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对机械通气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樊黎丽

关键词: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 VAP)对机械通气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展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 VAP组( n=27)和对照组( n=4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抗生素应用情况及治疗结束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VAP组多重耐药菌分离率及混合感染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27例 VAP组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合理抗生素用药,4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8例接受了抗生素合理用药,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AP组的机械通气时间(14.2±7.3)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1±6.5)d(t=3.011,P=0.000);VAP组的住院时间(17.1±7.9)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0.2±6.9)d(t=3.802,P<0.05)。结论早期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进展,降低其转为肺炎的危险度,对提高患者预后有较大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帕金森病的线粒体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多发病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病理改变主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A)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死亡,并导致纹状体中DA 递质含量减少,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及减少、姿势平衡障碍等。PD 的病因主要与老龄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仍未十分清楚〔1,2〕。活跃的脑神经元细胞在代谢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可见,神经元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建立在脑线粒体完整形态结构和稳定的功能的基础之上,实验证明在PD 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都可观察到线粒体异常现象〔3〕。Schapira 等〔4〕首次在PD 患者黑质中发现线粒体复合物Ⅰ缺陷,学者们围绕PD的脑线粒体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些相关基因蛋白不仅与线粒体的内稳态、正常功能紧密相关,还和PD 发病紧密相关,如: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PINKl)、Parkin、DJ-1、核突触蛋白(α-Synuclein)、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LRRK2)等〔5〕。本文旨在阐明脑线粒体在PD 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杨智明;李煦照;卢芳;刘树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无并发症者12例,合并糖尿病者30例,合并高血压者76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者32例;血脂异常者77例,血脂正常者73例。将150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稳定性、内-中膜厚度( 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的差异,再依据是否检出颈动脉斑块分为两个亚组,比较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其余三组比较,无并发症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降低,稳定斑块率显著升高( P<0.05或P<0.01),而其余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正常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低于血脂异常组,而稳定斑块率显著高于血脂异常组( P<0.01)。无并发症组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均显著小于其余三组,合并高血压组以及合并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小于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组(P<0.01)。血脂正常组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均显著低于血脂异常组(P<0.01)。未检出斑块组血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检出斑块组(P<0.01)。结论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加重其程度和不稳定性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合并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颈动脉超声的检查,以及时监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变化,良好地控制脑梗死的发生与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丁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测定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容积(Hc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测定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等值,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C反应蛋白为(8.82±4.21)mg/L(正常值0~6 mg/L),其中>6 mg/L 68例;<6 mg/L 2例;高通量患者AC、AMC、BMI、SF、 PA、25-( OH) VitD等指标与低通量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通量患者TSF、Hb、Scr、BUN、Alb、TC、 TG、CRP、ALB、Β2-MG、AGEs、IL-6等指标与低通量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通量患者Hb,Hct,Alb,BUN,Scr,TC,TG均显著高于低通量组患者,而CRP水平显著低于年轻组患者,SF二者没有区别。 CRP与 Hb、Hct、Alb、TSF、AC、AMC、BMI呈显著负相关(r=-0.414,P<0,01;r=-0.367,P<0.01;r=-0.154,P<0.05),与 TC、TG 不相关。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可反映患者营养不良及感染的状态,CRP与营养不良和贫血指标呈负相关。

    作者:李述真;刘法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胃癌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变化与肿瘤侵犯深度、分期及淋巴结、血行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肿瘤侵犯深度、分期及淋巴结、血行转移的关系,在临床预测和判断老年胃癌患者病情进展和转移情况中的评价。方法筛选接受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56例作为研究组,另筛选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常规凝血指标,研究组内不同肿瘤侵犯深度、不同肿瘤分化等级以及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 PLT)。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Ⅲ(AT-Ⅲ)、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肿瘤侵犯深度方面,各组间数据显示随着肿瘤侵犯深度增加,患者FIB、AT-Ⅲ、PLT水平也呈现升高趋势(P<0.05);在肿瘤分期方面,各组间数据显示随着胃癌分期的增加,FIB和 PLT也随着相应增长;在肿瘤转移方面,研究组发生转移与无转移患者同对照组比较 PT缩短(P<0.05),有转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组FIB、AT-Ⅲ和PL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存在凝血指标、PLT计数异常,且与肿瘤分期、侵犯深度、淋巴结或血行转移相关性较大,术前常规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预测老年胃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移情况。

    作者:马伟达;王树生;金正贤;鲍乐峰;唐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补脏通络方对糖尿病大鼠大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补脏通络方保护大鼠大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腺佐菌素(STZ)30 mg/kg造模;补脏通络方治疗。病理切片光镜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Ⅳ型胶原表达,检测大鼠空腹血糖( FPG)、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逆转糖尿病主动脉内膜增厚改变;治疗组Ⅳ型胶原表达水平与病理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FPG显著低于病理组(P<0.01);治疗组较病理组ET显著降低(P<0.01),NO显著升高(P<0.01),ET/NO比值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降低ET、ET/NO比值,升高NO作用优于低剂量组( P<0.05)。结论补脏通络方对糖尿病大血管内皮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糖尿病糖代谢紊乱及血管内皮的分泌功能有关。

    作者:杨化冰;徐丹林;马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的认知与态度

    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的认知与态度。方法对218例高职学生进行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疾病基本知识、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护理技能以及异常情况观察等方面。结果高职学生对老年高血压及其家庭护理了解程度较好者占19.72%和32.57%;有一定了解者占52.29%和45.41%;完全不了解者27.98%和22.02%。其相关知识问卷总分为(51.66±4.02)分;其中对心理护理了解差,其次为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疾病基本知识、异常情况的观察、家庭护理技能。结论高职学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的认知与态度不容乐观,应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柯盈盈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瘙痒症52例

    由于病因难以去除,故老年瘙痒症不易治愈。患者常因剧烈瘙痒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休息。老年瘙痒症患者焦虑心理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1,2〕。常规治疗该病,临床医师多应用镇静止痒药物、某些中药及一些外用药,有时疗效不令人满意。近年来,较多见到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皮肤病的报道,已有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少量报道〔3〕。本研究旨在观察采用NB-UVB照射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效果。

    作者:王永强;沈俊萍;赵建伟;赵桂香;丁秋允;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不同中医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宁夏社区脑卒中患者用益气活血和化痰通络治疗,观察不同中医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社区脑卒中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针灸组)、益气活血组、化痰通络组;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和化痰通络汤为方药,制备中药颗粒,每疗程为1个月,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1)和6个月(T6)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巴氏指数(BI)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神经功能,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益气活血组和化痰通络组较对照组疗效增强(P<0.05)。化痰通络组和益气活血组T1和T6的 NDS降低、FCA增高均较对照组明显;益气活血组T1和T6、化痰通络组T1 BI增高。益气活血组T1和T6的NDS降低、BI和FCA增高较化痰通络汤组明显。各组患者 T1和 T6较 T0、益气活血组 T6较 T1的 NDS 降低、BI和 FCA 增高( P<0.01,P<0.05)。结论基础的社区康复有助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医化痰通络和益气活血治疗均可促进修复、改善神经功能,但益气活血治法在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期神经修复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牛阳;杜小利;楚国庆;王孟妍;周玉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

    糖尿病患者因血管壁遭到损坏,使血管阻力变大,加上患者体内血糖过高,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会损害到患者的心脑肾,使动脉硬化,甚至会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终导致患者死亡〔1~4〕。所以,要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江洪;刘洪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乌司他丁对细菌脂多糖共孵育的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乌司他丁对细菌脂多糖( LPS)干预的内皮祖细胞( EP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鉴定为正在分化EPCs。接种等量EPCs到96孔培养板,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孵育组、乌司他丁-1组、-2组、-3组(相应采用100、200、400 IU/ml乌司他丁),应用 MTT比色法观察其增殖、迁移功能。结果 LPS可使 EPCs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 P<0.05),加入乌司他丁后其增殖OD值均有提高(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PCs迁移OD值在与 LPS共孵育后明显降低(P均<0.05),与乌司他丁作用后,EPCs迁移能力较LPS组明显改善,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LPS对 EPCs的损伤,提示其有可能改善G-杆菌所致脓毒症的预后。

    作者:徐敏;鲍芳;乔鲁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阿斯综合征患者急诊复苏术抢救效果及相关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有着严重的威胁,然而临床有一半左右的患者会由于该病症的不明显性而发生误诊或漏诊等问题〔1〕。本文就急诊复苏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阿斯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陈科奇;廖碧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玉门市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甘肃省玉门市2型糖尿病(T2DM)人群肥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门诊规律就诊的160例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分组,观察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的变化。对T2DM患者的如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是45.6%和18.8%,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是70%;DN患病率为26.3%,DN患者中肥胖的患病率6.9%,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25%。 DM病程和WC是 DN 的危险因素。结论 DN发生和发展与中心性肥胖及DM的病程独立相关;重视患者的体脂分布特点,达到预防和减轻T2DM合并肾病。

    作者:张翠萍;汤旭磊;刘慧慧;傅松波;杨洁;蔺建忠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与联合替加氟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比较

    氟尿嘧啶类、铂类、紫杉类及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是胃癌化疗中的四大类药物,在一线化疗方案中氟尿嘧啶类、铂类又是常用的药物组合,考虑到两种新一代氟尿嘧啶类及三代铂类的联合可能为胃癌一线化疗带来希望〔1,2〕。本文就我院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价。

    作者:张潮鹤;刘林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五味子多糖诱导裸鼠胶质瘤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表达

    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对裸鼠胶质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提取和原代培养裸鼠胶质瘤细胞,将质量浓度为0、200、400、800μg/ml的五味子多糖作用于裸鼠胶质瘤细胞中培养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五味子多糖作用后裸鼠胶质瘤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200、400、800μg/ml)五味子多糖作用裸鼠胶质瘤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五味子多糖组培养上清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显著升高( P<0.01);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00、400、800μg/ml 多糖组 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升高( P<0.01)。结论五味子多糖诱导裸鼠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而使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唐泽波;温娜;张宇;刘兴吉;金宏;齐玲;于洪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柴胡桂枝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结合中药熏洗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普拉克索和维生素B1治疗。4 w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应用国际不安腿综合征评估量表( IRL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 w进行病情估计,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RLS较治疗前均下降( P<0.05),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IRLS评分下降明显( 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有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复发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结合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且治疗时间短,复发率低。

    作者:王虹;应晓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血脂代谢特征与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 CHD)合并代谢综合征( MS)患者的血脂代谢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1月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CHD患者共89例,按照是否合并MS分为合并MS组(43例)和非MS组(46例),测定入选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和冠脉狭窄指数,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来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合并MS组患者在BMI指数、高血压患病率上明显高于非MS组;合并MS左回旋支狭窄指数高于非MS组(P<0.05);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的狭窄指数比非MS组稍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合并MS组总狭窄指数高于非MS组( P<0.05)。合并 MS 组患者的 FBG、LDL-C、TG、TC、ApoB 及 UA 明显升高,其中 LDL-C、ApoB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ApoA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MS的CHD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和冠状动脉狭窄更加显著,应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张若青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重度低钾血症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低钾血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其并发症横纹肌溶解症( RML)易发生延误诊断或漏诊,诊治不及时可能因代谢紊乱、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等影响预后,严重者可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作者:余武;李敬会;徐剑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齐墩果酸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及APP/PS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齐墩果酸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组织神经元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早老素(PS)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9月龄健康雄性SAMP8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齐墩果酸组、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SAMR1小鼠作为正常组。齐墩果酸组给予齐墩果酸50 mg/kg(灌胃治疗),1次/d,连续灌胃4 w。安理申组给予等量安理申溶液(1.3 mg/kg)灌胃。模型组与正常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 w后应用光镜检测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的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海马组织 APP和 PS1基因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海马DG区神经元发现,在形态学上,齐墩果酸组与模型组相比有保护神经元细胞的趋势,且优于安理申组。 PT-PCR检测发现,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APP和PS1基因升高(P<0.05)。齐墩果酸组与模型组相比,APP与PS1基因表达量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理申组与模型组相比,APP和PS1基因表达量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墩果酸可通过下调海马组织中APP及PS1基因的表达,抑制Aβ形成,保护神经元,进而起到防治AD的作用。

    作者:张琳琳;张素玲;张玉莲;王凯;王雪研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KLF4通过上调Mfn2表达减轻棕榈酸致L6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KLF)4通过调控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的表达对大鼠 L6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法建立大鼠L6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转染组。对照组转染腺病毒空载体( Ad),转染组转染 KLF4腺病毒表达载体(Ad-KLF4)和(或)靶向Mfn2的小干扰RNA(Ad-Mfn2-siRNA)。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两组KLF4、Mfn2、胰岛素受体(IR)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表达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两组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棕榈酸诱导组对葡萄糖的摄取量显著降低,KLF4、Mfn2、IR、GLUT4表达显著下调。 KLF4过表达可显著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上调Mfn2、IR、GLUT4表达。利用 siR-NA沉默Mfn2基因可明显阻断KLF4的作用。结论 KLF4可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fn2表达有关。

    作者:张哲;赵志英;王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所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情况,并探讨ICU中CRKP所致的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入住该院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患者,通过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CRKP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 CSKP)的 VAP 患者进行1∶1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①ICU中CRKP所致的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分离出病原菌前14 d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7 d(尤其是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OR=3.28、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 OR=1.97、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 OR=2.92、喹诺酮类抗生素 OR=2.42)、机械通气时间≥7 d ( OR=2.85)。②CRKP组菌株除了对亚胺培南耐药外,对β-内酰胺类、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仅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及庆大霉素保持一定敏感性,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优化广谱抗生素或联合抗生素的使用、缩短广谱抗生素及联合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尽快实施目标治疗以及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或许能够有效避免ICU内CRKP相关VAP的发生,重在预防。

    作者:费东生;曹延会;南川川;孟祥林;赵鸣雁;徐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