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诊治肺良性疾病50例分析

徐广文;马冬春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良性疾病, 诊治
摘要: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在肺良性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科行肺良性疾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0例.其中辅助小切口2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48例,术中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6%).手术平均时间10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9 ml;术后胸液平均268 ml;术后平均置管时间4.9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天.术后病理:炎性假瘤11例,肺结核球13例,肺囊肿7例,错构瘤2例,支气管扩张5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曲霉菌病2例,肺隔离症3例,肺脓肿2例,腺瘤2例.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可同时达到诊断和治疗肺良性疾病的目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清脑复神液治疗老年COPD睡眠障碍89例

    目的 观察清脑复神液对老年COPD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老年CO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清脑复神液治疗,对照组用艾司唑仑片治疗,7天为一疗程进行疗效比较.两组病人均采用标准化COPD治疗方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清脑复神液治疗老年COPD合并睡眠障碍疗效确切.

    作者:黄鑫成;黄种杰;林福林;洪原城;范洪涛;杨秋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价值.方法 对300例早期肺癌患者密切随访,分析其普通CT及低剂量CT图像特点.结果 (1)在直径小于5 mm,5~10 mm及大于10 mm的早期肺癌诊断中,普通CT与低剂量CT诊断符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访过程中,31例病灶无明显变化,90例病灶径线变大.其中12例病灶出现转移.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够早期发现肺癌病灶,对受检者辐射损伤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邢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吸虫病18F-FDG PET-CT显像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肺吸虫病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全身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1例肺吸虫病例的临床资料、18F-FDG PET-CT全身影像及相关文献的复习研究,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及全身PET-CT表现.结果 PET-CT全身扫描发现双肺内多发云絮状、结节状病灶,FDG摄取明显增高,SUVmax(2.4~9.0),延迟扫描后进一步升高SUVmax(3.15~11.2),部分病灶内见空洞及附壁结节,双侧胸膜增厚粘连伴少量胸腔积液,两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此外还发现食管下段及胃壁FDG摄取增高,肝内多发斑片状FDG摄取增高灶,肝门部多发高代谢肿大淋巴结.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不仅很好地显示肺内病灶的分布、形态、密度及代谢特征,且能更好地发现肺外组织、器官的受累,为肺吸虫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有用信息.

    作者:冯菲;余仲飞;张建;左长京;程超;崔斌;刘庆华;董爱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重度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度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COPD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200例,对检验分离获得的264株细菌以纸片扩散法(KB法)行药敏测定分析.结果 264株细菌中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阴沟杆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表明: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为大多数细菌敏感.结论 重度COPD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以G-菌为主,已呈现多药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吴传湘;周康仕;符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三七总皂苷在AECOP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应用.方法 73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三七总皂苷0.45静滴,每天一次.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症状改善·指脉氧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血液流变学·症状改善·指脉氧等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对AECOPD的患者使用三七总皂苷,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徐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矽肺病患者161例的动脉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了解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呼吸功能衰竭是矽肺的常见并发症,是矽肺病人晚期主要的死亡原因.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1例矽肺病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总结.

    作者:李荣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24例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术前确诊率为37.5% (9/24).行肺叶切除术20例,全肺切除术4例,19例同时行肥厚胸膜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8例(33.3%),分别为胸腔出血1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包裹性液气胸2例,肺不张2例.术后随访22例,患者无肺曲菌球病复发.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病变肺叶及肥厚胸膜是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旭;张松林;夏道奎;吴真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胸水细胞块2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TTF-1在肺腺癌胸水细胞块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26例肺腺癌胸水细胞块和20例间皮反应性增生中TTF-1的表达水平.结果 26例肺癌胸水中有19例TTF-1呈阳性表达,占73.08%,20例间皮反应性增生无一例呈阳性表达,两者TT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P<0.01).结论 TTF-1在胸水肺腺癌中表达具有较高特异性,有助于肺腺癌与胸水间皮反应性增生胸水的鉴别.

    作者:高福平;魏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高危因素研究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ICU收治的144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符合VAP的诊断标准.取得病原菌21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4.4%,革兰氏阳性菌6.6%,真菌9.0%;本组病原菌中前三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患者的年龄,长时间机械通气,意识障碍,急慢性肺部疾病,镇静剂,抑酸剂,留置胃管为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VAP的发生和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赵志海;黄建安;华文良;姜健;赵秀华;朱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信必可都保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重度慢阻肺患者疗效影响

    目的 研究在平喘药物基础上加用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重度慢阻肺无法接受无创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 50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重度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及信必可组(24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变化及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结果 信必可都保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较常规组及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结论 信必可都保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重度慢阻肺患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张婉;戈艳蕾;王红阳;李建;崔存晓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作用.方法 将56例患有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28例)和BiPAP治疗组(28例),观察分析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血压、BNP.结果 BiPAP通气治疗可迅速的改善患者的症状,24 h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减慢,呼吸频率减慢,收缩压下降,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明显的提高(P<0.05).BiPAP治疗组血清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BiPAP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心功能.

    作者:沈斌;戴莉莉;陈晓红;卢明;秦斌斌;金烨;冯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非鳞癌局部晚期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28),所有患者均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培美曲塞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60.71%,控制率为82.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71%和59.52%(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局部晚期肺癌疗效显著,且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妙严;郑贸根;赵艾君;刘小娟;李玉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应用,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纳洛酮静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4% vs 82.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别;治疗后72 h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aCO2、PH及PaO2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作者:蔡明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都保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肺功能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为延缓COPD的肺功能恶化,我科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COPD稳定期的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鹏珍;宋春钰;刘艳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疆维吾尔族儿童肺结核1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儿童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临床确诊的167例肺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综合诊断方法.结果 农村病例远高于城镇.临床症状不典型,与感冒表现类似,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PPD检查,血沉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结论 加强民族地区肺结核病传染性认知和预防知识普及,重视卡介苗接种和复种,应用综合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古丽巴哈尔;接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难治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浓度的检测和对比

    目的 检测难治性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的药物浓度.方法 对口服异烟肼、异烟肼直接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中,检测胸腔积液和血液中异烟肼的浓度.结果 口服异烟肼后包裹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的浓度(0.29±0.34)远低于血液中异烟肼的浓度(3.04±1.75);异烟肼直接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的浓度(1.62±0.95)远高于血液中异烟肼的浓度(0.25±0.17),以后随注药次数增加,胸腔积液内异烟肼浓度越来越高(3.97±0.94,8.11±2.4),血液中异烟肼浓度无显著增加(0.21±0.26,0.32±0.14).结论 异烟肼直接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能明显提高胸腔积液内的药物浓度,是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书华;王洁;朱文玉;周秋云;陆磊;马南兰;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剂量依托红霉素对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改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依托红霉素对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改善疗效分析.方法 24例经过诱导痰液检测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的急性发作患儿,按随机数据表分为依托红霉素组及非依托红霉素组,各12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正规阶梯治疗,包括规律性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和按需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依托红霉素组在其基础之上加用小剂量依托红霉素3~5mg/(kg·d)口服,一天一次,共4周.两组患儿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 两组患儿缓解期肺功能较急性发作期改善明显,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01);且依托红霉素组的改善幅度(△PEFR%)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差异显著(Z=-3.35;P=0.001).结论 小剂量依托红霉素可明显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

    作者:涂国华;钱金强;易阳;熊建新;柳瑛;邓素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胺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 (思力华) 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吸入舒利迭(50 μg/250 μg)2次/d,吸入思力华(18 μg)1次/d;B组:吸入舒利迭(50 μg/250μg)2次/d,疗程3个月.以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为观察指标.结果 A组的血气分析、肺功能、6MWT与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胺联合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戴莉莉;秦斌斌;陈晓红;冯洁;金烨;沈斌;卢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性脑病与动脉血气参数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肺性脑病的发生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动脉血气参数的关系.方法 研究1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和其中53例发生有肺性脑病患者的血气参数及53例肺性脑病患者中按意识障碍严重程度分组的血气参数.结果 动脉血PaCO2>80 mmHg同时PaO2<50 mmHg,肺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92.85%),动脉血PaCO2>80 mmHg同时pH<7.2,肺性脑病的发生率为100%.患者血气的PaCO2上升及pH、PaO2下降速度越快,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越重.结论 动态观察血气分析参数有助于防治肺性脑病和改善其临床预后.

    作者:郑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抗抑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抑郁治疗COPD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COPD合并抑郁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COPD 标准治疗,治疗组予COPD标准治疗联合抗抑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呼吸困难问卷(mMRC)分级;随访COPD急性加重再住院例次.结果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SGRQ评分、mMRC分级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差异更显著;再住院例次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改善COPD合并抑郁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朱迎霞;李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