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
目的 观察氨溴索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8例,本次研究的毛细支气管炎治疗采用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将患儿分为雾化吸入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4例,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笔者通过对两组患儿治疗后数据分析后发现,雾化吸入组患儿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雾化吸入组患儿的咳嗽症状、肺部湿啰音和哮鸣音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是雾化吸入组患儿的气促症状的缓解和心率改善方面与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的急性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可以明显得到改善,且能大幅缩短病程,毒副作用轻微,疗效显著,理应推广.
作者:殷爱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有效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18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针,同步吸入布地奈德.观察动脉血气、肺部啰音、呼吸困难评分、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等指标.结果 有效128例,治疗前肺部哮鸣音范围、体重、既往激素疗效、痰的性状及24小时痰量、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治疗后两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及FEV1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既往激素疗效,②双肺哮鸣音范围及分布,③体重,④痰的性状,24小时痰量,⑤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等可作为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有效的预测因素.
作者:王慧林;李清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论证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是否预示口服孟鲁司特治疗AE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方法 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及阴性的AECOPD患者各4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10天,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肺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呼吸困难程度、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 (P<0.05).结论 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预示口服孟鲁司特的临床反应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预测指标.
作者:郝月琴;唐华平;卫红军;李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肺部直径小于2.0 cm结节病灶的术后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2例直径小于2.0 cm肺部结节的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对结节所在肺组织进行切除,并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结果 62例患者中恶性肿瘤36例,占58.1%,行VATS辅助小切口下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炎性假瘤13例,占20.9%,行肺楔形切除术;结核球10例,占27.8%,行肺楔形切除术;肺大疱2例,占3.2%,行肺大疱结扎术;肺囊肿1例,占1.6%行病灶处肺叶切除.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良性病变者术后长期生存,无复发,无后遗症.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对肺功能损害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郑君;王朋;谢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地塞米松治疗婴幼儿轻中度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病科收治的住院患儿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为84.38%、总有效率为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0.94%、89.06%(P<0.01,P<0.05);观察组患儿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1).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轻中度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雾化吸入地塞米松,且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尽早恢复肺功能.
作者:陈海丹;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 分析了ICU中57例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结果 从57例VAP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菌株131株,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1.99%)、肺炎克雷伯菌(28.24%)、鲍曼不动杆菌(12.98%).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ICU中VAP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药现象明显,应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林轶静;李琳;郭晓斌;王红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应用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两种方法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138例早产儿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采用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以及不做药物预防措施,每组各46例,比较三组患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发病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等.结果 采用了预防措施的A、B组患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明显降低,发病时间也显著延后,并发症也较少,与C组患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都有很好的效果,由于氨溴索使用方便、效果明显、价格较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大量推广使用,但肺表面活性物质由于作用直接,见效比氨溴索快,在病情较急和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时可选择性使用.
作者:陈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一、病历摘要男,42岁.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此次因喘息伴间断发热4月余入院.患者2012-1月无诱因出现喘息,活动后加重,严重时语不成句,同时伴有明显咳嗽、咳痰,痰为黄白粘痰,量较多,可以咳出.
作者:李月越;王萍;王瑞娟;霍秀青;许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TB-SA)抗体检测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1例肺外结核病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蛋白抗体检测,并对各种肺外结核病引流物标本进行AFB涂片和培养检查.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诊断菌阳肺外结核病敏感度为87.5%(7/8),诊断菌阴肺外结核的敏感度为63.5%(40/63),诊断肺外结核总体敏感度为66.2%(47/71),特异度为97.5%(39/40).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诊断肺外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外结核病较为理想的免疫学方法之一.
作者:陈子芳;劳海黎;王建;陈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COPD稳定期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即噻托溴铵组(30例)和异丙托溴铵组(28例),噻托溴铵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异丙托溴铵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0天,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等指标,分析对比两组疗效差别.结果 噻托溴铵组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异丙托溴铵组相关指标,P<0.05.结论 噻托溴铵用于稳定期COPD的治疗效果优于异丙托溴铵.
作者:李乃侠;刘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声嘶的病因和临床价值.方法 82例声嘶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引起声嘶的病因.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声音嘶哑患者的病因有肺癌、慢性咽喉炎、喉癌、喉结核、肺结核和声带良性肿瘤等,其中以肺癌(36.6%)为高.老年患者主要为肺癌、喉癌等恶性病变,年轻患者多为结核、炎症等良性病变.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对各种病因引起的声音嘶哑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作者:李兆龙;王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如皋市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情况.方法 如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发现流动人口中28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治肺结核占大多数,复治占少数;无症状或症状轻的占多数,有典型症状的占少数;涂阴的病灶范围涉及1个肺野占多数,病灶范围广的占少数;涂阳的传染性患者占少数.结论 流动人员中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及治愈率均低于常驻人口,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发现与治疗管理.
作者:郭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COPD并呼吸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组给予综合治疗加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不给予痰热清.10天为1疗程.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25/30,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15/30,50.00%;P<0.05);研究组患者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两组相似(P>0.05).结论 综合治疗加痰热清注射液可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
作者:于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73例患儿采用维生素C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为对照组,73例患儿采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为观察组,疗程7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病症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4.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高于对照组(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临床病症的消失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红军;张春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哮喘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是世界关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全球哮喘患者的治疗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哮喘患者对治疗药物的敏感程度降低,甚至抵抗,特别是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使得目前对难治性哮喘的治疗更加棘手.
作者:原淑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因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儿10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另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检测外周静脉血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嗜酸粒细胞及T-IgE水平,另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3月内反复发作次数.结果 两组经治疗并随访3月后ECP、EOS方面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IgE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3月内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丁江丽;刘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发展快速,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但是由于其开发环境差,在开发过程中会带来各种潜在的职业伤害,尤其是其粉尘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危害人体的肺部,带来尘肺病,导致各种临床症状,甚至死亡.因此,本文首先介绍尘肺病,然后介绍其防治现状,后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赵素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80例肺结核患者家属,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分析其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的差别以及与一般资料的关系.结果 本组家属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均分和阳性项目数高于国内常模(均P<0.05);住院次数、家属性别、发病情况、疾病类型和家属婚姻是进入逐步回归方程的阳性项目数.结论 肺结核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住院次数较多、复发、慢性纤维空洞型病例和女性、已婚家属心理状况更差.
作者:江宇;周伶俐;熊海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的明确诊断为ARDS的患者66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5~10 U/kg/h)持续泵入,测定两组间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血小板计数(PL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 天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5、7天实验组PaO2/FiO2明显升高,R、TFPI含量明显下降,PLT、APTT、FIB含量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 d病死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刘春艳;董跃华;贾彤;李福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由于平滑肌异常增殖导致支气管,淋巴管和小血管阻塞,呈进行性发展的全身性疾病,肺部易受累而称PLAM.因其在临床上的呼吸困难、自发性气胸等表现及胸部影像学双肺的囊状病变而需鉴别诊断,同时笔者以该病肺功能的改变对诊断提供线索.
作者:周怡;田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