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青
目的:对宁夏社区脑卒中患者用益气活血和化痰通络治疗,观察不同中医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社区脑卒中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针灸组)、益气活血组、化痰通络组;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和化痰通络汤为方药,制备中药颗粒,每疗程为1个月,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1)和6个月(T6)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巴氏指数(BI)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神经功能,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益气活血组和化痰通络组较对照组疗效增强(P<0.05)。化痰通络组和益气活血组T1和T6的 NDS降低、FCA增高均较对照组明显;益气活血组T1和T6、化痰通络组T1 BI增高。益气活血组T1和T6的NDS降低、BI和FCA增高较化痰通络汤组明显。各组患者 T1和 T6较 T0、益气活血组 T6较 T1的 NDS 降低、BI和 FCA 增高( P<0.01,P<0.05)。结论基础的社区康复有助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医化痰通络和益气活血治疗均可促进修复、改善神经功能,但益气活血治法在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期神经修复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牛阳;杜小利;楚国庆;王孟妍;周玉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存。在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11位,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近些年来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1〕。尽管当前在膀胱癌的治疗上有了很成熟的治疗方案,但对于其复发和转移仍无好的方法,人们一直在寻找治疗膀胱癌的新方法。10多年前,Reya 等〔2〕提出的肿瘤干细胞( CSCs )学说中提示肿瘤干细胞是维持肿瘤生长、复发以及转移的根源所在,为探索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提供了依据。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膀胱癌干细胞( BCSCs )是一类膀胱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被认为是膀胱癌发生的启动细胞,可以诱发肿瘤的形成, BCSCs 的研究在了解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及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为新的诊疗思路提供依据,而膀胱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是BCSCs研究的关键之一。不同组织来源的干细胞表达不同的标志物,但有些表面标志物却在不同的干细胞中均有表达。当前研究的CSCs分子标志物并不是特异性的标志物而仅仅是相关的标志物。目前国内外BCSCs标志物的研究较少,本文着重对用于BCSCs的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加深对BCSCs的认识,为膀胱癌新的诊疗方案提供帮助。
作者:王海明;石爱平;许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甘肃省玉门市2型糖尿病(T2DM)人群肥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门诊规律就诊的160例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分组,观察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的变化。对T2DM患者的如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是45.6%和18.8%,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是70%;DN患病率为26.3%,DN患者中肥胖的患病率6.9%,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25%。 DM病程和WC是 DN 的危险因素。结论 DN发生和发展与中心性肥胖及DM的病程独立相关;重视患者的体脂分布特点,达到预防和减轻T2DM合并肾病。
作者:张翠萍;汤旭磊;刘慧慧;傅松波;杨洁;蔺建忠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老年膝关节炎是临床中十分的老年多发性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以及骨质增生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关节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或膝关节积液等,晚期则会导致膝关节变形,功能受限,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行走障碍等,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1〕。本文拟深入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对中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路莹;车明学;张震宇;韩忠孝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特异性抗原髓鞘碱性蛋白(MBP)68-86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将非特异性抗原ConA刺激和特异性抗原MBP68-86刺激 SD大鼠 MNCs与不同数量的Wistar大鼠 BM-SCs共培养,应用CFSE标记细胞与流式细胞仪相结合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同时检测细胞上清干扰素( IFN)-γ、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和白介素( 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BMSCs对ConA抗原和MBP68-86刺激下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随着BMSCs剂量增加,其对淋巴细胞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则增强。 ELISA检测结果显示 MNCs与 BMSCs的比值为1∶20和1∶40时,BMSCs可明显抑制IFN-γ的表达(P<0.05),上调IL-10的水平(P<0.05);MNCs与BMSCs的比值为1∶10时,虽然BMSCs对IFN-γ和IL-10的表达有一定影响,但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浓度下BMSCs能上调TGF-β1的表达,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体外BMSCs可能通过自分泌或调控 MNCs表达的免疫调节因子,如下调IFN-γ的表达、上调IL-10和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特异性抗原MBP68-86所致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作者:何展文;李栋方;刘木金;孟哲;李平甘;罗向阳;梁立阳;李文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研究白藜芦醇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诱导体外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凋亡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分阶段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含药血清,1 h后,以10 ng/ml IL-1β刺激,24 h后,通过TUNEL法和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凋亡;以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 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白藜芦醇能恢复OA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并能明显拮抗IL-1β对软骨细胞增殖的抑制。
作者:杨建辉;吕建国;聂会勇;申晓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糖尿病患者因血管壁遭到损坏,使血管阻力变大,加上患者体内血糖过高,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会损害到患者的心脑肾,使动脉硬化,甚至会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终导致患者死亡〔1~4〕。所以,要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江洪;刘洪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 APC)易感基因截短表达水平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4例大肠癌病理标本作为大肠癌组、28例大肠腺瘤标本作为大肠腺瘤组及同期正常大肠组织标本15例作为正常组。3组分别采用蛋白截短检测技术,比较APC基因蛋白截短表达差异。结果正常组APC蛋白截短(+)为0%,大肠腺瘤组42.86%,大肠癌组47.06%,大肠腺瘤组和大肠癌组差异不显著( P>0.05);正常组与大肠腺瘤、大肠癌组差异显著(χ2=8.917、 P=0.003,χ2=10.481、 P=0.001);管状腺瘤组织的 APC 蛋白截短(+)(75.00%),显著高于绒毛腺瘤组织(20.00%)和混合腺瘤组织(16.67%)(P<0.05)。结论 APC蛋白截短(+)表达在不同大肠组织中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大肠肿瘤的早期阶段APC蛋白截短(+)表达就存在差异,对早期诊断大肠肿瘤病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杨春;杨宝;李恒;樊海燕;杨银学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给予高纤维营养液对血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出现高血糖反应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普通营养液治疗的常规组、接受普通营养液50%+高纤营养液50%治疗的中间组、单纯接受高纤维营养液治疗的试验组,每组25例,对比应用不同营养液对患者血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结果三组接受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3d后,试验组血糖明显下降,与中间组、常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三组治疗前APACHE评分大体相近,而在接受治疗后,试验组APACHE评分明显优于中间组、常规组(P<0.05);试验组和中间组,在院期间死亡率为8.0%,而常规组死亡率为32.0%,生存分析也证明实验组、中间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高纤维营养液可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火少晔;康婷;赵蕴华;姚晓璐;陈红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观察帕金森病( PD)针刺治疗前后脑活动局部一致性( ReHo)的差异。方法收集该院针灸科诊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18例,针刺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帕金森病联合评分标准(UPDRS)评分。利用Philips 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MR成像设备,对 PD 患者针刺治疗前行 T1WI、T2WI、FLAIR 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针刺治疗后仅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T1WI、T2WI、FLAIR发现异常影像学表现的受试者排除本研究。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利用SPM8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软件进行处理。ReHo分析在REST软件上计算并获得脑活动ReHo图像。对PD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及ReHo图像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 PD患者针刺治疗后较治疗前UPDRS评分明显减低(P<0.01)。 PD 患者针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ReHo 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左侧小脑后叶、右侧顶下小叶、左侧楔前叶;ReHo减低的脑区有:右侧颞下回、右侧辅助运动区、左侧豆状核、右侧豆状核、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左侧尾状核。结论 PD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在静息状态下脑部神经活动存在差异,这些不同的脑部神经活动区可能和针刺治疗后PD患者症状改善相关。
作者:王丰;李昂;李晓陵;于国强;曹丹娜;张秦宏;金弘;徐佐宇;张帆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 Tp-Te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 Tp-Ted)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已收治的140例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内科住院患者,按照心律失常类型分为三组,室性心动过速组42例,室性早搏组72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组26例,分析比较各组Tp-Te间期及Tp-Ted情况。结果三组之间性别、年龄、BMI、Killip分级、吸烟、饮酒、高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FPG、Tp-Te、Tp-Ted高于恢复期(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之间 TG、CHOL、LDL-C、K+、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p-Te间期和Tp-Ted可用于区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类型。
作者:刘斌;周咏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哮喘发病中驱动蛋白-1(Kinesin-1)在哮喘小鼠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的表达变化。方法 BALB/c小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利用AniRes2005肺功能仪测小鼠气道阻力,免疫荧光方法和 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小鼠 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Kinesin-1的表达变化。结果哮喘组小鼠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哮喘模型建立成功。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哮喘组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Kinesin-1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结论哮喘小鼠C7~T5节段脊髓后角内Kinesin-1的表达升高。
作者:张宝辉;方秀斌;刘晓湘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由护士主导的认知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 CIND)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 CIND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还接受由护士提供的强化认知训练,持续12 w。于实验后6及12 w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验后6及12 w,实验组认知功能( 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指数)得分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实验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得分逐渐降低,但两组实验后12 w差异显著(P<0.05),6 w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明显提高了卒中后CIND 患者的认知功能和ADL 能力,对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冯俏;金奕;周官恩;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普外科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的80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的手术、临床表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入院调理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陈政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由于病因难以去除,故老年瘙痒症不易治愈。患者常因剧烈瘙痒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休息。老年瘙痒症患者焦虑心理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1,2〕。常规治疗该病,临床医师多应用镇静止痒药物、某些中药及一些外用药,有时疗效不令人满意。近年来,较多见到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皮肤病的报道,已有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少量报道〔3〕。本研究旨在观察采用NB-UVB照射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效果。
作者:王永强;沈俊萍;赵建伟;赵桂香;丁秋允;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肺不张是指由于肺部阻塞而引起一侧性肺叶或肺小叶的肺泡内空气消失、体积缩小,从而导致肺萎陷的症状〔1〕。本文分析我中心行PET/CT 显像的肺不张病人的资料,旨在评估PET/CT显像在肺不张病人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左晓军;宋炳胜;贺贵福;赵义;刘洋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萍乡市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接受治疗的存活期>3年的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38例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存活期在1年之内的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38例设为对照组。应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 Q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 P<0.01)。观察组患者疼痛、失眠、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疲劳、腹泻、恶心呕吐、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生活质量问卷整体质量分高于对照组,经济困难条目分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萍乡市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存活期较长的人群生活质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症状显著优于存活期较短的人群,患者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占志强;彭济勇;鲁志兵;邱娟;李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推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许多地区开展起来。研究认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时间短〔1,2〕,因此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愈来愈多。本文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胃癌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罡;彭勃;徐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种类之一,尤其好发于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此种骨折老年患者死亡率约为15%~20%〔1,2〕。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内固定术〔3~5〕。动力髋螺钉(DHS)、Gamma 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是临床常见的4种内固定方式,本研究比较以上4种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作者:魏巍;刘军;霍维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