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血脂代谢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王宾;吴志坤;陆松廷;胡莺;汪东颖;徐仰才

关键词:健身气功, 马王堆导引术, 血脂, 自由基, 代谢
摘要: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血脂代谢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玉兰香苑文体联合会80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40人(脱落2例),对照组40人,练功组集体练习3次/w,1 h/次,共20 w,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体育锻炼。分别于实验前和20 w实验后对实验对象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丙二醛( MDA)进行测试。结果练功20 w后,练功组HDL、SOD和GSH-Px水平明显高于练功前( P<0.05),TG、TC、MDA水平明显低于练功前(P<0.05);空白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改善中老年女性的血脂代谢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对中老年女性的自由基代谢产生积极的健身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孔径分离器血浆置换后对血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孔径的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EC-40W与 EC-50W 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对重型肝炎患者血细胞数的影响。方法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51例,应用ACH-10型血浆置换装置和EC-40W、EC-50W两种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其中应用EC-40W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A 组)29例,应用EC-50W 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B 组)22例,即刻检测治疗前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值。结果 A 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平均值比较P=0.002,血红蛋白平均值比较P=0.001,血小板平均值比较 P=0.048,白细胞平均值比较P=0.022。 B 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平均值比较P=0.027,血红蛋白平均值比较P=0.028,血小板平均值比较P=0.017,白细胞平均值比较P=0.032。结论使用两种不同孔径的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对患者的血细胞数值均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种不同孔径的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之间比较,对血细胞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熊墨龙;何金秋;杨玲玲;杨文龙;谢能文;祁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 CHF患者进行血清中NT-proBNP水平测定和分析,并与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和不同左室射血分数( 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2458.32±789.3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3.54±15.67)pg/ml〕(t=72.35,P<0.05)。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其NT-proBNP 水平逐渐递增,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5,P<0.05)。 Spearman 相关性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 NT-proBNP 水平与其NYHA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862,P<0.05)。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其LVEF逐渐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2,P<0.05)。Spearman相关性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其NYHA心功能级别呈负相关(r=-0.596,P<0.05)。结论血清 NT-proBNP水平检测结果可靠,能较好地反映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检测水平与NYHA分级及LVEF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助于C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作者:陈以勒;潘高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效评估的血脂指标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效评估的血脂指标。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由于疑似CHD在该院心内科住院接受冠状动脉照影的患者152例,依据冠状动脉照影结果分为CHD组、非CHD组,CHD组患者进一步依据冠脉病变程度和冠脉病变血管数进行分组,对比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结果按冠脉病变程度分组研究显示,非 CHD组与轻度病变组之间各项血脂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HD组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余指标均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病变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HDL-C、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之间呈正相关(P<0.05);同HDL-C之间呈负相关(P<0.01)。按冠脉病变血管数分组研究显示,HDL随着病变血管范围扩大而下降,多支病变组低于单支组和非 CHD 组,两支病变组低于单支组和非 CHD 组( P<0.05);病变血管范围与LDL-C/HDL-C、AIP、载脂蛋白(Apo)A/ApoB之间呈正相关(P<0.05);同 HDL-C 之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水平 HDL-C 在预防老年 CHD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ApoA/ApoB水平可能是评估冠状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AIP和 LDL-C/HDL-C值可更加准确地显示老年CHD患者脂类代谢水平。

    作者:刘志远;李玉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微循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老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的动态变化,探讨老龄T2DM大鼠胰腺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20只健康Wistar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2DM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方式,建立老龄T2DM大鼠模型,利用(LISCA)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图像仪(LDPI),于成模后0、4、8、12与16 w,分别观测各组老龄 T2DM大鼠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大鼠不同病程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无明显变化(P>0.05)。②T2DM组大鼠0 w、4 w、8 w、12 w、16 w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低于同时相对照组(P<0.05);且随病程延长,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P<0.05)。结论老龄 T2DM大鼠早期即出现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减少,随着病程延长,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老龄T2DM更早发生微循环障碍。

    作者:张洁;周慧敏;李鸿燕;郭玉卿;董闪闪;康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阵发性偏侧头痛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阵发性偏侧头痛( PH)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为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之一,根据头痛发作期和缓解期的长短,又分为发作性阵发性偏侧头痛( EPH )和慢性阵发性偏侧头痛( CPH)〔1〕。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的单侧重度头痛为特点,并伴有眼、鼻及面部的自主神经症状。目前国内外对PH的研究甚少,我们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黄倩;齐晶晶;王敏;于挺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癌发病率影响的荟萃分析

    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Hp)是否能减低胃癌的发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同时从纳入文献的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全面搜集有关根除Hp对胃癌的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 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5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885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根除Hp组和安慰剂组在发病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0,95%CI(0.41,0.87)〕。结论当前研究表明根除Hp可以减低了胃癌的发病率,但上述结果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赵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福建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福建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 PMS)患者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筛选福建地区698例PMS患者,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和自行研制的危险因素问卷开展调查,同时检测PMS患者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等性激素水平,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1)福建地区PMS患者存在睡眠质量问题者占69.8%,其中重度失眠者占31.5%。失眠者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状态(P<0.01),以重度失眠者尤为显著(P<0.01);(2)退休、独身、A型性格、优质蛋白及胆固醇摄入量低、生活、经济自评差、较少参加宗教活动、与邻居联系交往少、近两年亲人去世、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紊乱均是福建地区PMS患者出现失眠症的影响因素;(3)优质蛋白及胆固醇摄入量低、较少参加宗教活动、与邻居联系交往少、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紊乱是影响福建地区PMS 患者失眠症轻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福建地区PMS患者存在睡眠质量问题比例较高,且受社会人口学特征、性激素水平等多因素影响,要多方位地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张娅;黄俊山;吴松鹰;郁阿翠;黄真花;赵欢欢;苏灿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芹菜素通过下调MDR-1/P-gp表达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5 FU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芹菜素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5FU多药耐药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及耐药基因MDR-1mRNA的表达情况。 CCK-8法测定芹菜素对耐药细胞耐药逆转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芹菜素、5-FU及二者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芹菜素能够降低耐药蛋白P-gp糖蛋白及耐药基因MDR-1 mRNA的表达,同时能够逆转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诱导更多细胞凋亡。结论菜素能够通过下调MDR-1/P-gp表达逆转HCT-8/5FU多药耐药性,从而有可能成为临床多药耐药逆转剂。

    作者:邢海军;崔海燕;赵建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3/4肾切除大鼠心脏病变及三芪口服液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3/4肾切除大鼠的心脏病变及三芪口服液干预的疗效。方法建立3/4肾切除大鼠并发早期心肾综合征模型,用三芪口服液治疗,并以缬沙坦作为对照组。检测血肌酐( Scr),观察心脏形态及病理变化,探讨三芪口服液的干预作用;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肌酐升高(P<0.01)、左心室/全心重(LVw/Hw)、LVw/体重(Bw)、Hw/Bw上升(P<0.01,P<0.05,P<0.05)。三芪组与模型组比较,血肌酐、LVw/Hw、LVw/Bw均较模型组减低(P<0.05,P<0.01,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方面,模型组出现心肌细胞肥大,排列不均匀,相同切片做Masson染色后,纤维排列疏松、紊乱,部分间质有蓝色胶原沉积;三芪组、缬沙坦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细胞肥大及排列不均匀明显改善,未见明显心肌间质胶原沉积。结论3/4肾切除大鼠模型是早期心肾综合征的良好模型,三芪口服液可降低模型大鼠Scr水平,改善肾功能,并且能降低LVw/Hw、 LVw/Bw,改善左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

    作者:左琪;包崑;林文秋;徐鹏;杨霓芝;王荣荣;林绮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误诊卵巢瘤2例

    例1:女,60岁,因“右下腹部胀痛1年半,加重1个月”于2014年1~7月入院。该患绝经后期女性,闭经10年。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部持续性胀痛,于我院门诊行盆腔MRI 提示:盆腔积液;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提示:腹水内可见较多的红细胞、淋巴细胞、间皮细胞、少量粒细胞,未见到恶性细胞。引出腹水后,腹胀症状有所好转。近1个月来,自觉症状明显加重,妇科彩超提示:盆腹腔占位、积液,遂入院治疗。

    作者:楚秀明;张传琪;贾赞慧;赵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面罩联合插管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患者的疗效

    目的:评价面罩联合插管在急诊科院前和院内抢救老年心肺复苏患者的疗效。方法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126例随机分成面罩联合插管组、插管组和面罩组,比较经皮血氧饱和度( SaO2)、平均动脉血压、自主循环恢复、心肺复苏和存活情况。结果经过急救后,3组间经皮SaO2和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显著(P<0.05),面罩联合插管组经皮SaO2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插管组和面罩组(P<0.05);面罩联合插管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心肺复苏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8.6%、45.2%和33.3%,均显著高于插管组和面罩组( P<0.05)。结论急诊科院前和院内采取面罩联合插管进行老年心肺复苏安全有效,有助于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减少伤亡,提高存活率。

    作者:蔡胤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Vigileo监测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容量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将进行机械通气的老年休克患者30例分为常规组和Vigileo组各15例,常规组根据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 CVP)指导容量复苏,Vigileo组根据每搏量变异度( SVV)指导容量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在复苏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 MAP)、氧合指数、复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 Vigileo组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Vigileo组复苏后SVV等指标较复苏前改善(P<0.05)。复苏后两组心率、MAP、氧合指数均较复苏前下降(P<0.05);复苏后Vigileo组氧合指数升高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 Vigileo组复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Vigileo 监测可以及时预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更快、更有效地指导容量复苏,优于传统监测指标。

    作者:汤卫兵;王志;徐凤;郑伟;滕乐;孟醒;魏海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及与体质的关系。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随机分层抽取郑州市金水区和二七社区1979位60~79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每周锻炼频率和每次锻炼时间的不同分为经常锻炼组、偶尔锻炼组和不锻炼组,对三组老年被调查者的性别、城乡分布及教育程度等分布特点及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并探讨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质的关系,以期为政府部门制订促进老年人健身的政策法规提供依据。结果对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经常、偶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参加体育锻炼情况无明显差别(F=0.36,P>0.05)。城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乡村(F=15.45,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越高,而文盲的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21,P<0.05)。拥有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地方,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越高,相反,没有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地方,老年人不参加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4,P<0.05)。通过对不同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老年人形态、机能及素质指标的比较发现,经常锻炼组的老年人在腰臀比、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及选择反应时等方面的体质指标均明显好于不参加锻炼组(t=2.68、3.84、3.24、10.24、4.06,P<0.05);偶尔锻炼组老年人的肺活量和选择反应时等方面的体质指标均明显好于不参加锻炼组( t=3.69、3.78,P<0.05);经常锻炼组的男性在握力上、女性在坐位体前屈上的体质指标均明显优于偶尔锻炼组(t=2.65、3.08,P<0.05)。结论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参加行为受到城乡分布、教育程度差异因素的影响,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居住场所是否有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对老年人是否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老年人有助于体质提高。

    作者:霍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联合Holter与CTA判断无症状心肌缺血对胸外科手术计划的影响及预测围术期心脏风险的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24 h动态心电图( Holter)与CTA判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对胸外科手术计划的影响及预测围术期心脏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拟行胸外科手术,术前怀疑冠心病或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而同时行Holter及CTA的患者97例,男59例,女38例,平均年龄67.4岁;Holter了解患者SMI的发生情况,CTA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程度;分析Holter及CTA结果对手术计划的影响;统计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判断心脏冠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97例中,49例未见缺血性ST段改变(50.52%),48例有缺血性ST段改变(49.48%),其中28例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8.87%),11例未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征象(11.34%);86例发现粥样硬化(88.66%),参照 Holter 及冠脉 CTA 结果,11例干预后择期手术(11.34%),16例放弃手术(16.49%),术前SMI对手术计划有明显影响(P=0.02),冠脉管腔重度狭窄对手术计划有明显影响(P=0.003);如期或冠心病干预后进行手术者,2例术后出现房颤。结论胸外科患者术前怀疑冠心病或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者,结合 Holter及冠脉CTA提示的结果可明显影响手术计划,有助于降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祺;赵松;杨洋;刘东雷;吴恺;赵佳;朱登彦;李向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年龄和性别对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基因型多态性同血清脂类关系的影响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中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0911 C>A多态性(rs3761740)出现的频率及不同基因型同发生高胆固醇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65例CHD患者和365名健康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分析两组人群的HMGCR基因型及HMGCR多态性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血脂的影响。结果男性CHD组和对照组 HMGCR多态性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女性CHD组HMGCR-CC型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男性CHD组HMGCR-CC基因型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显著高于CA+AA 基因型( P=0.018)。由于存在显著的性别交互作用,通过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男性对照组HMGCR-CC基因型同年龄(<55岁)(OR=2.837,P=0.001)和TC≥5.18 mmol/L (OR=1.970,P=0.027)相关;女性对照组则不相关(P>0.05)。年龄<55岁的CHD组HMGCR-CC基因型同男性患者TC升高有关。结论年龄和性别对HMGCR-911基因型血清中TC、LDL-C水平的增加以及CHD的患病风险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张玉国;李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心力衰竭为老年心脏疾病发展到后的终末阶段,是在原发性心肌损害基础上的心排出量减少而不能满足机体灌注量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心力衰竭在老年心脏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改善此类患者心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左卡尼汀属于长链脂肪酸进行β氧化的一种载体。左卡尼汀缺乏可使心肌功能下降,影响到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本文选择我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左卡尼汀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大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稳心颗粒剂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冠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稳心颗粒对冠脉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60只雌雄各半的 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在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前4天,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只每日给予生理盐水(1.0 ml/100 g)灌胃,稳心颗粒大剂量组和稳心颗粒小剂量组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稀释的稳心颗粒18 g/kg,9 g/kg灌胃。以上四组大鼠在实验前1 h再进行1次灌胃。缺血再灌注组及两组给药组开胸暴露心脏结扎左冠状动脉近端1h后再灌注6h,假手术组只在冠状动脉下穿线不结扎。再灌注6h后取心肌标本,腹主动脉采血。电镜观察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的血清 NO、SOD显著降低(P<0.05),血清MDA显著增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稳心颗粒两给药组血清 NO、SOD 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 MDA 明显减低(P<0.05),电镜显示稳心颗粒两给药组的冠脉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显著减轻。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稳心颗粒不仅能保护心肌细胞还能保护内皮细胞。其机制可能是减少自由基,抵抗自由基损害,促进内皮细胞合成NO,保持舒缩冠脉的物质平衡,改善微循环。

    作者:王多;刘艳萍;刘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

    Ratzan〔1〕认为,健康素养早出现于Simonds 的文章,文章讨论了健康教育作为政策问题对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大众传播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为各年级学生制定健康素养的低标准。但直到1990年后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才逐渐开始开展。健康素养通常指人们获取,处理和理解基本(书面或口头)健康信息及服务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的能力〔2〕。在曼谷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上,通过了《全球健康促进的曼谷宪章》,把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3〕。2010年“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提出了提高健康素养有效控制慢病〔4〕。美国把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作为全民健康目标之一〔5〕。

    作者:杨国莉;严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综合干预对跌倒老年患者活动水平及害怕跌倒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跌倒老人活动水平及害怕跌倒( FOF)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9月住院登记有近期跌倒史的老年人63例。按照患者出院后居住地,将老人分配至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老人均给予已诊断疾病的常规护理、跌倒评估、防范再跌倒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给予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人出院3个月时的活动水平和FOF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时活动水平得分和FO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综合干预能提升跌倒老人的活动水平,降低跌倒老人的害怕跌倒心理。

    作者:黄淑芳;陈月宝;林绍英;吴火霖;白建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艾司洛尔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β肾上腺能受体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艾司洛尔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β肾上腺能受体及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血症组、艾司洛尔组,每组20只。采用盲肠穿孔结扎术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各组术后分别予以相应措施。观察术后6、12、18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大收缩速率(+dP/dt)、左室大舒张速率(-dP/dt)。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大鼠手术后6 h始即出现MAP的明显下降(P<0.01)。艾司洛尔组的MAP 6 h时与脓毒血症组大鼠有提高,随着时间延长,差异逐渐增大,12 h开始P<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 h HR较假手术组略有增高,12 h时HR即开始明显降低( P<0.01),而艾司洛尔组6 h时HR与脓毒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12 h开始HR较脓毒症组明显提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大鼠的 LVEDP、LVSP、+dP/dt及-dP/dt自6h始即出现均降低,而艾司洛尔组各项指标比脓毒症组显著提高(P<0.01)。另外假手术组和脓毒症模型组各时间点β肾上腺能受体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对应时点脓毒症模型组合艾司洛尔组β肾上腺能受体活性明显较假手术组低(P<0.05);0.5 h艾司洛尔组β肾上腺能受体活性明显高于脓毒症模型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用于辅助治疗脓毒症可有助于稳定HR,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其可能是通过激活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环磷酸腺苷系统起到改善心功能,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作者:刘德红;刘映峰;孟新科;徐志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