种途径的HRT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机制不同程度地增加皮肤厚度、弹性及保湿性,减少皱纹形成,减轻或预防皮肤的自然老化.本研究评估绝经后应用HRT延缓皮肤老化的效果.

    作者:阴春霞;贾云霄;曹阳;辛精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人选脊髓损伤患者176例,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1个月内,90例)和对照组(发病3个月以上,86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不同病程、不同损伤阶段及程度,采用相应的综合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于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进行ASIA运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功能独立性(FIM)评定;并统计两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脊髓损伤后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 康复治疗后,两组ASIA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早期治疗组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早期治疗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中重度以上脊髓损伤后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治疗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并发症、痉挛、踝关节跟腱挛缩、压力性溃疡、体位性低血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疼痛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尚不能认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

    作者:勾丽洁;许世奇;刘旭东;李兰兰;薛莲;王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PH与传统痔手术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痔手术对老年α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PPH组和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手术前后血糖、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IR)的改变.结果 PPH组术后即时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即时FINS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PH组术后FINS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PH术对T2DM病人血糖及IR的影响明显小于传统痔手术.

    作者:李春雨;袁鹏;林树森;朱铄同;王墨飞;赖荣斌;郐国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变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TNF受体55,75(sTNF-R55、sTNF-R75)的表达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74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39例,缓解期35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TNF-α、sTNF-R55、sTNF-R75的表达,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EV1/FV.结果 三组TNF-α、sTNF-R55、sTNF-R7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FEV1、FEV1%、FEV1/FV、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TNF-R55与FEV1、FEV1%、PaO2呈正相关(均P<0.05),sTNF-R75与FEV1、FEV1%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中TNF-α和sTNF-R均有表达,病情不同时期表达也不同,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TNF-α表达增高,而sTNF-R表达降低,稳定期TNF-α表达降低,而sTNF-R表达上升.

    作者:李现东;韩纪昌;李磊;贾宗岭;李红兵;吴雪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CAMKⅡ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方法与思路

    既往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14],脾虚证的发生涉及多系统、多组织、多器官的功能紊乱,即脾虚证的临床症候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旁及免疫、神经、内分泌、循环、运动系统相关生理功能的紊乱,故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五脏一体观”的理论,笔者认为脾虚证临床症候的发生可呈现出躯体泛化趋势,即“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模式.这种模式亦与目前倡导的生命系统观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理论的观点相符合,即生命现象(生理活动和病理状态)的发生实际上都是机体细胞内外信号传递的结果,而假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段永强;程卫东;成映霞;杨晓轶;李兰珍;安耀荣;田茸;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硬膜外镇痛对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对晚期癌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接受疼痛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6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对照组24例,行经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结果 治疗期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R)、脉搏(P)、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治疗前有变化,但实验组有更为平稳R、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并发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Kam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术能更好地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艳青;袁林;徐又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大鼠脊髓腰骶段NADPH-d阳性体的表达及睾酮对其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脊髓腰骶段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黄递酶(NADPH-d)阳性体的表达并观察睾酮对其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月龄组、21月龄组和21月龄滴鼻组各5只;应用NADPH-d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髓腰骶段NADPH-d阳性体的表达,并观察老年大鼠鼻腔吸入睾酮后NADPH-d阳性体的影响.检测各月龄组大鼠切片后角浅层(SDH)、利绍尔束(LT)、中间外侧核(ILN)、骶髓后连合核(DCN)和中央管(CC)NADPH-d阳性体的数目.结果 6月龄组未出现NADPH-d阳性体,21月龄滴鼻组NADPH-d阳性体的表达明显少于21月龄组.结论 老年大鼠鼻腔给予睾酮可以减少脊髓腰骶段NADPH-d阳性体表达.

    作者:徐彦楠;周晨明;张国梁;车静;石葛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胱抑素C和肝纤维化指标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25例和转移性肝癌组23例,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CysC、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浓度.结果 血清Cys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原发性肝癌组与转移性肝癌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CysC与肝癌的发生以及是否转移有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HA、PcⅢ、LN和Ⅳ-C水平在肝癌组患者中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表明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结论 血清CysC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癌患者筛查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转移与预后,可作为肝癌患者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英兰;朱爱琴;钟欣;姜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部位高龄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法 收集157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对治疗效果与预后结果进行评价.按梗阻部位不同分为A组(近段梗阻)61例,B组(远段梗阻)96例.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血压、低蛋白血症、术中出血量≥500 ml,结肠穿孔腹膜炎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采取积极措施,早诊断早治疗,积极纠正术前并发症可提高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高龄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雪峰;何金艳;谢铭;郑兴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机制及沙利度胺的治疗前景

    百草枯(PQ)又名“克无踪”、“对草快”、“敌草快”,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活性,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PQ常用剂型为20%的水溶液,口服致死量10 ml,急性PQ中毒是内科常见除草剂急性中毒之一,病死率在50% ~80%.PQ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后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呈三室模型快速分布至各器官和组织.低浓度PQ可通过能量依赖性的聚胺类物质摄取途径特异性聚集于肺脏,但在高浓度时主要通过弥散途径进入肺细胞[1],蓄积于肺部,浓度比血浆浓度高10 ~90倍.大剂量口服PQ中毒者24~48 h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剂量口服者则在7 ~28 d迟发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晚期出现肺泡内和肺间质纤维化.目前PQ中毒的治疗上尚缺乏特效解毒剂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仍然以支持治疗为主,疗效较差.本文就PQ的中毒机制和沙利度胺治疗的潜能进行综述.

    作者:李丹;范哲;张晓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组家蚕素Ⅱ对HepG2细胞胰岛素样作用

    目的 探讨体外重组家蚕素Ⅱ(MBbxⅡ)对HepG2细胞的胰岛素样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测定转染后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情况;PAS染色方法测定转染后HepG2细胞糖原染色情况.结果 MBbxⅡ组与100 nmol/L组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相当,但MBbxⅡ组HepG2细胞48 h比24h的总葡萄糖消耗有所减低,与100 nmol/L组结果相反.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MBbxⅡ组HepG2细胞糖原合成增加,其作用与100 nmol/L组相当.结论 MBbxⅡ具有调节肝细胞糖代谢的功能,但其作用可能是快速反应并且在短期内灭活.

    作者:王玲玲;吴雷;孙博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1年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院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2011年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的构成特点及医疗费用变化分析,以便能科学真实展现新疆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医疗费用使用情况,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在以第10次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对疾病分类的基础上,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住院人数上千的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平均住院费用较高的系统疾病为肿瘤、运动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老年住院患者在性别、民族和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掌握老年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及健康生活方式多角度出发,以实现新疆社会健康老龄化.

    作者:马国芳;瓦日斯江·阿不都斯木;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近30年中国认知老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揭示近年来中国认知老化研究的大致轮廓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百分比、频次等对244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①记忆是认知老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占总研究的1/3;认知老化机制研究渐成主体;③合作研究已成趋势;④认知老化研究90%以上被试取自城区,农村被试少.结论 未来应加强机构和地区间的长效合作,探明认知老化机制,开展认知干预和预防研究,为缓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作者:夏石勇;彭华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身振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3月龄未经产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12只)、去卵巢静止组(OVX,12只)和去卵巢振动组(WBV,12只).去卵巢手术10 w时,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开始在振动台上接受振动频率为90 Hz振动加速度为3.8g的全身垂直振动刺激,振动2次/d,15 min/次,振动7 d/w.振动处理8w时麻醉大鼠,用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在体骨密度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游离第3腰椎以及左后肢股骨和胫骨,Westen印迹法检测第3腰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①在体骨密度检测结果表明,去卵巢静止组第5腰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密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o.01或P<0.001),而全身骨密度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去卵巢振动组胫骨近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P<0.01),而其他部位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静止组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股骨远端和第3腰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去卵巢静止组比较,去卵巢振动组第3腰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全身垂直振动能显著增加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

    作者:司会群;卜淑敏;赵俊勇;文思敏;段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无创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常年气急、喘息、肺功能较差,常可发生呼吸衰竭,尤其是Ⅱ型呼吸衰竭.无创通气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可较快地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和体征[1].本文观察老年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60~75[平均(68.9±8.7)]岁;均满足以下诊断标准:①血气监测结果显示严重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②明显的呼吸抑制,且伴有酸中毒.③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除COPD以外的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

    作者:刘长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1 面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我国的严峻挑战1.1 在老年人收入方面 全国老龄委调查显示[1],城市老年人年平均收入从2000年的7 392元提高到2006年11 963元,增长了61.8%,同期老年人年收入低于当地低生活保障线的比例由4.9%下降到3.5%,享受退休金(养老金)的比例由69.1%上升到78.0%;农村老年人年平均收入同期从1 651元提高到2 970元,增长了79.9%.据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和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1,2],老年人经济保障和收入情况虽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较低,支出仍以温饱为主.据统计[3],农村有27%的老年人处于低收入水平,即低于农村老年人中位收入的50%,也就是年收入不足750元;与农村贫困救助水平相比,仍有2 160万老年人的个人收入低于这个水平;城市有近20%的老年人的年收入处于低水平,即低于城市老年人年均中位收入的50%,也就是年收入不足4 600元;迄今仍有135万城市老年人收入低于当地按家庭人均收入计算的低生活保障线.

    作者:何靖楠;李宁华;张毅;张铁梅;黎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后即刻桩道及延迟桩道预备对纤维桩修复的影响

    临床上对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往往采用纤维桩进行修复.纤维桩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复合牙科修复材料[1],适应证广泛、临床效果显著[2],而进行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后,根据桩道预备的时机,可以分为延迟预备桩道与即刻预备桩道.两种不同的预备时机,对纤维桩修复手术治疗的效果,是否会产生较大影响,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观察分析根管治疗后进行桩核冠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预备时机对纤维桩修复的影响情况.

    作者:孟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