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PTP对C57 BL/6小鼠脑内kappa受体表达的影响

王冬梅;赵丹;殷盛明;李盛龙;徐红;傅雷;宫得正;于德钦;孟旭

关键词: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帕金森病, kappa受体
摘要:目的:观察MPTP对C57BL/6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kapp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NS)、模型组(MPTP+NS),每组12只,模型组颈部皮下注射MPTP(20 mg/kg)8 d,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脑内kappa受体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观察kappa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内 kappa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kappa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明显降低(P<0.05);kappa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kappa受体表达的减少与PD病密切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ADR)发生率高,不仅降低其生活质量和增加医疗需求,而且增加死亡率。本研究探讨老年患者ADR危险因素。

    作者:杨志伟;王琼;欧阳敏;蹇在金;刘幼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痰浊壅塞型胸痹患者血栓素B2、6-酮前列环素F1α水平的影响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是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胸痹患者的经验方,该方根据冠心病痰浊致病机制,立宣痹通阳,豁痰开结之法组方,经临床反复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胸痹心痛患者前列环素( PGI2)、血栓素B2的影响。

    作者:代娜;曲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转谷氨酰胺酶优化后的老年豆奶粉对抗衰老作用的初探

    目的:探索转谷氨酰胺酶优化后老年豆奶粉对老年大鼠的衰老的影响。方法转谷氨酰胺酶对老年豆奶粉进行优化处理,然后测定优化后豆奶粉的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并对老年大鼠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浓度为200、40、8 mg/ml的市售老年豆奶粉,处理组给予200、40、8 mg/ml的转谷氨酰胺酶优化后老年豆奶粉。30 d后测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背部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改良后的老年豆奶粉在常规条件下溶解性增加,乳化性下降,乳化稳定性增加,改良后的老年豆奶粉可显著降低老年大鼠全血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并显著提高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结论转谷氨酰胺酶优化后的老年豆奶粉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臧学丽;白羽;赵立飞;刘昊;张玉宇;陈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营养状态与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营养状态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 MHD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 CRP、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分析CRP水平与营养不良及感染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患者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t=18.40,P<0.05);感染组患者的 TSF、BMI、ALB、PA、TF、Hb 等指标均低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0、t=18.01、t=8.30、t=3.38、t=16.26、t=2.23、t=4.96、t=21.60,均P<0.05);感染者患者EPO用量高于非感染组(t=21.60,P<0.05);CRP水平与 TSF、BMI、ALB、PA、TF以及Hb呈负相关(r=-3.56、r=-3.12、r=-4.35、r=-5.16、r=-4.23、r=-4.06,均 P<0.05),CRP 白与 EPO 用量呈正相关(r=1.37,P<0.05)。结论尿毒症MHD患者CRP水平可反映患者营养不良及感染的状态,CRP与营养不良和贫血指标呈负相关。

    作者:刘法芹;李述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训练大鼠血红蛋白、乳酸及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体系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训练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及一氧化氮体系的影响。方法筛选大鼠30只,分为安静组( A组),运动组( B组),运动给药组( C组),每组10只。 C组小鼠每天上午9∶00~11∶00灌服剂量为130 g? kg-1? d-1黄精多糖溶液,A组、B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A组不训练,B、C组进行为期7 w的大强度跑台训练。末次运动后,测定各组小鼠血血红蛋白(Hb)、全血乳酸(Bla),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NOS)、iNOS、eNOS。结果与A组相比,B组血中Hb降低(P<0.01)、Bla升高(P<0.01),脑组织中 GSH-Px、SOD、CAT、eNOS降低(P<0.05、P<0.01),MDA、NO、总 NOS、iNOS升高(P<0.05、P<0.01)。与B组相比,C 组血中 Hb 升高(P<0.01)、Bla 降低(P<0.01),脑组织中 GSH-PX、SOD、CAT、eNOS 升高(P<0.05、P<0.01),MDA、NO、总NOS、iNOS降低(P<0.05、P<0.01)。结论黄精多糖提高大强度训练大鼠的造血功能与有氧供能能力,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同时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加快自由基的清除,调节一氧化氮体系的平衡,减轻产生NO时伴随的毒性作用。

    作者:叶素英;周艳阳;叶绍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农村老年人对临终关怀认知及接受度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对临终关怀认知情况和接受度。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临终关怀认知与接受度调查问卷,对开封市458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认知情况较好的占2.6%,一般25.8%,较差71.6%;临终关怀接受度非常愿意1.8%,愿意10.0%,一般29.7%,不愿意41.9%,非常不愿意16.6%;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死亡态度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对临终关怀认知和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P<0.05)。结论农村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接受度较低,发展农村临终关怀服务,广泛开展死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路雪芹;陈传波;魏艳艳;蔡芳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疗效

    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疾患,丘脑出血发病率仅次于基底节出血,发病率较高,且极易破入脑室。由于脑室内积血阻塞了脑室系统的正常运行,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开始急剧膨胀,颅内压迅速升高致使脑部各器官及功能受损和衰竭〔1,2〕。内科的保守治疗死亡率近100%,老年人体质较弱,多宜采用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外引流管不宜长时间留置,术后应配合腰穿以促进血肿清除。

    作者:费邵阳;王春辉;孟繁凯;刘臻;郑彤;李光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功能状态评分对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功能状态( PS)评分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特别是PS评分较低者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万方等数据库,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文献数据采用 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247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患者PS评分较低者预后较差,合并HR 1.36〔95%CI(1.27,1.46),P=0.000〕。结论 PS评分较低是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PS评分低者预后差。

    作者:李敏哲;盛辉;闫瑞华;许凡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皮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时大脑皮质损伤状况及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 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control)组,内毒素休克(LPS)组,地塞米松(LPS+DEX)组和人参二醇组皂苷(LPS +PDS)组。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制作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生物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含量。蛋白印迹检测大鼠核转录因子( NF)-κB 蛋白 P65亚基表达含量的变化。 ELISA法检测脑组织内白细胞介素( 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 IL-6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LPS+DEX组和 LPS +PDS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上调,NF-κB蛋白表达降低,IL-1β,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PDS能够下调内毒素休克脑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改善自由基和炎症因子对脑组织的损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磊;王宏英;方艳秋;谭岩;赵雪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针刺调节焦虑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DSM-5)》诊断标准,焦虑障碍( AD)是指过度的恐惧和焦虑,及相关行为障碍为特点的病症,它的亚型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 GAD )、惊恐障碍( PD)等〔1〕。该病发病极为常见,据新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山东、浙江、青海、甘肃四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5.6%〔2〕。AD不仅可以削弱患者的工作效率、生活能力,而且可导致中度至严重伤残〔1〕。目前认为,情绪的紊乱还可导致免疫系统的损伤〔3〕。针刺已广泛地用于 AD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4,5〕。研究证明,针刺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良好、整体调整作用〔6〕,且对AD免疫功能的损伤也体现出调整优势〔3〕。在以往报道中,针灸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文献颇丰,但在调节AD免疫功能紊乱方面报道零星,为此,本文就有关焦虑障碍的免疫功能紊乱、针灸调节机体免疫和AD免疫功能紊乱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针刺对AD免疫功能紊乱的调节机制。

    作者:黄文琴;周奇志;余曙光;蔡定均;何薇;张潇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越发严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手术、有效内固定〔1,2〕。本研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世龙;刘波;陈文忠;吴秋季;于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法新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动力学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持续感染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部分肝炎患者血清中可呈现HBsAg 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而HBV DNA阳性,丙氨酸转氨酶( ALT)反复或持续异常,或肝组织检查存在明显肝炎病变,称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在我国,超过4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居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的首位〔2〕。恩替卡韦( ETV )是一种强效的选择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显著的抗HBV活性〔3〕。胸腺法新是一种细胞免疫增强剂,对细胞毒性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分化与成熟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HBV感染的清除〔4〕。本文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TV联合胸腺法新治疗,观察患者的病毒动力学变化。

    作者:官亮;邓欢;龚辉;邱梦标;方丽霖;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射频消融术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老年肝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 RF)治疗老年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肝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RF治疗,观察组先给予TACE,术后1 w 再行RF。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 w的肿瘤体积、血清甲胎蛋白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2年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1.58%,显著高于对照组(57.89%)(P<0.05);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下降>50%的有23例,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68.42%,显著高于对照组42.11%(P<0.05)。结论 RF术前行 TACE能够提高老年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永中;何洪涛;郭占军;范海燕;李智岗;李顺宗;赵俊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15-脱氧前列素2抑制MG63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的机制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γ的内源性配体15-脱氧前列素2(15d-PGJ2)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及诱导其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别用终浓度为0.1、1、5、10和50μmol/L15d-PGJ2处理,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测定药物作用24 h、48 h、72 h及96 h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 FCM)结合AnnexinV/PI双染色观察终浓度5μmol/L和20μmol/L15d-PGJ2作用48 h和72 h MG63细胞周期变化及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终浓度20μmol/L 15d-PGJ2处理48 h对MG63细胞中PPARγmRNA的表达影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终浓度20μmol/L15d-PGJ2作用48 h,MG63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和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①各浓度15 d-PGJ2作用24 h、48 h、72 h及96 h,对MG63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48 h达到佳抑制效果。48 h、72 h及96 h抑制率两两比较均无差异( P>0.05),且50μmol/L对细胞的抑制率几乎达100%;②在各时间点,各浓度组间比较均有差异( P=0.000),在0.1~50μmol/L浓度组区间,相同时间点的抑制率有随浓度升高而递增的趋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各细胞周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加药组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S和G2/M期相应减少,且细胞凋亡率增高,表明加药组可使细胞G0/G1期阻滞且诱导细胞凋亡;RT-PCR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并同时逆转录稳定的内参片段β-actin,以二者的面积灰度值比值作为该mRNA的相对表达量,20μmol/L 15d-PGJ2作用48 h,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2.06±0.35)与对照组(0.94±0.23)比较有差异(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 Bax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而 p53和 bcl-2表达下降(P<0.05)。结论①PPARγ激动剂15d-PGJ2能明显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②15d-PGJ2可能通过增加PPARγmRNA表达,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及下调p53和bcl-2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全碧波;张善锋;李月白;李晓坤;李啸然;李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城市老年人精神虚弱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城市老年人精神虚弱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某市65岁以上老年人349例,采用匿名自填式结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龄、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之前从事脑力劳动、离异或丧偶、对居住条件满意度低、子女照料时间少、对子女赡养满意度差、自评不健康、转一圈步数多可能是城市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与人口学、养老状况、躯体健康等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左群;刘辉;刘素平;陈首英;张宗光;李希良;张玉森;李胜博;朱越;李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在老年肿瘤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表阿霉素,EPI)在老年肿瘤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方法30例老年肿瘤患者分两组接收包含常规剂量(60 mg/m2)或高剂量(120 mg/m2)EPI的联合化疗,每组15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采用3 P87程序对血药浓度数据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和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同时评估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静脉应用 EPI的消除符合三室模型,高剂量组患者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6例,总有效率为53.3%;常规剂量组患者CR 0例,PR 3例,总有效率为20%,两组 EPI化疗耐受性均较好。结论 EPI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特征,具有个体差异大,消除缓慢等特点,高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药代动力学主要参数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具有提高疗效的趋势。

    作者:孙培;周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MPTP对C57 BL/6小鼠脑内kappa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MPTP对C57BL/6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kapp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NS)、模型组(MPTP+NS),每组12只,模型组颈部皮下注射MPTP(20 mg/kg)8 d,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脑内kappa受体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观察kappa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内 kappa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kappa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明显降低(P<0.05);kappa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kappa受体表达的减少与PD病密切相关。

    作者:王冬梅;赵丹;殷盛明;李盛龙;徐红;傅雷;宫得正;于德钦;孟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73基因不同异构体模式对U2 OS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髓瘤细胞中p73不同异构体表达模式对该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成的针对p53的siRNA序列转染至U2OS细胞,建立 U2OS-p53细胞,以 Western 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溶剂对照、5、10、20、6和40μmol/L 的顺铂处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U2OS-p53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U2OS-p53细胞的生长率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2OS-p53细胞凋亡变化情况,采用 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U2OS-p53细胞中TAp73、DNp73、Bax和Bcl-2的蛋白水平。结果顺铂处理显著降低了U2OS-p53细胞生长率(P<0.01),促进了U2OS-p53细胞凋亡水平(P<0.01);TAp73和DNp7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 TAp73的升高趋势强于 DNp73,使得 TAp73/DNp73蛋白表达比显著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Bcl-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1),使得 Bax/Bcl-2比值随之显著升高(P<0.01)。结论TAp73/DNp73比值的增加可显著提高U2OS-p53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p73不同异构体表达模式将有可能作为骨髓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刘军;肖军;张山锋;毛唯;杨钟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龄老年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肺部感染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东医院2004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高龄(≥80岁)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57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年龄80~100〔平均(85±5.14)〕岁。死亡率20.4%(32/157)。死亡年龄组(87±4.7)岁高于存活组〔(85±4.9)岁,P<0.05)〕。死亡组中体温≥38.5℃者高于存活组(50%和17.6%),并且以意识障碍首诊者高于存活组〔28.1%和4%, P<0.05)〕。死亡组中合并胸腔积液者达50%,而存活组仅36.8%,特别是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者显著高于存活组(15.3%和1.6%,P<0.05)。死亡组中意识障碍例数和肾功能减退者均高于存活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CRP升高、血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的病例数、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和D-二聚体异常,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高龄老年肺部感染者预后不佳,入院时出现意识障碍、高热、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FDP和 D-二聚体异常、肾功能减退、C-反应蛋白升高均提示预后不佳,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月莉;梁红;沈维敏;朱砚萍;李向阳;朱惠莉;瞿介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13%,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80%,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LA-NSCLC)指尚未发生远处转移,又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肺部癌变,常见为ⅢA期和ⅢB期,约占NSCLC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是肺癌常见的病期。除部分ⅢA期和极少数ⅢB期适合手术切除外,大多数已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放疗剂量得以提高,靶区更加准确,正常组织放射损伤降低,以及放疗与化疗药物结合不断改进,均提高治疗比。本文拟就局部晚期非小细胞放疗剂量、靶区、放疗与化疗结合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刘博宇;孙志强;李玉平;陈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