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苍耳子散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

樊治军

关键词:苍耳子散, 手术,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摘要: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作为常见肿瘤疾病,临床治疗时多采取手术治疗,疗效较好,但复发率高.临床采取中医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1].本文就此分析苍耳子散加减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住院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确诊的168例PTE患者的获得性和遗传性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取外周血检测了蛋白C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Ⅲ)活性.结果 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38.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PTE病史(14.3%)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14.3%).抗凝蛋白总缺乏率为84.5%,PS缺乏高(48.8%),其次是PC缺乏低(24.4%)、AT-Ⅲ缺乏低(11.3%).结论 研究显示住院PTE患者中,近期外科手术或外伤、DVT或PTE病史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是主要的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在遗传性危险因素中以PS缺乏为主,其次是PC缺乏,AT-Ⅲ缺乏率低.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是促发PTE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俊伟;张晨;张尉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EA、CA125升高水平与PET/CT显像评估卵巢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与三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检查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评价.方法 回顾性研究75例卵巢癌治疗后患者,平均年龄(45±9.3岁),行PET/CT检查同期行肿瘤标志物(CEA、CA125)检测.判定转移或复发标准:(1)是经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判定为转移或复发者;(2)进行随诊PET/CT和(或)肿瘤标志(CEA、CA125)检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和(或)标准摄取值(SUV)明显缩小者;(3)病理活检结果.结果 本组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PET阳性率为92.3% (48/52),其中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38.5% (20/52),非术后PET/CT诊断阳性率53.8% (28/52),CEA、CA125阳性率分别是26.9% (14/52)、67.3% (35/52),PET/CT阳性率与CEA和CA125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PET/CT准确率为94.7%(71/75).结论 CEA与CA125联合测定诊断卵巢癌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测量CEA和CA125.在监测CEA和CA125的同时,如果出现异常增高,而其他检查结果阴性时,行PET-CT扫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较准确地评估CEA及CA125升高的原因,为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贺贵福;宋炳胜;赵义;左晓军;刘洋;倪冠英;金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鼻咽癌容积调强放疗计划验证中AcurosXB算法两种剂量报告模式的差异

    目的 探讨AcurosXB算法的两种剂量报告模式dose to water(AXBw))和dose to medium(AXBm)在鼻咽癌容积调强放疗(VMAT)计划剂量学验证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19例临床使用的鼻咽癌VMAT计划,移植到三维半导体探测器阵列Delta4模体和I'mRT头部模体上制作模体计划,使用AXBw、AXBm两种剂量报告模式分别进行计算.在Varian Truebeam直线加速器执行模体计划,使用Delta4和电离室测量.将AXBw和AXBm计算出来的剂量与实测剂量进行三维Gamma值分析和点剂量误差分析,得出AXBw与AXBm各与实测剂量的偏差,统计两者平均差异.结果 Gamma值通过率:以3 mm/3%标准,AXBw比AXBm高(7.8±3.5)%,95% CI(6.1%,9.5%);以2mm/2%标准,AXBw比AXBm高(25.1 ±6.6)%,95% CI(21.9%,28.3%).点剂量:AXBw比AXBm好(1.43±0.14)%,95%CI(1.37%,1.50%).结论 AXBw比AXBm更接近Delta4和电离室实测剂量.鼻咽癌VMAT计划验证中AXBw和AXBm两种剂量报告模式存在不容忽视的偏差,模体计划建议使用AXBw计算以减少误差.

    作者:陆佳扬;吴丽丽;黄宝添;彭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选穴规律

    目的 对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收集近28年来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文献,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为主的文献共137篇,共使用78个穴位,总频次为997次,十四经穴63个,总频次896次(89.9%);经外奇穴总频次101次(10.1%).其中出现频率占20%以上的经穴10个,手阳明经5个,手太阳经2个,手少阳经2个,经外奇穴1个.结论 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宜取手三阳经上的腧穴,取穴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

    作者:黎明全;周翔;蒋海琳;陈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胃癌患者改良Roux-en-Y吻合58例

    胃癌首选的根治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肺功能减退,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营养状况不良,手术的耐受性差等特点,控制手术时间,预防和减少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一直是老年患者手术中的难题.选择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手术病死率低和能保证较高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已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本文就我院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手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赵民学;叶洪珊;朱琳;张毅;李柏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 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SPINK1和E-cadherin、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何秀娟;黄庆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8基因工程表达方法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介素(IL)-18基因工程表达方法.方法 复苏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E.coli JM109,并进行增菌培养;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pGEX-IL-18重组体质粒,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基因片段测序、基因库比对等技术鉴定IL-18基因序列;将提取得到的pGEX-IL-18重组体质粒转化到DH5α,制成高效表达的IL-18原核表达系统.结果 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E.coli JM109增菌培养后提取质粒,酶切电泳与Marker比对,证实质粒大小2.7 kb;经测序并利用基因库比对证实,所制备的DNA片段符合IL-18基因序列.将pGEX-IL-18转染DH5α细菌内,并经过蓝白筛选系统进行筛选,证实转染成功.结论 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成功建立了IL-18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IL-18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将对IL-18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研究.

    作者:乔友军;汪欣;高杰;王宝;贾春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中糖基化的部分,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指标之一,生理条件下的非酶促的糖基化过程是否可能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的损害而造成早期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并导致以后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本研究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作者:张亚萍;杨历新;连新龙;孙海霞;王永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补肾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内p75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SM-DB区域中p7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D-半乳糖催老和无名质区损毁的方法制备AD大鼠模型,并设立石杉碱甲对照组和老年正常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对SM-DB区域(包括SM、vDB和hDB三个分区)中的p75阳性细胞进行分析.结果 补肾益智方高、低剂量组对SM-DB区域中的p75阳性细胞数目、平均截面积和平均灰度值均有十分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低剂量组作用大,高剂量组次之,两者的作用均较石杉碱甲组为优,低剂量组在三个区域的阳性细胞数、hDB区的阳性细胞平均截面积以及SM区内阳性细胞的灰度值与石杉碱甲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补肾益智方可以明显提高该模型脑内的p75水平,其作用优于石杉碱甲,且作用大小与用药剂量有较明显的关系.

    作者:于涛;赖世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4和5表达关系

    目的 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脉管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KLF-4和KLF-5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和KLF-5高表达、KLF-4低表达,KLF-4和KLF-5具有协同负向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播散及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征;杨小明;张天标;娄安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股骨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DHS组和股骨LISS组各6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 DHS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股骨LISS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高于股骨LISS组(P<0.01).DHS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股骨LISS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或接近复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HS相比,股骨远端股骨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少,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点.

    作者:郎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调节受损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各亚组人群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方法 选取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3640名社区居民,平均年龄(56.7±9.52)岁.通过询问病史,人体测量,检测空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IT) 30 min、120 min血糖和胰岛素等,确诊糖调节正常者(NGT)1 698例、空腹血糖受损者(IFG)745例、糖耐量受损者(IGT)551例、联合糖调节受损者(CGI) 646例.结果 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后发现,随着HOMA-IR水平的升高或HOMA_%β水平的降低,IFG、CGI发生风险均递增(调整后P均<0.001);随着△I30/△G30水平的降低,IGT、IFG、CGI发生风险均递增(调整后P均<0.001).结论 IR增加、胰岛β细胞基础分泌功能降低以及糖负荷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不足均与IFG和CG1发生有关;IGT发生主要与糖负荷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作者:李秀云;王丹;张开金;周玲;徐康;赵旭;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和静脉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系统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动脉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干细胞动脉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各56例.两组BMSCs均取自患者本人.动脉组行介入移植术,将BMSCs超选注入脑病变供血动脉.静脉组将BMSCs静脉回输入体内.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监测美国国立卫生医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动脉移植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静脉移植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BMSCs动脉移植和静脉移植治疗脑梗死疗效均显著,安全,动脉移植获益更大.

    作者:王旭;张志彬;杨宏;贾芙蓉;张丽艳;荣继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15例健康对照者,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4 w后抽取3组静脉血进行后续试验.结果 血清一氧化氮(N0)及NO合酶(NOS)含量,血管内皮祖细胞CD146表达比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及mRNA相对表达量,常规治疗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含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常规治疗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 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影响内皮功能达到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作者:潘力健;刘磊;尚文静;龚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测试方法评价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

    目的 探讨不同测试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预测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置换(TKA)老年患者32例作为TKA组和同期体检的43例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站起行走测试(TUG),6 min步行测试(6 MW)和30 MW测试膝关节功能,应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测量并记录患者自主报告的关节功能.结果 TKA组在TUG、6 MW和30 MW步行试验中的表现均比对照组差(P<0.01);30 MW与TUG和6 MW之间存在正相关(r=0.82,0.97,P<0.01);三种测试方法均对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其中以30 MW强(OR=6.024,95% CI3.034~9.746,P=0.003;OR=5.803,95% CI3.215~ 8.537,P=0.004),6 MW次之(OR=4.323,95% CI3.013 ~5.235,OR=3.672 95% CI2.434 ~5.546,P=0.005),TUG低(OR=2.282,95% CI1.162 ~4.224,P=0.003;OR=2.161,95%CI1.203 ~3.375,P=0.012).结论 尽管TKA组患者术后1年能行走30 min,但是他们的表现明显的不如健康同龄人.虽然30 MW对自主报告功能的预测性强,但其实施较复杂,而TUG和6 MW能较强的预测30 MW的表现,且操作简单,推荐使用TUG联合6 MW评价TKA术后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建军;许良;孙锐;刘家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乳腺疾病是女性患者高发病,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明显损伤,还由于第二性征的破坏而造成心理和精神上多重压力.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发病率较高,临床多以手术切除为根本治疗手段[1,2].麦默通技术作为诊治乳腺良性病灶的新手段,因优势突出、手术创伤小,逐渐被临床接受和普及.本文分析麦默通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适用范围.

    作者:李念;续哲莉;孙立娟;孙光;宛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易感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如1型糖尿病(T1DM)]目前认为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继而出现胰岛β细胞大量被破坏,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主要包括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相关甲状腺结构,其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中可检出针对甲状腺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目前已知T1 DM存在多个基因突变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为密切,2型糖尿病中也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

    作者:范馨月;张川;刘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垂体脓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垂体疾病,约占鞍区肿瘤的0.3%~0.5%[1],且多发生于鞍内.因其与囊性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及Rathke囊肿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上没有特征性的鉴别标准,在临床工作中极易发生术前误诊.垂体脓肿患者若因误诊,缺少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术后易复发,甚者脓肿扩散至颅内可导致全颅感染,危及生命.因此,提高术前垂体脓肿的确诊率,合理使用抗生素,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决定垂体脓肿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春朋;赵文博;崔振奋;赵海涛;李伟;张显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DCI)老年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根据有无乙型糖尿病(T2DM)分为DCI组117例和无T2DM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3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CI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α)、血肌酐及γ-谷氨酸转肽酶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T2DM老年患者早期严格控制血糖,调整脂代谢紊乱,控制尿微量蛋白、高纤维蛋白原、高尿酸等危险因素,是减少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薇薇;严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目的 探讨在脂肪餐试验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变化以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老年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6h脂肪餐负荷试验,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脂肪餐后0、2、4、6h甘油三酯(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脂肪餐后0、2、4、6h N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脂肪餐后0、4h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织型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t-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G与NO、t-PA呈负相关(P<0.05),而与ET-1、PAI-1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可加重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平衡失调,使NO和t-PA明显降低,而ET-1和PAI-1显著升高.

    作者:李骏;麦高阳;李有佳;唐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