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勒;潘高云
目的:探讨3/4肾切除大鼠的心脏病变及三芪口服液干预的疗效。方法建立3/4肾切除大鼠并发早期心肾综合征模型,用三芪口服液治疗,并以缬沙坦作为对照组。检测血肌酐( Scr),观察心脏形态及病理变化,探讨三芪口服液的干预作用;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肌酐升高(P<0.01)、左心室/全心重(LVw/Hw)、LVw/体重(Bw)、Hw/Bw上升(P<0.01,P<0.05,P<0.05)。三芪组与模型组比较,血肌酐、LVw/Hw、LVw/Bw均较模型组减低(P<0.05,P<0.01,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方面,模型组出现心肌细胞肥大,排列不均匀,相同切片做Masson染色后,纤维排列疏松、紊乱,部分间质有蓝色胶原沉积;三芪组、缬沙坦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细胞肥大及排列不均匀明显改善,未见明显心肌间质胶原沉积。结论3/4肾切除大鼠模型是早期心肾综合征的良好模型,三芪口服液可降低模型大鼠Scr水平,改善肾功能,并且能降低LVw/Hw、 LVw/Bw,改善左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
作者:左琪;包崑;林文秋;徐鹏;杨霓芝;王荣荣;林绮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血清清蛋白( Alb)、D二聚体( D-D)及胆碱酯酶( CHE)检测在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脓毒症组(86例)、普通感染组(93例)及正常对照组(42例)血清Alb、D-D及CHE 浓度及异常率;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脓毒症Alb、D-D及CHE血清浓度。结果脓毒症组Alb、D-D及CHE血清浓度及异常率与普通感染组、正常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普通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脓毒症较非重型脓毒症患者Alb、CHE 均降低,D-D、APACHEⅡ评分升高(P<0.05);死亡组较存活组Alb、CHE 均降低,D-D、APACHEⅡ评分升高( P<0.05)。结论综合Alb、D-D及CHE监测对脓毒症病情预判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郑建琼;黄德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血清尿酸在急性脑梗死病情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者尚无定论〔1〕。既往多偏重于血清尿酸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对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溶栓治疗中血清尿酸水平变化进行分析,为临床溶栓治疗中是否有必要联合尿酸脑保护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靳建明;鲁鹏程;王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中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0911 C>A多态性(rs3761740)出现的频率及不同基因型同发生高胆固醇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65例CHD患者和365名健康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分析两组人群的HMGCR基因型及HMGCR多态性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血脂的影响。结果男性CHD组和对照组 HMGCR多态性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女性CHD组HMGCR-CC型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男性CHD组HMGCR-CC基因型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显著高于CA+AA 基因型( P=0.018)。由于存在显著的性别交互作用,通过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男性对照组HMGCR-CC基因型同年龄(<55岁)(OR=2.837,P=0.001)和TC≥5.18 mmol/L (OR=1.970,P=0.027)相关;女性对照组则不相关(P>0.05)。年龄<55岁的CHD组HMGCR-CC基因型同男性患者TC升高有关。结论年龄和性别对HMGCR-911基因型血清中TC、LDL-C水平的增加以及CHD的患病风险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张玉国;李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与关节损伤,尤其是涉及髋臼顶区后壁的骨折,髋臼顶又称髋臼穹窿,为支持股骨头的关节面负重部分〔1〕。许多学者就髋臼顶区后壁的骨折提出了很多治疗方案,但是这些手术方法一般都要离断臀中肌或者行大转子截骨以便更好的显露术“,术后功能锻炼时间延长,并且增加了异位骨化的概率,然而微创手术治疗是现代外科学发展的必然和发展的方向,如何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特别是髋臼顶区为髋骨厚实,狭窄的部位,本文就我院收治髋臼顶区后壁骨折,均采取微创手术,进行临床分析评价。
作者:武永辉;朴成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及与体质的关系。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随机分层抽取郑州市金水区和二七社区1979位60~79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每周锻炼频率和每次锻炼时间的不同分为经常锻炼组、偶尔锻炼组和不锻炼组,对三组老年被调查者的性别、城乡分布及教育程度等分布特点及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并探讨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质的关系,以期为政府部门制订促进老年人健身的政策法规提供依据。结果对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经常、偶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参加体育锻炼情况无明显差别(F=0.36,P>0.05)。城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乡村(F=15.45,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越高,而文盲的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21,P<0.05)。拥有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地方,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越高,相反,没有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地方,老年人不参加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4,P<0.05)。通过对不同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老年人形态、机能及素质指标的比较发现,经常锻炼组的老年人在腰臀比、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及选择反应时等方面的体质指标均明显好于不参加锻炼组(t=2.68、3.84、3.24、10.24、4.06,P<0.05);偶尔锻炼组老年人的肺活量和选择反应时等方面的体质指标均明显好于不参加锻炼组( t=3.69、3.78,P<0.05);经常锻炼组的男性在握力上、女性在坐位体前屈上的体质指标均明显优于偶尔锻炼组(t=2.65、3.08,P<0.05)。结论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参加行为受到城乡分布、教育程度差异因素的影响,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居住场所是否有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对老年人是否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老年人有助于体质提高。
作者:霍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2年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后,根据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分为焦虑抑郁组(64例)和非焦虑抑郁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动态血压。结果焦虑抑郁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 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 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 nDBP)、动态脉压( APP)、清晨收缩压(清晨SBP)、夜间低收缩压(夜低 SBP)、血压晨峰( MBPS)、血压昼夜节律(CR)以及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焦虑抑郁组患者(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和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增高,因此针对已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抗焦虑抑郁治疗,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黄敬;刘德芳;刘华丽;毛富强;邓燕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长沙市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法,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从长沙市抽取60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长沙市社区老年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为(6.98±3.81)分,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有2537例(46.38%),31.44%的老年人存在日间功能障碍,30.86%的老年人存在主观睡眠质量问题,老年人大的睡眠障碍为“夜间去厕所”,年龄、有无同住人员、饮茶、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心脏病和性别是睡眠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长沙市社区老年人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应在社区老年人群中开展睡眠保健知识的宣传,指导老年人养成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刘竟芳;陈哲;何新平;杨非柯;沈慧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社区推广应用糖尿病足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推广应用社区的500例糖尿病( DM)患者为观察组,进行足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选未推广应用社区的500例DM患者作为对照组,按患者就诊信息进行统计,计算DM患者足病早期诊断率、足病治愈、好转率、截肢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发现率为20.0%,对照组为10.4%;对照组项目筛查糖尿病足新发现率为21.2%,远远高于自主就诊发现率(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率为82.0%,对照组为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0.0%,而对照组仅为25.0%;观察组患者截肢率为2.0%,对照组高达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推广应用糖尿病足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足的早期发现率与治愈率,降低截肢率。
作者:黄凌宁;罗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45例中青年(25~60岁) LADA患者、50例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阳性老年(≥60岁) LADA 患者及49例GADA 阴性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比较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症、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空腹 C 肽与餐后2 h C肽水平。结果老年与中青年LADA患者治疗前空腹部C肽水平及餐后2 h C肽水平等无统计学差异,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 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LADA患者与T2DM患者相比,老年LADA患者HbA1c 较高且并发症明显增多(均P<0.05),治疗前餐后2 h C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保护残余胰岛β细胞,对老年 LADA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南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分析丝裂原和应激激活蛋白激酶1(MSK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保护小鼠损伤脑组织的机制。方法利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MSK1、CREB 的含量。结果脑组织中MSK1表达显示,正常组和中药组、激素组、抑制剂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模型组和抑制剂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中药组和激素组、抑制剂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中药组和模型组、中药加激素组有差异(均P<0.05)。 CREB表达显示:中药组CREB的表达与其余各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中药加激素组和激素组的CREB水平依次降低。结论复方益肾达络饮治疗EAE与MSK1升高有关,p38MAPK信号通路下游因子 MSK1表达与其底物CREB表达呈相同态势。
作者:胡亚男;刘爱东;公培刚;郭江燕;张家颖;尚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配合右美托咪啶在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接受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5 min 给予 SGB (1%利多卡因10 ml)和右美托咪啶(0.25μg· kg-1,15 ml),对照组仅给予右美托咪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压心率情况、不良反应及苏醒后5 min 时的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较短( t=2.277、2.723、2.651,P<0.05);两组患者拔管前血压差异不明显(P>0.05),但拔管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46、2.905、3.073, P<0.05),血压更趋稳定;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用词语等级量表评分法(VR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t=2.539,P<0.05)。结论 SGB能明显提高右美托咪啶在骨科全麻术中的镇静效果,且术后恢复快,创口疼痛小,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陈林;张智勇;赵蕊;李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自制生肌膏对老年肛肠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我院自行研制的生肌膏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凡士林做对照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渗液消失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3、10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创口渗液消失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降低( P<0.05);与术后第3天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0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升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 w 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75,P<0.05)。结论该院自制生肌膏能有效促进老年肛肠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曾清泉;胡志雄;杨胜邦;潘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联合24 h动态心电图( Holter)与CTA判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对胸外科手术计划的影响及预测围术期心脏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拟行胸外科手术,术前怀疑冠心病或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而同时行Holter及CTA的患者97例,男59例,女38例,平均年龄67.4岁;Holter了解患者SMI的发生情况,CTA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程度;分析Holter及CTA结果对手术计划的影响;统计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判断心脏冠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97例中,49例未见缺血性ST段改变(50.52%),48例有缺血性ST段改变(49.48%),其中28例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8.87%),11例未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征象(11.34%);86例发现粥样硬化(88.66%),参照 Holter 及冠脉 CTA 结果,11例干预后择期手术(11.34%),16例放弃手术(16.49%),术前SMI对手术计划有明显影响(P=0.02),冠脉管腔重度狭窄对手术计划有明显影响(P=0.003);如期或冠心病干预后进行手术者,2例术后出现房颤。结论胸外科患者术前怀疑冠心病或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者,结合 Holter及冠脉CTA提示的结果可明显影响手术计划,有助于降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祺;赵松;杨洋;刘东雷;吴恺;赵佳;朱登彦;李向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害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1月龄的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20只(盲肠结扎穿刺术脓毒症造模)、对照组20只(假手术仅开腹翻动盲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心肌中TNF-α的表达强度。电镜观察心肌损伤的病理变化,进行病理学分级和白细胞浸润分级。分析损伤心肌中TNF-α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白细胞浸润分级的关系。结果 TNF-α在脓毒症组心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脓毒症组心肌病理分级及白细胞浸润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脓毒症组心肌中TNF-α表达的强弱与病理分级和白细胞浸润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TNF-α与脓毒症心肌损害密切相关,其介导的炎症在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文伟;魏威;曹红;金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的脾肝体积比在预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77例确诊的老年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和肝脾CT扫描检查,然后计算患者的脾肝体积比,采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并比较各级静脉曲张患者的脾肝体积比和三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级存在相关性(t=0.590,P<0.05),且呈正相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分级与肝功能分级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t=0.125,P>0.05)。另外,肝功能分级与脾肝体积比也存在相关性(t=0.312,P<0.05),且呈正相关。各个级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肝体积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分级不能提示老年肝硬化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脾肝体积比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正相关关系,因此脾肝体积比可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
作者:付忠;邱方芳;毛国旭;钱玉蓉;巫祥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 CRT)对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及死亡模式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EN 及其下属各临床注册试验数据中心、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官方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1年12月,纳入中外文CRT治疗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 RCTs)。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RCT,包括8521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CRT显著降低心功能Ⅰ/Ⅱ级心衰全因死亡率22%(RR=0.78,95%CI 0.65~0.93,P=0.006),显著降低心功能Ⅲ/Ⅳ级心衰全因死亡率20%(RR=0.80,95%CI 0.70~0.91,P=0.0005);平均随访时间<1年,CRT不降低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RR=0.73,95%CI 0.52~1.02,P=0.06);平均随访时间≥1年, CRT 显著降低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21%(RR=0.79,95%CI 0.71~0.88,P<0.0001);CRT 显著降低心衰患者因心衰恶化死亡率39%(RR=0.61,95%CI 0.47~0.80,P=0.0003),不降低心衰患者心脏猝死风险(RR=1.07,95%CI 0.79~1.44,P=0.68);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CRT显著降低心衰全因死亡率26%(RR=0.74,95%CI 0.64~0.86,P=0.0001),与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相比,CRT 联合 ICD 显著降低心衰全因死亡率18%(RR=0.82,95%CI 0.72~0.95,P=0.006)。结论 CRT显著降低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因心衰恶化死亡,但不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猝死风险且其降低全因死亡与植入时间长短密切相关;CRT联合ICD较单独应用ICD有更多的临床获益。
作者:涂荣会;安维维;钟国强;伍伟锋;彭荣琳;何艳;黎庆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 DM)胰岛素抵抗( IR)与心血管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来该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老年DM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检测心钠素( ANP)、血管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Ⅰ(AⅠ)、AⅡ、胰岛素(INs)、C肽(CP)、糖耐量(OGTT)、儿茶酚胺(CA)、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ISI)。比较两组患者以上指标的差异,并筛选对ISI有影响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ANP、ET、AⅡ、CA、NE和 E 及ISI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OGTT结果在0、1、2、3 h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试验结果在0、2、3 h、CP素释放试验结果在2 h及胰岛素/C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ANP、ET、AⅡ、CA、2 hOGTT及餐后1 h胰岛素释放量是影响ISI的主要因素。结论 ANP、ET、AⅡ、CA降低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是老年DM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汤利华;袁忠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硬肿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皮肤病,临床上以颈后部、背部皮肤肿胀、硬韧为特点,部分患者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作者:徐作佼;郑华;郑大为;李冬梅;于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2例。高剂量组予右美托咪定0.6μg· kg-1· h-1,中剂量组予右美托咪定0.4μg· kg-1· h-1,低剂量组予右美托咪定0.2μg· kg-1· h-1。观察记录不同时间点的镇静程度,患者满意度以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30 min后,高、中、低剂量组OAA/S评分分别为(3.52±0.35)分、(4.02±0.40)分和(4.59±0.41)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中剂量组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6.88%和90.63%,远远高于低剂量组的3.12%( P<0.05);高、中、低剂量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1.25%、12.50%和21.88%。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清醒镇静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4μg· kg-1· h-1的应用剂量可取得佳疗效。
作者:李娜;欧阳碧山;刘佳;林冠文;陈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