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伟;程龙伟;柴淑梅;李泽
目的:比较正常动物下腔静脉和老龄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下腔静脉的蠕变特性。方法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实验机上,对正常和病态各10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蠕变实验应力增加速度为0.01 Mpa/s,设定时间为7200 s,采集100个数据,以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正常对照组试样7200 s蠕变量为7.04%,模型组试样7200 s蠕变量为4.94%,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结论老龄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对下腔静脉蠕变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作者:侯旭晖;杨松柏;尹健;张静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 Aβ)对 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以及亚硒酸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亚硒酸钠预处理组、亚硒酸钠预处理后损伤组、损伤组,观察细胞形态、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测定各组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Aβ抑制 PC12细胞的分裂增殖,经过 Aβ作用24 h的 PC12细胞,其 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一定浓度亚硒酸钠预处理可有效地减轻Aβ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与Aβ损伤组相比亚硒酸钠预处理后 Aβ损伤组的细胞存活率增加、凋亡下降、GSH-Px活性增高、LDH漏出率、MDA含量下降。结论亚硒酸钠对Aβ引起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敏娟;李亚军;张蓓;石少亭;郭长江;折潇;张世俊;左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营养状态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 MHD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 CRP、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分析CRP水平与营养不良及感染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患者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t=18.40,P<0.05);感染组患者的 TSF、BMI、ALB、PA、TF、Hb 等指标均低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0、t=18.01、t=8.30、t=3.38、t=16.26、t=2.23、t=4.96、t=21.60,均P<0.05);感染者患者EPO用量高于非感染组(t=21.60,P<0.05);CRP水平与 TSF、BMI、ALB、PA、TF以及Hb呈负相关(r=-3.56、r=-3.12、r=-4.35、r=-5.16、r=-4.23、r=-4.06,均 P<0.05),CRP 白与 EPO 用量呈正相关(r=1.37,P<0.05)。结论尿毒症MHD患者CRP水平可反映患者营养不良及感染的状态,CRP与营养不良和贫血指标呈负相关。
作者:刘法芹;李述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严重创伤具有伤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致残、病死率高等特点〔1〕。做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减少严重创伤并发症,降低致残、病死率,成为急救中心的重要任务。本文拟观察完善严重创伤救治原则对老年患者严重创伤救治的影响。
作者:阮战伟;郑旭东;陈纯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是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胸痹患者的经验方,该方根据冠心病痰浊致病机制,立宣痹通阳,豁痰开结之法组方,经临床反复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胸痹心痛患者前列环素( PGI2)、血栓素B2的影响。
作者:代娜;曲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动脉粥样型硬化有较多的危险因素。但近年国内外逐渐转而研究同型半胱氨酸( Hcy )与动脉粥样型硬化的关系,亦取得了一定成就〔1〕。研究〔2〕证实,Hcy浓度水平上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国外有个别文献提及血清尿酸( UA)水平的上升和颈动脉内膜的增厚有一定联系〔3〕,但对于Hcy、UA水平和动脉粥样型硬化及狭窄的关系研究较少,为对其加以分析,本文做出相应的研究,并从中得到了一些结论。
作者:刘睦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1例人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和29例正常腮腺组织中PCNA和 VEGF的表达。结果 VEGF、PCNA在正常腮腺组织与良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组中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比较VEGF有显著差异(P<0.05),PC-NA则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VEGF阳性表达病例中PCNA的表达随VEGF表达强度的升高而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正常腮腺组织比较,VEGF及PCNA在良恶性腮腺多形性腺瘤中均呈高表达,恶性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良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相比 VEGF及 PCNA的阳性表达率更高。结论 VEGF和PCNA的表达可以作为腮腺判断腮腺多形性腺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重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南京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部分社区135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人口学资料、患病情况、社区卫生利用情况、老年人健康教育参与情况,借鉴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学学会的满意度调查工具( RACGP),了解老年人对社区的满意度情况。共回收有效问卷1222份,有效率为90.3%。结果南京社区老年人就诊时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占43.5%,对本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知晓率为95.9%;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高,为100%,对能否选择医生的满意度低,为70%;参加过慢性病防治讲座的占57.4%,而42.6%的老年人从未参加过;社区进行家庭服务的占29.0%,开设家庭病床的占7.4%。结论必须完善健康管理组织体系,注意老年人健康需求特点,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包思敏;张开金;汤士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NIHSS)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水煎服补阳还五汤,两组治疗4 w,观察两组1、2、3、4 w的NIHSS及4 w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为92.0%,两组差异显著(χ2=9.15,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1 w的NIHSS评分均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3、4 w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 w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缺失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谭向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患病症状是否典型对于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锦州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符合条件的患者。用自制症状反应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有疑义选项由研究者负责解释,问卷当场收回。结果 AMI 患者的院前延误时间( PDT)平均时间是7.3 h,中位数时间是2.2 h。患者心肌受损时平均会出现4.55个症状。出现胸部压迫性疼痛或不适、大汗冒冷汗、呼吸困难症状时PDT会比出现其他症状明显缩短( P<0.05)。出现典型症状的 AMI 患者比不典型症状患者 PDT 明显缩短( P<0.05)。疼痛评分>6分的患者(75%)比评分≤6分的患者(25%)PDT明显缩短(P<0.05)。结论给予公众预防性干预,普及心脏病知识,提高对于AMI的认识,缩短患者延误时间,提高AMI救治率。
作者:高瑜;闫旭;张会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负重跑训练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和收缩特性的影响。方法20只18月龄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负重跑训练组,每组10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骼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肌酸(PCr)、肌酸(Cr)含量。离体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肌条30℃灌流方法检测其收缩特性。结果负重跑训练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 PCr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ATP、ADP和Cr没有显著变化。负重跑训练组比目鱼肌大收缩张力和大强直收缩张力增大,达到大收缩张力时间以及大收缩张力舒张一半时间缩短,但只有大收缩张力舒张一半时间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0.05)。负重跑训练组趾长伸肌收缩张力和强直张力增大,达到大张力时间及舒张一半时间缩短,且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0.05)。负重跑训练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抗疲劳性显著提高( P<0.05)。而且在刺激开始的20~30 s负重跑训练组趾长伸肌收缩张力增加幅度比对照组大( P<0.05)。结论抗阻力训练对老年骨骼肌能量代谢和收缩特性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杨惠玲;赵喆;杨霖;高前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PAI-1基因4G/5G和FⅦ基因R353Q与冠心病(CHD)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病例组146例,7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患有CHD;正常对照组113例,选自人群健康体检的随机个体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CHD史,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及相似病史,排除周围血管疾病史。用PCR-RFLP的方法判断各组基因型。结果与5G/5G 相比,4G/5G,4G/4G的 OR呈增加趋势,提示4G等位基因与CHD的危险性相关。具有4G/4G基因型比具有5G/5G基因型的人患 CHD 的危险性增加2.06倍(95%CI:1.03~4.14)。QQ基因型发现很少。 RR、RQ+QQ的基因型和R、Q等位基因频率病例、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其基因型与 CHD、心肌梗死发生无相关性联系。结论 PAI-1基因4G/4G基因型与中国汉族人群CHD发生相关,FⅦ基因R353Q突变与中国汉族人群CHD无关。
作者:赵晓辉;刘鹏;葛斌;靳凤琳;韩子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关于日本急救直升机制度,国内学者已有较详细的介绍〔1〕。但过去的研究对于制度背景的介绍还留有余地。近日本地域医疗制度因为急救直升机的引入而发生了很大变动,在经历东北部大震灾之后,急救直升机制度在地域医疗体系中的定位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关于直升机与医疗救助的研究论文相继发表〔2〕,政府机构也在积极举办相关研讨会,持续引进国外的经验〔3〕。在医学界和医疗实务界,对于急救直升机的作用没有异议,但是在某些政策研究领域诸如急救直升机管辖权整合、是否会成为富人特权及急救直升机的费用如何支付等问题上仍存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将通过这些问题对比我国研究现状进行研究,以期在制度完善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
作者:霍昶旭;川畑秀伸;王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自拟稳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门诊部及附属回中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自拟稳糖汤辅助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3%,明显优于对照组(72.50%)(P<0.05),并发现自拟稳糖汤在稳定血糖、调节脂质代谢及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优势。结论自拟稳糖汤配合糖尿病基础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姜红;徐胜东;李彦明;刘敬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对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 C 组采用饮食运动疗法, D 组为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四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测定vaspin水平,同时分析其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血脂等指标的关系,观察治疗前后A、B、C三组的vaspin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D组vaspin水平明显低于A组,男性患者的vaspin水平低于女性患者。治疗后, A组vaspin水平明显下降,B组无明显变化,C组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能够有效控制血脂和胆固醇,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清vaspin水平。
作者:虞建新;吴奇;周理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疾患,丘脑出血发病率仅次于基底节出血,发病率较高,且极易破入脑室。由于脑室内积血阻塞了脑室系统的正常运行,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开始急剧膨胀,颅内压迅速升高致使脑部各器官及功能受损和衰竭〔1,2〕。内科的保守治疗死亡率近100%,老年人体质较弱,多宜采用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外引流管不宜长时间留置,术后应配合腰穿以促进血肿清除。
作者:费邵阳;王春辉;孟繁凯;刘臻;郑彤;李光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3-脱氧葡糖醛酮(3-DG)和甲基乙二醛( MG)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86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MoCA)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检查;检测患者血清3-DG和MG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血清3-DG和 MG水平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3-DG和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糖与记忆力和总分显著负相关(P<0.05);患者糖化血红蛋白、3-DG和MG与认知功能呈显著负相关(P<0.05);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3-DG和 MG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与血清中3-DG和MG的积聚有密切关系。
作者:黄小波;陈文强;陈文静;王宁群;陈玉静;刘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骨髓瘤细胞中p73不同异构体表达模式对该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成的针对p53的siRNA序列转染至U2OS细胞,建立 U2OS-p53细胞,以 Western 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采用溶剂对照、5、10、20、6和40μmol/L 的顺铂处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U2OS-p53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U2OS-p53细胞的生长率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2OS-p53细胞凋亡变化情况,采用 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U2OS-p53细胞中TAp73、DNp73、Bax和Bcl-2的蛋白水平。结果顺铂处理显著降低了U2OS-p53细胞生长率(P<0.01),促进了U2OS-p53细胞凋亡水平(P<0.01);TAp73和DNp7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 TAp73的升高趋势强于 DNp73,使得 TAp73/DNp73蛋白表达比显著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Bcl-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1),使得 Bax/Bcl-2比值随之显著升高(P<0.01)。结论TAp73/DNp73比值的增加可显著提高U2OS-p53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p73不同异构体表达模式将有可能作为骨髓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刘军;肖军;张山锋;毛唯;杨钟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越发严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手术、有效内固定〔1,2〕。本研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世龙;刘波;陈文忠;吴秋季;于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微创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和γ-羧基凝血酶原(DCP)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收录了43例HCC患者,其中包括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患者24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的患者19例,分别于术前2 d及术后7 d测定血清AFP、SF和DCP的值,用酶联免疫法检测DCP的值,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SF、AFP的值。将患者治疗前血清 AFP、SF和DCP的值作为基线,以变化50%作为分组标准,分为术后AFP、SF和DCP的值下降超过50%组( A1、B1和C1组),术后AFP、SF和DCP的值升高及降低变化在50%范围以内组( A2、B2和C2组),分别比较A1和A2、B1和B2、C1和C2之间的总生存时间( OS)。结果43例患者中,有22例术后血清AFP值下降超过50%,25例术后血清SF值下降超过50%,25例术后血清DCP值下降超过50%。平均随访(20.26±6.50)个月, A1组 OS明显长于A2组(P<0.05);C1组明显长于C2组(P<0.05);B1组和B2组的OS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CC 患者微创治疗前后血清 AFP和DC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HCC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临床参考价值。作为影响HCC患者术后的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巍;温春阳;王爱平;董岚;陈倩;王瑶;孙亚臣;郝锐 刊期: 2014年第23期