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氟烷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崔香淑;金梦;崔常雷;韩树海;金立民

关键词:异氟烷,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摘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多数患者是一过性的,但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长期的POCD,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永久POCD[1].老年患者由于体质减退,对手术的耐受能力降低,术后更易发生POCD.从Bedford[2]于1955年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认知功能下降以来,许多研究表明POCD可发生在各个年龄组,其中老年人发病率高.异氟烷具有麻醉效果好、麻醉深度易于调节、对循环影响轻、毒性小、诱导和苏醒迅速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异氟烷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3~5],甚至引起POCD.本文就异氟烷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POCD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奈达铂或顺铂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比较奈达铂(NDP)或顺铂(DDP)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鼻咽癌(NPC)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6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年龄>60岁的Ⅲ、Ⅳa期NPC患者随机分为NDP联合IMRT组(N组)和DDP联合IMRT组(P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结果 53例患者放疗结束6 w均可进行疗效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在于黏膜反应、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结论 NDP联合IMRT是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NPC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侯盘长;朱庆尧;雒建超;牛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载脂蛋白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意义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PO) 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复发的意义.方法 收集215例ICVD患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法分析APOE基因型,并以APOEε4基因型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ICVD累积复发率及脑卒中亚型,同时采用COX危险比分析法分析多种常见因素对ICVD复发的影响.结果 215例ICVD存活者中有APOEε4基因阳性者38例,占17.7%.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出现卒中前兆的比例(78.9%)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35.0%,P<0.01),3年随访期内的ICVD累积复发率在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中也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P<0.001).COX危险比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POEε4基因是ICVD复发风险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危险比为4.11,95%可信区间:1.49 ~11.32).结论 APOEε4基因型与ICVD的复发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个评估ICVD患者预后尤其是复发风险的一个预测因素.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要求的60例老年CH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洋地黄、硝酸异山梨醇及利尿(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螺内酯与美托洛尔丸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12 w.观察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治疗疗效、左心室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缩末期容积(LVESV)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可以更好地抑制老年CHF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作者:魏梅;刘永升;陈洁;马利祥;刘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的26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组)与淋巴结非转移组(非转移组)的关系,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均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肿瘤长度≥5 cm,肿瘤为低分化癌以及肿瘤浸润深度为T2~T4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选择右胸入路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

    作者:赵松;吴彬;齐宇;杨洋;张春敭;刘东雷;吴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乳腺疾病是女性患者高发病,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明显损伤,还由于第二性征的破坏而造成心理和精神上多重压力.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发病率较高,临床多以手术切除为根本治疗手段[1,2].麦默通技术作为诊治乳腺良性病灶的新手段,因优势突出、手术创伤小,逐渐被临床接受和普及.本文分析麦默通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适用范围.

    作者:李念;续哲莉;孙立娟;孙光;宛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绝经后早期、晚期内源性雄激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绝经后早期、晚期内源性雄激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妇女204例,根据绝经时间分为绝经后早期组(绝经时间≤5年)101例,绝经后晚期组(绝经时间≥10年)103例;两组妇女又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超重者(BMI>24 kg/m2)与体重正常者(BMI≤24 kg/m2).测定各组妇女空腹血糖(FPG)、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游离雄激素指数(FAI);进行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绝经后晚期组妇女DHEA-S水平明显低于绝经后早期组,FINS水平、HOMA-IR明显高于绝经后早期组(P<0.05);绝经后早期组中,体重正常组妇女FINS水平、HOMA-IR明显低于超重者,SHBG明显高于超重者(P<0.05);绝经后晚期组中,体重正常组妇女FINS、FPG水平和HOMA-IR、DHEA-S均明显低于超重者(P<0.05).绝经后早期组SHBG和FINS、HOMA-IR呈负相关;DHEA-S和HOMA-IR呈正相关.绝经后晚期组FAI、睾酮、DHEA-S和FPG呈正相关.绝经后早期组SHBG和FINS、HOMA-IR呈负相关;DHEA-S和FPG呈正相关.绝经后晚期组FAI和FPG呈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早期SHBG与胰岛素抵抗发生风险呈负相关,DHEA-S与血糖上升风险呈正相关;绝经后晚期,FAI与血糖升高风险呈正相关.

    作者:石苗;王祥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绞股蓝及提取物防治肝病的研究进展

    肝脏是人体代谢和解毒中心,致病因子直接作用于肝脏引起肝损害;其他系统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Wilson病等)也可导致肝损害;肝病可以引起消化、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嗜肝病毒导致肝脏损害仍是肝病的主要原因.我国20岁以上成人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10%左右[1];我国丙肝患者的总量达3 800万人[2];加上其他类型的嗜肝病毒及非嗜肝病毒,病毒性肝炎是中国第一大肝病.

    作者:李敬会;桂程丽;谭华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疗进展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的间叶组织肿瘤.文献报道的病例数仅有900例左右.初,SFTP被认为是发生于胸膜腔,并且是与胸膜相关的、界限清楚的孤立性肿块.组织来源、细胞特点及临床预后都不确定.随着人们对SFTP组织学及病理学表现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SFTP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发病部位广泛,主要发生于胸膜,也偶发生于肺、生殖系统、腹腔、软组织和肌肉等处结缔组织[1],给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造成一定困难.目前对SFTP的外科治疗采用何种方式,如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楔形切除或胸壁切除以及后续是否使用放化疗等问题仍无统一意见.

    作者:贾腾;张科伟;张克剑;杨波;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易脑卒中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含量在高血压进程中的动态变化

    目的 分析易脑卒中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RHRSP)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进行1~36数字编号,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只,研究组采用双肾双夹法造RHRSP模型,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方法(不上银夹);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1、2、4、8、12、16周的收缩压(SBP)、舌下静脉血NO、CRP及TNF-α的水平变化规律.结果 术前两组SBP、CRP、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4、8、12、16周研究组SB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与术前比较显著增高(P<0.05).术前两组NO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4、8、12、16周两组NO值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术后第2周达到高值后逐渐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RHRSP大鼠存在血管壁内皮功能异常和炎症反应,CRP、TNF-α、SBP升高及NO降低可能是脑卒中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何国英;张美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中糖基化的部分,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指标之一,生理条件下的非酶促的糖基化过程是否可能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的损害而造成早期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并导致以后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本研究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作者:张亚萍;杨历新;连新龙;孙海霞;王永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D-STI技术评价T2DM患者股总动脉弹性变化及管壁功能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股总动脉弹性变化及其与周围血管病(PVD)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常规超声及2D-STI技术测量并记录T2DM患者股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d)、舒张期内径(Ds)、血管壁运动度(△D)、阻力指数(RI)及股动脉的内中膜(IMT)厚度、僵硬度参数(β)、整体及六个节段的圆周应变(CS)、圆周应变率(CSR).结果 病例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整体CS、CSR及11~1点、7~9点CS、CSR明显降低(P<0.01),△D减低(P<0.05),β与IMT均增加(P<0.05),RI增加(P>0.05);PVD组较无PVD组整体CS、CSR及11~1点、5~7点、7~9点CS、CSR降低(P<0.05),β增加(P<0.05),△D、RI及IMT无明显差异(P>0.05).PVD症状与整体CS、CSR呈负相关、与β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应用2D-STI技术能评价T2DM患者下肢动脉的弹性变化,为其PVD症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王超;曹霞;杨絮;金松;何其勇;张新艳;孙欣;荣蓉;王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梗死建立侧支循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声激发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1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仅出现轻微的出血症状.结论 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明瑶;刘琦;何珊;楚兰;江显萍;欧阳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对照组44例,DM组50例.采集临床指标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DM组空腹血糖(FPG)、HbA1c、24 h脉压(24 h PP)、左室重量(LVM)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较对照组升高,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左室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大血流速比值(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降低.②HbA1c升高组24 h PP、LVM和NT-proBNP较HbA1c正常组升高,SBPF和LVEF较HbA1c正常组降低.③所有入选者HbA1c与24 h PP、LVM、NT-proBNP呈正相关,与SBPF、E/A、LVEF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DM患者多表现心血管系统损害,在血糖控制欠佳时尤甚.HbA1c应该作为评价DM治疗效果、预测患者心脑血管损害及指导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中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KazalⅠ型(SPINK1)、白细胞分化抗原(CD) 147和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病理证实切端为正常的支气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PINK1、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胸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SPINK1和E-cadherin、CD147和E-cadherin的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SPINK1和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SPINK1和CD147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与对E-cadherin的调节有关.

    作者:何秀娟;黄庆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DCI)老年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根据有无乙型糖尿病(T2DM)分为DCI组117例和无T2DM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3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CI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α)、血肌酐及γ-谷氨酸转肽酶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T2DM老年患者早期严格控制血糖,调整脂代谢紊乱,控制尿微量蛋白、高纤维蛋白原、高尿酸等危险因素,是减少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薇薇;严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冷冻球囊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优越性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的热量,在球囊接触处进行消融,使得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病变的心肌细胞遭到破坏,阻止异常电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AF)的目的.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相比,不需要借助三维标测系统,冷冻能量形成的疤痕有保持内膜面完整性、连续性及纤维化边界清晰等特点.冷冻消融可保持细胞的连续性和骨架结构的完整性,且消融过程中对内皮组织的损伤较轻微,从而引起的血栓风险、肺静脉狭窄、疼痛、心肌穿孔和心房-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较传统射频消融较少.

    作者:刘展睿;夏禹华;李亚琳;高丽华;胡庆鹰;王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麦冬汤对皮肤光老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沙参麦冬汤对光老化皮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光老化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沙参麦冬汤高、低剂量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ICR小鼠光老化模型,对比观察对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透明质酸(HA)含量及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沙参麦冬汤干预组小鼠皮肤光老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多、HA含量减少.沙参麦冬汤高剂量组SOD活力增强,GSH-Px活力增强,MDA含量下降,HA含量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功能,可能是通过升高光照后皮肤中的HA、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王璐;李中平;曹艳亚;杜沛;沈红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4和5表达关系

    目的 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脉管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KLF-4和KLF-5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和KLF-5高表达、KLF-4低表达,KLF-4和KLF-5具有协同负向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播散及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征;杨小明;张天标;娄安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海马神经再生在抑郁中的作用及机制

    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尤其是焦虑和抑郁,其成年海马神经再生可以通过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来调节.另外,神经再生的改变只在慢性抗抑郁治疗中观察到而非急性,因此神经再生在抗抑郁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拟讨论成年海马神经再生与应激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激诱导抑郁和焦虑对成年海马神经再生有何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是不可再生的,神经再生仅发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

    作者:孔令聘;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RP、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造肥胖模型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肥胖大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给予电针刺激,试验组给予足三里和三阴交电针针刺,连续治疗半个月.计算治疗前后两组的Lee指数,并测量两组血胆固醇(r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测量脂肪组织中的CRP和IL-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Lee指数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C、TG、HDL和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RP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能改善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PR和IL-6的基因表达,改善其炎症状态.

    作者:尹刚;申国明;方正清;许冠荪;王浩;戴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