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比较

陈懿;徐世鄂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调脂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 CHD )患者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CHD 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均于晚饭后2 h 服用,连续用药8 w。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 LDL-C 达标率、TC 达标率〔66.67%(30/45)、71.11%(32/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18/45)、51.11%(23/45)〕(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阿托伐他汀20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降脂效果更强,安全性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和骨保护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和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 w 后血清中 sTRAIL 和 OPG 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中sTRAIL和OPG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对血清中sTRAIL和OPG的表达有更明显的下调作用,有效地调节内环境。

    作者:刘强;戚昉;龙似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ripto-1、Activin-A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 Cripto)-1和激活素( Activin)-A基因蛋白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临床病理组织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肺腺癌组织、25例正常肺组织中Cripto-1蛋白和Activin-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两种基因蛋白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组织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基因之间内在的相关性。结果 Cripto-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而Activin-A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 Cripto-1的高表达和Activin-A的低表达均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肺腺癌主要病理组织学分型密切相关(均P<0.05)。并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tivin-A蛋白及Cripto-1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Cripto-1的过表达及Activin-A的表达缺失可能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恶性程度相关。二者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效应。

    作者:单杨杨;李晟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PD)是常见的运动失调性疾病和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位列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年龄的增长是散发性PD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基因的突变相关于家族性PD,这些基因包括 SNCA〔1〕、parkin〔2〕、 UCHL1〔3〕、PINK1〔4〕、DJ-1〔5〕、LRRK2〔6,7〕、 ATP13A2〔8〕、 GIGYF2〔9〕、Omi/HTRA2〔10〕、PLA2G6〔11〕和FBXO7〔12〕。在病理上,PD以投射到纹状体的黑质致密部( SN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特征。黑质纹状体的退行性改变和纹状体多巴胺能递质的耗竭是PD患者包括运动迟缓、运动功能减退、僵化、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定等运动症状的主要原因。然而,神经变性的进程是不会局限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也能影响去甲肾上腺素(蓝斑)、羟色胺(中缝背核)、胆碱( Meynert的下橄榄核)系统、大脑皮层、脑干、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13~15〕,这也能够解释PD的非运动方面的临床表现,例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抑郁和认知障碍。 PD的另一种明显的病理表现是包含有聚集的a-synucle-in〔16〕在内的许多蛋白在神经细胞核周的堆积。许多来自于不同的动物等模型的证据表明,低聚的中间体而不是终的蛋白聚集体是影响着神经系统的毒性过程〔17,18〕。然而,致病作用和Lewy体的意义仍不清楚〔19,20〕。一方面,Lewy体可能是通过隔离毒性的没有折叠a-synuclein而被赋予保护神经作用;另一方面,他们也许作为储存器和毒性蛋白的源头,这是由于蛋白质的包含物是动态改变的〔21,22〕,终,这些储存的蛋白聚集体通过蛋白酶体通路和自噬-溶酶体通路得以降解。 Lewy体不是出现在所有的PD而是出现在许多家族史患者;然而,在MPTP诱导的人类PD中没有报道,可能 PD可能没有统一的疾病实体〔23,24〕。散发性PD的发病机制,主要来自于PD,可能与基因易感性的可变性以及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自噬功能障碍在P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作者:柏杖勇;李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生长液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液对帕金森病( PD)患者非运动症状( NMS)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 PD 非运动症状30问卷筛查量表( NMSQuest)对48例PD患者的NMS进行评估,并选用Hoehn-Yahr(HY)分期、PD统一评分量表-3(UPDRS-3)、多巴丝肼用量作为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的指标,同时结合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受教育程度等可能影响患者NMS的因素评估对PD患者NMS影响的程度。结果 PD非运动症状30问卷筛查量表( NMSQuest)显示PD患者NMS极其普遍。 NMS评分与病程、UPDRS3、HY分期呈正相关。患者治疗后多巴丝肼用量、UPDRS3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SQuest得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特别是生动梦境、不明原因的疼痛、注意力下降、失眠、便秘、头晕等症状改善明显。结论神经生长液可明显改善PD患者的NMS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魏其林;王军;黄焕新;郝传铮;顾晓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瘦素对大鼠气道平滑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瘦素( LP)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表达的影响,探讨LP参与哮喘发病的机制。方法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LP 50 ng/L组(B组),LP 100 ng/L组(C组),LP 200 ng/L组(D组)及LP拮抗剂组(LP 200 ng/L+LP拮抗剂200 ng/L)(E组)分别干预24 h,采用Western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半定量RT-PCR测瘦素受体(Ob-R)及β2-AR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Ob-R表达明显升高,而β2-AR表达下降,证实LP可以上调Ob-R的表达并抑制β2-AR的表达;E组Ob-R表达较B、C、D组下降(P<0.05),与A组相比(P>0.05);E组β2-AR表达较B、C、D组升高(P<0.05),与 A组相比(P>0.05)。结论 LP呈浓度依赖抑制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β2-AR的表达。

    作者:陈云峰;朱述阳;刘向群;刘文静;吴瑕;倪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78例化疗的疗效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TN)包括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恶性程度极高,在应用化疗药物之前,死亡率高,绒癌死亡率达90%以上〔1〕。 GTN中,60%继发于葡萄胎妊娠,绒癌可继发于葡萄胎妊娠,也可继发于非葡萄胎妊娠〔2〕。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建议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分类可不以组织学为依据,将GTN根据病变范围分为两类:无转移性GTN,病变局限在子宫,大多数是继发于葡萄胎,仅少数继发于流产或足月产后;转移性GTN,病变出现在子宫以外部位,大多数是绒癌,特别是继发于非葡萄胎妊娠后绒癌〔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GTN患者诊治资料,旨在讨论根据现有分期分类系统实施分层及个体化治疗的疗效。

    作者:王璟;庞义存;赵向寨;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分析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通常报告有更好的婚姻,更支持性的友谊,与孩子、兄弟姐妹和社交网络成员间的冲突减少〔1〕。在描述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时,老年人的描述更为积极,满意度也更高〔2〕。研究人员认为,老年人人际关系的改善,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3〕,将注意力从人际冲突的消极方面转移〔4〕,发生社会冲突时情感反应减少〔5〕。认知评估理论模型强调,对情绪诱发刺激的反应,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之所以对社会伙伴产生积极的体验,是因为其特有的想法和行为,在社会环境中,与年龄有关的变化,也是老年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6〕。经典压力模型则认为,日常烦扰是各年龄段的成年人常见的社会压力,但这样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为减少潜在的压力体验和人际紧张,老年人会将那些难以相处的伙伴从他们的社交网络中剔除,只留下那些更加友善的社会伙伴〔7〕。社交体验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发展心理学文献中,研究者们强调,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受照料者的影响〔8〕。事实上,社会伙伴对人际情绪的调节终生都在发挥着作用,但很少有人研究社会伙伴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年人社交体验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输入模型的观点出发,解释老年人比年轻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

    作者:丁小斌;赵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动眼神经麻痹58例

    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及眼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明确诊断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于杨;王利平;南光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辐射低对比剂剂量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方法运用128排 CT筛查成人疑似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3例,分别采用常规和低千伏低造影剂用量方式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两组图像在不同辐射剂量和注药速率、造影剂用量时有较大差异,均能满足临床诊断。结论实验组显著减少了患者受辐射的剂量和对比剂的用量,减少患者的潜在危害。

    作者:宋鹏;王文燕;王勇;宗会迁;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骨桥蛋白与血管内皮因子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OPN及VEGF在62例鳞癌及5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和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在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OPN和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低分化鳞癌中OPN和VEGF的阳性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OPN和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OPN和 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说明两者有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因此可能为宫颈鳞癌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博;徐放;赵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级养老护理员心肺复苏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高级养老护理员心肺复苏(CPR)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辽宁省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432例,使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和评价,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是否参加过培训是CPR知识的影响因素。结论高级养老护理员的CPR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低下,应有针对性地提高其CPR急救知识的水平。

    作者:程玲;杨春;李广;杨璇;孙冬梅;腾孝宇;张会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量元素Cu、Zn浓度及其比值在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率

    全血铜/锌( Cu/Zn)比值在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肝癌)中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1〕。本实验评估肝癌病人血微量元素Cu、Zn水平及其比值的变化及其诊断效率。

    作者:高翠红;高庆双;范志娟;王景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海拔地区老年患者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老年患者房间隔缺损( 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封堵治疗的51例老年ASD患者的临床和介入治疗资料。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0.2%,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ASD平均大小为(24.3±5.8) mm,封堵器平均大小为(28.2±8.6) mm,均采用国产封堵器。术后3个月平均肺动脉收缩压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右心房、右心室内径较术前减小。微少量残余分流3例,3个月后复查分流消失。并发症发生率11.8%,无死亡。随访6~42个月,封堵器无移位,心功能改善。结论高原地区老年ASD患者有缺损大,肺动脉高压程度严重,并发症多的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积极治疗并发症,是成功封堵的关键。

    作者:毛文凯;王黎明;祁国荣;杨延平;路霖;曲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胰岛素缺乏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胰岛素缺乏对 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 tau 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3月龄 APP/PS1转基因小鼠,腹腔内注射STZ,诱导产生胰岛素缺乏的阿尔茨海默病( AD)小鼠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 Western 印迹技术检测 AD小鼠脑内tau蛋白的磷酸化。结果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STZ诱导的胰岛素缺乏使AD小鼠脑内Thr231和Ser396位点上的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增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胰岛素缺乏的AD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内Thr489位点上的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STZ诱导的胰岛素缺乏可加剧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

    作者:王旭;高素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脂联素对高糖环境下胰岛细胞功能及腺苷酸活化激酶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影响

    目的:研究脂联素对高糖环境下体外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脂联素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并观察脂联素对胰岛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分为四组:对照组、对照组+脂联素、高糖组、高糖+脂联素组,分别干预24 h,48 h,72 h后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上清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建立胰岛素抵抗( IR)细胞模型,脂联素作用下测定葡萄糖含量,细胞内糖原含量的变化以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AMPK,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结果①经脂联素处理后的胰岛细胞,在高糖(25.6 mmol/L)培养48~72 h,其胰岛素分泌持续增加(P<0.05);②IR模型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细胞内糖原含量显著减少,加入脂联素组中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较IR模型组显著降低,细胞内糖原含量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IR模型组总AMPK蛋白水平较低(P<0.05),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较低(P<0.05);脂联素组总AMPK升高(P<0.05),IRS-1酪氨酸磷酸化升高(P<0.05)。结论在高糖环境下,一定浓度的脂联素可以在体外促进胰岛细胞的分泌和释放;脂联素通过上调AMPK,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邓娟;孙娟;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D-半乳糖诱发的衰老对大鼠下颌下腺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抗氧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用8周龄清洁级SD雌性大鼠1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采用D-半乳糖诱导大鼠衰老模型,观察下颌下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总抗氧化能力( T-AOC)改变及采用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检测下颌下腺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衰老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GSH-Px、T-AOC及端粒酶OD值表达低,正常组高(P<0.01)。结论 D-半乳糖所致的大鼠下颌下腺细胞衰老与端粒酶活性降低相关。

    作者:葛志华;李俊玫;于海忠;孙立新;杨宁;杨佳宁;李俊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补中益气汤与siRNA对肺腺癌A549/DDP细胞耐药逆转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与siRNA技术( RNA)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 A549/DDP的耐药效果及对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设计并合成针对P-gp基因对应序列的siRNA,转染A549/DDP细胞;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处理组、siRNA处理组,利用RT-PCR检测P-gp mRNA,Western 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 P-gp蛋白质的表达;MTT法检测A549/DDP细胞耐药逆转效果。结果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和siRNA均能降低P-gp mRNA和蛋白质表达,恢复顺铂敏感性,耐药倍数分别降至2.01、2.7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和siRNA均能有效逆转人肺腺癌耐药细胞A549/DDP的多药耐药。

    作者:李璐璐;于丹;王莹;井欢;刘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心肌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 DCM )、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DCM主要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甚至猝死,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死亡和心脏移植的主要基础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可以为特发性、病毒感染、家族或遗传性、免疫性、酒精性或中毒性、围生期等。如果DCM患者家族中有两个或以上家族成员患有特发性DCM(IDCM),则将其定义为家族性DCM(FDCM)。 IDCM诊断的统一意见:一级亲属中至少有20%~35%的成员发病,其中涉及31个常染色体及2个X染色体关联染色体的点突变,但这些点突变仅占引起DCM基因突变的30%~35%〔1〕。 FDCM在DCM中的比例高达35%~48%〔2,3〕。而徐军等〔4〕报道FDCM的发生比例仅为8.8%。有研究〔5〕提示FDCM预后较散发DCM差,6年生存率分别为6%和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5%和55.7%。遗传学研究认为遗传缺陷在FDC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晓帅;张明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多学科综合治疗BPH所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弱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方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所致的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0例确诊为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弱的BPH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90例)和试验组(多学科综合治疗,110例),分别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功能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在治疗1、2、3个月后大尿流率(Qmax)、大逼尿肌压力(Pdet)、剩余尿量(PVR)、IPSS及泌尿症状困扰(B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P<0.05),而大膀胱容量未见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治疗2个月以后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改善(P<0.05);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在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BPH所致的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患者,多学科综合治疗方式较单纯手术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可改善患者症状和生存质量,但未发现具有明显优势疗效的手术时机。

    作者:冯连成;王征;耿进成;马渊;谢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脉保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生脉保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给予多柔比星腹腔注射8 w建立DCM模型,治疗组给予生脉保元汤(40 g/kg),2次/d、0.2 ml/次灌胃,对照组按同法灌以同体积的蒸馏水,治疗4 w后观察、比较两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舒张末期容积( LV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D)、左室内径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体重(BW)、心率(H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肽(BNP)和死亡率、心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LVEF、BW、HR、LVES、LVED、DD、SD、FS、AngⅡ、BNP及死亡率、组织病理学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保元汤可明显改善DCM大鼠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有关。

    作者:张焕鑫;张宏考;高宇勤;肖俊会;黄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