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伟;魏威;曹红;金辉
喉罩作为一种新型通气道,对咽喉部刺激小,应激反应轻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的麻醉。术毕麻醉过浅去除喉罩通气道时常容易发生肢体运动、气道不良反应等,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去除喉罩可以明显减少呛咳、喉痉挛等并发症。七氟烷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且无刺激性等特点,能提供良好的麻醉深度、术毕苏醒迅速且能快速有效地恢复气道保护性反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术去除喉罩时所需要七氟烷的佳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EC95值。
作者:邢祖民;张忠其;袁友红;刘永峰;张伟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颅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急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发作的一个主要原因,不同的人群之间其患病率不同〔1〕。据报道,中国的发病率较高〔2〕。严重的颅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预后较差〔3〕。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发作的人群,即使服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其狭窄程度及患病率也会增加〔3〕。研究表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植入球囊式支架成形术后患者复发率下降〔4〕,但这些操作常常伴随较高的并发症〔5〕。 Wingspan支架系统采用自膨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初步结果表明,它是安全和有效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非常低〔6,7〕。本组研究介绍了Wingspan 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初步经验和初步结果。
作者:张爱荣;逄锦峰;宁显宾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长沙市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法,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从长沙市抽取60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长沙市社区老年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为(6.98±3.81)分,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有2537例(46.38%),31.44%的老年人存在日间功能障碍,30.86%的老年人存在主观睡眠质量问题,老年人大的睡眠障碍为“夜间去厕所”,年龄、有无同住人员、饮茶、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心脏病和性别是睡眠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长沙市社区老年人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应在社区老年人群中开展睡眠保健知识的宣传,指导老年人养成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刘竟芳;陈哲;何新平;杨非柯;沈慧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稳心颗粒对冠脉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60只雌雄各半的 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在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前4天,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只每日给予生理盐水(1.0 ml/100 g)灌胃,稳心颗粒大剂量组和稳心颗粒小剂量组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稀释的稳心颗粒18 g/kg,9 g/kg灌胃。以上四组大鼠在实验前1 h再进行1次灌胃。缺血再灌注组及两组给药组开胸暴露心脏结扎左冠状动脉近端1h后再灌注6h,假手术组只在冠状动脉下穿线不结扎。再灌注6h后取心肌标本,腹主动脉采血。电镜观察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的血清 NO、SOD显著降低(P<0.05),血清MDA显著增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稳心颗粒两给药组血清 NO、SOD 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 MDA 明显减低(P<0.05),电镜显示稳心颗粒两给药组的冠脉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显著减轻。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稳心颗粒不仅能保护心肌细胞还能保护内皮细胞。其机制可能是减少自由基,抵抗自由基损害,促进内皮细胞合成NO,保持舒缩冠脉的物质平衡,改善微循环。
作者:王多;刘艳萍;刘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血清尿酸在急性脑梗死病情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者尚无定论〔1〕。既往多偏重于血清尿酸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对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溶栓治疗中血清尿酸水平变化进行分析,为临床溶栓治疗中是否有必要联合尿酸脑保护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靳建明;鲁鹏程;王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豫北农村社区食管癌患者社会支持现状,探讨社区护理对策。方法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532例食管癌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结果①患者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河南老年人社会支持常模( P<0.05);②支持利用度方面,34.2%的患者从不参加团体活动;③≥70岁患者的主观支持低(P<0.05),文化程度为高中者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高(P<0.05),已婚患者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较高(P<0.05),参与新农合患者支持利用度高于自费患者(P<0.05)。结论社区护士应加强对豫北农村社区食管癌患者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的资源,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朱丽丽;薛松梅;李秀敏;郭胜荣;任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位在脑,涉及五脏,证属本虚标实;并以年高体衰、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清阳不展为发病之本;而痰浊瘀血上蒙清窍,致窍闭神匿、神明失用,为病机之标。大体将本病分为髓海不足、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痰浊蒙蔽、气滞血瘀、脾肾阳虚、五志化火等证型;中医学中,气是基本也是高层次的概念,“百病皆由气生”,即脏腑经络的气机逆乱是百病发生的根源。而三焦在气化及气机的调节中起着主导作用,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气化进行的场所。《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认为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难经·六十六难》云“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人体的元气通过三焦通达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作者:罗本华;赵岚;成海燕;韩景献;于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前对老年人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脑膜瘤切除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寻找老年人高复发脑膜瘤的临床特点。
作者:魏胜程;王志刚;曲春城;滕良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脑卒中患者死亡占因疾病死亡人数的10%〔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神经元存活〔2〕;可保持神经细胞的钙离子稳态〔3〕;抑制自由基的产生〔4〕;保护神经细胞免受酸性代谢产物及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损伤〔5〕;阻止脑细胞凋亡〔6〕。此外,还有学者发现BDNF能在脑缺血的“半暗带”内延缓脑神经的死亡〔7,8〕。有学者发现脑白质通过分泌BDNF促进脑缺血后脑细胞的恢复〔9〕。
作者:李婛;邹东华;雷斌;季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例1:女,60岁,因“右下腹部胀痛1年半,加重1个月”于2014年1~7月入院。该患绝经后期女性,闭经10年。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部持续性胀痛,于我院门诊行盆腔MRI 提示:盆腔积液;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提示:腹水内可见较多的红细胞、淋巴细胞、间皮细胞、少量粒细胞,未见到恶性细胞。引出腹水后,腹胀症状有所好转。近1个月来,自觉症状明显加重,妇科彩超提示:盆腹腔占位、积液,遂入院治疗。
作者:楚秀明;张传琪;贾赞慧;赵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抑制人CA9基因后促进肾透明细胞癌(ccRCC)786-O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万个培养的786-O细胞去血清培养8 h使细胞同步化,将慢病毒液体以1∶10000细胞数的比例加入到培养皿中,8 h更换含血清的培养基,培养72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观察786-O细胞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786-O细胞Survivin 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慢病毒转染抑制CA9表达水平后,ccRCC786-O细胞系细胞活性降低(63±4)%,细胞凋亡增加(23.4±2)%,Western印迹法检测 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43.1±3)%。结论通过慢病毒转染抑制CA9的表达可以影响ccRCC 786-O 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CA9可能是通过调控Survivin基因的变化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作者:刘平;陈志宏;刘金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syndecan-1蛋白在糖尿病( DM)大鼠肝细胞中的表达,并检测蛋白激酶C( PKC)信号通路的改变。方法雄性 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诱导DM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6、9、12、15周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细胞syndecan-1和 PKC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细胞syndecan-1和PKC呈阴性表达。 DM 3 w时,大鼠肝细胞 syndecan-1和 PKC呈弱阳性表达;随着 DM病程延长,synde-can-1和PKC的表达逐渐增强并维持在强阳性表达状态。结论 DM状态下,大鼠肝细胞中 syndecan-1表达增强,并随着 DM 病程的增加而逐渐上调。在高血糖的刺激下,肝细胞PKC信号通路被激活,从而发挥作用。
作者:王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 CRT)对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及死亡模式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EN 及其下属各临床注册试验数据中心、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官方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1年12月,纳入中外文CRT治疗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 RCTs)。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RCT,包括8521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CRT显著降低心功能Ⅰ/Ⅱ级心衰全因死亡率22%(RR=0.78,95%CI 0.65~0.93,P=0.006),显著降低心功能Ⅲ/Ⅳ级心衰全因死亡率20%(RR=0.80,95%CI 0.70~0.91,P=0.0005);平均随访时间<1年,CRT不降低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RR=0.73,95%CI 0.52~1.02,P=0.06);平均随访时间≥1年, CRT 显著降低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21%(RR=0.79,95%CI 0.71~0.88,P<0.0001);CRT 显著降低心衰患者因心衰恶化死亡率39%(RR=0.61,95%CI 0.47~0.80,P=0.0003),不降低心衰患者心脏猝死风险(RR=1.07,95%CI 0.79~1.44,P=0.68);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CRT显著降低心衰全因死亡率26%(RR=0.74,95%CI 0.64~0.86,P=0.0001),与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相比,CRT 联合 ICD 显著降低心衰全因死亡率18%(RR=0.82,95%CI 0.72~0.95,P=0.006)。结论 CRT显著降低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因心衰恶化死亡,但不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猝死风险且其降低全因死亡与植入时间长短密切相关;CRT联合ICD较单独应用ICD有更多的临床获益。
作者:涂荣会;安维维;钟国强;伍伟锋;彭荣琳;何艳;黎庆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芹菜素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5FU多药耐药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及耐药基因MDR-1mRNA的表达情况。 CCK-8法测定芹菜素对耐药细胞耐药逆转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芹菜素、5-FU及二者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芹菜素能够降低耐药蛋白P-gp糖蛋白及耐药基因MDR-1 mRNA的表达,同时能够逆转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诱导更多细胞凋亡。结论菜素能够通过下调MDR-1/P-gp表达逆转HCT-8/5FU多药耐药性,从而有可能成为临床多药耐药逆转剂。
作者:邢海军;崔海燕;赵建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Ratzan〔1〕认为,健康素养早出现于Simonds 的文章,文章讨论了健康教育作为政策问题对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大众传播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为各年级学生制定健康素养的低标准。但直到1990年后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才逐渐开始开展。健康素养通常指人们获取,处理和理解基本(书面或口头)健康信息及服务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的能力〔2〕。在曼谷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上,通过了《全球健康促进的曼谷宪章》,把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3〕。2010年“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提出了提高健康素养有效控制慢病〔4〕。美国把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作为全民健康目标之一〔5〕。
作者:杨国莉;严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害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1月龄的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20只(盲肠结扎穿刺术脓毒症造模)、对照组20只(假手术仅开腹翻动盲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心肌中TNF-α的表达强度。电镜观察心肌损伤的病理变化,进行病理学分级和白细胞浸润分级。分析损伤心肌中TNF-α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白细胞浸润分级的关系。结果 TNF-α在脓毒症组心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脓毒症组心肌病理分级及白细胞浸润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脓毒症组心肌中TNF-α表达的强弱与病理分级和白细胞浸润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TNF-α与脓毒症心肌损害密切相关,其介导的炎症在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文伟;魏威;曹红;金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45例中青年(25~60岁) LADA患者、50例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阳性老年(≥60岁) LADA 患者及49例GADA 阴性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比较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症、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空腹 C 肽与餐后2 h C肽水平。结果老年与中青年LADA患者治疗前空腹部C肽水平及餐后2 h C肽水平等无统计学差异,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 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LADA患者与T2DM患者相比,老年LADA患者HbA1c 较高且并发症明显增多(均P<0.05),治疗前餐后2 h C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保护残余胰岛β细胞,对老年 LADA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南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 CHF患者进行血清中NT-proBNP水平测定和分析,并与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和不同左室射血分数( 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2458.32±789.3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3.54±15.67)pg/ml〕(t=72.35,P<0.05)。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其NT-proBNP 水平逐渐递增,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5,P<0.05)。 Spearman 相关性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 NT-proBNP 水平与其NYHA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862,P<0.05)。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其LVEF逐渐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2,P<0.05)。Spearman相关性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其NYHA心功能级别呈负相关(r=-0.596,P<0.05)。结论血清 NT-proBNP水平检测结果可靠,能较好地反映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检测水平与NYHA分级及LVEF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助于C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作者:陈以勒;潘高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莲雾( WA)提取液对游泳小鼠糖原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小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给药对照组、训练力竭组和给药力竭组,测定其肝糖原、肌糖原、力竭时间等数据。结果试验后给药对照组肝、肌糖原较试验前明显增加,给药对照组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给药对照组和训练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安静对照组和训练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后给药力竭组和训练力竭组相比延长力竭时间27.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 提取物可显著增加机体内糖原储量,能延长游泳等耐力运动的持续时间,对消除疲劳及平衡运动过程中的物质能量代谢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博文;马维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及与体质的关系。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随机分层抽取郑州市金水区和二七社区1979位60~79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每周锻炼频率和每次锻炼时间的不同分为经常锻炼组、偶尔锻炼组和不锻炼组,对三组老年被调查者的性别、城乡分布及教育程度等分布特点及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并探讨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质的关系,以期为政府部门制订促进老年人健身的政策法规提供依据。结果对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经常、偶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参加体育锻炼情况无明显差别(F=0.36,P>0.05)。城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乡村(F=15.45,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越高,而文盲的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21,P<0.05)。拥有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地方,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越高,相反,没有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地方,老年人不参加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4,P<0.05)。通过对不同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老年人形态、机能及素质指标的比较发现,经常锻炼组的老年人在腰臀比、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及选择反应时等方面的体质指标均明显好于不参加锻炼组(t=2.68、3.84、3.24、10.24、4.06,P<0.05);偶尔锻炼组老年人的肺活量和选择反应时等方面的体质指标均明显好于不参加锻炼组( t=3.69、3.78,P<0.05);经常锻炼组的男性在握力上、女性在坐位体前屈上的体质指标均明显优于偶尔锻炼组(t=2.65、3.08,P<0.05)。结论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参加行为受到城乡分布、教育程度差异因素的影响,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居住场所是否有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对老年人是否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老年人有助于体质提高。
作者:霍朋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