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青年与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胡司淦;陈耀;卢冬雨;邵杉;刘进军;陈天平;吴士礼;李妙男;蔡鑫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冠脉造影
摘要:目的 分析中青年和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将该院心血管科收治行冠脉造影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及老年组,比较两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中青年冠心病组患者心肌梗死、吸烟、阳性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患者(P<0.01).老年冠心病组患者心绞痛、糖尿病、脑卒中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冠心病组患者(P<0.05).中青年冠心病组患者中甘油三酯水平高于老年组冠心病患者(P<0.05).老年组冠心病患者尿酸水平高于中青年组冠心病患者(P<0.01).中青年组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为单支、局限性、低Gensini积分病变,老年组主要为多支、弥漫性、钙化性、长病变、高Gensini积分病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侧支循环建立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1).吸烟是中青年患者冠心病发生的独立险因素(P=0.012,回归系数β=1.379,OR=3.958,95% CI=1.35~11.42).结论 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相比,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脑卒中比例较多.吸烟是中青年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青年患者以单支、局限性、低Gensini积分病变为主,老年患者以多支、弥漫性、钙化性、长病变、高Gensini积分病变为主.老年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建立较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丰富.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疗进展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的间叶组织肿瘤.文献报道的病例数仅有900例左右.初,SFTP被认为是发生于胸膜腔,并且是与胸膜相关的、界限清楚的孤立性肿块.组织来源、细胞特点及临床预后都不确定.随着人们对SFTP组织学及病理学表现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SFTP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发病部位广泛,主要发生于胸膜,也偶发生于肺、生殖系统、腹腔、软组织和肌肉等处结缔组织[1],给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造成一定困难.目前对SFTP的外科治疗采用何种方式,如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楔形切除或胸壁切除以及后续是否使用放化疗等问题仍无统一意见.

    作者:贾腾;张科伟;张克剑;杨波;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农村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比较

    目的 比较农村空巢和非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对湖北省团风县5个乡镇22个行政村l 350例60岁及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农村老人空巢率为72.23%;夫妻偶居的老人生活质量高于非空巢老人;独居老年人经济状况、与家人关系及与其他人关系评分低于非空巢老人.结论 空巢老人已成为我国农村普遍的现象,而且有增加的趋势.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可能比空巢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独居、丧偶老年人可能是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和卫生服务关注的重点.

    作者:温小飘;管超萍;梁静;张佩佩;乔艳;赵连宜;梁渊;王志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84例心房颤动患者,搜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动脉血压、心率及既往史等资料;记录患者药物及手术治疗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或者门诊随访,对患者的终点事件及房颤的治疗方法进行记录,根据患者是否全因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以及治疗情况,分析其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184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全因死亡,死亡率高达40.22%.两组患者在年龄、房颤类型以及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方面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阿司匹林、华法林、其他抗凝药的应用方面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房颤类型、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基础性疾病、未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未用阿司匹林、未用华法林等成为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房颤类型以及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基础性疾病、未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未用阿司匹林、未用华法林等均为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云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结合超声造影鉴别门静脉栓子的性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结合超声造影技术(CEUS)对门静脉内栓子性质鉴别的价值.方法 分析CDFI结合CEUS对经临床证实的34例门静脉癌栓及12例门静脉血栓进行血供灌注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结果 CDFI诊断出34例门静脉癌栓中的29例,CEUS则检测出全部癌栓.CEUS示门静脉癌栓均呈“快进快出”表现,而血栓内始终未见造影剂填充.结论 CDFI对门静脉栓子的鉴别有一定价值,CEUS对门静脉栓子的鉴别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栗晨;栗玉彬;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冷冻球囊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优越性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的热量,在球囊接触处进行消融,使得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病变的心肌细胞遭到破坏,阻止异常电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AF)的目的.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相比,不需要借助三维标测系统,冷冻能量形成的疤痕有保持内膜面完整性、连续性及纤维化边界清晰等特点.冷冻消融可保持细胞的连续性和骨架结构的完整性,且消融过程中对内皮组织的损伤较轻微,从而引起的血栓风险、肺静脉狭窄、疼痛、心肌穿孔和心房-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较传统射频消融较少.

    作者:刘展睿;夏禹华;李亚琳;高丽华;胡庆鹰;王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80例老年V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细胞间黏附因子(IGA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 实验组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浆TGF-3、IGF-1水平显著升高,IGAM-1显著降低(P<0.05),其中实验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高压氧能够提高V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氧自由基、炎症因子,进而保护脑组织细胞功能有关.

    作者:张晓红;杜双霞;卢波;吕志坤;唐彦;冯志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抗柯萨奇病毒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抗柯萨奇病毒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提取物对于阿霉素(ADM)诱导小鼠心肌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复方提取物分为不同组别,观察其对心肌组织病理、小鼠心脾指数、小鼠血清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结果 K-CoxB-JN复方总黄酮低、中、高三组、黄酮+皂苷及水提物组能够改善炎性和坏死病理改变,对于CK、CK-MB及cTnⅠ的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K-CoxB-JN复方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林清;马会霞;高秀娟;谢飞;徐静;王巍;包巨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病理科收集的结直肠腺癌组织70例(腺癌组),结直肠腺瘤组织12例(腺瘤组),正常结直肠黏膜8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C-a、K-Ras蛋白的表达,分析PKC-a、K-Ras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结果 PKC-a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与部分细胞膜位置,主要表现为棕黄色颗粒沉着.腺癌组PKC-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组与正常组(P<0.05).K-Ras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腺癌组及腺瘤组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KC-a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合并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K-Ras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K-Ras蛋白表达与PKC-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734,P=0.00).结论 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KC-a、K-Ras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平衡紊乱会导致细胞癌变.

    作者:王燕;赵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喉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口低温等离子辅助显微外科(TCM)治疗喉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43例TCM治疗喉癌的手术资料.结果 143例均达到内窥镜全切除标准,其中75例术前有病理结果,28例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40例未行术前或术中病理检查,仅有术后病理检查.中位随访时间24.5个月(5~60个月).术后复发8例,再次行TCM治疗4例,4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或喉部分切除术,死亡3例.结论 TCM可作为喉癌微创手术方法之一,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为民;王荣光;黄冬雁;刘小丽;金伟;杨仕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对照组44例,DM组50例.采集临床指标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DM组空腹血糖(FPG)、HbA1c、24 h脉压(24 h PP)、左室重量(LVM)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较对照组升高,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左室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大血流速比值(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降低.②HbA1c升高组24 h PP、LVM和NT-proBNP较HbA1c正常组升高,SBPF和LVEF较HbA1c正常组降低.③所有入选者HbA1c与24 h PP、LVM、NT-proBNP呈正相关,与SBPF、E/A、LVEF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DM患者多表现心血管系统损害,在血糖控制欠佳时尤甚.HbA1c应该作为评价DM治疗效果、预测患者心脑血管损害及指导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利拉鲁肽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l (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通气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并比较接受利拉鲁肽治疗患者血糖、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进一步观察利拉鲁肽对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并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脂联素分析通气功能障碍改善的可能机制.结果 与未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患者比较,接受16 w利拉鲁肽治疗患者的血糖和BMI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发现利拉鲁肽有助于改善患者AHI和低血氧饱和度,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利拉鲁肽可能通过减少CRP、血清瘦素、TNF、IL-6及脂联素等细胞因子发挥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不仅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降低患者体重,而且具有改善合并OSAS的肥胖T2DM患者通气功能障碍的作用,为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发挥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朱红霞;梁新华;王敏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喉癌组织中CD70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分化抗原簇70(CD70)在喉鳞状上皮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CD70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2例LSCC组织和22例正常声带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染色,探讨CD70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全部32例喉癌组织中CD均有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正常声带组织中仅有2例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仅为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70在LSCC中高度表达,可能参与喉癌组织的抗肿瘤免疫活性.

    作者:张小芬;陶春;强欣;乌力吉白乙;张娟;孙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体重干预的认知现况

    多项研究证实,肥胖是糖尿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全身或腹部肥胖[2].肥胖和糖尿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日常生活的教育指导.治疗成功的关键除了取决于医疗技术的精湛和治疗措施得力以外,还取决于日常生活中患者的自控能力,包括错误认知的改变和矫正适应不良性行为[2].本文分析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体重干预过程中存在的认知问题.

    作者:武晶晶;陈燕;汤琪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6针法、10针法和12针法诊断前列腺癌的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6针、10针、12针法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初步诊断为前列腺癌的病人278例,其中126例接受6针法穿刺活检,102例接受10针法穿刺活检,50例接受12针法穿刺活检.对比研究6针、10针和12针穿刺法的阳性检出率,对三种穿刺方案在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穿刺数量、穿刺部位及直肠检查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统计不同穿刺部位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与6针法相比,10针法和12针法分别使总体阳性率提高15.9%、19.1%.10针法与6针法相比,在年龄<70岁、40ml≤前列腺体积<90 ml、PSA<40 ng/ml、直肠指诊(DRE)阴性的患者中,阳性率差异更为显著,而12针法与10针法相比,仅仅在前列腺体积≥90 ml时,阳性率才有明显的不同.三种方法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10针、12针穿刺法比6针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更高,10针与12针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穿刺方案,穿刺针数的增多并不会带来并发症的显著增加.

    作者:杨凌博;王鹏森;李法平;王艳波;侯宇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有氧健身走运动对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

    老年人各系统和组织的功能下降与增龄密切相关[1].就运动系统而言,膝关节功能降低,发生跌倒和骨折的危险显著增加,而骨折及其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致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分析有氧健身走运动对老年人膝关节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金瑞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脑白质疏松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

    老年脑白质疏松(LA)患者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病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LA与VCI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的LA患者78例,其中男59例,女19例;年龄65~89(平均74.35)岁;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3.01±3.29) kg/m2;静息状态下的平均收缩压为(140.18±4.59) mmHg、舒张压为(79.93 ±3.58) mmHg;清晨空腹平均血糖水平(4.63±1.38) mmol/L;高血压史者16例;糖尿病史者12例;冠心病史者8例;有长期吸烟习惯者35例.排除合并脑部肿瘤、颅脑外伤、先天智障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重度老年性痴呆或严重精神异常患者.均知情同意.

    作者:杨玉鸿;高连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72例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内高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乳糖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指数及血淀粉酶指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腹内高压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刘晓政;郭一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4和5表达关系

    目的 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脉管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KLF-4和KLF-5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和KLF-5高表达、KLF-4低表达,KLF-4和KLF-5具有协同负向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播散及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征;杨小明;张天标;娄安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淑芬;钟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补骨制剂Ⅱ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目的 研究补骨制剂Ⅱ经灌胃给药后对摘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 雌性6月龄SD大鼠分为假去势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n=12),除假去势组进行假手术外,其余均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法,术后进行模型筛选,9d后假去势组、去势组均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己烯雌酚0.02 mg/kg、鱼肝油450 U/kg、多种钙片0.5 g/kg,补骨制剂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补骨制剂Ⅱ稠浸膏(剂量以生药量计)12、6、3 g生药/kg,连续给药3个月.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钙(Ca2+)、血清磷(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结果 与去势组相比,低、中、高剂量补骨制剂Ⅱ组在鼠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增加腰椎骨密度,提高模型大鼠的股骨大载荷和刚度,改善骨小梁数量和连续性.结论 补骨制剂Ⅱ可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去势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能防治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是值得开发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

    作者:王琳;吴纪凯;范淦彬;马晓青;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